CN211346802U - 激光定位器 - Google Patents

激光定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46802U
CN211346802U CN202020127054.5U CN202020127054U CN211346802U CN 211346802 U CN211346802 U CN 211346802U CN 202020127054 U CN202020127054 U CN 202020127054U CN 211346802 U CN211346802 U CN 211346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light
panel
housing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2705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伟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Meimei Decoration Wood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Meimei Decoration Woo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Meimei Decoration Wood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Meimei Decoration Woo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2705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46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46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46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定位器,涉及木工工具技术领域,解决了加工木工封板对面板进行标记打钉时,需要人工测量尺寸,工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上存在有用于向外发射激光的激光发射装置,激光发射装置至少包括两组发光组,每组中激光发射装置的数量为多个,第一发光组中相邻激光发射装置的间距、第二发光组中相邻激光发射装置的间距分别与格栅板中每个单元格的长、宽相对应;激光发射装置连接有开关和供电装置;本实用新型当沿面板的长度方向打钉时,开启第一发光组,根据光线方向实现面板的快速标记打钉;沿面板的宽度方向打钉时,开启第二发光组;利用上述激光定位器能够实现面板的快速标记打钉,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激光定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工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激光定位器。
背景技术
木工封板常应用于展览板等领域,其通常包括下层的格栅板200和上层的面板100,参见图1所示,图1为现有木工封板中格栅板和面板固定前的结构示意图;木工封板为标准件,尺寸为2440mm×1220mm,其中,下层的格栅板200根据其长、宽均分为多个单元格,单元格的长度为406.6mm或406.6mm的倍数,单元格的宽度为305mm或305mm的倍数。
在对木工封板加工的过程中,由于当将面板100置于格栅板200的上部固定时,无法看到下层格栅板200的格栅具体位置,因此在打钉过程时,往往首先需要对面板的表面进行标记。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对面板标记时,大多是人工利用卷尺或者直尺对封面板的表面进行尺寸的测量并标记,然后打钉将面板和格栅板标记,上述过程十分繁琐,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定位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加工木工封板对面板进行标记打钉时,需要人工测量尺寸,工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激光定位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存在有用于向外发射激光的激光发射装置,其中:
所述激光发射装置至少包括两组发光组,每组中所述激光发射装置的数量为多个,第一发光组中相邻所述激光发射装置的间距、第二发光组中相邻所述激光发射装置的间距分别与格栅板中每个单元格的长、宽相对应;
所述激光发射装置连接有开关和供电装置。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存在有容纳腔,所述外壳上存在有透光孔,所述激光发射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激光发射装置的光线能通过所述透光孔向外发散。
优选的,所述第一发光组中相邻所述激光发射装置间的距离为386.6mm-426.6mm。
优选的,所述第二发光组中相邻所述激光发射装置间的距离为285mm-325mm。
优选的,所述激光发射装置的数量为7n个(n为正整数);其中,当n=1时,第一发光组和第二发光组共用所述外壳两端部的所述激光发射装置。
优选的,所述激光发射装置为激光头,所述激光头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外壳内。
优选的,所述激光头通过光轴支架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容纳腔中,所述光轴支架包括范围可调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夹持固定所述激光头。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所述激光定位器置于面板的上表面时抵接所述面板的侧部。
优选的,所述挡板由所述外壳的侧壁向下延伸形成。
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标识距离的刻度线或刻度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定位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外壳上分布有多个激光发射装置,且上述装置分为两组发光组,每组发光组中相邻激光发射装置的距离分别与格栅板中每个单元格的长、宽相对应;在加工木工封板过程中,当沿面板的长度方向打钉时,开启第一发光组,激光发射装置照射出来的光线来在面板上显现,根据光线方向实现面板的快速标记打钉;同样,沿面板的宽度方向打钉时,开启第二发光组;利用上述激光定位器能够实现面板的快速标记打钉,防止面板与格栅板的板体固定错位,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现有木工封板中格栅板和面板固定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激光定位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激光定位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光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激光定位器的第一发光组开启时的示意图;
图6是激光定位器置于面板上且第二发光组开启时的示意图;
图7是激光发射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00、面板;200、格栅板;
1、外壳;2、激光发射装置;3、电池;4、开关;5、充电口;6、透光孔;7、刻度尺;8、光轴支架;81、固定孔;82、调节螺钉;9、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所示,图1现有木工封板中格栅板和面板固定前的结构示意图;木工封板为标注件,尺寸为2440mm×1220mm;包括位于下层的格栅板和位于上层的面板,图1中看到的是固定前的面板100和格栅板200,加工时,需要将面板100置于格栅板200的上部,将面板100打钉固定于格栅板200上。其中,单元格的长度为406.6mm或406.6mm的倍数,单元格的宽度为305mm或305mm的倍数(正整数倍),换言之,单元格的长度最小尺寸为406.6mm,单元格的宽度最小尺寸为305mm。
由于面板位于上层,加工时看不到格栅板的单元格位置,需要测量面板的尺寸标记打钉,工作效率低下。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定位器,参见图2-图7所示,图2是激光定位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激光定位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光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激光定位器的第一发光组开启时的示意图;图6是激光定位器置于面板上且第二发光组开启时的示意图;图7是激光发射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其中,图5和图6中的虚线表示激光光束。
该激光定位器包括外壳1,外壳1上存在有用于向外发射激光的激光发射装置2,其中:
激光发射装置2至少包括两组发光组,每组中激光发射装置2的数量为多个,第一发光组中相邻激光发射装置2的间距、第二发光组中相邻激光发射装置2的间距分别与格栅板200中每个单元格的长、宽相对应;
激光发射装置2连接有开关4和供电装置。
其中,上述供电装置可以为电池3或外接电源。本实施例中采用蓄电池与开关和激光发射装置导线连接。参见图2和图3所示,外壳上设置有充电口5以用于蓄电池充电。
再参见图3所示,为了清楚的看到外壳的内部结构,用于连接电路的导线在此省略,电路连接原理图请参见图7所示,本领域内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原理图接线正常使用。
优选的方案是,上述激光定位器为矩形体,激光发射装置2射出的光线垂直于激光定位器的长度延伸方向。
外壳1可采用铝合金材质以保证足够的强度,防止内部激光发射装置2损坏。
在加工木工封板过程中,当沿面板100的长度方向打钉时,开启第一发光组,激光发射装置2照射出来的光线在面板100上显现,由于光线直线传播,根据光线方向实现面板的快速标记打钉,面板100打钉快速且能够与格栅板的单元格相对应,防止打钉到格栅板的空隙中,无法固定面板和格栅板。
同样,沿面板100的宽度方向打钉时,开启第二发光组;利用上述激光定位器能够实现面板的快速标记打钉,防止面板与格栅板的板体固定错位,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激光发射装置2可固定在外壳1的外部或外壳1的内部,为了保护激光发射装置2免受损坏,提高使用寿命,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2和图3所示,外壳1内存在有容纳腔,外壳1上存在有透光孔6,激光发射装置2设置于容纳腔内且激光发射装置2的光线能通过透光孔6向外发散。
上述透光孔6的形状不限,能允许激光透过即可。
上述外壳1可包括壳本体和上盖,上盖和壳本体可采用铰链、合页等连接,或通过螺钉等形式可拆卸固定。
为了与格栅板的单元格尺寸相对应,由于单元格的标准尺寸为406.6mm×305mm,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发光组中相邻激光发射装置2间的距离为386.6mm-426.6mm。优选的,第一发光组中相邻激光发射装置2间的距离为406.6mm,与格栅板的单元格的长度最小尺寸相等。
当需要沿面板的长度方向进行打钉时,开启第一发光组的激光发射装置2,沿激光光束在面板上打钉,能够保证面板与格栅板对应固定。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发光组中相邻激光发射装置2间的距离为285mm-325mm。优选的,第二发光组中相邻激光发射装置2间的距离为305mm,与格栅板的单元格的宽度最小尺寸相等。
当需要沿面板的宽度方向进行打钉时,开启第二发光组的激光发射装置2,沿激光光束在面板上打钉,能够保证面板与格栅板对应固定。
为了尽可能的利用激光发射装置2,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激光发射装置2的数量为7n个(n为正整数);其中,当n=1时,第一发光组和第二发光组共用外壳1两端部的激光发射装置2。
本实施例中设置了7个激光发射装置2,参见图2和图3所示,上述设置的目的是,5个相距305.5mm的激光发射装置2中,首尾两个激光发射装置2距离为1220mm,该间距之间能够容纳2个相距406.6mm的激光发射装置2和3个相距305mm的激光发射装置2;位于首尾的激光发射装置2既作为第一发光组使用,又作为第二发光组使用,能够节省空间且对应准确。
为了便于描述,参见图3所示,对7个激光发射装置2进行标记,由端部起依次为A、a1、b1、a2、b2、a3、B。其中,第一发光组包括A、b1、b2、B,相邻两激光发射装置2距离为406.6mm;第二发光组包括A、a1、a2、a3、B,相邻两激光发射装置2距离为305mm。
上述激光定位器的工作过程为:
在沿面板的长度方向打钉时,参见图6所示,打开第一发光组的相应开关,对应A、b1、b2、B激光发射装置2开启,可沿既定线束方向在面板上打钉;在沿面板的宽度方向打钉时,参见图5所示,打开第二发光组的相应开关,对应A、a1、a2、a3、B激光发射装置2开启,可沿既定线束方向在面板上打钉。
其中,根据格栅板的实际单元格划分情况选择是否沿发射的光束方向上打钉;如:若格栅板的宽度方向上划分为2列单元格,也即,将1220mm等分为两部分,每个单元格的宽度为610mm,则第二发光组的激光发射装置全部打开时,只需要在A、a2、B对应的光束处打钉即可。其他格栅板的单元格划分情况参照上述情况使用。
参见图3和图7所示,由于A、B两激光发射装置2在第一发光组和第二发光组的开关开启时均能发光,因此在电路连接时,激光发射装置2中的A、B位于主路上,对应a1、a2、a3的激光发射装置2位于第一条支路上,对应b1、b2的激光发射装置2位于第二条支路上,如图7所示。
上述开关4若设置一个,开采用双触点开关,开关4闭合于d点时,第一发光组开启,开关4闭合于c点时,第二发光组开启。除此之外,还可在两条支路上分别设置一个控制开关以分别控制两条支路的开启、闭合,还可在主路上设置一个总开关用以控制整个装置的开启与闭合。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做赘述。
为了便于安装、拆卸,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激光发射装置2为激光头,激光头可拆卸固定于外壳1内。
上述激光头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可直接由市场上采购,在此不做赘述。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3和图4所示,激光头通过光轴支架8固定于外壳1的内部容纳腔中,光轴支架8包括范围可调的固定孔81,固定孔81用于夹持固定激光头。
上述光轴支架8的底部可通过螺钉固定于外壳1的容纳腔中,固定孔81的边侧设置有开口,且开口上固定有调节螺钉82,调节螺钉82与光轴支架8螺纹连接,通过拧动调节螺钉82能够一定程度上调节固定孔81的范围以固定激光头。
为了防止激光定位器在面板上难以定位,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2所示,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挡板9,挡板9用于激光定位器置于面板的上表面时抵接面板的侧部。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挡板9由外壳1的侧壁向下延伸形成,换言之,挡板9与外壳1的侧壁一体成型。
在使用上述激光定位器时,上述挡板9能够抵接在面板的侧壁上,能够保证激光定位器对正摆放,且能够一定程度上防止激光定位器移动。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2所示,外壳1上还设置有用于标识距离的刻度线或刻度尺7。
上述刻度线或刻度尺7的设置使得激光定位器同时具有测量尺寸的功能,具备多功能性,方便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激光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存在有用于向外发射激光的激光发射装置,其中:
所述激光发射装置至少包括两组发光组,每组中所述激光发射装置的数量为多个,第一发光组中相邻所述激光发射装置的间距、第二发光组中相邻所述激光发射装置的间距分别与格栅板中每个单元格的长、宽相对应;
所述激光发射装置连接有开关和供电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存在有容纳腔,所述外壳上存在有透光孔,所述激光发射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激光发射装置的光线能通过所述透光孔向外发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组中相邻所述激光发射装置间的距离为386.6mm-426.6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组中相邻所述激光发射装置间的距离为285mm-3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激光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装置的数量为7n个,n为正整数;其中,当n=1时,第一发光组和第二发光组共用所述外壳两端部的所述激光发射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装置为激光头,所述激光头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外壳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头通过光轴支架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容纳腔中,所述光轴支架包括范围可调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夹持固定所述激光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所述激光定位器置于面板的上表面时抵接所述面板的侧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光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由所述外壳的侧壁向下延伸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标识距离的刻度线或刻度尺。
CN202020127054.5U 2020-01-19 2020-01-19 激光定位器 Active CN211346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7054.5U CN211346802U (zh) 2020-01-19 2020-01-19 激光定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7054.5U CN211346802U (zh) 2020-01-19 2020-01-19 激光定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46802U true CN211346802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088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27054.5U Active CN211346802U (zh) 2020-01-19 2020-01-19 激光定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468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84792A (en) Hand-held laser level grade checking device
US20060283029A1 (en) Multi-beam laser level
US20110138643A1 (en) Angle Square
CN211346802U (zh) 激光定位器
CN104634313B (zh) 一种测距仪
US20050034320A1 (en) Drywall measuring tape
CN209986287U (zh) 一种激光探测装置
CN210222052U (zh) 一种槽式激光测速仪
CN214066089U (zh) 一种激光标线测距仪
US6279239B1 (en)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sizing odd parts of drywall for placement on ceilings and walls
CN212206042U (zh) 一种工程测量两用水准尺
CN208596860U (zh) 用于半导体激光器的镀膜夹具
CN208751509U (zh) 一种新型水平仪
KR101227375B1 (ko) 광출력을 이용한 직각 마킹이 용이한 줄자
CN115493468A (zh) 一种具有直角激光测量基准的尺钩端面组件及卷尺
CN214374452U (zh) 一种具有高精度测量功能的露点仪
US11156444B2 (en) Distance measuring device
CN109060730B (zh) 一种光泽度仪
CN111998836A (zh) 一种多功能建筑检测量具
CN217901687U (zh) 便携式湿度测量仪
CN212613848U (zh) 一种房建砌墙辅助器
CN209894894U (zh) 一种电气测试柜
CN210775848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矿用本安型激光测距仪
CN215491703U (zh) 一种激光水平仪
CN214951276U (zh) 一种测距打线水平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