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3512U - 一种新型潜水式双吸泵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潜水式双吸泵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343512U CN211343512U CN201921714889.4U CN201921714889U CN211343512U CN 211343512 U CN211343512 U CN 211343512U CN 201921714889 U CN201921714889 U CN 201921714889U CN 211343512 U CN211343512 U CN 2113435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aight
- pump body
- sleeve
- rigid coupling
-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潜水式双吸泵结构,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顶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泵体的左右两侧下端均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泵体的下端固接有底座,所述进水管的外壁设有过滤机构,所述泵体的左右两端均固接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的下端固接过滤机构。该新型潜水式双吸泵结构,通过第一直筒、过滤网、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连接配合,使双吸泵在潜水工作时,可以将水中的杂质进行阻挡在外,解决了容易因大量的杂质进入到双吸泵中,造成双吸泵停止工作的问题,通过直杆、刮板和电机的连接配合,使电机带动直杆运动来使刮板将过滤网上的杂物挂掉,保证过滤网的流通性,解决了过滤网容易因杂物堵住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吸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潜水式双吸泵结构。
背景技术
双吸泵作为离心泵的一种重要形式,因其具有扬程高、流量大等特点,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泵型的叶轮实际上由两个背靠背的叶轮组合而成,从叶轮流出的水流汇入一个蜗壳中,但是双吸泵进行潜水吸水工作时,容易因为水中的杂质造成双吸泵的堵塞,容易造成吸水率不高,更严重的会使双吸泵卡住,停止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潜水式双吸泵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双吸泵进行潜水吸水工作时,容易因为水中的杂质造成双吸泵的堵塞,容易造成吸水率不高,更严重的会使双吸泵卡住,停止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潜水式双吸泵结构,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顶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泵体的左右两侧下端均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泵体的下端固接有底座,所述进水管的外壁设有过滤机构,所述泵体的左右两端均固接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的下端固接过滤机构。
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第一直筒、套块、第一套筒、过滤网、第一轴承、第二套筒和第二直筒,所述第一直筒的内壁固接有进水管,所述第一直筒的外壁设有套块,所述套块与第一直筒螺纹连接,所述套块的外侧固接有第二直筒,所述套块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二套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分别固接有套块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二直筒的内壁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固接有过滤网,所述第二套筒的上端固接有清理机构。
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直块、电机、架子、圆盘、连接杆、直杆、第一直板、第一螺栓、第二轴承、联轴器和刮板,所述直块的内侧固接有第一直板,所述第一直板的内侧贴合有泵体,所述第一螺栓贯穿第一直板和泵体,所述第一螺栓与第一直板和泵体螺纹连接,所述直块的内腔固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通过第二轴承与架子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分别固接有连接杆和架子,所述架子的内侧固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固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上下两端均固接有直杆,所述直杆的内侧固接刮板。
优选的,所述刮板以连接杆的中心为基准成中心对称。
优选的,所述直块以泵体的中心为基准左右对称。
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底板、第二直板、连接块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二直板的顶端贴合有泵体,所述第二螺栓贯穿第二直板和泵体,所述第二螺栓与第二直板和泵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直板的下端固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端固接有底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潜水式双吸泵结构,通过第一直筒、过滤网、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连接配合,使双吸泵在潜水工作时,可以将水中的杂质进行阻挡在外,解决了容易因大量的杂质进入到双吸泵中,造成双吸泵停止工作的问题,通过直杆、刮板和电机的连接配合,使电机带动直杆运动来使刮板将过滤网上的杂物挂掉,保证过滤网的流通性,解决了过滤网容易因杂物堵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直块、泵体和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第二直筒、第一套筒和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电机、连接杆和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体,2、过滤机构,201、第一直筒,202、套块,203、第一套筒,204、过滤网,205、第一轴承,206、第二套筒,207、第二直筒,3、清理机构,301、直块,302、电机,303、架子,304、圆盘,305、连接杆,306、直杆,307、第一直板,308、第一螺栓,309、第二轴承,310、联轴器,311、刮板,4、出水管,5、进水管,6、底座,601、底板,602、第二直板,603、连接块,604、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潜水式双吸泵结构,包括泵体1,泵体1的顶端连接有出水管4,出水管4用来将泵体1中的水送出,泵体1的左右两侧下端均连接有进水管5,进水管5用来将水送进泵体1中,泵体1的下端固接有底座6,底座6用来固定泵体1,进水管5的外壁设有过滤机构2,过滤机构2用来过滤杂物,泵体1的左右两端均固接有清理机构3,清理机构3的下端固接过滤机构2,清理机构3将过滤机构2上的杂物清理掉。
过滤机构2包括第一直筒201、套块202、第一套筒203、过滤网204、第一轴承205、第二套筒206和第二直筒207,第一直筒201的内壁固接有进水管5,第一直筒201固定在进水管5上,第一直筒201的外壁设有套块202,套块202与第一直筒201螺纹连接,套块202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一直筒201上,套块202的外侧固接有第二直筒207,第二直筒207固定在套块202上,套块202通过第一轴承205与第二套筒206转动连接,第一轴承205为密封轴承,第一轴承205的内圈和外圈分别固接有套块202和第二套筒206,第二直筒207可以在套块202上可以旋转,第二直筒207的内壁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套筒203,第二直筒207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一套筒203上,第一套筒203的内壁固接有过滤网204,过滤网204为带动孔洞的不锈钢板,第二套筒206的上端固接有清理机构3。
清理机构3包括直块301、电机302、架子303、圆盘304、连接杆305、直杆306、第一直板307、第一螺栓308、第二轴承309、联轴器310和刮板311,直块301的内侧固接有第一直板307,直块301固定在第一直板307上,第一直板307的内侧贴合有泵体1,第一螺栓308贯穿第一直板307和泵体1,第一螺栓308与第一直板307和泵体1螺纹连接,第一直板307通过第一螺栓308固定在泵体1上,直块301的内腔固接有电机302,电机302的型号为57BL75S10-230TF9,电机302通过联轴器310与连接杆305固定连接,电机302带动连接杆305进行旋转,连接杆305通过第二轴承309与架子303转动连接,第二轴承309为密封轴承,第二轴承309的内圈和外圈分别固接有连接杆305和架子303,连接杆305在架子303上可以旋转,架子303的内侧固接有连接杆305,架子303固定在连接杆305上,连接杆305的外侧固接有圆盘304,连接杆305带动圆盘304进行旋转,圆盘304的上下两端均固接有直杆306,圆盘304带动直杆306进行旋转,直杆306的内侧固接刮板311,刮板311为胶皮制成,刮板311将过滤网204上的杂物刮掉,刮板311以连接杆305的中心为基准成中心对称,方便刮板311刮掉杂物,直块301以泵体1的中心为基准左右对称。
底座6包括底板601、第二直板602、连接块603和第二螺栓604,第二直板602的顶端贴合有泵体1,第二螺栓604贯穿第二直板602和泵体1,第二螺栓604与第二直板602和泵体1螺纹连接,第二螺栓604将第二直板602和泵体1连接固定在一块,第二直板602的下端固接有连接块603,连接块603的下端固接有底板601,通过连接块603的连接,使底板601连接固定在第二直板602上。
当需要进行将双吸泵进行潜水工作时,将套块202旋在进水管5上,当旋转套块202时,套块202可以在第二套筒206中进行旋转,同时套块202经过旋转向内侧进行移动,使得第一直板307与泵体1贴合,然后用第一螺栓308将第一直板307固定连接在泵体1上,然后将第一套筒203螺纹旋转进第一直筒201中,过滤网204通过固定在第一直筒201中,来固定在第一直筒201上,然后将电机302连接外接电源,电机302启动,通过联轴器310带动连接杆305进行旋转,连接杆305在架子303上进行旋转,连接杆305带动圆盘304进行旋转,使得直杆306可以旋转,直杆306带动刮板311进行旋转,当刮板311旋转到过滤网204处时,通过与过滤网204进行贴合,并且进行旋转移动,将杂物刮掉进行清除,保证过滤网204的孔洞的流通性,过滤网204用来过滤杂物,防止杂物通过进水管5进入泵体1中,造成泵体1的堵塞。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 、 “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 “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潜水式双吸泵结构,包括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顶端连接有出水管(4),所述泵体(1)的左右两侧下端均连接有进水管(5),所述泵体(1)的下端固接有底座(6),所述进水管(5)的外壁设有过滤机构(2),所述泵体(1)的左右两端均固接有清理机构(3),所述清理机构(3)的下端固接过滤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潜水式双吸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2)包括第一直筒(201)、套块(202)、第一套筒(203)、过滤网(204)、第一轴承(205)、第二套筒(206)和第二直筒(207),所述第一直筒(201)的内壁固接有进水管(5),所述第一直筒(201)的外壁设有套块(202),所述套块(202)与第一直筒(201)螺纹连接,所述套块(202)的外侧固接有第二直筒(207),所述套块(202)通过第一轴承(205)与第二套筒(20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205)的内圈和外圈分别固接有套块(202)和第二套筒(206),所述第二直筒(207)的内壁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套筒(203),所述第一套筒(203)的内壁固接有过滤网(204),所述第二套筒(206)的上端固接有清理机构(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潜水式双吸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3)包括直块(301)、电机(302)、架子(303)、圆盘(304)、连接杆(305)、直杆(306)、第一直板(307)、第一螺栓(308)、第二轴承(309)、联轴器(310)和刮板(311),所述直块(301)的内侧固接有第一直板(307),所述第一直板(307)的内侧贴合有泵体(1),所述第一螺栓(308)贯穿第一直板(307)和泵体(1),所述第一螺栓(308)与第一直板(307)和泵体(1)螺纹连接,所述直块(301)的内腔固接有电机(302),所述电机(302)通过联轴器(310)与连接杆(30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05)通过第二轴承(309)与架子(30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309)的内圈和外圈分别固接有连接杆(305)和架子(303),所述架子(303)的内侧固接有连接杆(305),所述连接杆(305)的外侧固接有圆盘(304),所述圆盘(304)的上下两端均固接有直杆(306),所述直杆(306)的内侧固接刮板(3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潜水式双吸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311)以连接杆(305)的中心为基准成中心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潜水式双吸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块(301)以泵体(1)的中心为基准左右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潜水式双吸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包括底板(601)、第二直板(602)、连接块(603)和第二螺栓(604),所述第二直板(602)的顶端贴合有泵体(1),所述第二螺栓(604)贯穿第二直板(602)和泵体(1),所述第二螺栓(604)与第二直板(602)和泵体(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直板(602)的下端固接有连接块(603),所述连接块(603)的下端固接有底板(60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14889.4U CN211343512U (zh) | 2019-10-14 | 2019-10-14 | 一种新型潜水式双吸泵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14889.4U CN211343512U (zh) | 2019-10-14 | 2019-10-14 | 一种新型潜水式双吸泵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343512U true CN211343512U (zh) | 2020-08-25 |
Family
ID=72127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14889.4U Active CN211343512U (zh) | 2019-10-14 | 2019-10-14 | 一种新型潜水式双吸泵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343512U (zh) |
-
2019
- 2019-10-14 CN CN201921714889.4U patent/CN21134351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500148U (zh) | 带有密封防堵机构的潜水轴流泵 | |
CN207647858U (zh) | 一种防堵式潜水泵 | |
CN210371307U (zh) | 一种高效外回流潜污泵 | |
CN211343512U (zh) | 一种新型潜水式双吸泵结构 | |
CN217015642U (zh) | 一种泵前悬浮式水力驱动自清洗过滤器 | |
CN215719567U (zh) | 一种便于调整水量的水泵 | |
CN215436887U (zh) | 一种基于无轴泵喷系统的动力设备 | |
CN216381998U (zh) |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自吸式磁力泵 | |
CN212838410U (zh) | 一种耐用型潜水泵 | |
CN210698987U (zh) | 一种带预处理功能的自吸泵 | |
CN214035992U (zh) |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水泵 | |
CN219366338U (zh) | 一种自清洁式混流泵 | |
CN220185467U (zh) | 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潜水泵 | |
CN218571200U (zh) | 一种叶轮式鱼塘增氧机 | |
CN2087250U (zh) | 高效自吸泵 | |
CN211097736U (zh) | 一种电动桶状旋叶过滤器 | |
CN220910010U (zh) | 一种下吸式潜水泵结构 | |
CN214499454U (zh) | 一种新型节能多功能潜水泵 | |
CN218130506U (zh) | 一种用于供水池水管的过滤器 | |
CN217067934U (zh) | 一种大通量循环水过滤装置 | |
CN221723128U (zh) | 叶轮泵 | |
CN216008928U (zh) | 一种大型立式轴流泵 | |
CN220539876U (zh) | 一种防堵离心泵 | |
CN221322836U (zh) | 一种潜水泵的泵头 | |
CN214533745U (zh) | 一种带过滤功能结构的耐用型轴流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