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34997U - 一种防静电涤纶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静电涤纶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34997U
CN211334997U CN201922185788.9U CN201922185788U CN211334997U CN 211334997 U CN211334997 U CN 211334997U CN 201922185788 U CN201922185788 U CN 201922185788U CN 211334997 U CN211334997 U CN 211334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antistatic
fibers
static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857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屈宇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Qianxicheng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Qianxiche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Qianxicheng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Qianxiche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857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34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34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34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静电涤纶面料,包括:底层面料和表层防静电面料,所述底层面料和所述表层防静电面料相互热压粘合连接;所述底层面料和所述表层防静电面料之间嵌合发热芯;所述底层面料由抗静电纤维编织而成,所述抗静电纤维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纤维表层和纤维内层;所述纤维表层包括耐磨纤维和设置在所述耐磨纤维内壁上的防水涂层;所述纤维内层包括四股均匀设置的防静电股线,所述防静电股线内依次填充有抗静电颗粒和导电丝;所述防静电股线之间设置有呈“X”型的支撑纤维,所述支撑纤维内设置有形状记忆纤维;所述表层防静电面料的上表面均匀穿刺有透气孔。其质地较为厚实,层次丰富,且抗静电性能较好,有较好的保暖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防静电涤纶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具体涉及一种防静电涤纶面料。
背景技术
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冬天,人体活动时,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便会产生静电。随着家用电器增多以及冬天人们多穿化纤衣服,家用电器所产生的静电荷会被人体吸收并积存起来,加之居室内墙壁和地板多属绝缘体,空气干燥,使得人体很容易受到静电的干扰。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防静电涤纶面料一般只在面料内加入5mm及5mm以上间格条状导电丝,面料本身的防静电性能较差,且面料的质地较为轻薄,在寒冷的冬季无法起到保暖作用。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防静电涤纶面料,使得面料的质地较为厚实,层次丰富,且抗静电性能较好,有较好的保暖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静电涤纶面料,其质地较为厚实,层次丰富,且抗静电性能较好,有较好的保暖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静电涤纶面料,包括:
底层面料和表层防静电面料,所述底层面料和所述表层防静电面料相互热压粘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底层面料和所述表层防静电面料之间嵌合有用于保温的发热芯;所述底层面料由抗静电纤维编织而成,所述抗静电纤维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纤维表层和纤维内层;所述纤维表层包括耐磨纤维和设置在所述耐磨纤维内壁上的防水涂层;所述纤维内层包括四股均匀设置的防静电股线,所述防静电股线内依次填充有抗静电颗粒和导电丝;所述防静电股线之间设置有呈“X”型且内部中空的支撑纤维,所述支撑纤维内设置有形状记忆纤维;所述形状记忆纤维上设置有用于增加底层面料内部结构强度的弯折部;所述表层防静电面料的上表面均匀穿刺有用于增加面料透气性能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孔径小于水滴的直径;所述透气孔的孔径范围为0.4纳米~0.02毫米。
作为优选的,所述发热芯的顶部铺设有发热线,所述发热线均匀排布在所述发热芯上形成矩形的环绕圈;所述发热线上套设有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所述第一外管和所述第二外管所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填充有导电液。
作为优选的,所述发热线的端部连接至导线,所述导线连通电源插头。
作为优选的,所述发热芯以热贴合或缝制的方式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层面料的顶部,所述发热芯由第二经纱线和第二纬纱线交替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经纱线和第二纬纱线均沿轴向方向设置有通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发热芯的表面包覆有一层用于减少温度散失率的PE植绒膜,所述PE植绒膜的表面涂布有一层防水涂层。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层面料的顶部粘结有吸湿排水性能优异的聚酯改性织物层;所述聚酯改性织物层的表面设置有蜂窝状排布的蜂窝孔,所述蜂窝孔的边缘设置有固定线;所述固定线包括羊毛纤维和螺旋连接在所述羊毛纤维上的涤纶纤维;所述蜂窝孔内设置有用于保温的绒毛。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层面料的厚度为0.3mm,所述表层防静电面料的厚度为0.5mm。
作为优选的,所述表层防静电面料由多个循环的单元组织构成,每个所述单元组织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交替编织成两上一下的斜纹组织;所述第一经纱包括两根合成纤维和一根导电型金属化合物纤维,所述第一纬纱包括两根涤纶纤维和一根涤纶纤维,所述涤纶纤维的表面喷涂有用于增加纤维导电性能的金属。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层面料由经编链组织循环构成;所述表层防静电的上表面和所述底层面料的下表面均涂覆有抗静电整理剂SEP82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层面料和表层防静电面料,能够使得防静电涤纶面料的内部结构更加丰富,面料的层次更加分明;质地厚实,更加适宜冬季穿着。通过在表层面料和底层面料中加入发热芯,能够使得面料在秋冬季节具备一定的发热性能,面料亲肤保暖。
2、本实用新型底层面料由抗静电纤维编织而成,抗静电纤维的内部结构丰富,在抗静电纤维中加入抗静电颗粒和导电丝,能够使得面料具备一定的导电性能,从而抗静电效果更较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抗静电纤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经编链组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透气孔,2-表层防静电面料,3-发热芯,4-发热线,5-底层面料,6-蜂窝孔,7-导线,8-电源插头,21-防静电股线,22-抗静电颗粒,23-防水涂层,24-耐磨纤维,25-导电丝,26-支撑纤维,27-形状记忆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静电涤纶面料,包括:
底层面料5和表层防静电面料2。上述底层面料5的厚度为0.3mm,表层防静电面料2的厚度为0.5mm,面料的质地厚实,更加适宜秋冬季穿着。通过设置底层面料5和表层防静电面料2,能够使得防静电涤纶面料的内部结构更加丰富,面料的层次更加分明。
上述底层面料5和表层防静电面料2相互热压粘合连接在一起,上述底层面料5和表层防静电面料2之间嵌合有用于保温的发热芯3。通过在表层面料和底层面料5中加入发热芯3,能够使得面料在秋冬季节具备一定的发热性能,面料更加亲肤保暖。
上述表层防静电面料2由多个循环的单元组织构成,每个单元组织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交替编织成两上一下的斜纹组织。上述第一经纱包括两根合成纤维和一根导电型金属化合物纤维,第一纬纱包括两根涤纶纤维和一根涤纶纤维,涤纶纤维的表面喷涂有用于增加纤维导电性能的金属。在表层防静电面料2中加入导电性化合物纤维和涤纶纤维,在涤纶纤维上喷涂增加纤维导电性能的金属,能够使得面料具备更好的导电性能,从而抗静电效果更较好。
上述表层防静电面料2的上表面均匀穿刺有用于增加面料透气性能的透气孔1,上述透气孔1的小于水滴的直径,透气孔1的孔径范围为0.4纳米~0.02毫米。上述透气孔1能够使得面料更加透气且面料不会被水打湿。上述表层防静电的上表面和上述底层面料5的下表面均涂覆有抗静电整理剂SEP8216,通过涂覆一层抗静电整理剂,能够使得面料具备更加优良的抗静电性能。
上述发热芯3的顶部铺设有发热线4,上述发热线均匀排布在发热芯3上形成矩形的环绕圈结构。在上述发热线上套设有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上述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所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填充有导电液。上述发热线的端部连接至导线7,导线7连通电源插头8,能够随时使得发热线进行发热,使得面料更加暖和。
上述发热芯3以热贴合或缝制的方式固定设置在底层面料5的顶部。上述发热芯3由第二经纱线和第二纬纱线交替编织成平纹结构,第二经纱线和第二纬纱线均沿轴向方向设置有通孔,上述中空的第二经纱线和第二纬纱线能够使得面料有足够的气流流通空间,使得面料的保温性能更加好。在上述发热芯3的表面包覆有一层用于减少温度散失率的PE植绒膜,PE植绒膜的表面涂布有一层防水涂层23,能够使面料防水性能好,且有保温的作用。
底层面料5的顶部粘结有聚酯改性织物层,聚酯改性织物层的吸湿排水性能优异。在聚酯改性织物层的表面设置有蜂窝状排布的蜂窝孔6,蜂窝孔6的边缘设置有固定线;固定线包括羊毛纤维和螺旋连接在所述羊毛纤维上的涤纶纤维;蜂窝孔6内设置有用于保温的绒毛,通过设置上述蜂窝孔6,不仅使得面料的透气性能好,且面料的保暖性能也得到了提高。
上述底层面料5由抗静电纤维编织而成,抗静电纤维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纤维表层和纤维内层。上述纤维表层包括耐磨纤维24和设置在耐磨纤维24内壁上的防水涂层23,能够使得底层面料5具备防水耐磨的性能。上述纤维内层包括四股均匀设置的防静电股线21,上述防静电股线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导电丝25和抗静电颗粒22;防静电股线21之间设置有呈“X”型且内部中空的支撑纤维26,支撑纤维26内设置形状记忆纤维27,形状记忆纤维27上设置有用于增加底层面料内部结构强度的弯折部;上述形状记忆纤维27能够增强底层面料5内部结构强度。底层面料5由经编链组织循环构成。上述经编链组织能够使得面料的横向不会发生卷边现象,面料也更加挺阔。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能够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防静电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层面料和表层防静电面料,所述底层面料和所述表层防静电面料相互热压粘合连接;所述底层面料和所述表层防静电面料之间嵌合有用于保温的发热芯;
所述底层面料由抗静电纤维编织而成,所述抗静电纤维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纤维表层和纤维内层;所述纤维表层包括耐磨纤维和设置在所述耐磨纤维内壁上的防水涂层;所述纤维内层包括四股均匀设置的防静电股线,所述防静电股线内依次填充有抗静电颗粒和导电丝;所述防静电股线之间设置有呈“X”型且内部中空的支撑纤维,所述支撑纤维内设置有形状记忆纤维;所述形状记忆纤维上设置有用于增加底层面料内部结构强度的弯折部;
所述表层防静电面料的上表面均匀穿刺有用于增加面料透气性能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孔径小于水滴的直径;所述透气孔的孔径范围为0.4纳米~0.02毫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芯的顶部铺设有发热线,所述发热线均匀排布在所述发热芯上形成矩形的环绕圈;所述发热线上套设有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所述第一外管和所述第二外管所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填充有导电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静电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的端部连接至导线,所述导线连通电源插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静电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芯以热贴合或缝制的方式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层面料的顶部,所述发热芯由第二经纱线和第二纬纱线交替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经纱线和第二纬纱线均沿轴向方向设置有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静电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芯的表面包覆有一层用于减少温度散失率的PE植绒膜,所述PE植绒膜的表面涂布有一层防水涂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静电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面料的顶部粘结有吸湿排水性能优异的聚酯改性织物层;所述聚酯改性织物层的表面设置有蜂窝状排布的蜂窝孔,所述蜂窝孔的边缘设置有固定线;所述固定线包括羊毛纤维和螺旋连接在所述羊毛纤维上的涤纶纤维;所述蜂窝孔内设置有用于保温的绒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静电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面料的厚度为0.3mm,所述表层防静电面料的厚度为0.5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静电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防静电面料由多个循环的单元组织构成,每个所述单元组织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交替编织成两上一下的斜纹组织;所述第一经纱包括两根合成纤维和一根导电型金属化合物纤维,所述第一纬纱包括两根涤纶纤维和一根涤纶纤维,所述涤纶纤维的表面喷涂有用于增加纤维导电性能的金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静电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面料由经编链组织循环构成;所述表层防静电的上表面和所述底层面料的下表面均涂覆有抗静电整理剂SEP8216。
CN201922185788.9U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防静电涤纶面料 Active CN211334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85788.9U CN211334997U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防静电涤纶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85788.9U CN211334997U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防静电涤纶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34997U true CN211334997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08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85788.9U Active CN211334997U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防静电涤纶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349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81900U (zh) 一种具有凉感的石墨烯面料
CN213167210U (zh) 一种保暖梭织面料
CN211334997U (zh) 一种防静电涤纶面料
CN216183355U (zh) 一种新型布料
CN207310737U (zh) 一种保暖面料
CN210458521U (zh) 一种保暖加厚的针织面料
CN212147802U (zh) 一种复合保温面料
CN211763978U (zh) 一种恒温暖体复合面料
CN211334892U (zh) 一种复合隔热牛津布
CN209440952U (zh) 一种加热内暖面料
CN209008098U (zh) 一种柔软抗起球羊毛纱线面料
CN210127293U (zh) 热感保暖功能性面料
CN216659165U (zh) 一种恒温混纺面料
CN220464960U (zh) 防风保暖面料
CN216733306U (zh) 一种保暖性良好的锦纶面料
CN213830723U (zh) 一种超强丝涤纶面料
CN212499263U (zh) 一种高弹多层保暖磨绒面料
CN220904299U (zh) 一种保暖保湿织物
CN206264481U (zh) 一种防火防蚊多层保暖纺织材料
CN214646509U (zh) 一种发热保温复合面料
CN215096050U (zh) 一种具有保暖性能的衣服面料
CN216915156U (zh) 保暖透湿面料
CN220390603U (zh) 一种具有保暖性能的针织面料
CN217610375U (zh) 一种防静电的保暖被单
CN214563381U (zh) 一种保暖性佳的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