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29437U - 一种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329437U CN211329437U CN201921994991.4U CN201921994991U CN211329437U CN 211329437 U CN211329437 U CN 211329437U CN 201921994991 U CN201921994991 U CN 201921994991U CN 211329437 U CN211329437 U CN 2113294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be
- hole
- adjustable
- pipette
- serological pipet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10000002966 serum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0405 serolog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11550 stock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61 preservation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Use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属于血清移液管技术领域。该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包括血清移液管本体、限位件、连接组件和储液组件。所述血清移液管本体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限位件包括两个限位圈,两个所述限位圈均设置于所述血清移液管本体外侧,且两个所述限位圈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限位槽槽内。连接组件中的弹性管插入到通孔内部,使第一连接管与血清移液管本体连通,第二连接管会将第一连接管和储液管连通,从而将储液管与血清移液管本体连通在一起,在吸取溶液时,储液管和血清移液管均可以保存溶液,提高了保存溶液的量,从而改变血清移液管本体的吸取容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清移液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
背景技术
血清移液管又叫一次性移液管,主要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搭配合适的移液器一同使用。它是一根中间有一膨大部分的细长玻璃管。其下端为尖嘴状,上端管颈处刻有一条标线,是所移取的准确体积的标志。
目前的血清移液管的容量都是固定的,无法改变,当需要吸取的溶液多于血清移液管的容积时,传统的血清移液管便不再适合使用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旨在改善传统血清移液管容量不易改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包括血清移液管本体、限位件、连接组件和储液组件。
所述血清移液管本体侧面开设有通孔;
所述限位件包括两个限位圈,两个所述限位圈均设置于所述血清移液管本体外侧,且两个所述限位圈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限位槽槽内;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环、弹性管和第一连接管,所述连接环设置于所述限位槽槽内,所述弹性管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环,且所述弹性管一端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连接管固定安装于所述弹性管;
所述储液组件包括储液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设置于所述储液管一端,且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血清移液管本体上设有刻度线,所述储液管上也设有刻度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血清移液管本体包括主管体、管头和管尖,所述管头连通于所述主管体一端,所述管尖连通于所述主管体另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管头两端镂空,且所述管头内部固定安装有滤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限位圈固定安装于所述主管体外侧,所述连接环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限位圈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环内壁固定安装有弹性块,且所述弹性块的截面形状与所述通孔的孔形状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环外侧面间隔设置有凸块,且相邻两个所述凸块之间形成防滑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环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弹性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内壁设有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管外壁也设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管螺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储液管的连接处和所述弹性管与所述通孔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使用时,连接组件中的弹性管插入到通孔内部,使第一连接管与血清移液管本体连通,第二连接管会将第一连接管和储液管连通,从而将储液管与血清移液管本体连通在一起,在吸取溶液时,储液管和血清移液管均可以保存溶液,提高了保存溶液的量,从而改变血清移液管本体的吸取容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图1中A处放大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接环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接环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储液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血清移液管本体;110-主管体;120-管头;130-管尖;131-滤芯;140-通孔;200-限位件;210-限位圈;220-限位槽;300-连接组件;310-连接环;311-弹性块;312-凸块;313-防滑槽;314-安装孔;320-弹性管;330-第一连接管;400-储液组件;410-储液管;420-第二连接管;500-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包括血清移液管本体100、限位件200、连接组件300和储液组件400。
其中,连接组件300设置于血清移液管本体100外侧面,且连接组件300用于将储液组件400与血清移液管本体100连接在一起,提高储液的容量,限位件200用于限制连接组件300的移动,使连接组件300的移动更稳定。
请参阅图1,血清移液管本体100侧面开设有通孔140,血清移液管本体100上设有刻度线,储液管410上也设有刻度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观察刻度线,可以直观的了解到血清移液管本体100和储液管410内的液体含量,血清移液管本体100包括主管体110、管头120和管尖130,管头120连通于主管体110一端,管尖130连通于主管体110另一端,管头120两端镂空,且管头120内部固定安装有滤芯13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滤芯131可以采用网式滤芯、化纤滤芯等,该滤芯131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杂质,防止主管体110内部溶液被污染。
请参阅图2,限位件200包括两个限位圈210,两个限位圈210均设置于血清移液管本体100外侧,且两个限位圈210之间形成限位槽220,通孔140位于限位槽220槽内,两个限位圈210固定安装于主管体110外侧,连接环310转动安装于两个限位圈210之间,当血清移液管本体100的容量足够盛溶液时,转动连接环310,可以使弹性管320脱离通孔140。
请参阅图2-4,连接组件300包括连接环310、弹性管320和第一连接管330,连接环310设置于限位槽220槽内,弹性管320固定安装于连接环310,且弹性管320一端设置于通孔140内,第一连接管330固定安装于弹性管320,连接环310内壁固定安装有弹性块311,且弹性块311的截面形状与通孔140的孔形状相匹配,转动连接环310,使弹性块311插入到通孔140内部,可以对通孔140进行密封,连接环310外侧面间隔设置有凸块312,且相邻两个凸块312之间形成防滑槽313,在转动连接环310时,凸块312和防滑槽313能够增大连接环310与操作人员手部之间的摩擦,减小脱手的可能性,连接环310上开设有安装孔314,弹性管320固定安装在安装孔314孔内,从而能够使弹性管320的安装更牢固。
请参阅图5,储液组件400包括储液管410和第二连接管420,第二连接管420设置于储液管410一端,且第二连接管420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管330内,第一连接管330内壁设有螺纹,第二连接管420外壁也设螺纹,第二连接管420螺接于第一连接管330,方便拆装,第一连接管330与储液管410的连接处和弹性管320与通孔140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件500,该密封件500能够增强本装置的密封性,避免溶液发生泄漏。
具体的,该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转动连接组件300中的连接环310,使连接环310上安装的弹性管320移动到通孔140处,弹性管320插入到通孔140内部,从而将第一连接管330安装在通孔140处,使第一连接管330与血清移液管本体100连通,第二连接管420会将第一连接管330和储液管410连通,从而将储液管410与血清移液管本体100连通在一起,向血清移液管本体100内部添加溶液,当溶液含量大于血清移液管本体100的容量时,溶液会通过第一连接管330和第二连接管420流入到储液管410内部,提高了保存溶液的量,从而改变血清移液管本体100的吸取容量。
需要说明的是,血清移液管本体10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血清移液管本体(100),所述血清移液管本体(100)侧面开设有通孔(140);
限位件(200),所述限位件(200)包括两个限位圈(210),两个所述限位圈(210)均设置于所述血清移液管本体(100)外侧,且两个所述限位圈(210)之间形成限位槽(220),所述通孔(140)位于所述限位槽(220)槽内;
连接组件(300),所述连接组件(300)包括连接环(310)、弹性管(320)和第一连接管(330),所述连接环(310)设置于所述限位槽(220)槽内,所述弹性管(320)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环(310),且所述弹性管(320)一端设置于所述通孔(140)内,所述第一连接管(330)固定安装于所述弹性管(320);
储液组件(400),所述储液组件(400)包括储液管(410)和第二连接管(420),所述第二连接管(420)设置于所述储液管(410)一端,且所述第二连接管(420)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管(33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清移液管本体(100)上设有刻度线,所述储液管(410)上也设有刻度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清移液管本体(100)包括主管体(110)、管头(120)和管尖(130),所述管头(120)连通于所述主管体(110)一端,所述管尖(130)连通于所述主管体(110)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头(120)两端镂空,且所述管头(120)内部固定安装有滤芯(13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圈(210)固定安装于所述主管体(110)外侧,所述连接环(310)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限位圈(21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310)内壁固定安装有弹性块(311),且所述弹性块(311)的截面形状与所述通孔(140)的孔形状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310)外侧面间隔设置有凸块(312),且相邻两个所述凸块(312)之间形成防滑槽(3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310)上开设有安装孔(314),所述弹性管(320)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孔(314)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330)内壁设有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管(420)外壁也设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管(420)螺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管(33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330)与所述储液管(410)的连接处和所述弹性管(320)与所述通孔(140)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件(50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94991.4U CN211329437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一种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94991.4U CN211329437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一种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329437U true CN211329437U (zh) | 2020-08-25 |
Family
ID=72107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9499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29437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一种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329437U (zh) |
-
2019
- 2019-11-18 CN CN201921994991.4U patent/CN21132943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16514B (zh) | 定量微量采血移液管 | |
US2728232A (en) | Pipette filling bulb | |
CN211329437U (zh) | 一种吸取容量可调的血清移液管 | |
EP2844497A1 (en) | Novel ball point pen | |
CN206184462U (zh) | 一种引流棒 | |
CN215662652U (zh) | 用于医疗灭菌的变色油墨书写笔 | |
CN211487736U (zh) | 一种具有高密封性的血清移液管 | |
CN213493787U (zh) | 一种血清移液管用的吸液器 | |
CN204744197U (zh) | 一种新型定量微量采血管 | |
CN207287478U (zh) | 一种移液管 | |
CN217120312U (zh) |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移液管 | |
CN216124577U (zh) | 一种便于手术切口与缝合的手术划线笔 | |
CN211537807U (zh) | 移液枪头及移液枪 | |
CN213493788U (zh) | 一种自吸定量式血清移液管 | |
CN217068926U (zh) | 微量液体定量移液管 | |
CN217796183U (zh) | 一种移液滤芯吸头 | |
CN219789744U (zh) | 一种适配不同长度笔芯的圆珠笔 | |
CN221132311U (zh) | 一种电极填充液灌注适配器 | |
CN210774327U (zh) | 天平容器 | |
CN210680170U (zh) | 一种带有吸墨器的钢笔 | |
CN215574669U (zh) | 一种管型快速诊断试剂盒 | |
CN206980764U (zh) | 一种生物教学用移液管 | |
CN211216734U (zh) | 一种吹耳球便捷式密封的血清移液管 | |
CN218222488U (zh) | 防漏自吸调香加料喷嘴 | |
JP5337906B2 (ja) | インキリザーバー及びインキリザーバー付インキビ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