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26853U -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26853U
CN211326853U CN201921423368.3U CN201921423368U CN211326853U CN 211326853 U CN211326853 U CN 211326853U CN 201921423368 U CN201921423368 U CN 201921423368U CN 211326853 U CN211326853 U CN 211326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ole
top side
traditional chinese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233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中洪
李明辉
尚大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4233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26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26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268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内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针对现有的针灸定位器采用进针孔和插针孔两点定位,立柱的设置使得定位器占用空间大,不便于收纳,且进针孔和插针孔始终是敞口设置的,容易进入杂物而引起堵塞,影响使用的缺点,而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板,底板的顶侧开设有插针孔,底板的顶侧活动安装有立柱,立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板,定位板的底侧开设有进针孔,所述底板的顶侧开设有安装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针灸定位器在不使用时,定位板及立柱向下收纳在底板上,防护板将插针孔盖住,封孔塞将进针孔塞住,既能够缩小定位器的体积便于收纳,又能够很好的保护插针孔和进针孔,防止孔内积落灰尘杂物。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内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
公开号为CN20545985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底板的上方连接有立柱,立柱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上方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一侧安装有针夹,且定位板上开有进针孔,能帮助医生在针灸过程中准确的定位,定位清晰准确,配置有吸盘,能在定位的过程中防止定位器移动,但是该针灸定位器采用进针孔和插针孔两点定位,立柱的设置使得定位器占用空间大,不便于收纳,且进针孔和插针孔始终是敞口设置的,容易进入杂物而引起堵塞,影响使用,因此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针灸定位器采用进针孔和插针孔两点定位,立柱的设置使得定位器占用空间大,不便于收纳,且进针孔和插针孔始终是敞口设置的,容易进入杂物而引起堵塞,影响使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包括底板,底板的顶侧开设有插针孔,底板的顶侧活动安装有立柱,立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板,定位板的底侧开设有进针孔,所述底板的顶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底侧内壁上活动安装有调节板,调节板的顶侧延伸至安装槽外并固定安装有防护板,防护板的底侧与插针孔相适配,防护板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封孔塞,封孔塞的顶侧贯穿进针孔,定位板靠近调节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U型杆,U型杆的底端延伸至安装槽内并固定安装有推拉轴,调节板靠近U型杆的一侧开设有V型槽,推拉轴的一端延伸至V型槽内,针灸定位器在不使用时,定位板及立柱向下收纳在底板上,防护板将插针孔盖住,封孔塞将进针孔塞住,既能够缩小定位器的体积便于收纳,又能够很好的保护插针孔和进针孔,防止孔内积落灰尘杂物。
优选的,所述插针孔远离调节板的一侧设有开设在底板上的固定腔,固定腔的顶侧内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移动孔,立柱的底端贯穿移动孔并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底侧与固定腔的底侧内壁相接触,通过将固定板固定达到固定定位板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固定腔远离调节板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L型孔,L型孔内活动安装有L型杆,L型杆的两端均延伸至L型孔外,L型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拨动把手,L型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压块,压块的底侧与固定板的顶侧相接触,且压块的顶侧与固定板的底侧相适配,调节方便,通过拨动把手即可。
优选的,所述L型杆的一侧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位于L型孔内的滑动孔,滑动孔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L型孔的两侧内壁上,限位杆上活动套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L型孔的一侧内壁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L型杆的一侧上,对L型杆限位,弹簧的设置利于压块的自动左移复位。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的顶侧固定安装在调节板的底侧上,对调节板限位,进而限位了防护板。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先向右推动拨动把手,压块与固定板错位后,即可手动向上拉动定位板,定位板带动U型杆及立柱向上移动,立柱带动固定板向上移动至固定腔的顶侧时,松开拨动把手,在弹簧的反弹作用下,压块向左移动复位,压块配合固定腔的顶侧内壁将固定板夹住,进而固定了定位板;
U型杆带动推拉轴在V型槽内向上移动,推拉轴上移至V型槽的倾斜部分时会推动调节板向左移动,进而带动防护板向左移动,防护板与插针孔错位;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针灸定位器在不使用时,定位板及立柱向下收纳在底板上,防护板将插针孔盖住,封孔塞将进针孔塞住,既能够缩小定位器的体积便于收纳,又能够很好的保护插针孔和进针孔,防止孔内积落灰尘杂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中调节板与U型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插针孔、3定位板、4进针孔、5安装槽、6调节板、7防护板、8封孔塞、9限位槽、10 V型槽、11推拉轴、12 U型杆、13固定腔、14移动孔、15立柱、16固定板、17 L型孔、18 L型杆、19压块、20限位杆、21滑动孔、22拨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3,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侧开设有插针孔2,底板1的顶侧活动安装有立柱15,立柱1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板3,定位板3的底侧开设有进针孔4,底板1的顶侧开设有安装槽5,安装槽5的底侧内壁上活动安装有调节板6,调节板6的顶侧延伸至安装槽5外并固定安装有防护板7,防护板7的底侧与插针孔2相适配,防护板7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封孔塞8,封孔塞8的顶侧贯穿进针孔4,定位板3靠近调节板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U型杆12,U型杆12的底端延伸至安装槽5内并固定安装有推拉轴11,调节板6靠近U型杆12的一侧开设有V型槽10,推拉轴11的一端延伸至V型槽10内,针灸定位器在不使用时,定位板3及立柱向下收纳在底板1上,防护板7将插针孔2盖住,封孔塞8将进针孔4塞住,既能够缩小定位器的体积便于收纳,又能够很好的保护插针孔2和进针孔4,防止孔内积落灰尘杂物。
本实用新型中,插针孔2远离调节板6的一侧设有开设在底板1上的固定腔13,固定腔13的顶侧内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移动孔14,立柱15的底端贯穿移动孔14并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的底侧与固定腔13的底侧内壁相接触,通过将固定板16固定达到固定定位板3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腔13远离调节板6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L型孔17,L型孔17内活动安装有L型杆18,L型杆18的两端均延伸至L型孔17外,L型杆1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拨动把手22,L型杆1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压块19,压块19的底侧与固定板16的顶侧相接触,且压块19的顶侧与固定板16的底侧相适配,调节方便,通过拨动把手22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L型杆18的一侧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位于L型孔17内的滑动孔21,滑动孔21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20,限位杆20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L型孔17的两侧内壁上,限位杆20上活动套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L型孔17的一侧内壁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L型杆18的一侧上,对L型杆18限位,弹簧的设置利于压块19的自动左移复位。
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槽5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9,限位槽9内滑动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的顶侧固定安装在调节板6的底侧上,对调节板6限位,进而限位了防护板7。
实施例二
参照图1-3,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侧开设有插针孔2,底板1的顶侧活动安装有立柱15,立柱1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板3,定位板3的底侧开设有进针孔4,底板1的顶侧开设有安装槽5,安装槽5的底侧内壁上活动安装有调节板6,调节板6的顶侧延伸至安装槽5外并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有防护板7,防护板7的底侧与插针孔2相适配,防护板7的顶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有封孔塞8,封孔塞8的顶侧贯穿进针孔4,定位板3靠近调节板6的一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有U型杆12,U型杆12的底端延伸至安装槽5内并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有推拉轴11,调节板6靠近U型杆12的一侧开设有V型槽10,推拉轴11的一端延伸至V型槽10内,针灸定位器在不使用时,定位板3及立柱向下收纳在底板1上,防护板7将插针孔2盖住,封孔塞8将进针孔4塞住,既能够缩小定位器的体积便于收纳,又能够很好的保护插针孔2和进针孔4,防止孔内积落灰尘杂物。
本实用新型中,插针孔2远离调节板6的一侧设有开设在底板1上的固定腔13,固定腔13的顶侧内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移动孔14,立柱15的底端贯穿移动孔14并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的底侧与固定腔13的底侧内壁相接触,通过将固定板16固定达到固定定位板3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腔13远离调节板6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L型孔17,L型孔17内活动安装有L型杆18,L型杆18的两端均延伸至L型孔17外,L型杆18的顶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有拨动把手22,L型杆18的底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有压块19,压块19的底侧与固定板16的顶侧相接触,且压块19的顶侧与固定板16的底侧相适配,调节方便,通过拨动把手22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L型杆18的一侧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位于L型孔17内的滑动孔21,滑动孔21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20,限位杆20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在L型孔17的两侧内壁上,限位杆20上活动套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在L型孔17的一侧内壁上,弹簧的另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在L型杆18的一侧上,对L型杆18限位,弹簧的设置利于压块19的自动左移复位。
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槽5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9,限位槽9内滑动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的顶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在调节板6的底侧上,对调节板6限位,进而限位了防护板7。
本实用新型中,针灸定位器在不使用时,定位板3及立柱向下收纳在底板1上,防护板7将插针孔2盖住,封孔塞8将进针孔4塞住,从而实现了定位器不使用时,既能够缩小定位器的体积便于收纳,又能够很好的保护插针孔2和进针孔4,防止孔内积落灰尘杂物,使用时,先向右推动拨动把手22,L型杆18带动压块19向右移动,弹簧被压缩,压块19与固定板16错位后,即可手动向上拉动定位板3,定位板3带动U型杆12及立柱15向上移动,立柱15带动固定板16向上移动至固定腔13的顶侧时,松开拨动把手22,在弹簧的反弹作用下,压块19向左移动复位,压块19配合固定腔13的顶侧内壁将固定板16夹住,进而固定了定位板3,U型杆12带动推拉轴11在V型槽10内向上移动,V型槽10下部分竖直,上部分倾斜设置,推拉轴11上移至倾斜部分时会推动调节板6向左移动,进而带动防护板7向左移动,防护板7与插针孔2错位,即可使用进行针灸定位器,操作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侧开设有插针孔(2),底板(1)的顶侧活动安装有立柱(15),立柱(1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板(3),定位板(3)的底侧开设有进针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侧开设有安装槽(5),安装槽(5)的底侧内壁上活动安装有调节板(6),调节板(6)的顶侧延伸至安装槽(5)外并固定安装有防护板(7),防护板(7)的底侧与插针孔(2)相适配,防护板(7)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封孔塞(8),封孔塞(8)的顶侧贯穿进针孔(4),定位板(3)靠近调节板(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U型杆(12),U型杆(12)的底端延伸至安装槽(5)内并固定安装有推拉轴(11),调节板(6)靠近U型杆(12)的一侧开设有V型槽(10),推拉轴(11)的一端延伸至V型槽(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孔(2)远离调节板(6)的一侧设有开设在底板(1)上的固定腔(13),固定腔(13)的顶侧内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移动孔(14),立柱(15)的底端贯穿移动孔(14)并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的底侧与固定腔(13)的底侧内壁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腔(13)远离调节板(6)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L型孔(17),L型孔(17)内活动安装有L型杆(18),L型杆(18)的两端均延伸至L型孔(17)外,L型杆(1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拨动把手(22),L型杆(1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压块(19),压块(19)的底侧与固定板(16)的顶侧相接触,且压块(19)的顶侧与固定板(16)的底侧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杆(18)的一侧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位于L型孔(17)内的滑动孔(21),滑动孔(21)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20),限位杆(20)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L型孔(17)的两侧内壁上,限位杆(20)上活动套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L型孔(17)的一侧内壁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L型杆(18)的一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5)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9),限位槽(9)内滑动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的顶侧固定安装在调节板(6)的底侧上。
CN201921423368.3U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26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3368.3U CN211326853U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3368.3U CN211326853U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26853U true CN211326853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07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2336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26853U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268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TE541533T1 (de) Katheter zum einfangen eines filters
WO2007079114A3 (en) Portal access device with removable sharps protection
CA2339223A1 (en) Safety needle, placebo needle, and needle set for double-blinding
JPS6452478A (en) Sheath part for medical butterfly type needle
EP1535573A3 (en) Lancer
CN211326853U (zh)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
WO2001087414A3 (en) Guide sheath for a medical instrument
CN104161600B (zh) 一种可变式圆形固定器
CN209033164U (zh) 艾灸刮痧枕
CN218420400U (zh) 一种适用于腕部的艾灸盒
CN215899739U (zh) 一种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取样装置
CN211512677U (zh) 一种新型针灸取针装置
CN203029614U (zh) 一种悬炙时用的积灰盘
CN215307761U (zh) 一种多功能艾灸车
CN206924255U (zh) 一种可拆换激光头的治疗手具
CN211535639U (zh) 职业病护理用针灸装置
CN216754977U (zh) 一种揿针起针器
CN216854857U (zh) 一种针灸治疗用银针收纳装置
CN217364013U (zh) 一种便携式中草药种植装置
CN218010369U (zh) 一种医用中医针灸拔针检测仪
CN210871710U (zh) 一种可直立取精杯
CN215460829U (zh) 一种精神科感染护理用辅助输液装置
CN218589365U (zh) 一种多功能吸针盘
CN213697052U (zh) 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肛肠吻合器
CN217645547U (zh) 一种新型艾灸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