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25495U - 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25495U
CN211325495U CN201922282840.2U CN201922282840U CN211325495U CN 211325495 U CN211325495 U CN 211325495U CN 201922282840 U CN201922282840 U CN 201922282840U CN 211325495 U CN211325495 U CN 211325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
hangman
internal fixation
fixation device
tr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828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广州
王清
欧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22828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25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25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254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涉及Hangman骨折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钢板和融合器,所述钢板与融合器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钢板上部设置有向融合器一侧倾斜的弯折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采用解剖钢板和融合器组成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并通过解剖钢板和融合器的固定作用加压C2椎体表面,使C2/3椎体结构复位容易,操作容易。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Hangman骨折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枢椎(第二颈椎,即C2)是枕颈部和下颈椎的过渡椎体,不具有典型的椎体结构。上、下关节突的解剖学差异是枢椎关节突峡部成为一力学杠杆,是两端颈椎的应力集中处,椎动脉穿过关节突峡部外侧的横突孔,使其成为薄弱的解剖结构。
Hangman骨折(也称为枢椎环骨折),是指枢椎上、下关节突之间的部分在暴力的作用下发生的骨折,常伴有周围韧带和椎间盘损伤,继而出现枢椎椎体的不稳或脱位。
目前,Hangman骨折的治疗目的是恢复伤椎节段的生理序列,通过适当的固定方法使骨折愈合。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是广泛使用的颈椎创伤治疗手段,该内固定系统具有手术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帮助恢复手术节段序列、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及有助于植骨融合畸形等优点。因此,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目前也常被应用于Hangman骨折的治疗。但由于现有内固定系统的设计主要是针对下颈椎(C3-7),导致其在上颈椎手术的使用过程中面临各种风险与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在钢板上端设置有倾斜的弯折部,使钢板更加贴合C2的特殊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所述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包括钢板和融合器,所述钢板与融合器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钢板上部设置有向融合器一侧倾斜的弯折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弯折部的结构为匹配C2椎体的上小下大的梯形或者三角形结构,且其边缘转折处均为圆滑弧形过渡,使其更符合人体C2椎体的解剖结构特点。弯折部的长度尺寸占整个钢板长度尺寸的约1/5,实现钢板与C2/3椎体更好的解剖匹配,同时当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安装后,弯折部对C2椎体起到一定下压的作用,使C2和C3椎体相互靠近,利于骨折处损伤的生长愈合。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为转角处圆滑过渡的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向融合器一侧的倾斜角度为15~25°。
进一步地,所述钢板为解剖钢板,使其贴合C2/3椎体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靠近融合器的侧面设置有若干齿条,用于增大弯折部与C2椎体表面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所述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还包括至少2枚骨钉,用于连接钢板与C2/3椎体,所述钢板上设置有呈矩阵分布的四个凹槽;所述凹槽底面设置有贯穿钢板的骨钉孔,使骨钉的头部可嵌入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融合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插入部和固定部,所述插入部设置有贯穿插入部的植骨孔;所述固定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钢板穿过安装孔且通过螺钉与固定部螺纹连接。
所述钢板通过固定部与融合器连接,所述插入部嵌入C2椎体和C3椎体之间间歇内,避免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钢板上设置有从靠近弯折部向远离弯折部一端延伸的腰型孔;所述钢板通过穿过腰型孔的螺钉与固定部螺纹连接,使钢板可沿安装孔上下移动,调整钢板的位置,使钢板更加贴合椎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插入部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若干凸起或凹槽,用于增加插入部与上下椎体终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增加插入部与上下椎体终板之间的接触摩擦力,防止移位。
所述插入部采用PEEK材料制备而成,而固定部采用钛合金材料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插入部包括位于上表面的上表层、中间层和位于下表面的下表层;所述上表层和下表层为钛合金材料制备而成的钛合金层;所述中间层为PEEK材料制备而成的PEEK材料层;所述上表层和下表层均为粗糙表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采用解剖钢板和融合器组成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并通过解剖钢板和融合器的固定作用加压C2椎体表面,使C2/3椎体结构复位容易,操作容易。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的解剖钢板上端设置有弯折部,使其更符合人体C2/3椎体结构特点,达到良好的解剖匹配;同时还通过弯折部表面的齿条卡在C2椎体表面,对C2加压,同时避免移位。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采用钢板和融合器可调节连接,使其可调整钢板的位置,使钢板与C2和C3椎体更好的贴合。
(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的融合部采用钛合金-PEEK-钛合金的三层结构,使其上下表面更易加工、粗化,同时保证其更适宜的弹性、生物相容性、强度等性能;上下表面粗化、加工有凹槽或者凸起,使其融合部与上下椎体的终板接触面更大,摩擦力更大,不易移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融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钢板,11—弯折部,12—凹槽,13—腰型孔,2—融合器,21—插入部,211—上表层,212—中间层,213—下表层,214—植骨孔,22—固定部,221—安装孔,3—螺钉,4—骨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目前,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应用于Hangman骨折有以下问题:
(1)不稳定,Hangman骨折特征为C2关节突间部骨折伴C2/3不稳,由于C2/3本身位置较高,加上下颌骨阻挡,不能施加有效的“逆损伤加压”对抗,导致骨折移位复位困难;
2.由于C2结构的特殊性(C2椎体前面相对于C3椎体缩小及枢椎体形成一个约20°左右的后倾角),现有的内固定系统应用于C2/3节段时与C2/3并不匹配;
3.需要手术治疗的不稳定Hangman骨折往往伴C2椎体向前显著移位,加上上述两个原因,常常导致显著的术后残留畸形,治疗效果不理想。而选择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C2/3 椎间盘切除、椎间隙植骨融合+钢板螺钉内固定可以达到提供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其代价是更复杂的手术操作、更多的手术风险、及更高的治疗费用。
对于不稳定Hangman骨折,临床上还可采用后路C2-C3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但是该术式面临后路椎弓根置钉技术难度大,手术创伤相对前路损伤更多肌肉,感染率高的事实;部分医生采用枕颈固定融合手术,该术式将导致颈椎50%的旋转和20%以上的侧屈功能丧失。另外,单纯后路C2椎弓根螺钉固定不适用合并C2/3不稳的情况,而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的Hangman骨折多伴C2/3不稳定。
对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钢板1和融合器2,所述钢板1与融合器2通过螺钉3连接;所述钢板1上部设置有向融合器2一侧倾斜的弯折部11。
弯折部11的结构为匹配C2椎体的上小下大的梯形或者三角形结构,且其边缘转折处均为圆滑弧形过渡,使其更符合人体C2椎体的解剖结构特点。弯折部11的长度尺寸占整个钢板1长度尺寸的约1/5,实现钢板1与C2/3椎体更好的解剖匹配,同时当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安装后,弯折部11对C2椎体起到一定下压的作用,使C2和C3椎体相互靠近,利于骨折处损伤的生长愈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折部11为转角处圆滑过渡的三角形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弯折部11向融合器2一侧的倾斜角度为15~25°。由于C2椎体前面相对于C3椎体缩小及枢椎体形成一个约20°左右的后倾角,因此弯折部11的倾斜角度为15~25°为宜,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钢板1与C2/3椎体的贴合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板1为解剖钢板1。钢板1不是纯粹的平面钢板1或者矩形钢板1,而根据C2/3椎体的结构呈略微的弧形结构,其四个角设置有凸出部,便于骨钉4安装和贴合C2/3椎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弯折部11靠近融合器2的侧面设置有若干齿条,用于增大弯折部11与C2椎体表面的摩擦力,使C2椎体更易受力加压,减少移位,使骨折的C2/3椎体更易复位。
可选地,弯折部11的侧面上的齿条横向设置且其数量为3~5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还包括至少2枚骨钉4,用于连接钢板1与C2/3椎体,所述钢板1上设置有呈矩阵分布的四个凹槽12;所述凹槽12底面设置有贯穿钢板1的骨钉4孔。
可选地,骨钉4的数量与骨钉4孔的数量一致,也为4个。骨钉4孔分别位于钢板1的四个角,便于固定钢板1。
当骨钉4连接C2、C3椎体时,骨钉4的头部嵌入凹槽12内,避免骨钉4的头部刮伤周围人体组织,影响愈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骨钉4孔为倾斜设置,四个骨钉4孔则分别向四个方向倾斜设置,使靠近弯折部11的骨钉4与远离弯折部11的骨钉4形成30~40°的夹角,拉动C2、C3椎体相互靠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融合器2包括相互连接的插入部21和固定部22,所述插入部21设置有贯穿插入部21的植骨孔214;所述固定部22设置有安装孔221,所述钢板1穿过安装孔221且通过螺钉3与固定部22螺纹连接。所述钢板1通过固定部22与融合器2连接,所述插入部21嵌入C2椎体和C3椎体之间间歇内,避免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位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板1上设置有从靠近弯折部11向远离弯折部11一端延伸的腰型孔13;所述钢板1通过穿过腰型孔13的螺钉3与固定部22螺纹连接。钢板1的厚度与安装孔221的宽度过盈配合,当螺钉3依次穿过安装孔221一侧壁、腰型孔13与安装孔221另一侧壁螺纹连接时,安装孔221的内侧壁压紧钢板1,使钢板1不发生位移,实现钢板1与融合器2的固定;同时,由于腰型孔13设置,可以调整钢板1的位置,使钢板1可根据不同人体的C2/3椎体的差距进行调整,达到更好的贴合效果,复位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入部21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若干凸起或凹槽12,用于增加插入部21与上下椎体终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增加插入部21与上下椎体终板之间的接触摩擦力,防止移位。
所述插入部21采用PEEK材料制备而成,而固定部22采用钛合金材料制备而成。PEEK材料的弹性模量与皮质骨相近,且具有与金属材料相当的强度和耐疲劳性,减少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下沉风险,同时其生物相容性好,可以通过植骨孔214植入人工骨或者自体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入部21包括位于上表面的上表层211、中间层212和位于下表面的下表层213;所述上表层211和下表层213为钛合金材料制备而成的钛合金层;所述中间层212为PEEK材料制备而成的PEEK材料层;所述上表层211和下表层213均为粗糙表面。
在本申请文件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插入部2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采用钛合金材料,中间采用PEEK材料,便于插入部21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加工,克服了PEEK材料加工难度高的问题,同时中间采用PEEK材料,使插入部21具有弹性模量、强度、稳定性均与椎体相适宜。
插入部2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钛合金层采用喷砂工艺处理,使钛合金层表面粗化,增加上表面和下表面与C2、C3椎体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使插入部21不易发生移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包括钢板(1)和融合器(2),所述钢板(1)与融合器(2)通过螺钉(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1)上部设置有向融合器(2)一侧倾斜的弯折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11)为转角处圆滑过渡的三角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11)向融合器(2)一侧的倾斜角度为15~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1)为解剖钢板(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11)靠近融合器(2)的侧面设置有若干齿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2枚骨钉(4),所述钢板(1)上设置有呈矩阵分布的四个凹槽(12);所述凹槽(12)底面设置有贯穿钢板(1)的骨钉(4)孔。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2)包括相互连接的插入部(21)和固定部(22),所述插入部(21)设置有贯穿插入部(21)的植骨孔(214);所述固定部(22)设置有安装孔(221),所述钢板(1)穿过安装孔(221)且通过螺钉(3)与固定部(22)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1)上设置有从靠近弯折部(11)向远离弯折部(11)一端延伸的腰型孔(13);所述钢板(1)通过穿过腰型孔(13)的螺钉(3)与固定部(22)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21)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若干凸起或凹槽(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21)包括位于上表面的上表层(211)、中间层(212)和位于下表面的下表层(213);所述上表层(211)和下表层(213)为钛合金材料制备而成的钛合金层;所述中间层(212)为PEEK材料制备而成的PEEK材料层;所述上表层(211)和下表层(213)均为粗糙表面。
CN201922282840.2U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 Active CN211325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2840.2U CN211325495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2840.2U CN211325495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25495U true CN211325495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04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82840.2U Active CN211325495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254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79246B2 (en) Intervertebral implant
EP2231044B1 (en) Spinal osteosynthesis device
US7901439B2 (en) Allograft spinal facet fusion system
US20170156883A1 (en) Intervertebral fusion implant
US9107707B2 (en) Spinal stabil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EP2328495B1 (en) Intervertebral fusion implant
EP2498720B1 (en) Spinal implant configured for midline insertion
US9532822B2 (en) Pedicle screw with reverse spiral cut and methods thereof
AU2004246760A1 (en) Device for dynamically stabilizing bones or bone fragments, especially thoracic vertebral bodies
JP2001187074A (ja) プロテーゼ移植構成要素
CN211325495U (zh) 一种治疗Hangman骨折的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
US8574298B2 (en) Spinal implant
CN215994200U (zh) 可调角度自锁式腰骶前路经椎弓固定钉板系统
CN216021553U (zh) 一种胸腰椎前路锁定加压融合器
CN117084832B (zh) 一种脊柱小关节假体
CN219323547U (zh) 一种olif入路腰椎一体化椎间融合系统
AU2003245119B2 (en) Spinal implant
CN113813033A (zh) 可调角度自锁式腰骶前路经椎弓固定钉板固定方法及系统
AU2002322554A1 (en) Spinal stabil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