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13244U - 一种建筑室内用的净化空气的踢脚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室内用的净化空气的踢脚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13244U
CN211313244U CN201921814059.9U CN201921814059U CN211313244U CN 211313244 U CN211313244 U CN 211313244U CN 201921814059 U CN201921814059 U CN 201921814059U CN 211313244 U CN211313244 U CN 211313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rting line
air
skirting
wal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1405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燕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Zhongsu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81405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13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13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13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踢脚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室内用的净化空气的踢脚线,它包括踢脚线A、固定件机构、踢脚线机构,其中踢脚线A通过若干均匀间隔分布且固定于墙体与地砖之间缝隙的固定件机构安装覆盖于墙脚;本实用新型中的踢脚线机构具有对室内空气净化的功能,在满足室内装修美观的同时,发挥空气净化器功能的踢脚线机构不占据室内任何空间;相对于传统的空气净化器,本实用新型体积较小不影响人们活动空间,在实现空气净化功能同时增加了室内的美观性。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室内用的净化空气的踢脚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踢脚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室内用的净化空气的踢脚线。
背景技术
目前,室内装修中的踢脚线材质基本有瓷砖、木板和塑料三种;瓷砖踢脚线需要通过混合有粘结剂的水泥浆向墙脚墙面粘贴,此种踢脚线装修方式成本高且工序繁琐,踢脚线安装效率较低。而木板和塑料的踢脚线或通过钉子固定于墙脚墙面上或通过胶水粘贴于墙面;通过钉子固定于墙面的方式会对墙面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通过胶水粘贴后的踢脚线经常会发生部分踢脚线从墙面上脱落的现象,同样通过钉子固定的踢脚线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也会发生脱离墙面的情况,由于墙面在安装踢脚线时的损坏,脱落的踢脚线重新安装比较繁琐,从而增加了后期维护的成本和难度。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室内开始配置空气净化器;而传统的空气净化器无论大小都需要挤占室内一定的空间并影响人在室内的活动,使得室内显得更加拥挤。针对上述室内装修中的踢脚线安装和维护所存在的缺点和室内空气净化器所存在的缺点,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方便安装维护且对墙面不造成破坏的踢脚线。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建筑室内用的净化空气的踢脚线解决如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建筑室内用的净化空气的踢脚线,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一种建筑室内用的净化空气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踢脚线A、固定件机构、踢脚线机构,其中踢脚线A通过若干均匀间隔分布且固定于墙体与地砖之间缝隙的固定件机构安装覆盖于墙脚;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踢脚线机构通过对称分布于其两端的两个固定于墙体与地砖之间缝隙的固定件机构安装覆盖于墙脚;若干踢脚线机构以5米的间距均匀间隔地安装于墙脚,为覆盖踢脚线机构的墙脚处以踢脚线A覆盖。
上述踢脚线机构包括踢脚线B、风扇模块A、导板A、导板B、框架A、压电传感器、支撑弹簧,其中踢脚线B的两端具有与踢脚线A相同的结构,以便于踢脚线B与固定件机构配合;踢脚线的净化腔底部安装有风扇模块A;净化腔中部安装有对风扇模块A吸入的空气发挥引导汇聚作用的导板A;导板A顶端安装有围绕出气槽B的框架A,框架A内安装有过滤空气的吸尘棉结构;吸尘棉结构被对称安装在框架A周围的四个支撑弹簧支撑;当吸尘棉结构吸附较多灰尘时,吸尘棉结构会因其重量增加而压缩支撑弹簧,随着吸尘棉结构的整体向下运动,吸尘棉结构压迫安装在框架A上端的两个压电传感器形成报警以示对吸尘棉结构进行更换。
室内的空气经踢脚线B下端均匀分布的若干进气口进入风扇模块A中并经风扇模块A的净化自踢脚线B顶端的出气口排至室内。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固定件机构包括P型支撑、摆板、滑块、内六角螺栓,其中P型支撑内绕平行于墙面的摆销摆动有摆板;P型支撑的下端和摆板的下端同时插入地砖与墙体之间的缝隙;P型支撑的下端与墙脚墙面配合,摆板的下端与地砖侧面配合。摆板的上端弯曲部分具有弹性,当滑块在旋转的内六角螺栓的带动下运动时,滑块带动与之铰接的摆板摆动,滑块与摆销的距离逐渐增大,使得摆板的上端弯曲部分发生形变来适应滑块与摆销之间的距离增大,使得运动的滑块带动摆板绕摆销的摆动成为可能。与P型支撑侧壁上的沉头孔旋转配合且与滑块上的螺纹孔螺纹配合的内六角螺栓驱动滑块沿垂直于墙面的方向滑动于P型支撑内;摆板的上端与滑块的下端面铰接。沉头孔使得内六角螺栓的螺帽部分在固定件机构被固定好后进入沉头孔内,保证踢脚线A和踢脚线B嵌套于固定件上时,踢脚线A或踢脚线B的侧面与固定件机构中的P型支撑的上端部分的侧面完全贴合,保证踢脚线A或踢脚线B与固定件机构的相对稳定,使得踢脚线A或踢脚线B不容易从固定件机构上脱落。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滑块的上端面安装有梯形导块,梯形导块沿垂直于墙面的方向滑动于P型支撑内壁顶部的梯形导槽内;内六角螺栓上固装有限制内六角螺栓相对于P型支撑沿垂直于墙面方向运动的限位环。梯形导块与梯形导槽的配合为滑块在P型支撑内沿垂直于墙面的方向的滑动发挥定位导向作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风扇模块A包括外壳A、圆筒A、叶片、联轴器、电驱模块A,其中外柱面上周向均匀安装有若干弹性叶片的圆筒A绕与外壳A旋转配合的转轴的中心轴线旋转于外壳A内的旋转槽A中;外壳A的上端面具有与旋转槽A相通的出气槽A,外壳A的下端面具有与旋转槽A相通的进气槽A,进气槽A与踢脚线B下侧的若干进气口相通;旋转槽A的内壁被出气槽A和进气槽A分割为弧面A和弧面B两个弧面;弧面A与转轴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弧面B与转轴之间的水平距离;弧面A与叶片配合;外壳A内的安装槽A内安装有电驱模块A,电驱模块A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传动连接。具有弹性的叶片在其随圆筒A绕转轴自下向上摆动于弧面B的范围内时,处于完全舒展状态的弹性叶片可以把从进气槽A进入旋转槽A内的空气向上输送并向上经出气槽A达到上方的吸尘棉,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当具有弹性的叶片随圆筒A绕转轴自上而下地摆动于弧面A的范围内时,先前处于舒展状态的叶片会与弧面A逐渐接触并相互作用,叶片会在弧面A的作用下发生向上弯曲变形,阻止叶片将到达出气槽A处的空气反向带离出气槽A,提高风扇模块A从外界向净化腔内吸气的效率,进而提高踢脚线机构对空气的净化效率。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风扇模块A的替代方案为风扇模块B;风扇模块B包括外壳B、弧面C、弧面D、圆筒B、轴套、偏心环、圆环、连杆、角板、齿轮B、齿轮A、电驱模块B,其中圆筒B绕与其两端旋转配合的轴A和轴B旋转于外壳B内的旋转槽B中;外壳B的上端面具有与旋转槽B相通的出气槽C,外壳B的下端面具有与旋转槽B相通的进气槽B;旋转槽B的内壁被出气槽C和进气槽B分割为弧面C和弧面D两个弧面;弧面C与转轴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弧面D与转轴之间的水平距离;圆筒B一端安装有与轴A旋转配合的的轴套,轴套上安装有齿轮B;轴A和轴B上位于圆筒B中的一端对称安装有两个偏心环,两个偏心环上分别旋转配合有圆环;外壳B内的安装槽B内安装有电驱模块B;电驱模块B的输出轴与安装在外壳B内的支撑座旋转配合;电驱模块B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齿轮B啮合的齿轮A;若干角板周向均匀地分布于圆筒B内,且每个角板一端通过与之旋转配合的轴C与圆筒B两端的内壁铰接;角板的弯折处两端分别通过连杆与同侧圆环侧面连接,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应角板和相应圆环铰接;若干角板的摆动端分别与圆筒B柱面上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摆槽配合;偏心环的外柱面与内柱面的圆心连线处于水平状态。当角板随圆筒B旋转至弧面C处时,角板一端绕其与圆筒B的铰接点经相应摆槽摆出圆筒B;当角板随圆筒B旋转至弧面D范围内时,角板一端绕其与圆筒B的铰接点经相应摆槽回摆至圆筒B内,使得位于弧面D范围内的若干角板随圆筒B的旋转将进入旋转槽B内的空气自下而上地输送至出气槽B处并经出气槽B到达吸尘棉;当角板随圆筒B旋转至弧面C的范围内时,回摆至圆筒B内的角板不会把位于出气槽B处的空气带离出气槽B,同时弧面C与转轴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弧面D与转轴之间的水平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位于出气槽B处的空气随角板或圆筒B自上而下地向进气槽B处回流,有效地提高了风扇模块B从外界向净化腔内吸气的效率,进而提高踢脚线机构对空气的净化效率。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踢脚线A背面上具有上下分布的两个夹板,踢脚线A通过其上的两个夹板对固定件机构中P型支撑上端部分的夹持来实现踢脚线A向墙脚墙面上的安装;踢脚线B的两端与踢脚线A的结构相同,踢脚线B两端各自通过相应的两个夹板对固定件机构中P型支撑上端的夹持来实现踢脚线B向墙脚墙面的安装。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踢脚线B的顶部出气口安装有绕固定轴摆动的顶盖,顶盖上具有若干透气的格栅槽;踢脚线B上端外侧的出气口边沿处设有方便打开顶盖的指槽;框架A的两侧顶端对称安装有两个支撑块,且每个支撑块上都安装有压电传感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吸尘棉结构包括框架B、吸尘棉、压板,吸尘棉安装在框架B内,框架B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压板,两个压板分别与安装在同侧支撑块上的压电传感器配合;框架B的下端嵌入框架A中。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出气槽B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将踢脚线B顶部出气口与出气槽B直接短距离连通的导板B;两个导板B将净化腔位于导板A以上的部分分割成相互隔绝的三部分;两个导板B快速引导已被净化的空气经安装在踢脚线B顶部出气口处的顶盖全部排出至室内。
相对于传统的踢脚线,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件机构通过内六角螺栓与滑块螺纹配合带动摆动的方式固定于地砖与墙脚之间预留的缝隙内,由于滑块与内六角螺栓螺纹配合的自锁性,固定于地缝中的固定件不容易发生松动;踢脚线A和踢脚线机构通过向固定件进行扣合便可以实现踢脚线的安装;与传统的踢脚线安装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踢脚线安装方式不会对墙面造成破坏,踢脚线不容易脱落;当本实用新型中的踢脚线A或踢脚线机构经过长时间使用发生损坏是,可以在不对墙面和踢脚线进行破坏的情况下就可以完成对损坏的踢脚线的更换,其维修成本较低,维护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中的踢脚线机构具有对室内空气净化的功能,在满足室内装修美观的同时,发挥空气净化器功能的踢脚线机构不占据室内任何空间;相对于传统的空气净化器,本实用新型体积较小不影响人们活动空间,在实现空气净化功能同时增加了室内的美观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踢脚线A、踢脚线机构及固定件机构配合的两个视角示意图。
图2是固定件机构与墙体和地砖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固定件机构及其剖面示意图。
图4是P型支撑及其两个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踢脚线A示意图。
图6是踢脚线机构示意图。
图7是踢脚线机构侧视剖面及其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8是踢脚线机构正视剖面及其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9是踢脚线B两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0是踢脚线B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框架B与吸尘棉配合示意图。
图12是导板A、导板B与框架A配合及其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是风扇模块A两个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14是外壳A两个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15是圆筒A与叶片配合示意图。
图16是滑块与梯形导块配合示意图。
图17是风扇模块B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18是风扇模块B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19是电驱模块B、齿轮A、齿轮B、轴套、轴A、偏心环与圆环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20是圆筒B、轴B、偏心环与圆环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21是偏心环、圆环、连杆、角板与圆筒B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22是外壳B的两个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23是圆筒B与轴套配合示意图。
图24是圆筒B两个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25是圆环、连杆与角板配合示意图。
图26是角板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踢脚线A;2、夹板;3、固定件机构;4、P型支撑;5、沉头孔;6、梯形导槽;7、摆板;8、摆销;9、滑块;10、梯形导块;11、内六角螺栓;12、限位环;13、墙体;14、地砖;15、踢脚线机构;16、踢脚线B;17、净化腔;18、出气口;19、指槽;20、进气口;21、顶盖;22、格栅槽;23、风扇模块A;24、外壳A;25、旋转槽A;26、弧面A;27、弧面B;28、进气槽A;29、出气槽A;30、安装槽A;31、圆筒A;32、叶片;33、转轴;34、联轴器;35、电驱模块A;36、导板A;37、出气槽B;38、导板B;39、框架A;40、支撑块;41、压电传感器;42、支撑弹簧;43、框架B;44、吸尘棉;45、压板;46、风扇模块B;47、外壳B;48、旋转槽B;49、弧面C;50、弧面D;51、出气槽C;52、进气槽B;53、安装槽B;54、圆筒B;55、摆槽;56、轴套;57、轴A;58、轴B;59、偏心环;60、圆环;61、连杆;62、角板;63、轴C;64、齿轮B;65、齿轮A;66、电驱模块B;67、支撑座;68、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均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示意图,以便于理解结构运行原理。具体产品结构及比例尺寸根据使用环境结合常规技术确定即可。
如图1所示,它包括踢脚线A1、固定件机构3、踢脚线机构15,其中如图2所示,踢脚线A1通过若干均匀间隔分布且固定于墙体13与地砖14之间缝隙的固定件机构3安装覆盖于墙脚;如图2所示,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踢脚线机构15通过对称分布于其两端的两个固定于墙体13与地砖14之间缝隙的固定件机构3安装覆盖于墙脚;若干踢脚线机构15以5米的间距均匀间隔地安装于墙脚,为覆盖踢脚线机构15的墙脚处以踢脚线A1覆盖。
如图6、7、8所示,上述踢脚线机构15包括踢脚线B16、风扇模块A23、导板A36、导板B38、框架A39、压电传感器41、支撑弹簧42,其中如图5、9所示,踢脚线B16的两端具有与踢脚线A1相同的结构,以便于踢脚线B16与固定件机构3配合;如图7所示,踢脚线的净化腔17底部安装有风扇模块A23;如图8所示,净化腔17中部安装有对风扇模块A23吸入的空气发挥引导汇聚作用的导板A36;导板A36顶端安装有围绕出气槽B37的框架A39,框架A39内安装有过滤空气的吸尘棉44结构;如图8、12所示,吸尘棉44结构被对称安装在框架A39周围的四个支撑弹簧42支撑;当吸尘棉44结构吸附较多灰尘时,吸尘棉44结构会因其重量增加而压缩支撑弹簧42,随着吸尘棉44结构的整体向下运动,吸尘棉44结构压迫安装在框架A39上端的两个压电传感器41形成报警以示对吸尘棉44结构进行更换。
如图7、10所示,室内的空气经踢脚线B16下端均匀分布的若干进气口20进入风扇模块A23中并经风扇模块A23的净化自踢脚线B16顶端的出气口18排至室内。
如图3所示,上述固定件机构3包括P型支撑4、摆板7、滑块9、内六角螺栓11,其中如图3所示,P型支撑4内绕平行于墙面的摆销8摆动有摆板7;如图2所示,P型支撑4的下端和摆板7的下端同时插入地砖14与墙体13之间的缝隙;P型支撑4的下端与墙脚墙面配合,摆板7的下端与地砖14侧面配合。摆板7的上端弯曲部分具有弹性,当滑块9在旋转的内六角螺栓11的带动下运动时,滑块9带动与之铰接的摆板7摆动,滑块9与摆销8的距离逐渐增大,使得摆板7的上端弯曲部分发生形变来适应滑块9与摆销8之间的距离增大,使得运动的滑块9带动摆板7绕摆销8的摆动成为可能。如图3、4所示,与P型支撑4侧壁上的沉头孔5旋转配合且与滑块9上的螺纹孔68螺纹配合的内六角螺栓11驱动滑块9沿垂直于墙面的方向滑动于P型支撑4内;摆板7的上端与滑块9的下端面铰接。沉头孔5使得内六角螺栓11的螺帽部分在固定件机构3被固定好后进入沉头孔5内,保证踢脚线A1和踢脚线B16嵌套于固定件上时,踢脚线A1或踢脚线B16的侧面与固定件机构3中的P型支撑4的上端部分的侧面完全贴合,保证踢脚线A1或踢脚线B16与固定件机构3的相对稳定,使得踢脚线A1或踢脚线B16不容易从固定件机构3上脱落。
如图16所示,上述滑块9的上端面安装有梯形导块10;如图3、4所示,梯形导块10沿垂直于墙面的方向滑动于P型支撑4内壁顶部的梯形导槽6内;如图3所示,内六角螺栓11上固装有限制内六角螺栓11相对于P型支撑4沿垂直于墙面方向运动的限位环12。梯形导块10与梯形导槽6的配合为滑块9在P型支撑4内沿垂直于墙面的方向的滑动发挥定位导向作用。
如图13所示,上述风扇模块A23包括外壳A24、圆筒A31、叶片32、联轴器34、电驱模块A35,其中如图13、14、15所示,外柱面上周向均匀安装有若干弹性叶片32的圆筒A31绕与外壳A24旋转配合的转轴33的中心轴线旋转于外壳A24内的旋转槽A25中;如图14所示,外壳A24的上端面具有与旋转槽A25相通的出气槽A29,外壳A24的下端面具有与旋转槽A25相通的进气槽A28;如图7所示,进气槽A28与踢脚线B16下侧的若干进气口20相通;如图14所示,旋转槽A25的内壁被出气槽A29和进气槽A28分割为弧面A26和弧面B27两个弧面;弧面A26与转轴33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弧面B27与转轴33之间的水平距离;如图13所示,弧面A26与叶片32配合;外壳A24内的安装槽A30内安装有电驱模块A35,电驱模块A3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34与转轴33传动连接。如图7所示,具有弹性的叶片32在其随圆筒A31绕转轴33自下向上摆动于弧面B27的范围内时,处于完全舒展状态的弹性叶片32可以把从进气槽A28进入旋转槽A25内的空气向上输送并向上经出气槽A29达到上方的吸尘棉44,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当具有弹性的叶片32随圆筒A31绕转轴33自上而下地摆动于弧面A26的范围内时,先前处于舒展状态的叶片32会与弧面A26逐渐接触并相互作用,叶片32会在弧面A26的作用下发生向上弯曲变形,阻止叶片32将到达出气槽A29处的空气反向带离出气槽A29,提高风扇模块A23从外界向净化腔17内吸气的效率,进而提高踢脚线机构15对空气的净化效率。
如图18所示,上述风扇模块A23的替代方案为风扇模块B46;如图18、19、20所示,风扇模块B46包括外壳B47、弧面C49、弧面D50、圆筒B54、轴套56、偏心环59、圆环60、连杆61、角板62、齿轮B64、齿轮A65、电驱模块B66,其中如图17、18所示,圆筒B54绕与其两端旋转配合的轴A57和轴B58旋转于外壳B47内的旋转槽B48中;如图10、17、22所示,外壳B47的上端面具有与旋转槽B48相通的出气槽C51,外壳B47的下端面具有与旋转槽B48相通的进气槽B52;如图22所示,旋转槽B48的内壁被出气槽C51和进气槽B52分割为弧面C49和弧面D50两个弧面;弧面C49与转轴33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弧面D50与转轴33之间的水平距离;如图19、23所示,圆筒B54一端安装有与轴A57旋转配合的的轴套56,轴套56上安装有齿轮B64;如图18、19、20所示,轴A57和轴B58上位于圆筒B54中的一端对称安装有两个偏心环59,两个偏心环59上分别旋转配合有圆环60;如图19所示,外壳B47内的安装槽B53内安装有电驱模块B66;电驱模块B66的输出轴与安装在外壳B47内的支撑座67旋转配合;电驱模块B66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齿轮B64啮合的齿轮A65;如图20、21、25所示,若干角板62周向均匀地分布于圆筒B54内,且每个角板62一端通过与之旋转配合的轴C63与圆筒B54两端的内壁铰接;如图21、25、26所示,角板62的弯折处两端分别通过连杆61与同侧圆环60侧面连接,连杆61的两端分别与相应角板62和相应圆环60铰接;如图21、24所示,若干角板62的摆动端分别与圆筒B54柱面上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摆槽55配合;如图17、21所示,偏心环59的外柱面与内柱面的圆心连线处于水平状态。当角板62随圆筒B54旋转至弧面C49处时,角板62一端绕其与圆筒B54的铰接点经相应摆槽55摆出圆筒B54;当角板62随圆筒B54旋转至弧面D50范围内时,角板62一端绕其与圆筒B54的铰接点经相应摆槽55回摆至圆筒B54内,使得位于弧面D50范围内的若干角板62随圆筒B54的旋转将进入旋转槽B48内的空气自下而上地输送至出气槽B37处并经出气槽B37到达吸尘棉44;当角板62随圆筒B54旋转至弧面C49的范围内时,回摆至圆筒B54内的角板62不会把位于出气槽B37处的空气带离出气槽B37,同时弧面C49与转轴33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弧面D50与转轴33之间的水平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位于出气槽B37处的空气随角板62或圆筒B54自上而下地向进气槽B52处回流,有效地提高了风扇模块B46从外界向净化腔17内吸气的效率,进而提高踢脚线机构15对空气的净化效率。
如图5所示,上述踢脚线A1背面上具有上下分布的两个夹板2;如图1、2所示,踢脚线A1通过其上的两个夹板2对固定件机构3中P型支撑4上端部分的夹持来实现踢脚线A1向墙脚墙面上的安装;如图9所示,踢脚线B16的两端与踢脚线A1的结构相同;如图1、2所示,踢脚线B16两端各自通过相应的两个夹板2对固定件机构3中P型支撑4上端的夹持来实现踢脚线B16向墙脚墙面的安装。
如图6、7所示,上述踢脚线B16的顶部出气口18安装有绕固定轴摆动的顶盖21,顶盖21上具有若干透气的格栅槽22;如图7、9、10所示,踢脚线B16上端外侧的出气口18边沿处设有方便打开顶盖21的指槽19;如图12所示,框架A39的两侧顶端对称安装有两个支撑块40,且每个支撑块40上都安装有压电传感器41。
如图11所示,上述吸尘棉44结构包括框架B43、吸尘棉44、压板45,吸尘棉44安装在框架B43内,框架B43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压板45;如图8、12所示,两个压板45分别与安装在同侧支撑块40上的压电传感器41配合;框架B43的下端嵌入框架A39中。
如图8、12所示,上述出气槽B37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将踢脚线B16顶部出气口18与出气槽B37直接短距离连通的导板B38;两个导板B38将净化腔17位于导板A36以上的部分分割成相互隔绝的三部分;两个导板B38快速引导已被净化的空气经安装在踢脚线B16顶部出气口18处的顶盖21全部排出至室内。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踢脚线机构15沿墙脚的长度为1米,便于踢脚线机构15在墙面墙脚处进行均匀间隔安装。
本实用新型中电驱模块A35和电驱模块B66均采用现有技术,两者均由电机、控制单元和减速器组成;电驱模块A35和电驱模块B66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压电传感器41采用现有技术,压电传感器41与现有技术中的三极管、蜂鸣器、发光二极管组成的报警电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踢脚线A1和踢脚线B16均采用PVC材质制成,有效减小踢脚线A1和踢脚线B16的重量,有利于踢脚线A1或踢脚线B16长期稳固地安装于固定件机构3上而不脱落;此外,在安装过程中,PVC材质的踢脚线A1或踢脚线B16上的两个夹板2可以发生适当形变定对固定件进行夹紧,使得安装于固定件机构3上的踢脚线A1或踢脚线B16不容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在初始状态,固定件机构3中的摆板7的下段部分与P型支撑4的下段部分平行且紧贴,固定件机构3中的滑块9具有一定行程,内六角螺栓11的螺帽部分位于沉头孔5中,定位环与P型支撑4内壁紧贴;四个支撑弹簧42对两个压板45形成实际支撑,两个压板45分别距离同侧的压电传感器41一定间隙。
固定件机构3的安装固定流程如下:如图2所示,在对室内地面进行铺设地砖14时,地砖14与墙面之间要为固定件机构3的安装预留出一定间距的缝隙,地砖14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宽度略大于固定件机构3中P型支撑4下端与摆板7下端的叠加厚度;把固定件机构3中P型支撑4的下端和摆板7下端同时插入墙面与地砖14之间的缝隙,用配套工具旋动固定件机构3上的内六角螺栓11,使得内六角螺栓11带动滑块9发生沿垂直于墙面的方向运动;滑块9带动摆板7绕摆销8摆动,摆板7上端弯曲部分发生拉伸形变;摆板7下端脱离P型支撑4的下端并向地砖14侧面运动并抵达地砖14侧面;摆板7下端与P型支撑4下端在摆板7下端的摆动下分别向两侧外撑,使得固定架机构紧贴墙面并被固定于墙脚处;继续旋动内六角螺栓11,摆板7下端继续摆动并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摆板7下端与P型支撑4下端向两侧外撑的作用力增大,使得固定件机构3通过卡于地缝中的方式更加稳固地固定于墙脚处,至此固定件机构3向墙脚处的安装结束。
踢脚线A1和踢脚线机构15向固定件机构3上安装的流程如下:如图1、2所示,踢脚线A1或踢脚线B16的两端分别扣在两个间隔一定距离的固定件机构3上,踢脚线A1背面上竖直分布的两个夹板2对固定件机构3中的P型支撑4的上端部分形成夹持,或者或踢脚线B16背面两端处本别竖直分布的两个夹板2对同侧固定件机构3中的P型支撑4的上端部分形成夹持;向墙面按压踢脚线A1或踢脚线机构15,使得踢脚线A1或踢脚线机构15中踢脚线B16的背面紧贴墙脚墙面,踢脚线A1或踢脚线机构15中踢脚线B16的下端面紧贴地砖14表面即可。
踢脚线机构15的空气净化流程如下:
如果踢脚线机构15中安装风扇模块A23,那么控制系统就会控制电驱模块A35运行,电驱模块A3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34带动转轴33旋转;转轴33带动圆筒A31旋转,圆筒A31带动安装于其上的若干叶片32旋转;位于弧面B27范围内的叶片32处于舒展状态并随圆筒A31绕转轴33自下而上地旋转,处于舒展状态的叶片32有效地把从进气槽A28进入旋转槽A25内的空气自下而上地输送至出气槽A29处;位于弧面A26范围内的叶片32随圆筒A31绕转轴33自上而下地旋转并与弧面A26相互作用,与弧面A26相互作用的叶片32会发生反向弯折变形,减小其带走出气槽A29处的空气量,使得风扇模块A23实现把从进气口20进入的空气自下而上地高效地输送至出气槽A29处并经上方出气口18到达吸尘棉44处。
如果踢脚线机构15中安装风扇模块B46,那么控制系统就会控制电驱模块B66运行,电驱模块B66的输出轴通过齿轮A65、齿轮B64和轴套56带动圆筒B54绕轴A57和轴B58旋转;圆筒B54通过与之内壁铰接的若干角板62和与角板62弯折处铰接的若干连杆61带动两个圆环60相对于偏心环59发生旋转;由于圆环60在旋转过程中其圆心相对于圆筒的圆心发生周期性且幅度固定的偏离和回归,使得圆筒B54内壁上一点与相应圆环60上的相对点之间会发生周期性的远离和回归,所以单个角板62会在与之铰接的相应连杆61的带动下发生随圆筒B54的旋转绕相应轴C63的摆动,角板62的摆动端会周期性地进出圆筒B54柱面上相应的摆槽55。当角板62一端绕轴C63由内向外摆出圆筒B54上的摆槽55时,在圆筒B54的外侧柱面上形成实质性的风扇叶片32,此时摆出摆槽55的角板62一端正好位于旋转槽B48弧面B27的范围内,且一端摆出摆槽55的角板62随圆筒B54绕轴A57或轴B58中心轴线自下向上旋转于弧面B27的范围内,对从进气槽B52进入旋转槽B48内的空气向出气槽C51输送。当角板62一端绕轴C63由外向内回摆入圆筒B54上的摆槽55并继续进入圆筒B54内时,圆筒B54的外侧柱面上先前形成的风扇叶片32消失,此时摆入摆槽55或圆筒B54内的角板62所在的圆筒B54的外柱面处正好位于旋转槽B48上弧面A26的范围内,摆入摆槽55或圆筒B54内的角板62随圆筒B54绕轴A57或轴B58中心轴线自上向下旋转于弧面A26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小角板62或圆筒B54将位于出气槽B37处的空气向进气槽B52处的反向输送,提高风扇模块B46向吸尘棉44结构输送空气的效率。
当空气被风扇模块A23或风扇模块B46自下而上地输送至上方时,在导板A36的引导下,空气向上方安装在导板A36上出气槽B37处的吸尘棉44流动汇聚,空气经过吸尘棉44的过滤后在经两个导板B38的引导快速经顶盖21上的格栅槽22达到室内,从而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循环往复的净化。
当吸尘棉44上所吸附的灰尘达到一定量时,压板45、框架B43和吸尘棉44的重量之和压迫四个支撑弹簧42变形,压板45、框架B43和吸尘棉44整体竖直向下运动一定距离并对安装在框架A39上端的两个压电传感器41产生压力,压电传感器41产生电信号并触发三极管、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组成的报警电路,使得蜂鸣器发出报警声以提示及时更换吸尘棉44。更换吸尘棉44时,先用手指向上作用于顶盖21位于指槽19处部分,使得顶盖21绕固定轴上摆并打开;取出吸尘棉44结构并将新的吸尘棉44结构轻轻放入框架A39中,使得四个支撑弹簧42对吸尘棉44结构形成实际支撑,两个压板45分别距离同侧压电传感器41一定间隙;然后盖上顶盖21即可。
如果某处踢脚线A1或踢脚线机构15发生损坏,将其单独拆卸并进行更换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件机构3通过内六角螺栓11与滑块9螺纹配合带动摆板7摆动的方式固定于地砖14与墙脚之间预留的缝隙内,由于滑块9与内六角螺栓11螺纹配合的自锁性,固定于地缝中的固定件不容易发生松动;踢脚线A1和踢脚线机构15通过向固定件进行扣合便可以实现踢脚线的安装;与传统的踢脚线安装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踢脚线安装方式不会对墙面造成破坏,踢脚线不容易脱落;当本实用新型中的踢脚线A1或踢脚线机构15经过长时间使用发生损坏是,可以在不对墙面和踢脚线进行破坏的情况下就可以完成对损坏的踢脚线的更换,其维修成本较低,维护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中的踢脚线机构15具有对室内空气净化的功能,在满足室内装修美观的同时,发挥空气净化器功能的踢脚线机构15不占据室内任何空间;相对于传统的空气净化器,本实用新型体积较小不影响人们活动空间,在实现空气净化功能同时增加了室内的美观性。

Claims (3)

1.一种建筑室内用的净化空气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踢脚线A、固定件机构、踢脚线机构,其中踢脚线A通过若干均匀间隔分布且固定于墙体与地砖之间缝隙的固定件机构安装覆盖于墙脚;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踢脚线机构通过对称分布于其两端的两个固定于墙体与地砖之间缝隙的固定件机构安装覆盖于墙脚;若干踢脚线机构以5米的间距均匀间隔地安装于墙脚,为覆盖踢脚线机构的墙脚处以踢脚线A覆盖;
上述踢脚线机构包括踢脚线B、风扇模块A、导板A、导板B、框架A、压电传感器、支撑弹簧,其中踢脚线B的两端具有与踢脚线A相同的结构,以便于踢脚线B与固定件机构配合;踢脚线的净化腔底部安装有风扇模块A;净化腔中部安装有对风扇模块A吸入的空气发挥引导汇聚作用的导板A;导板A顶端安装有围绕出气槽B的框架A,框架A内安装有过滤空气的吸尘棉结构;吸尘棉结构被对称安装在框架A周围的四个支撑弹簧支撑;当吸尘棉结构吸附较多灰尘时,吸尘棉结构会因其重量增加而压缩支撑弹簧,随着吸尘棉结构的整体向下运动,吸尘棉结构压迫安装在框架A上端的两个压电传感器形成报警以示对吸尘棉结构进行更换;
室内的空气经踢脚线B下端均匀分布的若干进气口进入风扇模块A中并经风扇模块A的净化自踢脚线B顶端的出气口排至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室内用的净化空气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件机构包括P型支撑、摆板、滑块、内六角螺栓,其中P型支撑内绕平行于墙面的摆销摆动有摆板;P型支撑的下端和摆板的下端同时插入地砖与墙体之间的缝隙;P型支撑的下端与墙脚墙面配合,摆板的下端与地砖侧面配合;摆板的上端弯曲部分具有弹性;与P型支撑侧壁上的沉头孔旋转配合且与滑块上的螺纹孔螺纹配合的内六角螺栓驱动滑块沿垂直于墙面的方向滑动于P型支撑内;摆板的上端与滑块的下端面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室内用的净化空气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上述踢脚线A背面上具有上下分布的两个夹板,踢脚线A通过其上的两个夹板对固定件机构中P型支撑上端部分的夹持来实现踢脚线A向墙脚墙面上的安装;踢脚线B的两端与踢脚线A的结构相同,踢脚线B两端各自通过相应的两个夹板对固定件机构中P型支撑上端的夹持来实现踢脚线B向墙脚墙面的安装。
CN201921814059.9U 2019-10-26 2019-10-26 一种建筑室内用的净化空气的踢脚线 Active CN211313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4059.9U CN211313244U (zh) 2019-10-26 2019-10-26 一种建筑室内用的净化空气的踢脚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4059.9U CN211313244U (zh) 2019-10-26 2019-10-26 一种建筑室内用的净化空气的踢脚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13244U true CN211313244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64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14059.9U Active CN211313244U (zh) 2019-10-26 2019-10-26 一种建筑室内用的净化空气的踢脚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1324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7160A (zh) * 2020-12-15 2021-07-13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一种可清除室内墙体灰尘的踢脚线及方法
CN113107161A (zh) * 2020-12-15 2021-07-13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一种可清洁空气的踢脚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7160A (zh) * 2020-12-15 2021-07-13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一种可清除室内墙体灰尘的踢脚线及方法
CN113107161A (zh) * 2020-12-15 2021-07-13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一种可清洁空气的踢脚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70849A (zh) 一种建筑室内用的净化空气的踢脚线
CN211313244U (zh) 一种建筑室内用的净化空气的踢脚线
CN209766913U (zh) 一种防尘通风配电柜
CN211613588U (zh) 一种镍基合金箔的清洁烘干设备
CN211971155U (zh) 一种用于胶带收卷的自动展开防尘装置
CN211862660U (zh) 一种玻璃幕墙清洗装置
CN213981382U (zh) 一种鼓风机滤网结构
CN209781257U (zh) 一种方便更换扇叶的通风装置
CN213942494U (zh) 一种智能净化车间安装的施工质量控制装置
CN208686420U (zh) 一种具有抑尘功能的矿区开采悬挂式通风装置
CN215637770U (zh) 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
CN211449100U (zh) 一种双向流风机
CN215572010U (zh) —种节能环保工程用烘烤设备
CN214791776U (zh) 一种吊顶式空气净化风机
CN215412913U (zh) 一种化工原料干燥装置
CN216866446U (zh) 一种消防门门板结构
CN220742060U (zh) 挤出机的裁切装置
CN210883615U (zh) 一种转炉除尘灰压球生产用返料仓
CN209621097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洁净室回风窗
CN214914979U (zh) 一种高效节能陶瓷材质净化过滤器
CN215909355U (zh) 一种便于拆卸安装的高效送风口
CN213944183U (zh) 一种节能式保温板除尘设备
CN217222828U (zh) 一种锅炉脱硝用烟气分离净化装置
CN218421812U (zh) 一种服装厂布料加工用吸尘设备
CN215465195U (zh) 一种静电集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9

Address after: Liu Er Bao Zhen Dian Zhuang Zi Cun, Liaozhong District,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yang Zhongsu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555 No. 17, Yangdong street, Yangyuan, Xinzhuang Town,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u Yan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