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11037U - 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11037U
CN211311037U CN201922273330.9U CN201922273330U CN211311037U CN 211311037 U CN211311037 U CN 211311037U CN 201922273330 U CN201922273330 U CN 201922273330U CN 211311037 U CN211311037 U CN 211311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lack
treatment devic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7333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27333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110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11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110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装置,包括设置在河道中的安装架、生态浮床和曝气装置,生态浮床包括槽型箱体、箱体底部的吸附装置、漂浮在箱体内的种植植物的浮板,底面开设有通气孔,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机和气体输送管,气体输送管的输气口位于通气孔下方,并且与箱体底面之间设置支架,支架上开设供输气口输送的气体通过的通孔,伸缩杆圆周布置于通孔周围且铰接于支架上,两伸缩杆之间设置有弹力绳形成网格状打泡机构,伸缩杆借具有绕铰接轴旋转的自由度;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所需供氧范围的大小灵活调整伸缩杆达到区域性供氧,占地范围小,受环境影响小,溶氧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涉及河道黑臭水体治理设备,具体为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大量垃圾堆积污染,以及污水管网建设不健全,居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等问题日益严重,造成水体污染,水质恶化,黑臭水体严重影响城市形象,随着城市发展加快,城镇化的人口聚集,大量有机物废水入河,河道两岸及周边居民生活和身体健康;黑臭水体的成因复杂,地域特征及水体的环境条件都会直接影响黑臭水体治理的难度和工程量,需要根据水体的污染原因、污染程度和治理阶段的不同以及环境、气候和水力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适用技术和确定组合模式。
目前有采用水生植物、微生物制剂结合的河道治理方法,为了加快水体的层流循环和加氧过程,需要曝气;普通的曝气机并且产生的气泡大,氧利用率低,要达到预定的溶氧效果耗费时间长并且浪费物力;微孔曝气机产生的气泡较小,氧利用率高,容易出现污堵,维护安装较为繁琐,使用寿命较短;然而要对大范围的水域进行供氧,两种曝气机都需要开设多个出气孔,并且无法灵活切换供氧区域和区域大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装置,将水生植物和曝气装置结合,通过在曝气机出气口设置气体扩散装置能够加大曝气机的供氧区域,能够灵活切换供氧区域和区域大小,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装置,包括设置在河道中的安装架、生态浮床和曝气装置,生态浮床包括与安装架固连的槽型箱体、设置于箱体底部的吸附装置,借助浮力漂浮在箱体内的一组种植植物用的浮板,箱体侧壁开设有排水孔,箱体底面开设有通气孔,所述的曝气装置包括与安装架固连的曝气机、与曝气机出气口连通的气体输送管,气体输送管的输气口位于通气孔下方,关键是:在气体输送管的输气口与箱体底面之间还设置有气体扩散装置,气体扩散装置包括设置于气体输送管上方的支架,设置于支架上、供输气口输送的气体通过的通孔,圆周布置于通孔周围且铰接于支架上的一组伸缩杆,两伸缩杆之间设置有弹力绳以形成网格状打泡机构,伸缩杆借助驱动机构具有绕铰接轴旋转的自由度。
所述的伸缩杆包括伸缩内杆,套在伸缩内杆外的伸缩外杆,伸缩内杆下端借助弹簧与伸缩外杆连接,所述的伸缩外杆与支架铰接,所述的伸缩内杆顶端安装滚轮,所述的箱体的底面设置有与滚轮配合的轨道,伸缩外杆与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连接。
所述的吸附装置为表面覆盖生物膜的石块。
所述的弹力绳上连接布条。
所述的驱动机构为铰接在支架上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伸缩外杆铰接。
所述的箱体侧壁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置防水壳。
所述的浮板上开设种植槽,种植槽内填充土壤层和纳米复合层。
所述的浮板之间借助绳索连接,浮板四周设置插接结构,插接结构四周还设置内置磁铁/铁芯的导柱和与导柱配合的内置铁芯/磁铁的导柱孔,导柱和导柱孔成组的相邻或相对设置在浮板四周。
所述的综合治理装置还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板和与太阳能板连接的蓄电池,蓄电池连接曝气机和驱动机构,太阳能板固定连接在箱体或安装架上,蓄电池与箱体或安装架固连,所述的太阳能板和蓄电池均设置防水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组伸缩杆圆周布置于通孔周围且铰接于支架,伸缩杆借助气缸具有绕铰接轴旋转的自由度,两伸缩杆之间设置有弹力绳形成网格状打泡机构,弹力绳上设置若干布条,含氧气泡从出气口排出后,被网格状打泡机构和弹力绳上的布条破碎成微小的气泡,使一个出气孔能对更大的区域供氧,并且能够灵活增大或减少供氧区域,增加氧利用率,达到更好的溶氧效果,不会因孔径过小产生污堵,避免反复拆除安装,能够根据所需供氧范围的大小灵活调整伸缩杆达到区域性供氧,占地范围小,受环境影响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伞状结构张开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伞状结构闭合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浮板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B部分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1、箱体,101、排水孔,102、通气孔,2、植物,3、浮板, 31、种植槽,4、吸附装置,5、安装架,6、曝气机,7、气体输送管,71、支架,8、气体扩散装置,81、弹力绳,9、伸缩杆,91、伸缩外杆,92、伸缩内杆,93、滚轮,12加热装置,13、太阳能发电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装置,将水生植物和曝气装置结合,通过在曝气机出气口设置气体扩散装置能够加大曝气机的供氧区域,能够灵活切换供氧区域和区域大小,使用寿命长。
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装置,包括设置在河道中的安装架5、生态浮床和曝气装置,生态浮床包括与安装架5固连的槽型箱体1、设置于箱体1底部的吸附装置4,借助浮力漂浮在箱体1内的一组浮板3、种植在浮板3上的植物2,箱体1侧壁开设有排水孔11,箱体1底面开设有通气孔 102,所述的曝气装置包括与安装架5固连的曝气机6、与曝气机6出气口连通的气体输送管7,气体输送管7的输气口位于通气孔102下方,关键是:在气体输送管7的输气口与箱体1底面之间还设置有气体扩散装置8,气体扩散装置8包括设置于气体输送管7上方的支架71,设置于支架71上、供输气口输送的气体通过的通孔,圆周布置于通孔周围且铰接于支架71上的一组伸缩杆9,两伸缩杆9之间设置有弹力绳81以形成网格状打泡机构,伸缩杆9借助驱动机构具有绕铰接轴旋转的自由度。
伸缩杆包括伸缩内杆92,套在伸缩内杆92外的伸缩外杆91,伸缩内杆92下端借助弹簧与伸缩外杆91连接,所述的伸缩外杆91与支架71铰接,所述的伸缩内杆92顶端安装滚轮93,所述的箱体1的底面设置有与滚轮配合的轨道,伸缩外杆91与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连接。
如图1、2和3所示,选择槽型塑料箱作为箱体1,箱体1底部铺设表面覆盖生物膜的圆形石块作为吸附装置4,箱体下端开排水孔101,如图7 所示,塑料箱底面开设孔径小于圆形石块的通气孔102,塑料箱放入河道中,本实施例中选择九块浮板3借助绳索连接形成3×3的结构,浮板3漂浮在水中,外侧的浮板3借助绳索与箱体1连接,浮板3上开设种植槽31,种植槽31内铺设土壤和纳米复合层,优选挺水植物2种植在种植槽31中,挺水植物2可以选择千屈菜、鸢尾花、再力花、美人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本实施例中选择美人蕉和鸢尾花;挺水植物2根部穿过种植槽31,根尖部位与吸附装置4接触,圆形的石块可以避免划破生物膜和划伤植物根部。
如图4所示,九块浮板3可借助插接结构拼接形成面积较大的拼接状态,也可以解除拼接状态使9块浮板分散,这样的设置可以使不同位置的生物膜受到阳光照射,提高生物膜的净化效率。
如图1、2所示,曝气机6固定在安装架上,出气口与气体输送管7连通,气体输送管7借助支架71设置在箱体1下方,支架71与安装架5固连,气体输送管的出气口开口朝上,出气口圆周布置一组伸缩杆9,如图6 所示,伸缩杆9下端与安装架5形成转动连接,伸缩杆9下端设置气缸作为驱动机构,伸缩杆9借助驱动机构具有绕铰接轴旋转的自由度,两伸缩杆9之间设置有弹力绳81以形成网格状打泡机构,;如图5所示,伸缩杆包括伸缩内杆92和套在伸缩内杆92外的伸缩外杆91,伸缩外杆91与支架 71铰接,伸缩内杆92借助弹簧与伸缩外杆91连接,伸缩内杆92顶端安装滚轮93;9块浮板3处于分散状态时,阳光照射相邻两块浮板3间的生物膜,控制器发出信号,气缸缩回,使伸缩杆9下降,弹簧顶起伸缩内杆92,伸缩杆9向外张开,伸缩杆9围成的区域增大,出气口排出的带氧气的气泡在伸缩杆围成的区域内被弹力绳和布条破碎成微小的气泡,能够对整个箱体1底部的生物膜供氧。拼接浮板3,使9块浮板拼接在一起,阳光照射未被浮板3遮挡的生物膜,对控制器发出信号,气缸顶起伸缩外杆91,伸缩外杆91带动伸缩内杆92向内合拢,伸缩内杆92借助滚轮93在箱体1 底面的轨道上行走,并压缩弹簧,使伸缩内杆92被挤压至伸缩外杆91内,这样的设置能够对浮板3下方的吸附装置集中曝气供养,增大氧气利用率;气体扩散装置8的设置,可以使出气口的供氧范围增大,避免了随供氧区域增大,设置出气口随之增多的问题,脱离了出气口单一小范围供氧的限制,并且出气口增多势必伴随着输气管道的增多与改装和占地范围的增大,受到环境的影响较大,本实施例中出气口的供氧范围随伸缩杆9的伸长和旋转改变,并且气泡排出会被弹力绳和布条打散成微小的气泡,提高溶氧效果,还能够根据所需供氧范围的大小灵活调整伸缩杆达到区域性供氧。
如图3所示,在箱体1侧壁设置加热装置,对箱体持续加热,在吸附装置4处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检测吸附装置处水温,温度未达到标准温度时,对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对加热装置发出信号对箱体持续加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水温达到标准温度时,对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对加热装置发出信号使箱体内水温保持恒定温度,标准温度由所选的植物适合生长的温度确定。
本实施例中还设置太阳能发电系统13,综合治理装置放置于河道中,采用太阳能板发电并储存至蓄电池中,能够使为控制器、曝气机6和气体扩散装置8提供电力,避免了安装拆卸电池的工作,使综合治理装置工作时间长,减少人力拆装的次数,节约人力物力。

Claims (9)

1.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装置,包括设置在河道中的安装架(5)、生态浮床和曝气装置,生态浮床包括与安装架(5)固连的槽型箱体(1)、设置于箱体(1)底部的吸附装置(4),借助浮力漂浮在箱体(1)内的一组种植植物(2)用的浮板(3),箱体(1)侧壁开设有排水孔(101),箱体(1)底面开设有通气孔(102),所述的曝气装置包括与安装架(5)固连的曝气机(6)、与曝气机(6)出气口连通的气体输送管(7),气体输送管(7)的输气口位于通气孔(102)下方,其特征在于:在气体输送管(7)的输气口与箱体(1)底面之间还设置有气体扩散装置(8),气体扩散装置(8)包括设置于气体输送管(7)上方的支架(71),设置于支架(71)上、供输气口输送的气体通过的通孔,圆周布置于通孔周围且铰接于支架(71)上的一组伸缩杆(9),两伸缩杆之间设置有弹力绳(81)以形成网格状打泡机构,伸缩杆(9)借助驱动机构具有绕铰接轴旋转的自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杆(9)包括伸缩内杆(92),套在伸缩内杆(92)外的伸缩外杆(91),伸缩内杆(92)下端借助弹簧与伸缩外杆(91)连接,所述的伸缩外杆(91)与支架(71)铰接,所述的伸缩内杆(92)顶端安装滚轮(93),所述的箱体(1)的底面设置有与滚轮配合的轨道,伸缩外杆(91)与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装置(4)为表面覆盖生物膜的石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力绳(81)上连接布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铰接在支架(71)上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伸缩外杆(91)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侧壁设置有加热装置(12),加热装置(12)设置防水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板(3)上开设种植槽(31),种植槽(31)内填充土壤层和纳米复合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板(3)之间借助绳索连接,浮板(3)四周设置插接结构,插接结构四周还设置内置磁铁/铁芯的导柱和与导柱配合的内置铁芯/磁铁的导柱孔,导柱和导柱孔成组的相邻或相对设置在浮板(3)四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综合治理装置还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13),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板和与太阳能板连接的蓄电池,蓄电池连接曝气机和驱动机构,太阳能板固定连接在箱体(1)或安装架(5)上,蓄电池与箱体(1)或安装架(5)固连,所述的太阳能板和蓄电池均设置防水壳。
CN201922273330.9U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11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3330.9U CN211311037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3330.9U CN211311037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11037U true CN211311037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65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7333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11037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110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0483A (zh) * 2021-12-01 2021-12-31 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设计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光电微生物耦合黑臭水体处理单元及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0483A (zh) * 2021-12-01 2021-12-31 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设计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光电微生物耦合黑臭水体处理单元及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41356U (zh) 一种太阳能复合式生态浮岛水处理装置
CN104528924B (zh) 一种污染水体原位治理净化装置
CN211311037U (zh) 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装置
CN114249412B (zh) 一种水中碳源可智能定位释放的多层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
CN104628126B (zh) 一种处理河道污染物的无动力装置
CN107840458B (zh) 一种混合充氧-微生物固定化的生物强化型人工浮岛
CN210559955U (zh) 一种河水污染治理系统
CN205500928U (zh) 生态浮床及生态浮床系统
CN102730161B (zh) 一种河道、湖泊污水原生态治理方法的装置系统
CN215712076U (zh) 基于填料强化的低耗高效污水处理单元及系统
CN110821767A (zh) 一种具有水质净化功能的水车景观系统
CN213865615U (zh) 一种用于河道污染治理的增氧过滤系统
CN208500519U (zh) 一种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
CN212223751U (zh) 一种海绵城市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05284424U (zh) 一种大棚浇水装置
CN213266153U (zh) 农村污水处理设备
CN114671534A (zh) 一种基于清洁能源驱动的悬浮式曝气机
CN110054251B (zh) 一种用于河道有机污染物处理的紫外光催化装置
CN208378553U (zh) 一种黑臭河道修复装置
CN112973256A (zh) 一种生态土壤污水处理装置
CN108360450B (zh) 一种高自动化新型水利安全环保装置
CN113321309B (zh) 一种农村黑臭水体修复用增强水体循环流动充氧的生态塘
CN213171677U (zh) 一种用于湖泊水质生态改造结构
CN214861729U (zh) 河道辅助流动设备
CN100368323C (zh) 生活污水、粪便污水原位复合反应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