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04144U - 一种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04144U
CN211304144U CN201922053994.4U CN201922053994U CN211304144U CN 211304144 U CN211304144 U CN 211304144U CN 201922053994 U CN201922053994 U CN 201922053994U CN 211304144 U CN211304144 U CN 2113041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device
welded
oil filling
camellia oil
filling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539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继延
朱启盛
何立荣
胡晖
陈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Qiyunshan Oil Te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Qiyunshan Oil Te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Qiyunshan Oil Te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Qiyunshan Oil Te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539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041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041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041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属于清洗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凹形架、滚轮、皮带、嵌入孔、第二凹形架、控制器、感应器、和第一旋转电机,装置的内外两侧均嵌入设置有第一凹形架。本实用新型将需要清理的灌装瓶倒立嵌入于嵌入孔内,通过第一旋转电机带动皮带旋转,使得当皮带运输到第二凹形架底部的时候被感应器感应到,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旋转电机停止旋转,且开启电动升降机,电动升降机带动升降杆往上移动,从而使得海绵层伸入于灌装瓶内,通过旋转电机旋转带动海绵层旋转,使得对灌装瓶内侧进行清洗,且由于灌装瓶顶部挨着于第二凹形架的内侧底部表面,使得在海绵层嵌入于灌装瓶内时不会导致瓶子掉落。

Description

一种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山茶油的生产过程中,在灌装山茶油之前都需要对瓶子的内侧进行清洗,并加以消毒杀菌,为灌装工序提供符合卫生及使用要求的包装容器。传统的清洗方式都是采用人工手动使用毛刷来清洗灌装瓶,不但费时费力,由于是人为的操作,清洗的效果差异大,且效率较为低下,为了提高效率,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洗瓶机,现在常用的洗瓶机的结构是在清洗工作台上方安装有一个清洗盘,清洗盘的外沿设置有喷洗口,驱动机构带动倒置在输送带上的瓶子经过清洗盘时,清洗盘上喷洗口就会喷出清水对瓶子内进行清洗,该清洗装置虽然省时省力,但是由于瓶子的瓶口小,喷洗口的压力低,仅靠喷洗口喷出的水很难清洗到瓶子的底部,清洗效果差,尤其那些附着在瓶子内的粘性强或辅佐里强的杂质,难以清洗掉,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还有普遍的洗瓶装置对瓶子进行清洗后,没有专门的烘干、消毒装置,洗后的瓶子长时间的处于湿润的状态下,容易滋生细菌。因此设计一种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提出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包括第一凹形架、滚轮、皮带、嵌入孔、第二凹形架、控制器、感应器、和第一旋转电机,所述装置的内外两侧均嵌入设置有第一凹形架,两个所述第一凹形架四个角落之间均旋转设置有滚轮,四个所述滚轮的外侧表面均套接设置有皮带,所述皮带的上表面中央嵌入设置有嵌入孔,两个所述第一凹形架的上表面左侧之间焊接设置有第二凹形架,所述第二凹形架的外侧表面嵌入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第二凹形架的内侧表面嵌入设置有感应器,外侧所述第一凹形架的底部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所述两个第一凹形架的内侧焊接设置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上表面左侧焊接设置有喷洒装置,所述喷洒装置的右侧焊接设置有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的右侧焊接设置有干燥装置;
所述喷洒装置包括有水槽、潜水水泵、出水管和喷头,所述水槽的内侧底部表面中央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潜水水泵、所述潜水水泵的输出端焊接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顶部表面焊接设置有喷头;
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有电动升降机、升降杆、电机支撑板、第二旋转电机、旋转杆和海绵层,所述电动升降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部表面焊接设置有电机支撑板,所述电机支撑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端焊接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上方通过固定胶固定设置有海绵层;
所述干燥装置包括有固定台、风机、加热管、出气管和电热丝,所述固定台的上表面中央贯穿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气端套接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顶部表面焊接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加热管的内侧表面嵌入设置有电热丝。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感应器、第一旋转电机、潜水水泵、电动升降机、第二旋转电机、风机和电热丝均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与感应器、第一旋转电机和电动升降机均通过电线呈信号连接,且控制器内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和电动升降机所用的开关。
优选的,所述嵌入孔为皮带外侧表面直径大、皮带内侧表面直径小的漏斗状。
优选的,所述当茶油灌装瓶嵌入于嵌入孔内时,茶油灌装瓶的顶部表面与第二凹形架的内侧底部比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于外侧第一凹形架的右侧底部表面且焊接于滚轮上。
优选的,所述喷头对准海绵层角度喷射。
优选的,所述旋转杆与出气管之间的水平距离等于两个嵌入孔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为顶部表面直径小底部直径大的倒漏斗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设置有第二凹形架,将需要清理的灌装瓶倒立嵌入于嵌入孔内,通过第一旋转电机带动皮带旋转,使得当皮带运输到第二凹形架底部的时候被感应器感应到,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旋转电机停止旋转,且开启电动升降机,电动升降机带动升降杆往上移动,从而使得海绵层伸入于灌装瓶内,通过旋转电机旋转带动海绵层旋转,使得对灌装瓶内侧进行清洗,且由于灌装瓶顶部挨着于第二凹形架的内侧底部表面,使得在海绵层嵌入于灌装瓶内时不会导致瓶子掉落。
2、该种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设置有喷洒装置,潜水水泵开启使得将水槽内的水抽至出水管,出水管的水从喷头喷出,使得喷头的水对海绵层进行湿润,从而使得更好的清理装置。
3、该种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设置有干燥装置,风机开启使得风机将风吹向加热管内,通过加热管内的加热丝对风进行加热,再通过出气管将风吹出,使得更加好的对灌装瓶进行干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中:1-第一凹形架,2-滚轮,3-皮带,301-进水管,302- 支撑柱,4-嵌入孔,5-第二凹形架,6-控制器,7-感应器,8-第一旋转电机,9-承重板,10-喷洒装置,1001-水槽,1002-潜水水泵,1003- 出水管,1004-喷头,11-喷洒装置,1101-电动升降机,1102-升降杆,1103-电机支撑板,1104-第二旋转电机,1105-旋转杆,1106-海绵层,12-喷洒装置,1201-固定台,1202-风机,1203-加热管,1204-出气管,1205-电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包括第一凹形架1、滚轮2、皮带3、嵌入孔4、第二凹形架5、控制器6、感应器7、和第一旋转电机8,装置的内外两侧均嵌入设置有第一凹形架1,两个第一凹形架1四个角落之间均旋转设置有滚轮2,四个滚轮2的外侧表面均套接设置有皮带3,皮带3的上表面中央嵌入设置有嵌入孔4,两个第一凹形架1的上表面左侧之间焊接设置有第二凹形架5,第二凹形架5的外侧表面嵌入设置有控制器6,第二凹形架5的内侧表面嵌入设置有感应器7,外侧第一凹形架1的底部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8,两个第一凹形架1的内侧焊接设置有承重板9,承重板9的上表面左侧焊接设置有喷洒装置10,喷洒装置10的右侧焊接设置有清洗装置11,清洗装置 11的右侧焊接设置有干燥装置12;
喷洒装置10包括有水槽1001、潜水水泵1002、出水管1003和喷头1004,水槽1001的内侧底部表面中央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潜水水泵1002、潜水水泵1002的输出端焊接设置有出水管1003,出水管 1003的顶部表面焊接设置有喷头1004;
清洗装置11包括有电动升降机1101、升降杆1102、电机支撑板 1103、第二旋转电机1104、旋转杆1105和海绵层1106,电动升降机 1101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升降杆1102,升降杆1102的顶部表面焊接设置有电机支撑板1103,电机支撑板1103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第二旋转电机1104,第二旋转电机1104的输出端焊接设置有旋转杆1105,旋转杆1105的上方通过固定胶固定设置有海绵层1106;
干燥装置12包括有固定台1201、风机1202、加热管1203、出气管1204和电热丝1205,固定台1201的上表面中央贯穿设置有风机1202,风机1202的出气端套接设置有加热管1203,加热管1203 的顶部表面焊接设置有出气管1204,加热管1203的内侧表面嵌入设置有电热丝1205。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6、感应器7、第一旋转电机8、潜水水泵 1002、电动升降机1101、第二旋转电机1104、风机1202和电热丝 1205均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给装置提供电能。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6与感应器7、第一旋转电机8和电动升降机1101均通过电线呈信号连接,且控制器6内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 8和电动升降机1101所用的开关,方便控制器6控制第一旋转电机8 和电动升降机1101的旋转和升降。
本实施例中,嵌入孔4为皮带外侧表面直径大、皮带内侧表面直径小的漏斗状,方便灌装瓶的嵌入。
本实施例中,当山茶油灌装瓶嵌入于嵌入孔4内时,山茶油灌装瓶的顶部表面与第二凹形架5的内侧底部比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使得当灌装瓶处于第二凹形架5下方时更加稳固不易掉落。
本实施例中,第一旋转电机8的输出端贯穿于外侧第一凹形架1 的右侧底部表面且焊接于滚轮2上,使得第一旋转电机8可带动滚轮 2旋转。
本实施例中,喷头1004对准海绵层1106角度喷射,使得喷头 1004可打湿海绵层1106。
本实施例中,旋转杆1105与出气管1204之间的水平距离等于两个嵌入孔4之间的距离,使得在一个灌装瓶清洗的时候,另一个灌装瓶干燥。
本实施例中,出气管1204为顶部表面直径小底部直径大的倒漏斗状,使得吹出的风更急,更易干燥。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时,首先将需要清洗的灌装瓶倒嵌入于左侧的嵌入孔4内,开启第一旋转电机8、潜水水泵1002、第二旋转电机1104、风机1202和电热丝1205,潜水水泵1002将水抽至出水管1003再从喷头喷出打湿海绵层1106,第一旋转电机8旋转带动皮带3往右侧移动,使得当皮带3运输到第二凹形架5底部的时候被感应器7感应到,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旋转电机8停止旋转,通过控制器6控制电动升降机1101 上升,电动升降机1101带动升降杆1102往上移动,从而使得海绵层 1106伸入于灌装瓶内,通过第二旋转电机1104旋转带动海绵层1106 旋转,使得对灌装瓶内侧进行清洗,且由于灌装瓶顶部挨着于第二凹形架5的内侧底部表面,使得在海绵层1106嵌入于灌装瓶内时不会导致瓶子掉落,清洗完成后控制器控制电动升降机1101下降,海绵层1106从灌装瓶内脱出,同时开启第一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带动皮带往右侧移动,移动到出气管1204处,通过风机1202将风吹向加热管1203内,通过加热管内1203的加热丝1204对风进行加热,再通过出气管1204将风吹出,使得更加好的对灌装瓶进行干燥。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9)

1.一种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包括第一凹形架(1)、滚轮(2)、皮带(3)、嵌入孔(4)、第二凹形架(5)、控制器(6)、感应器(7)、和第一旋转电机(8),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内外两侧均嵌入设置有第一凹形架(1),两个所述第一凹形架(1)四个角落之间均旋转设置有滚轮(2),四个所述滚轮(2)的外侧表面均套接设置有皮带(3),所述皮带(3)的上表面中央嵌入设置有嵌入孔(4),两个所述第一凹形架(1)的上表面左侧之间焊接设置有第二凹形架(5),所述第二凹形架(5)的外侧表面嵌入设置有控制器(6),所述第二凹形架(5)的内侧表面嵌入设置有感应器(7),外侧所述第一凹形架(1)的底部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8),所述两个第一凹形架(1)的内侧焊接设置有承重板(9),所述承重板(9)的上表面左侧焊接设置有喷洒装置(10),所述喷洒装置(10)的右侧焊接设置有清洗装置(11),所述清洗装置(11)的右侧焊接设置有干燥装置(12);
所述喷洒装置(10)包括有水槽(1001)、潜水水泵(1002)、出水管(1003)和喷头(1004),所述水槽(1001)的内侧底部表面中央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潜水水泵(1002)、所述潜水水泵(1002)的输出端焊接设置有出水管(1003),所述出水管(1003)的顶部表面焊接设置有喷头(1004);
所述清洗装置(11)包括有电动升降机(1101)、升降杆(1102)、电机支撑板(1103)、第二旋转电机(1104)、旋转杆(1105)和海绵层(1106),所述电动升降机(1101)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升降杆(1102),所述升降杆(1102)的顶部表面焊接设置有电机支撑板(1103),所述电机支撑板(1103)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第二旋转电机(1104),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104)的输出端焊接设置有旋转杆(1105),所述旋转杆(1105)的上方通过固定胶固定设置有海绵层(1106);
所述干燥装置(12)包括有固定台(1201)、风机(1202)、加热管(1203)、出气管(1204)和电热丝(1205),所述固定台(1201)的上表面中央贯穿设置有风机(1202),所述风机(1202)的出气端套接设置有加热管(1203),所述加热管(1203)的顶部表面焊接设置有出气管(1204),所述加热管(1203)的内侧表面嵌入设置有电热丝(1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6)、感应器(7)、第一旋转电机(8)、潜水水泵(1002)、电动升降机(1101)、第二旋转电机(1104)、风机(1202)和电热丝(1205)均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6)与感应器(7)、第一旋转电机(8)和电动升降机(1101)均通过电线呈信号连接,且控制器(6)内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8)和电动升降机(1101)所用的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孔(4)为皮带外侧表面直径大、皮带内侧表面直径小的漏斗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茶油灌装瓶嵌入于嵌入孔(4)内时,茶油灌装瓶的顶部表面与第二凹形架(5)的内侧底部比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8)的输出端贯穿于外侧第一凹形架(1)的右侧底部表面且焊接于滚轮(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004)对准海绵层(1106)角度喷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1105)与出气管(1204)之间的水平距离等于两个嵌入孔(4)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1204)为顶部表面直径小底部直径大的倒漏斗状。
CN201922053994.4U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 Active CN2113041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3994.4U CN211304144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3994.4U CN211304144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04144U true CN211304144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59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53994.4U Active CN211304144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041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34012B (zh) 一种手术用面罩清洗装置
CN210653912U (zh) 一种瓶盖冲洗消毒装置
CN108888201B (zh) 一种家居用方形地垫旋转式清洗设备
CN211304144U (zh) 一种山茶油灌装瓶自动清洗装置
CN211301291U (zh) 一种空罐体自动消毒装置
CN219374558U (zh) 一种烘干消毒洗杯机
CN109174881B (zh) 一种医疗设备清洗消毒装置
CN213530054U (zh) 一种化工储料罐清洗装置
CN209918519U (zh) 一种化妆品玻璃瓶的自动清洗装置
CN213670771U (zh) 一种五金件的清洗设备
CN211591845U (zh) 一种胶囊印刷机胶辊在线清洁机构
CN208758273U (zh) 一种轮盘式瓶子外壁清洗机
CN208960573U (zh) 超薄小片玻璃高效清洗机
CN208771994U (zh) 一种瓶盖冲洗杀菌装置
CN205832219U (zh) 一种卫浴毛巾烘干消毒机
CN218764416U (zh) 一种回转式洗瓶机的烘干装置
CN214600903U (zh) 一种玻璃杯高效清洗装置
CN212100743U (zh) 一种消毒水生产用包装瓶传送装置
CN210023149U (zh) 一种热水器内胆生产用自调节清洗机构
CN209379604U (zh) 一种哺乳瓶清洗消毒装置
CN213436024U (zh) 一种晶振自动智能式超声波清洗机
CN220938612U (zh) 一种布料杀菌装置
CN214600642U (zh) 一种用于医药化工设备的清洗装置
CN219135448U (zh) 一种酒瓶杀菌清洗设备
CN214243786U (zh) 一种瓶装水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n automatic cleaning device for camellia oil filling bottle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1

Pledgee: Ganzhou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Jiangxi Qiyunshan Oil Tea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5838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