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04087U - 一种可替换软性粘尘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替换软性粘尘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304087U CN211304087U CN201922018013.2U CN201922018013U CN211304087U CN 211304087 U CN211304087 U CN 211304087U CN 201922018013 U CN201922018013 U CN 201922018013U CN 211304087 U CN211304087 U CN 2113040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ust
- stick
- head
- accordance
- elastic el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替换软性粘尘棒,该粘尘棒属于精小结构除尘领域。所述粘尘棒包括了黏尘头与棒体两个部分。本新型公开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粘尘棒原有的固有结构在使用场景中比较局限以及易受污染的问题。通过棒体与粘尘头可拆卸连接,在棒体外表面设置保护壳体,让粘尘棒适用于不同的场景,相比较传统粘尘棒而言,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粘尘棒实用性更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尘棒,特别是一种运用于精小结构光电产品的粘尘棒。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生产中,常规设备的除尘采用纸、布进行擦拭,部分较为精密的设备采用棉签除尘,但是,在一些电路元件、芯片或传感器等器件的除尘过程中,传统的粘尘棒由于体积较大,无法精确地擦拭电路元件、芯片或传感器上的灰尘,对一些例如摄像头周边缝隙之类的地方没有办法彻底去除灰尘,每支粘尘棒对应的应用场景都较为局限;同时,电路元件、芯片或传感器的粘尘棒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谨慎操作,如果用力过大或者用力不均,容易对电路元件、芯片或传感器等造成损害;每支粘尘棒的使用次数平均在十五至二十次,多次使用也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的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对粘尘棒作出改进,以满足粘尘棒可多次使用,针对电路元件、芯片或传感器不同部位可采用不同形状粘尘头进行除尘,在除尘过程中通过设计减少用力过大或用力不均对电路元件、芯片或传感器造成损坏的情况,从而达到更好的除尘效果。
因此,本实用提出了一种可替换软性粘尘棒,包括:
包括棒体、粘尘头,其特征在于:棒体与粘尘头可拆卸连接,棒体包括连接部、弹性元件与手持部,连接部位于棒体顶端,连接部底面与弹性元件顶面相连接,弹性元件底面与手持部顶面相连接,连接部顶部设有若干个限位槽,粘尘头底部设置有若干限位块,限位块与限位槽一一对应设置,限位槽一端设有限位容腔,限位容腔空间大于所述限位块所需空间,棒体外表面设有保护壳体,保护壳体包括保护部、弯折部和防滑部,防滑部与手持部固定连接,保护部覆盖于粘尘头外部,保护部为开口结构。
棒体与粘尘头可拆卸连接设计,可以当粘尘棒需要应用到不同场景时,根据当下情况选择形状最合适的粘尘头,由于电路元件、芯片等精密器械结构复杂,形状上存在略微差异的粘尘头也可能对粘尘效果产生巨大差异,因此,将粘尘棒设计为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结构能大大提高实用性。
棒体与粘尘头通过棒体顶端的连接部上限位槽与粘尘头底部的限位块相固定,通过限位槽与限位块的配合可以使技术人员方便替换粘尘头。
在棒体的上部设置弹性元件可以满足当技术人员手持粘尘棒在作业过程中用力过大或用力不均却不会对电路元件、芯片或传感器造成损坏的情况,弹性元件的缓冲功能可以帮助缓冲技术人员的作用力,减小对除尘设备的损害。
在粘尘棒外部包围有保护壳体可以避免粘尘棒在未使用状态时被环境污染,在更换粘尘头时,在粘尘棒使用时,保护壳体顶部的开口结构也不会影响粘尘棒的除尘效果。
优选地,粘尘头由粘尘胶水制成,粘尘胶水颜色包括但不限于蓝、绿、白、黑、黄、透明,棒体手持部与连接部材质包括但不限于纸、亚克力、金属,弹性元件包括但不限于弹簧、海绵。粘尘胶水的多种颜色设计可以帮助在擦拭不同颜色的电路元件、芯片或者传感器时,采用对比色差最明显的粘尘头,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地确定灰尘位置与范围,提高除尘效率。
优选地,棒体为圆柱形,手持部与连接部底面形状、大小相同,连接部顶面至底面的距离小于所述弹性元件顶面至底面的距离。弹性元件位于连接部下方,且与连接部底面固定连接,在传统粘尘棒棒体中嵌入安装弹性元件可以增加技术人员操作时粘尘棒对电路元件、芯片或传感器的缓冲效果,减小压力,避免在除尘的同时损害电路元件、芯片或传感器。
优选地,限位槽一端设有限位容腔,限位容腔开口处尺寸与所述限位块底面尺寸相同,限位容腔深度与限位块底面至粘尘头底面的距离相同。在限位槽一端设有限位容腔可以将限位块直接插入连接块,旋转后即可进入限位槽,使棒体与粘尘头相固定。
优选地,限位块为“L”型凸起,限位槽为“7”型凹槽。限位块插入限位槽一端的限位容腔后,通过旋转,固定在限位槽内,使棒体与粘尘头相固定,便于技术人员操作使用。
优选地,粘尘头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半球体,圆锥体。不同形状的粘尘头可以满足当粘尘棒需要使用的场景不相同时,选择形状、大小最合适的粘尘头进行除尘,除尘效果更佳。
优选地,保护壳体中的弯折部为褶皱结构,所述弯折部与弹性元件位置相对应。当粘尘棒未使用时,褶皱结构出于拉伸状态,保护壳体顶部包裹于粘尘头顶部;当粘尘棒需要使用时,褶皱结构处于收缩状态,保护壳体顶部的开口结构被动下移,露出粘尘头,即可进行粘灰除尘操作。
优选地,保护壳体材质包含但不限于橡胶、硅胶;采用橡胶或硅胶材质的保护壳体可增加技术人员操作时与棒体手持部的摩擦,防滑效果更佳。
优选地,保护部呈花苞结构,当粘尘棒未使用时,花苞结构可以保护粘尘头受到污染,当粘尘棒需要使用时,弯折部收缩,带动花苞结构向下展开,露出粘尘头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粘尘棒外表面设有保护壳体,可以保护粘尘棒在未使用时避免受到外界环境污染,同时,在棒体上部增加弹性元件,可以对技术人员的操作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技术人员用力过大或者用力不均对电路元件、芯片或者传感器造成损坏;粘尘头与棒体可拆卸设置可以通过简单操作更换粘尘头,当除尘设备不同时,选取最匹配的粘尘头,提高除尘效率,通过替换粘尘头来提高粘尘棒的使用率与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粘尘棒未使用状态图。
附图2为粘尘棒使用状态图。
附图3为粘尘棒替换状态图。
附图4为棒体俯视图。
图中1为保护壳体,10为保护部,11为弯折部,12为防滑部,2为粘尘头,3为棒体,30为连接部,31为弹性元件,32为手持部,4为限位槽,5为限位容腔,6为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图1展示的是粘尘棒未使用的状态图,如图所示,粘尘棒外表面有一层保护壳体1,从下往上依次包括防滑部12、弯折部11和保护部10,防滑部12与手持部32固定连接,弯折部11为褶皱设计,可以随时拉伸或收缩,保护部10覆盖于粘尘头(2)外部,所述保护部10为开口结构,在未使用的状态下,保护部10呈花苞结构,覆盖于粘尘头2外表面,保护粘尘头2不受污染,当粘尘头2需要使用时,将保护壳体1的弯折部11向下收缩,保护部10随之呈打开状,如图2所示,露出粘尘头2,技术人员手持防滑部12对电路元件、芯片或传感器进行除尘操作,当除尘结束以后,再将弯折部11拉伸至图1所示状态,即可保护粘尘棒在未使用时受到外界污染,保护壳体1采用硅胶或橡胶等材质,可以增加粘尘棒与技术人员的摩擦,避免在拿取过程或者使用过程时技术人员不慎将粘尘棒滑落,损坏电路元件、芯片或者传感器。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为避免视线受阻,此处保护壳体未标出,保护壳体对本实施例的操作不产生影响。
由于对电路元件、芯片或传感器来说,不同的除尘对象都具备各自不同的特性,除尘位置也有多种形态,为了增强除尘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替换软性粘尘棒,棒体1与粘尘头2可拆卸连接设计,可以当粘尘棒需要应用到不同场景时,根据当下情况选择形状最合适的粘尘头2,由于电路元件、芯片等精密器械结构复杂,形状上存在略微差异的粘尘头2也可能对粘尘效果产生巨大差异,因此,将粘尘棒设计为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结构能大大提高实用性。
在棒体1的上部设置弹簧31,当技术人员手持粘尘棒在作业过程中用力过大或用力不均时,可能会对电路元件、芯片或者传感器造成损坏,弹簧31的缓冲功能可以帮助缓冲技术人员的作用力,减小对电路元件、芯片或者传感器造成损坏。
如图4所示,棒体1与粘尘头2通过棒体1顶端的连接部10上限位槽4与粘尘头2底部的限位块6相固定,当需要更换粘尘头2时,技术人员通过旋转粘尘头2,将限位块6从限位槽4旋转至限位容腔5位置,向上拔出,即可拆卸下粘尘头2,随后选择合适形状的粘尘头2,再将其限位块6对准限位容腔5后插入,旋转至限位槽4内后,即可实现粘尘头2与棒体1的固定。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可替换软性粘尘棒,包括棒体(3)、粘尘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3)与所述粘尘头(2)可拆卸连接,所述棒体(3)包括连接部(30)、弹性元件(31)与手持部(32),所述连接部(30)位于棒体(3)顶端,所述连接部(30)底面与弹性元件(31)顶面相连接,所述弹性元件(31)底面与手持部(32)顶面相连接,所述连接部(30)顶部设有若干个限位槽(4),所述粘尘头(2)底部设置有若干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与限位槽(4)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限位槽(4)一端设有限位容腔(5),所述限位容腔(5)空间大于所述限位块(6)所需空间,所述棒体(3)外表面设有保护壳体(1),所述保护壳体(1)包括保护部(10)、弯折部(11)和防滑部(12),所述防滑部(12)与手持部(32)固定连接,所述保护部(10)覆盖于粘尘头(2)外部,所述保护部(10)为开口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换软性粘尘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尘头由粘尘胶水制成,所述粘尘胶水颜色包括但不限于蓝、绿、白、黑、黄、透明,所述棒体手持部(32)与连接部(30)材质包括但不限于纸、亚克力、金属,所述弹性元件(31)包括但不限于弹簧、海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换软性粘尘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3)为圆柱形,所述手持部(32)与连接部(30)底面形状、大小相同,所述连接部(30)顶面至底面的距离小于所述弹性元件(31)顶面至底面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换软性粘尘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容腔(5)开口处尺寸与所述限位块(6)底面尺寸相同,所述限位容腔(5)深度与限位块(6)底面至粘尘头(2)底面的距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换软性粘尘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6)为“L”型凸起,所述限位槽(4)为“7”型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换软性粘尘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尘头(2)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半球体,圆锥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换软性粘尘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1)中的弯折部(11)为褶皱结构,所述弯折部(11)与弹性元件(31)位置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换软性粘尘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1)材质包含但不限于橡胶、硅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换软性粘尘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部(10)呈花苞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18013.2U CN211304087U (zh) | 2019-11-20 | 2019-11-20 | 一种可替换软性粘尘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18013.2U CN211304087U (zh) | 2019-11-20 | 2019-11-20 | 一种可替换软性粘尘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304087U true CN211304087U (zh) | 2020-08-21 |
Family
ID=72076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018013.2U Active CN211304087U (zh) | 2019-11-20 | 2019-11-20 | 一种可替换软性粘尘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30408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54433A (zh) * | 2021-11-16 | 2022-02-18 | 弗埃斯工业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微尘清除装置及摄像头微尘清除器 |
-
2019
- 2019-11-20 CN CN201922018013.2U patent/CN21130408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54433A (zh) * | 2021-11-16 | 2022-02-18 | 弗埃斯工业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微尘清除装置及摄像头微尘清除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304087U (zh) | 一种可替换软性粘尘棒 | |
CN107853862A (zh) | 一种便于拆装的毛刷 | |
CN209314799U (zh) | 一种茶叶压饼装置 | |
CN108462343B (zh) | 一种定子绕组灌胶装置及其灌胶方法 | |
CN205831382U (zh) | 化妆盒 | |
CN211002291U (zh) | 一种防渗透性强的密封精油瓶 | |
CN205199979U (zh) | 一种半球摄像机清洁装置 | |
CN206559495U (zh) | 一种手机外接夹持式摄像装置 | |
CN208067698U (zh) | 一种端盖压装设备 | |
CN108967383B (zh) | 一种收网省力且便于携带的鱼护 | |
CN204273580U (zh) | 一种吸入式存储装置 | |
CN216267798U (zh) | 活动收缩榨油圈 | |
CN201610041U (zh) | 调色盒 | |
CN203313537U (zh) | 一种可伸缩u盘 | |
CN214714824U (zh) | 一种可分层清洗便于更换的净水器滤芯装置 | |
EP2774507B1 (en) | Cosmetic pencil with tip protector cap with interchangeable cosmetic element | |
CN203750900U (zh) | 一种电凝镊清洁卡座 | |
CN205726791U (zh) | 一种电器密封装置 | |
CN203996984U (zh) | 捆扎机及其提拉结构 | |
CN214688722U (zh) | 一种大容量可拆卸签字笔 | |
CN216512112U (zh) | 信息工程数据线整理装置及其整理机构 | |
CN221563596U (zh) | 一种贴膜设备固定装置 | |
CN208931002U (zh) | 一种按动式固体胶装置 | |
CN204016187U (zh) | 智能吸尘器集尘箱 | |
CN214354217U (zh) | 一种稳定性强的3d打印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