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00281U - 一种组合式接骨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接骨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00281U
CN211300281U CN201921577595.1U CN201921577595U CN211300281U CN 211300281 U CN211300281 U CN 211300281U CN 201921577595 U CN201921577595 U CN 201921577595U CN 211300281 U CN211300281 U CN 2113002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aptation board
hole
rod
bone fra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7759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eixindi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eixindi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eixindi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eixindi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7759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002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00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002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接骨板,包括第一接骨板、第二接骨板和连接板,所述第二接骨板的左侧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的前侧表面均设置有与后侧表面相通的插孔,所述第一接骨板的右侧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腔前后两端均开设有通孔和卡孔,所述卡孔的内腔左右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接骨板通过插块插入进插孔、通孔和卡孔的内腔、将第二接骨板固定,所述插块的内侧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板的前侧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圆杆。该组合式接骨板,该装置可有效的方便使用者对接骨板进行组合使用,增加了接骨板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了接骨板的实用性,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接骨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接骨板。
背景技术
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是一种现代骨折内固定技术,它采用闭合骨折复位技术,并用无加压的接骨板固定来维持骨折对位,使得手术暴露和软组织剥离程度达到了最小化,减少了对皮肤、骨膜、骨折块等组织的血供破坏,能够提高骨折愈合率,并减少诸如感染或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现市场上销售的接骨板多为单一部件,并不能进行组合使用,用到较多的接骨板时,只能将其一个接着一个放置在一起使用,但无论怎样放置,其连接处均无法进行连接固定,从而对后续的操作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了接骨板的实用性,不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接骨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接骨板,包括第一接骨板、第二接骨板和连接板,所述第二接骨板的左侧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的前侧表面均设置有与后侧表面相通的插孔,所述第一接骨板的右侧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腔前后两端均开设有通孔和卡孔,所述卡孔的内腔左右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接骨板通过插杆插入进插孔、通孔和卡孔的内腔、将第二接骨板固定,所述插杆的内侧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板的前侧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的外侧套接有支撑板,所述连接板和支撑板的内侧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圆杆的前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支撑板的前侧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圆杆,所述第二圆杆的前侧一端设置有拉杆,所述挡板的前侧设置有弹簧的一端,且弹簧的另一端与拉杆的后侧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杆的长度与通孔和卡孔之间的距离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采用铝镁合金材质。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前后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后侧表面为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组合式接骨板,通过将第二接骨板带动插块对准插槽的内腔插入,将插块带动连接杆对准通孔的内腔插入,使其插块和连接杆贯穿通孔和插孔,通过插块和连接杆将插块固定在插槽的内腔,从而将第一接骨板和第二接骨板进行组合使用,该装置可有效的方便使用者对接骨板进行组合使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增加了接骨板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了接骨板的实用性,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中:1、第一接骨板,2、第二接骨板,3、连接板,4、插块, 5、插孔,6、插槽,7、通孔,8、卡孔,9、卡槽,10、插杆,11、连接杆,12、第一圆杆,13、支撑板,14、第一凹槽,15、第二凹槽, 16、挡板,17、第二圆杆,18、拉杆,1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接骨板,包括第一接骨板1、第二接骨板2和连接板3,第二接骨板2的左侧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插块4,插块4的前侧表面均设置有与后侧表面相通的插孔5,第一接骨板1的右侧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插槽6,通过将第二接骨板2带动插块4对准插槽6的内腔插入,将插杆10带动连接杆11对准通孔7的内腔插入,使其插杆10和连接杆11贯穿通孔7和插孔5,通过插杆10和连接杆11将插块4固定在插槽6的内腔,从而将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进行组合使用,插槽6的内腔前后两端均开设有通孔7和卡孔8,卡孔8的内腔左右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卡槽9,第一接骨板1通过插块10插入进插孔5、通孔7和卡孔8的内腔、将第二接骨板2固定,插杆10的内侧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杆11,通过插杆10挤压连接杆11向卡槽9的内腔移动,连接杆11为特殊的软性金属材质,受力后发生形变,插杆10挤压连接杆11形变向卡槽9的内腔移动,连接杆11移动进卡槽9的内腔后,从而通过插杆10将插块4固定在插槽6的内腔,连接板3的前侧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圆杆12,第一圆杆12的外侧套接有支撑板13,连接板3和支撑板13的内侧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14和第二凹槽 15,通过将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放置到连接板3和支撑板 13的内侧,并将插杆10置于第一凹槽14和第二凹槽15的内腔,并施加给挡板16向前侧的外力,促使挡板16拉动第一圆杆12和连接板3向前侧移动挤压弹簧19,通过连接板3向前侧移动与支撑板13 之间挤压插杆10,将插杆10插入进插槽6的内腔,第一圆杆12的前侧设置有挡板16,支撑板13的前侧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圆杆17,第二圆杆17的前侧一端设置有拉杆18,通过撤掉施加给挡板16的外力,通过弹簧19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挡板16并带动第一圆杆12和连接板3向后侧移动复位,挡板16的前侧设置有弹簧19的一端,弹簧19为螺旋弹簧,弹性系数为20N/CM,弹簧19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且弹簧19的另一端与拉杆18的后侧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插杆10的长度与通孔7和卡孔8 之间的距离长度相等,通过将第二接骨板2带动插块4对准插槽6的内腔插入,将插杆10带动连接杆11对准通孔7的内腔插入,使其插块10和连接杆11贯穿通孔7和插孔5,通过插杆10和连接杆11将插块4固定在插槽6的内腔,从而将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进行组合使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连接杆11采用铝镁合金材质,通过插杆10挤压连接杆11向卡槽9的内腔移动,连接杆11为特殊的软性金属材质,受力后发生形变,插杆10挤压连接杆11形变向卡槽 9的内腔移动,连接杆11移动进卡槽9的内腔后,从而通过插杆10 将插块4固定在插槽6的内腔。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凹槽14和第二凹槽15前后相对设置,通过将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放置到连接板3和支撑板13的内侧,并将插杆10置于第一凹槽14和第二凹槽15的内腔,并施加给挡板16向前侧的外力,促使挡板16拉动第一圆杆12和连接板3向前侧移动挤压弹簧19,通过连接板3向前侧移动与支撑板 13之间挤压插杆10,将插杆10插入进插槽6的内腔。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挡板16的后侧表面为弧形,通过撤掉施加给挡板16的外力,通过弹簧19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挡板 16并带动第一圆杆12和连接板3向后侧移动复位。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使用时,将第二接骨板2带动插块4对准插槽6的内腔插入,将插块10带动连接杆11对准通孔7的内腔插入,使其插杆10和连接杆11贯穿通孔7和插孔5,并与卡孔8的内侧内壁接触,将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放置到连接板3和支撑板13的内侧,并将插杆10置于第一凹槽14和第二凹槽15的内腔,使用者手握拉杆18,用手指勾住挡板16,并施加给挡板16向前侧的外力,促使挡板16 拉动第一圆杆12和连接板3向前侧移动挤压弹簧19,弹簧19受力形变收紧给挡板16反向的推力,通过连接板3向前侧移动与支撑板 13之间挤压插杆10,插杆10挤压连接杆11向卡槽9的内腔移动,连接杆11为特殊的软性金属材质,受力后发生形变,插杆10挤压连接杆11形变向卡槽9的内腔移动,连接杆11移动进卡槽9的内腔后,从而通过插杆10将插块4固定在插槽6的内腔,从而将第一接骨板 1和第二接骨板2进行组合使用,撤掉施加给挡板16的外力,通过弹簧19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挡板16并带动第一圆杆12和连接板 3向后侧移动复位,将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从连接板3和支撑板13的内侧移出,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可有效的方便使用者对接骨板进行组合使用,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有”、“轴接”、“插接”、“焊接”、“卡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组合式接骨板,包括第一接骨板(1)、第二接骨板(2)和连接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骨板(2)的左侧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插块(4),所述插块(4)的前侧表面均设置有与后侧表面相通的插孔(5),所述第一接骨板(1)的右侧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插槽(6),所述插槽(6)的内腔前后两端均开设有通孔(7)和卡孔(8),所述卡孔(8)的内腔左右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卡槽(9),所述第一接骨板(1)通过插杆(10)插入进插孔(5)、通孔(7)和卡孔(8)的内腔、将第二接骨板(2)固定,所述插杆(10)的内侧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板(3)的前侧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圆杆(12),所述第一圆杆(12)的外侧套接有支撑板(13),所述连接板(3)和支撑板(13)的内侧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14)和第二凹槽(15),所述第一圆杆(12)的前侧设置有挡板(16),所述支撑板(13)的前侧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圆杆(17),所述第二圆杆(17)的前侧一端设置有拉杆(18),所述挡板(16)的前侧设置有弹簧(19)的一端,且弹簧(19)的另一端与拉杆(18)的后侧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0)的长度与通孔(7)和卡孔(8)之间的距离长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1)采用铝镁合金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4)和第二凹槽(15)前后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6)的后侧表面为弧形。
CN201921577595.1U 2019-09-21 2019-09-21 一种组合式接骨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002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77595.1U CN211300281U (zh) 2019-09-21 2019-09-21 一种组合式接骨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77595.1U CN211300281U (zh) 2019-09-21 2019-09-21 一种组合式接骨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00281U true CN211300281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76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7759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00281U (zh) 2019-09-21 2019-09-21 一种组合式接骨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002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00281U (zh) 一种组合式接骨板
CN111329582A (zh) 血管介入用弹性聚拢自对中平板夹持机械手指
CN210811366U (zh) 一种消化内科用异物钳
CN210811471U (zh) 一种接骨板折弯器
CN212972944U (zh) 一种心内科心电监护仪用组件
CN107582156B (zh) 用于椎弓根螺钉的连接器和固定系统
CN113180784A (zh) 一种带剪刀功能的腹腔镜无损伤抓钳
CN211325493U (zh) 持棒器
CN210749457U (zh) 一种定位准确的创伤骨科用固定钳
CN114601998A (zh) 一种导管二次固定装置及方法
CN210384067U (zh) 一种骨外科四肢手术固定器
CN203043319U (zh) 一种产科用消毒镊子
CN209899526U (zh) 一种带保护鞘的膀胱穿刺造瘘套件
CN218391233U (zh) 一种防护式助产钳
CN212346630U (zh) 一种心内科止血装置
CN212015871U (zh) 一种髂骨植骨防旋限深击入器
CN213665678U (zh) 一种便于放置钢板的骨折固定钳
CN214970923U (zh) 引流管外固定装置
CN215228196U (zh) 一种便于操作使用的鼓式取皮机
CN215273128U (zh) 一种手术专用工具
CN212592377U (zh) 一种锁定型接骨板
CN216455373U (zh) 一种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用的镊子
CN214594737U (zh) 戳卡清洁刷
CN217118516U (zh) 髓腔锉把持器及股骨髓腔锉
CN217696778U (zh) 一种具有复位功能的颈椎后路新型枕骨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