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98158U - 一种高效蟑螂诱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蟑螂诱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98158U
CN211298158U CN201922247988.2U CN201922247988U CN211298158U CN 211298158 U CN211298158 U CN 211298158U CN 201922247988 U CN201922247988 U CN 201922247988U CN 211298158 U CN211298158 U CN 2112981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pole
cockroach
base
moun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479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平
王友斌
黎文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anghong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anghong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anghong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anghong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479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981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981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981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蟑螂诱捕系统,其所述盒体包括底座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顶盖,所述底座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底座开设有供蟑螂进入所述容置腔的第一入口,所述容置腔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诱饵、用于承托诱饵的托盘和供蟑螂爬向所述托盘的第一电杆,所述第一电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杆的周侧设置有第一金属丝壁网,所述安装槽的槽壁设置有收集盘。当蟑螂接触第一金属丝壁网时会被电死,蟑螂的尸体会掉进第一电杆下方的收集盘中。这种方式可避免蟑螂的尸体堆积在第一电杆表面阻碍其他蟑螂通过第一电杆。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使用者的清理频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蟑螂诱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蟑螂诱捕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蟑螂诱捕系统。
背景技术
蟑螂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昆虫,蟑螂的生存能力较强,且在一些卫生较差的环境中时可以大量繁殖。由于蟑螂的体内外可以携带40多种对脊椎动物致病的细菌及病毒,如痢疾杆菌、沙门氏菌、乙型肝炎病毒和寄生虫卵等多种病原体。
蟑螂到处横行会机械式地传染病菌,危害人身体健康。为了消灭蟑螂,现有技术中如授权公告号CN205266695U的一种蟑螂诱捕器,该专利包括有盒体,盒体的外侧设置有单向门,盒体的内部设置有诱饵盒和通道,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诱饵盒和单向门,且通道的两侧设置有金属丝壁网。引诱蟑螂通过单向门后,只能进不能出,让蟑螂无路可逃;且当蟑螂朝着诱饵盒移动时,会触碰到金属丝壁网被电死。
以上专利可电死蟑螂体内的寄生虫和蟑螂卵,避免蟑螂体内的寄生虫和蟑螂卵外溢而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当蟑螂死亡之后,尸体会残留在通道的内部,堵塞通道阻止其他蟑螂通过通道,需要使用者及时清理,否则会影响蟑螂的捕捉效率,从而增加了使用者的清理频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蟑螂诱捕系统,其具有降低使用者清理频率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效蟑螂诱捕系统,所述盒体包括底座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顶盖,所述底座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底座开设有供蟑螂进入所述容置腔的第一入口,所述顶盖开设有供蟑螂进入所述容置腔的第二入口,所述容置腔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诱饵、用于承托诱饵的托盘和供蟑螂爬向所述托盘的第一电杆,所述托盘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留有距离,所述第一电杆的一端与所述托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杆的周侧设置有第一金属丝壁网,所述安装槽的槽壁设置有用于收集蟑螂尸体的收集盘,所述收集盘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诱饵可以通过发出气味,吸引蟑螂进入容置腔中。盒体设置有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方便蟑螂进入容置腔中,从而提高处理效率。由于诱饵在安装槽的内部,当蟑螂向诱饵前进时,需要通过第一电杆,且当蟑螂接触第一金属丝壁网时会被电死,蟑螂的尸体会掉进第一电杆下方的收集盘中。这种方式可避免蟑螂的尸体堆积在第一电杆表面阻碍其他蟑螂通过第一电杆,降低使用者的清理频率。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入口接近容置腔的一端设置有供蟑螂爬向所述托盘的第二电杆,所述第二电杆的周侧设置有第二金属丝壁网,所述第二金属丝壁网的位置与所述收集盘槽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第二入口进入容置腔的蟑螂可沿着第二电杆爬向诱饵,当蟑螂触碰到第二金属丝壁网时,会被电死然后掉进收集盘中。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入口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二,所述第二入口设置有供蟑螂爬向所述第二电杆的连接环,所述第二入口围绕所述连接环的轮廓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使诱饵气味扩散的范围更大,吸引更多蟑螂;另一方面可使蟑螂可从顶盖上的多个位置进入容置腔,通过连接环爬向第二电杆。这种方式可提升蟑螂进入容置腔的数量,从而提高蟑螂诱捕系统的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杆整体呈螺旋形分布,且所述第二电杆的螺纹直径以远离所述托盘到接近所述托盘的距离逐渐变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蟑螂在沿着第二电杆爬行的过程中逐渐向托盘靠拢,使被电死的蟑螂始终可以落进收集盘内。另一方面,可减少第二电杆的占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作为优选,所述顶盖的内侧设置有光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第二入口进入容置腔的蟑螂不容易在光滑面上移动,只能通过连接环沿着第二电杆移动,避免蟑螂沿着顶盖的内壁爬行又通过第一入口离开容置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入口设置有单向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容置腔内部的蟑螂通过第一入口离开容置腔,使蟑螂无路可走,只能爬向托盘,提高蟑螂的处理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顶盖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供所述固定环螺纹连接的螺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旋拧顶盖完成顶盖及顶座之间的安装或拆卸,方便使用者对更换诱饵。
作为优选,所述顶盖设置有供使用者观察所述容置腔内部的视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视窗观察容置腔内部的情况,避免容置腔内还留有蟑螂活着的情况下打开收集盘,导致蟑螂爬出来。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外侧开设有与所述收集盘匹配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需要清理收集盘里面蟑螂的时候,可直接使收集盘从安装槽中抽出。
作为优选,所述收集盘设置有供使用者施力的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把手对收集盘施力,方便使用者取出收集盘,从而提高蟑螂诱捕系统的清理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可避免蟑螂的尸体堆积在第一电杆表面阻碍其他蟑螂通过第一电杆,降低使用者的清理频率;
2.本实用新型提高蟑螂诱捕系统的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提高蟑螂诱捕系统的清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高效蟑螂诱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第一入口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一种高效蟑螂诱捕系统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收集盘打开状态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盒体;2、顶盖;21、光滑面;22、连接环;221、固定杆;23、第二电杆;231、第二金属丝壁网;24、固定环;241、螺纹槽;3、底座;31、容置腔;32、出料口;33、安装槽;331、收集盘;3311、把手;34、托盘;341、诱饵;35、第一电杆;351、第一金属丝壁网;4、第一入口;41、单向门;411、转动轴;412、上盖板;413、下盖板;42、转动孔;43、爬坡;44、连通槽;5、第二入口;6、视窗;61、透明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效蟑螂诱捕系统,包括有盒体1,盒体1包括有顶盖2和底座3,其中顶盖2位于底座3的上方。
底座3的截面呈矩形,底座3接近顶盖2的一面为上表面,底座3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容置腔31。底座3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32,且与出料口32相邻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入口4,两个第一入口4与容置腔31之间分别开设有连通槽44,连通槽44连通第一入口4及容置腔31。
第一入口4的内侧设置有爬坡43,爬坡43的下表面粘于第一入口4的底面,且爬坡43的上表面以远离容置腔31到接近容置腔31的方向向上倾斜,使蟑螂可以通过第一入口4进去容置腔31的内部。
第一入口4远离爬坡43的一端设置有单向门41,单向门41包括有转动轴411、上盖板412和下盖板413。转动轴411以水平方向设置,第一入口4接近转动轴411两端槽壁的上部开设有两个转动孔42,转动轴411通过转动孔42与第一入口4转动连接。
上盖板412的上表面抵接于第一入口4内侧的顶部,上盖板412的下表面粘于转动轴411的周侧,且上盖板412以接近容置腔31到远离容置腔31的方向向上倾斜。
下盖板413的下表面抵接于第一入口4内侧的底部,下盖板413的上表面粘于转动轴411的周侧,且下盖板413以接近容置腔31到远离容置腔31的方向向下倾斜。
当蟑螂从第一入口4外侧进入容置腔31时,蟑螂可推动下盖板413,使下盖板413绕转动轴411转动,从而进入容置腔31;当蟑螂从容置腔31进入第一入口4时,蟑螂对下盖板413施力的时候,第一入口4对上盖板412施加压力,使下盖板413不能转动,从而无法脱离容置腔31。
参照图3和图4,容置腔3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33。安装槽33的内部设置有一个托盘34和四条第一电杆35,其中两条第一电杆35位于托盘34接近一个第一入口4的一边,另外两条第一电杆35位于托盘34接近另外一个第一入口4的一边。
托盘34位于安装槽33的中部,且托盘34的下表面与安装槽33的槽底之间留有距离,托盘34的上表面放置有诱饵341。第一电杆35接近诱饵341的一端粘于托盘34的周侧,另一端粘于安装槽33的槽口,且各第一电杆35均从接近托盘34到远离托盘34的方向延伸,使第一电杆35形成从安装槽33槽口通往托盘34的通道。
第一电杆35接近诱饵341的一边粘有第一金属丝壁网351,第一金属丝壁网351包裹在第一电杆35的周侧。底座3的外侧栓接有电源,电源与第一金属丝壁网351电性连接。
当蟑螂向诱饵341前进需要通过第一电杆35,一旦蟑螂接触第一金属丝壁网351时会被电死,从而达到灭杀蟑螂的目的。
安装槽33的槽底放置有收集盘331,收集盘331的周侧贴合于安装槽33的槽壁。出料口32的形状与收集盘331相匹配,且出料口32l连通安装槽33。收集盘331接近出料口32的一侧粘有把手3311。
在第一电杆35上死亡的蟑螂会掉落进收集盘331中,使用者可对把手3311施加以接近容置腔31到远离容置腔31方向的力,使收集盘331从出料口32中脱离容置腔31,从而对蟑螂尸体进行集中清理。
顶盖2的底部呈圆形,且半径以接近底座3到远离底座3的方向逐渐变小,使顶盖2的纵向截面呈弧形。顶盖2的内侧贴有光滑面21,使顶盖2内侧表面的摩擦系数较小。
顶盖2的内侧中部设置有连接环22,连接环22呈圆形。连接环22的内侧粘有三条固定杆221,固定杆221的上部与顶盖2栓接,使连接环22与顶盖2相对固定,且连接环22的上表面贴合于顶盖2的内侧。
顶盖2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第二入口5,第二入口5连通顶盖2的内侧。第二入口5沿连接环22均匀分布,且第二入口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内切于连接环22的外轮廓边缘。
连接环22与托盘34之间设置有第二电杆23,第二电杆23的分布呈螺旋形,且第二电杆23的螺纹直径以远离托盘34到接近托盘34的距离逐渐变小。第二电杆23的上部粘于连接环22的下部,第二电杆23的下部贴合于托盘34的上表面。
第二入口5一方面可使诱饵341气味扩散的范围更大,吸引更多蟑螂。另一方面可使蟑螂可从顶盖2上的多个位置进入容置腔31中,且当蟑螂进入容置腔31时,由于顶盖2的内侧光滑,蟑螂可通过连接环22爬向第二电杆23,并沿着第二电杆23爬向诱饵341。
第二电杆23的下部粘有第二金属丝壁网231,第二金属丝壁网231与电源电连接。第二金属丝壁网231包裹在第二电杆23外侧,并沿第二电杆23的螺旋状路径分布。第二金属丝壁网23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在收集盘331的内部。
当蟑螂从第二入口5进入容置腔31并沿着第二电杆23爬向诱饵341时,会逐渐向托盘34靠拢,当蟑螂接触到第二金属丝壁网231时会被电死掉进收集盘331中。
顶盖2的下表面粘有固定环24,固定环24呈圆形,且固定环24的内径与顶盖2的底部相匹配,固定环24的外侧开设有螺纹。底座3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槽241,螺纹槽241呈圆环形,且螺纹槽241与固定环24相匹配。固定环24与螺纹槽241螺纹连接,使顶盖2与底座3之间相对固定。
使用者可以通过旋拧顶盖2完成顶盖2及顶座之间的安装或拆卸,方便使用者对更换诱饵341。
顶盖2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视窗6,视窗6连通顶盖2的内侧,且视窗6的内侧设置有透明片61,透明片61与视窗6相匹配,透明片61的周侧粘于视窗6的内壁。使用者可以通过视窗6观察容置腔31内部的情况,避免容置腔31内还留有蟑螂活着的情况下打开收集盘331,导致蟑螂爬出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诱饵341可以通过第一入口4或第二入口5向容置腔31的外部发出气味,吸引蟑螂进入容置腔31中。由于诱饵341在安装槽33的内部,当蟑螂从向诱饵341前进时,需要通过第一电杆35或第二电杆23,且当蟑螂接触第一金属丝壁网351或第二金属丝壁网231时会被电死,蟑螂的尸体会掉进安装槽33内的收集盘331中。这种方式可避免蟑螂的尸体堆积在第一电杆35表面阻碍其他蟑螂通过第一电杆35,降低使用者的清理频率。另外的,使用者可通过把手3311直接抽出收集盘331,对蟑螂进行处理。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效蟑螂诱捕系统,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包括底座(3)和安装在所述底座(3)上的顶盖(2),所述底座(3)开设有容置腔(31),所述底座(3)开设有供蟑螂进入所述容置腔(31)的第一入口(4),所述顶盖(2)开设有供蟑螂进入所述容置腔(31)的第二入口(5),所述容置腔(3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33),所述安装槽(33)的内部设置有诱饵(341)、用于承托诱饵(341)的托盘(34)和供蟑螂爬向所述托盘(34)的第一电杆(35),所述托盘(34)与所述安装槽(33)的槽底留有距离,所述第一电杆(35)的一端与所述托盘(3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杆(35)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槽(33)的槽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杆(35)的周侧设置有第一金属丝壁网(351),所述安装槽(33)的槽壁设置有用于收集蟑螂尸体的收集盘(331),所述收集盘(331)与所述底座(3)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蟑螂诱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口(5)接近容置腔(31)的一端设置有供蟑螂爬向所述托盘(34)的第二电杆(23),所述第二电杆(23)的周侧设置有第二金属丝壁网(231),所述第二金属丝壁网(231)的位置与所述收集盘(331)槽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蟑螂诱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口(5)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二,所述第二入口(5)设置有供蟑螂爬向所述第二电杆(23)的连接环(22),所述第二入口(5)围绕所述连接环(22)的轮廓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蟑螂诱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杆(23)整体呈螺旋形分布,且所述第二电杆(23)的螺纹直径以远离所述托盘(34)到接近所述托盘(34)的距离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蟑螂诱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的内侧设置有光滑面(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蟑螂诱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口(4)设置有单向门(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蟑螂诱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环(24),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开设有供所述固定环(24)螺纹连接的螺纹槽(24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蟑螂诱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设置有供使用者观察所述容置腔(31)内部的视窗(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蟑螂诱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外侧开设有与所述收集盘(331)匹配的出料口(32),所述出料口(32)连通所述安装槽(3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效蟑螂诱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盘(331)设置有供使用者施力的把手(3311)。
CN201922247988.2U 2019-12-14 2019-12-14 一种高效蟑螂诱捕系统 Active CN2112981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47988.2U CN211298158U (zh) 2019-12-14 2019-12-14 一种高效蟑螂诱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47988.2U CN211298158U (zh) 2019-12-14 2019-12-14 一种高效蟑螂诱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98158U true CN211298158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60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47988.2U Active CN211298158U (zh) 2019-12-14 2019-12-14 一种高效蟑螂诱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981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8688A (zh) * 2021-11-22 2022-03-04 深圳市翔虹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蟑螂捕杀装置及捕杀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8688A (zh) * 2021-11-22 2022-03-04 深圳市翔虹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蟑螂捕杀装置及捕杀方法
CN114128688B (zh) * 2021-11-22 2023-02-10 深圳市翔虹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蟑螂捕杀装置及捕杀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56077A (zh) 多功能实蝇智能物理杀虫灯
CN211298158U (zh) 一种高效蟑螂诱捕系统
CN209898056U (zh) 一种杀虫灯风扇
CN109042587A (zh) 一种园林用灭虫灯
CN209768681U (zh) 一种蚊虫蝇捕杀装置
CN209121052U (zh) 一种养鸭场诱虫灯
CN209898043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灭蝇笼
CN210642081U (zh) 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诱虫灯
CN208739948U (zh) 一种环保杀虫灯
KR100746600B1 (ko) 파리살충기
CN201770226U (zh) 组合式捕蝇垃圾桶
CN201745985U (zh) 带有捕蝇装置的垃圾桶
CN201585358U (zh) 一种方便清理灭蚊灯
CN107318805B (zh) 一种高压静电灭虫装置
CN2624626Y (zh) 捕蚊装置
CN103662512A (zh) 带蚊蝇诱捕器的垃圾桶
CN220936393U (zh) 一种用于蔬菜种植的灭虫灯
CN220191915U (zh) 一种捕虫笼网及灯光诱虫捕虫装置
CN210143631U (zh) 一种高效的昆虫捕捉装置
CN220529067U (zh) 一种林业杀虫灯
CN214546698U (zh) 蚊子灭杀装置
CN216821383U (zh) 一种基于红外线灭杀的杀虫器
CN202625079U (zh) 带有捕蝇装置的垃圾桶
CN215531077U (zh) 一种中药材林下种植的防虫装置
CN212697325U (zh) 一种组合式led杀虫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