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85678U - 基于快速预压固结处理水下软土地基的复合基础 - Google Patents

基于快速预压固结处理水下软土地基的复合基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85678U
CN211285678U CN201921988607.XU CN201921988607U CN211285678U CN 211285678 U CN211285678 U CN 211285678U CN 201921988607 U CN201921988607 U CN 201921988607U CN 211285678 U CN211285678 U CN 211285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on disc
water
space
bucket
composite foun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8860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玉贞
王翔南
郝青硕
余鹏
刘千惠
段志杰
高溢钊
祁生钧
师海
吕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98860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85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85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856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快速预压固结处理水下软土地基的复合基础,包括:预压固结构件,其上形成有上端封闭、下端敞口的预压固结空间;支撑板,沿径向水平设置在预压固结构件内,以将预压固结构件的预压固结空间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且支撑板上布设有若干个排水孔;排水构件,布置在预压固结构件内,且排水构件的出水端连通预压固结构件的上部空间;抽水管,抽水管的一端与预压固结构件的上部空间连接,抽水管的另一端与抽水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抽水设备将复合基础下方土体内的孔隙水不断排出,使孔隙水压力转换为有效应力,土体被压缩变得密实,从而可以主动提高地基的强度。

Description

基于快速预压固结处理水下软土地基的复合基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复合基础,具体是关于一种基于快速预压固结处理水下软土地基的复合基础,属于岩土工程和海洋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涉及到水下地基基础的工程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海上风力发电塔、海上科学观测站和海上油气平台等海上工程建设突飞猛进。例如,近年来海上风机呈爆发式发展,目前常用的海上风机基础形式有单桩基础、多桩承台基础、重力式基础、桶式基础、导管架式基础以及漂浮式基础,还有上述不同形式的组合,如加摩擦盘的复合桶式基础、摩擦盘和单桩的复合基础、单桩-摩擦盘-筒式复合基础,等等。
在遇到海底上层地基是软黏土时,因其强度很低,故设计的基础尺寸很大;特别是在覆盖层没有足够厚度时,常常采用嵌岩桩,这将加大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此外,对于黏性土地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也不易消散。
在岩土工程中,对水下地基的常用处理方法有换砂法、沉井法及桩基础法等,上述这些方法或者对水深有要求,或者无法全程处于水下施工,或者工期过长、投资过大。
虽然水下预压法作为一种处理水下地基的方法提出已久,但目前在工程上并没有被广泛应用。例如已有发明专利申请“一种水下真空预压系统及其施工方法(CN201811095807.2)”和“适用于水下淤泥环境的真空预压加固施工方法(ZL201410748501.8)”,其特点是利用大气压和上方水体的压力加快水下土体固结,实现了全程水下施工的目标,但缺点是不适用于深水作业,工序复杂,不能控制加固后地基的平整度;遇到渗透系数较大的土层时,吸水量过大,整个系统失效,会造成很大损失;此外,在上面做建筑物基础时还要再次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快速预压固结处理水下软土地基的复合基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快速预压固结处理水下软土地基的复合基础,包括:预压固结构件,其上形成有上端封闭、下端敞口的预压固结空间;支撑板,沿径向水平设置在所述预压固结构件内,以将所述预压固结构件的预压固结空间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且所述支撑板上布设有若干个排水孔;排水构件,布置在所述预压固结构件内,且所述排水构件的出水端连通所述预压固结构件的上部空间;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一端与所述预压固结构件的上部空间连接,所述抽水管的另一端与抽水设备连接。
所述的复合基础,优选的,所述预压固结构件包括:外吸力桶,所述外吸力桶的桶口朝下、桶底朝上;内吸力桶,设置在所述外吸力桶内,且所述内吸力桶的桶底与所述外吸力桶的桶底呈一体设置;所述排水构件布置在所述外吸力桶和内吸力桶内。
所述的复合基础,优选的,所述预压固结构件包括:摩擦盘,所述摩擦盘的外周具有向下延伸的裙板,以使所述摩擦盘的下部形成一盘状空间,所述摩擦盘的上部设置有配重;内吸力桶,设置在所述摩擦盘的下部,且所述内吸力桶与所述摩擦盘呈一体设置;所述排水构件布置在所述摩擦盘的盘状空间和内吸力桶内。
所述的复合基础,优选的,还包括单桩,所述预压固结构件为桶口朝下、桶底朝上的吸力桶,所述单桩贯穿所述吸力桶且与所述吸力桶之间形成移动副,所述排水构件布置在所述吸力桶内。
所述的复合基础,优选的,还包括单桩,所述预压固结构件为摩擦盘,所述摩擦盘的外周具有向下延伸的裙板,以使所述摩擦盘的下部形成一盘状空间,所述摩擦盘的上部设置有配重;所述单桩贯穿所述摩擦盘且与所述摩擦盘之间形成移动副,所述排水构件布置在所述摩擦盘的盘状空间内。
所述的复合基础,优选的,在所述预压固结构件的上部空间和所述抽水管内均填充有土工织物层。
所述的复合基础,优选的,所述排水构件为排水板或排水管。
所述的复合基础,优选的,所述预压固结构件的内部空间通过沿轴向设置的分舱隔板分隔为至少三个独立的平衡舱室,所述抽水管分别与各个所述平衡舱室的上部空间连通。
所述的复合基础,优选的,还包括水平控制机构,所述水平控制机构包括:电磁阀,多个所述电磁阀分别安装在与各个所述平衡舱室的上部空间连通的所述抽水管上;水平传感器,安装在所述预压固结构件的顶部;嵌入式控制器,亦安装在所述预压固结构件的顶部,且所述嵌入式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水平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嵌入式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各个所述电磁阀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抽水设备将复合基础下方土体内的孔隙水不断排出,使孔隙水压力转换为有效应力,土体被压缩变得密实,从而可以主动提高地基的强度。2、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基础下放的水深越大,则该复合基础可以利用的固结压力范围越大,因此受水深的限制小,适用性强。3、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地基处理和复合基础安装施工同时进行,大大提高了复合基础的施工效率。4、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排水板留在地基中有助于消散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5、本实用新型可与水平控制机构联合使用以实现复合基础的智能调平,可很好地控制加固后地基的平整度。6、本实用新型可在遇到台风等紧急情况时,抽水加吸力,相当于加压重,起到稳定的作用。7、本实用新型的预压固结构件可将待处理的地基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可防止地基侧胀,即使遇到渗透系数较大的土层,也可控制抽水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正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正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6是图4的B-B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正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俯视图;
图9是图7的C-C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桶-桶-板复合基础,包括:外吸力桶1,外吸力桶1的桶口朝下、桶底朝上;内吸力桶2,设置在外吸力桶1内,且内吸力桶2的桶底与外吸力桶1的桶底呈一体设置;支撑板3,沿径向水平设置在外吸力桶1和内吸力桶2内,以将外吸力桶1和内吸力桶2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且支撑板3上布设有若干个排水孔;排水板4(也可以是排水管),沿轴向布置在外吸力桶1和内吸力桶2内,且排水板4的出水端连通外吸力桶1和内吸力桶2的上部空间;抽水管5,抽水管5的一端分别与外吸力桶1和内吸力桶2的上部空间连接,抽水管5的另一端与抽水设备(图中未示出)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基础在施工时,首先将该复合基础放到预定位置并沉入水下,在自重或锤击的作用下使外吸力桶1和内吸力桶2插入土体一定深度,此时外吸力桶1和内吸力桶2的内部就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然后开启抽水设备,通过排水板4抽出外吸力桶1和内吸力桶2内的水,此时复合基础下的水压力变小,上方的水压会作用在复合基础上使其不断向下推进,当支撑板3与土体接触时将水压转换为固结压力传至下方的土体上;与此同时,随着土体内的孔隙水不断排出,孔隙水压力则转换为有效应力,土体被压缩变得密实,强度提高,从而达到软土地基加固的目的;最后复合基础施工和地基处理同时完成后,抽水量逐渐减小,直至达到自然状态,此时可在复合基础上施工塔筒6(塔筒6也可以预先施工在复合基础上)。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在外吸力桶1和内吸力桶2的上部空间以及抽水管5内均填充有土工织物层7,以防止泥沙进入导致管道堵塞。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吸力桶1和内吸力桶2之间的环空通过沿轴向设置的分舱隔板8分隔为四个独立的平衡舱室,抽水管5分别与四个平衡舱室的上部空间连通。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该复合基础还包括水平控制机构,该水平控制机构包括:电磁阀9,四个电磁阀9分别安装在与四个平衡舱室的上部空间连通的四根抽水管5上;水平传感器10,安装在外吸力桶1的顶壁上;嵌入式控制器11,亦安装在外吸力桶1的顶壁上,且嵌入式控制器11的输入端与水平传感器10电连接,嵌入式控制器11的输出端分别与四个电磁阀9电连接。由此,在抽水过程中,水平传感器10可以实时监测复合基础在各个时刻的水平状态并将倾角信息发送至嵌入式控制器11,嵌入式控制器11根据倾角信息自动控制相应电磁阀9的开度,以控制各平衡舱室的抽水的速度,从而保证复合基础在向下推进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实施例二: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盘-桶-板复合基础,包括:摩擦盘12,摩擦盘12为面积较大且有一定刚度的盘状结构物,摩擦盘12的外周具有向下延伸的裙板,以使摩擦盘12的下部形成一盘状空间,摩擦盘12的上部设置有配重;内吸力桶2,设置在摩擦盘12的下部中心,且内吸力桶2与摩擦盘12呈一体设置;支撑板3,沿径向水平设置在摩擦盘12的盘状空间和内吸力桶2内,以将摩擦盘12的盘状空间和内吸力桶2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且支撑板3上布设有若干个排水孔;排水板4(也可以是排水管),沿轴向布置在摩擦盘12的盘状空间和内吸力桶2内,且排水板4的出水端连通摩擦盘12的盘状空间和内吸力桶2的上部空间;抽水管5,抽水管5的一端分别与摩擦盘12的盘状空间和内吸力桶2的上部空间连接,抽水管5的另一端与抽水设备(图中未示出)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基础在施工时,首先将该复合基础放到预定位置并沉入水下,在自重的作用下使摩擦盘12的裙板和内吸力桶2插入土体一定深度,此时摩擦盘12的盘状空间和内吸力桶2的内部就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然后开启抽水设备,通过排水板4抽出摩擦盘12的盘状空间和内吸力桶2内的水,此时复合基础下的水压力变小,上方的水压会作用在复合基础上使其不断向下推进,当支撑板3与土体接触时将水压转换为固结压力传至下方的土体上;随着土体内的孔隙水的排出,孔隙水压力则转换为有效应力,土体被压缩变得密实,强度提高,从而达到软土地基加固的目的;最后复合基础施工和地基处理同时完成后,抽水量逐渐减小,直至达到自然状态,此时可在复合基础上施工塔筒6(塔筒6也可以预先施工在复合基础上)。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在摩擦盘12的底部和内吸力桶2的上部空间以及抽水管5内均填充有土工织物层7,以防止泥沙进入导致管道堵塞。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摩擦盘12的底部和内吸力桶2之间的环空通过沿轴向设置的分舱隔板8分隔为四个独立的平衡舱室,抽水管5分别与四个平衡舱室的上部空间连通。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该复合基础还包括水平控制机构,该水平控制机构包括:电磁阀9,四个电磁阀9分别安装在与四个平衡舱室的上部空间连通的四根抽水管5上;水平传感器10,安装在摩擦盘12的顶壁上;嵌入式控制器11,亦安装在摩擦盘12的顶壁上,且嵌入式控制器11的输入端与水平传感器10电连接,嵌入式控制器11的输出端分别与四个电磁阀9电连接。由此,在抽水过程中,水平传感器10可以实时监测复合基础在各个时刻的水平状态并将倾角信息发送至嵌入式控制器11,嵌入式控制器11根据倾角信息自动控制相应电磁阀9的开度,以控制各平衡舱室的抽水的速度,从而保证复合基础在向下推进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实施例三:
如图7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盘-桩-板复合基础,包括:摩擦盘12,摩擦盘12为面积较大且有一定刚度的盘状结构物,摩擦盘12的外周具有向下延伸的裙板,以使摩擦盘12的下部形成一盘状空间,摩擦盘12的上部设置有配重;支撑板3,沿径向水平设置在摩擦盘12的盘状空间内,以将摩擦盘12的盘状空间内部空间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且支撑板3上布设有若干个排水孔;排水板4(也可以是排水管),沿轴向布置在摩擦盘12的盘状空间内,且排水板4的出水端连通摩擦盘12的盘状空间上部空间;抽水管5,抽水管5的一端分别与摩擦盘12的盘状空间上部连接,抽水管5的另一端与抽水设备(图中未示出)连接;单桩13,单桩13贯穿摩擦盘12且与摩擦盘12之间形成移动副。
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基础在施工时,首先将该复合基础放到预定位置并沉入水下,并锤击单桩13使其插入土体,摩擦盘12的裙板则在自重作用下插入土体一定深度,此时摩擦盘12的盘状空间内就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然后开启抽水设备,通过排水板4抽出摩擦盘12的盘状空间内的水,此时复合基础下的水压力变小,上方的水压会作用在摩擦盘12上使其沿着单桩13不断向下推进,当支撑板3与土体接触时将水压转换为固结压力传至下方的土体上;随着土体内的孔隙水的排出,孔隙水压力转换为有效应力,土体被压缩变得密实,强度提高,从而达到软土地基加固的目的;最后可以根据需要在摩擦盘12和单桩13之间通过灌浆或其它方法使二者固结,复合基础施工和地基处理同时完成后,抽水量逐渐减小,直至达到自然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在摩擦盘12的底部以及抽水管5内均填充有土工织物层7,以防止泥沙进入导致管道堵塞。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摩擦盘12的底部与单桩13之间的环空通过沿轴向设置的分舱隔板8分隔为四个独立的平衡舱室,抽水管5分别与四个平衡舱室的上部空间连通。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该复合基础还包括水平控制机构,该水平控制机构包括:电磁阀9,四个电磁阀9分别安装在与四个平衡舱室的上部空间连通的四根抽水管5上;水平传感器10,安装在摩擦盘12的顶壁上;嵌入式控制器11,亦安装在摩擦盘12的顶壁上,且嵌入式控制器11的输入端与水平传感器10电连接,嵌入式控制器11的输出端分别与四个电磁阀9电连接。由此,在抽水过程中,水平传感器10可以实时监测复合基础在各个时刻的水平状态并将倾角信息发送至嵌入式控制器11,嵌入式控制器11根据倾角信息自动控制相应电磁阀9的开度,以控制各平衡舱室的抽水的速度,从而保证复合基础在向下推进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可形成的复合基础还包括:桶-板复合基础、盘-板复合基础以及桶-桩-板复合基础等多种形式,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制作工艺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Claims (9)

1.一种基于快速预压固结处理水下软土地基的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压固结构件,其上形成有上端封闭、下端敞口的预压固结空间;
支撑板(3),沿径向水平设置在所述预压固结构件内,以将所述预压固结构件的预压固结空间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且所述支撑板(3)上布设有若干个排水孔;
排水构件(4),布置在所述预压固结构件内,且所述排水构件(4)的出水端连通所述预压固结构件的上部空间;
抽水管(5),所述抽水管(5)的一端与所述预压固结构件的上部空间连接,所述抽水管(5)的另一端与抽水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固结构件包括:
外吸力桶(1),所述外吸力桶(1)的桶口朝下、桶底朝上;
内吸力桶(2),设置在所述外吸力桶(1)内,且所述内吸力桶(2)的桶底与所述外吸力桶(1)的桶底呈一体设置;
所述排水构件(4)布置在所述外吸力桶(1)和内吸力桶(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固结构件包括:
摩擦盘(12),所述摩擦盘(12)的外周具有向下延伸的裙板,以使所述摩擦盘(12)的下部形成一盘状空间,所述摩擦盘(12)的上部设置有配重;
内吸力桶(2),设置在所述摩擦盘(12)的下部,且所述内吸力桶(2)与所述摩擦盘(12)呈一体设置;
所述排水构件(4)布置在所述摩擦盘(12)的盘状空间和内吸力桶(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桩(13),所述预压固结构件为桶口朝下、桶底朝上的吸力桶,所述单桩(13)贯穿所述吸力桶且与所述吸力桶之间形成移动副,所述排水构件(4)布置在所述吸力桶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桩(13),所述预压固结构件为摩擦盘(12),所述摩擦盘(12)的外周具有向下延伸的裙板,以使所述摩擦盘(12)的下部形成一盘状空间,所述摩擦盘(12)的上部设置有配重;所述单桩(13)贯穿所述摩擦盘(12)且与所述摩擦盘(12)之间形成移动副,所述排水构件(4)布置在所述摩擦盘(12)的盘状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压固结构件的上部空间和所述抽水管(5)内均填充有土工织物层(7)。
7.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构件(4)为排水板或排水管。
8.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固结构件的内部空间通过沿轴向设置的分舱隔板(8)分隔为至少三个独立的平衡舱室,所述抽水管(5)分别与各个所述平衡舱室的上部空间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基础还包括水平控制机构,所述水平控制机构包括:
电磁阀(9),多个所述电磁阀(9)分别安装在与各个所述平衡舱室的上部空间连通的所述抽水管(5)上;
水平传感器(10),安装在所述预压固结构件的顶部;
嵌入式控制器(11),亦安装在所述预压固结构件的顶部,且所述嵌入式控制器(11)的输入端与所述水平传感器(10)电连接,所述嵌入式控制器(11)的输出端分别与各个所述电磁阀(9)电连接。
CN201921988607.XU 2019-11-18 2019-11-18 基于快速预压固结处理水下软土地基的复合基础 Active CN211285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8607.XU CN211285678U (zh) 2019-11-18 2019-11-18 基于快速预压固结处理水下软土地基的复合基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8607.XU CN211285678U (zh) 2019-11-18 2019-11-18 基于快速预压固结处理水下软土地基的复合基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85678U true CN211285678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18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88607.XU Active CN211285678U (zh) 2019-11-18 2019-11-18 基于快速预压固结处理水下软土地基的复合基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856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4420A (zh) * 2019-11-18 2020-03-27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快速预压固结处理水下软土地基的复合基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4420A (zh) * 2019-11-18 2020-03-27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快速预压固结处理水下软土地基的复合基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6101B (zh) 可移动预制多筒型重力式混合基础
CN111945773A (zh) 一种海上风电的桩箱桶复合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KR20110030628A (ko) 근해 풍력 기지 산업에 이용하기 위한 지지 구조물
CN104343127A (zh) 吸力桩式重力基础及其安装装置和安装方法
CN103015455B (zh) 桥梁桩桶组合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100432343C (zh) 横跨并保护海底管线的筒型基础海堤结构及安装方法
CN102296629B (zh) 一种适用于海洋工程的塔筒式结构物及其安装方法
CN211285678U (zh) 基于快速预压固结处理水下软土地基的复合基础
CN110924420A (zh) 一种基于快速预压固结处理水下软土地基的复合基础
CN214401870U (zh) 一种海上风电单桩、支撑盘和小型吸力桶的复合基础结构
CN211498807U (zh) 一种水下软土地基快速预压固结装置
CN105544597A (zh) 适用于潟湖相岛礁环境下的组合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487222B (zh) 一种用于夯实水下抛石的重锤
CN110670620A (zh) 一种带有翼板的现浇重力式吸力式沉箱基础
CN212612601U (zh) 一种海上风电的桩箱桶复合基础
JPH11158886A (ja) 水中基礎の構築方法
CN113605368B (zh) 用于厚覆盖层地区大跨拱桥格构式地下连续墙及施工方法
CN205530330U (zh) 浮式负压基础组合结构
CN111336072A (zh) 用于海上电气平台的桶型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3420278U (zh) 吸力桩式重力基础及其安装装置
CN113235514A (zh) 下分舱设计的隔舱吸力式钢圆筒岛壁护岸结构及安装方法
CN102359117B (zh) 一种适用于海洋工程的混凝土重力式基础及其安装方法
CN113638441A (zh) 一种桩桶组合式导管架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194669U (zh) 一种用于圆锥筒形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的混凝土隔舱结构
CN217480230U (zh) 适用于深水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大圆筒基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