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83721U - 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83721U
CN211283721U CN201922223447.6U CN201922223447U CN211283721U CN 211283721 U CN211283721 U CN 211283721U CN 201922223447 U CN201922223447 U CN 201922223447U CN 211283721 U CN211283721 U CN 211283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over
cooling
sodium hypochlorite
tail gas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234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家立
赵伟
王燕斌
王西安
聂昌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Huayu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Huayu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Huayu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Huayu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2344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83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83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837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包括降膜吸收器、中间槽、尾气塔,所述降膜吸收器包括冷却筒体、上封头、下封头,所述冷却筒体包括筒体本体、上端盖、下端盖、多个冷却列管,本实用新型中,冷却列管的上端超出上端盖一定高度,多个冷却列管的上端相互平齐,这样,随着氢氧化钠溶液不断地进入接收室后,接收室内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液面高度相对稳定,使得氢氧化钠溶液能相对均匀的进入每个冷却列管,冷却列管的上端面均匀密布的溢流槽,能使得氢氧化钠溶液沿冷却列管周向各个位置均匀流淌,有利于在冷却列管内壁形成一周厚度均匀的液膜层,有利于稳定的制得15%的次氯酸钠。

Description

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次氯酸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
背景技术
次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氧化剂和含氯消毒剂,用作漂白剂、氧化剂及水净化剂用于造纸、纺织、轻工业等,具有漂白、杀菌、消毒的作用。其氧化能力强、作用快、效果好,其作用很广泛。现有技术中次氯酸钠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盐水电解、氯气与氢氧化钠接触反应。目前多采用降膜吸收器来生产次氯酸钠,采用降膜吸收器生产次氯酸钠时,对温度的控制要求十分苛刻,由于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如果温度过高,不利于反应的进行,难以稳定的制得15%的次氯酸钠,如果温度过低,降膜吸收器内会产生结晶而堵塞列管,影响降膜吸收器内列管的传热,也难以稳定的制得15%的次氯酸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不足,有必要提出一种可稳定制得15%的次氯酸钠的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
还有必要提出一种可稳定制得15%的次氯酸钠的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方法。
一种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包括降膜吸收器、中间槽、尾气塔,所述降膜吸收器竖直设置,所述降膜吸收器包括冷却筒体、上封头、下封头,所述冷却筒体包括筒体本体、上端盖、下端盖、多个冷却列管,所述筒体本体为一个中空柱体,筒体本体上下两端分别由上端盖和下端盖密封,所述筒体本体、上端盖、下端盖形成一个密封的冷却室,所述上封头扣盖在上端盖上,所述上封头与上端盖形成一个密封的接收室,所述下封头扣盖在下端盖上,所述下封头与下端盖形成一个密封的汇集室,多个冷却列管依次穿过上端盖、下端盖,所述冷却列管的上端与接收室连通,所述冷却列管的下端与汇集室连通,所述冷却列管与冷却室不连通,所述冷却列管的上端超出上端盖一定高度,多个冷却列管相互平行,多个冷却列管的上端相互平齐,多个冷却列管的下端相互平齐,在冷却列管的上端面设有多个溢流槽,多个溢流槽沿冷却列管的上端面周向均匀密布,在上封头的顶部设有气相入口,在上封头的一侧部设有液相入口,所述上封头的气相入口、上封头的液相入口均与接收室连通,在下封头的底部设有气相出口,在下封头的一侧部设有液相出口,所述下封头的气相出口、下封头的液相出口均与汇集室连通,在冷却筒体的上部设有冷却介质入口,在冷却筒体的下部设有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筒体的冷却介质入口、冷却筒体的的冷却介质出口均与冷却室连通,所述下封头的气相出口与尾气塔底部的尾气入口连接,在尾气塔的顶部设有尾气出口,在尾气塔的上部设有喷淋入口,所述下封头的液相出口与中间槽上部的液相入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间槽顶部的挥发物出口与尾气塔底部的尾气入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入口与中间槽底部的液相出口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口与上封头的液相入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溢流槽的槽底高于上端盖的上表面,各个溢流槽的槽底水平高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溢流槽成齿状。
优选的,所述尾气塔为填料塔。
优选的,所述中间槽还包括分流管、第一闸阀、第二闸阀、取样管,所述分流管的两端均与中间槽与降膜吸收器之间的管道连通,在分流管上安装有第一闸阀、第二闸阀,所述取样管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取样管的另一端与第一闸阀、第二闸阀之间的分流管连通。
一种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方法,利用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将氢氧化钠溶液从上封头的液相入口通入接收室,氢氧化钠溶液充满接收室的底面后,从冷却列管的上端面密布的多个溢流槽流入冷却列管管内,氢氧化钠溶液沿冷却列管内壁向下流入汇集室,并在冷却列管的内壁上形成厚度均匀的液膜;
将干燥的氯气从上封头的气相入口通入接收室,氯气沿冷却列管内壁向下流动,并与冷却列管的内壁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将冷冻淡水从冷却筒体的冷却介质入口通入冷却室,以对冷却列管进行冷却,然后从冷却筒体的冷却介质出口流出。
优选的,所述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汇集室内的反应生成物送入中间槽,再利用循环泵从上封头的液相入口通入接收室与氯气继续反应,直至汇集室流出的反应生成物中次氯酸钠含量不小于15%。
优选的,所述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汇集室、中间槽内未反应完全的氯气从尾气塔底部的尾气入口通入尾气塔,未反应完全的氯气从尾气塔塔底向塔顶流动;
将氢氧化钠溶液从尾气塔的喷淋入口通入尾气塔,氢氧化钠溶液从尾气塔塔顶向塔底流动,并与逆向流动的未反应完全的氯气反应,生成的反应生成物中次氯酸钠含量不小于10%。
本实用新型中,冷却列管的上端超出上端盖一定高度,多个冷却列管的上端相互平齐,这样,随着氢氧化钠溶液不断地进入接收室后,接收室内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液面高度相对稳定,使得氢氧化钠溶液能相对均匀的进入每个冷却列管,冷却列管的上端面均匀密布的溢流槽,能使得氢氧化钠溶液沿冷却列管周向各个位置均匀流淌,有利于在冷却列管内壁形成一周厚度均匀的液膜层,液膜层能与氯气均匀接触,反应更完全,冷却列管内各个位置的散热,放热能保持相对的平衡,有利于稳定的制得15%的次氯酸钠。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降膜吸收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中:降膜吸收器10、冷却筒体11、筒体本体111、上端盖112、下端盖113、冷却列管114、溢流槽1141、上封头12、下封头13、中间槽20、分流管21、第一闸阀22、第二闸阀23、取样管24、尾气塔30、循环泵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包括降膜吸收器10、中间槽20、尾气塔30,降膜吸收器10竖直设置,降膜吸收器10包括冷却筒体11、上封头12、下封头13,冷却筒体11包括筒体本体111、上端盖112、下端盖113、多个冷却列管114,筒体本体111为一个中空柱体,筒体本体111上下两端分别由上端盖112和下端盖113密封,筒体本体111、上端盖112、下端盖113形成一个密封的冷却室,上封头12扣盖在上端盖112上,上封头12与上端盖112形成一个密封的接收室,下封头13扣盖在下端盖113上,下封头13与下端盖113形成一个密封的汇集室,多个冷却列管114依次穿过上端盖112、下端盖113,冷却列管114的上端与接收室连通,冷却列管114的下端与汇集室连通,冷却列管114与冷却室不连通,冷却列管114的上端超出上端盖112一定高度,多个冷却列管114相互平行,多个冷却列管114的上端相互平齐,多个冷却列管114的下端相互平齐,在冷却列管114的上端面设有多个溢流槽1141,多个溢流槽1141沿冷却列管114的上端面周向均匀密布,在上封头12的顶部设有气相入口,在上封头12的一侧部设有液相入口,上封头12的气相入口、上封头12的液相入口均与接收室连通,在下封头13的底部设有气相出口,在下封头13的一侧部设有液相出口,下封头13的气相出口、下封头13的液相出口均与汇集室连通,在冷却筒体11的上部设有冷却介质入口,在冷却筒体11的下部设有冷却介质出口,冷却筒体11的冷却介质入口、冷却筒体11的的冷却介质出口均与冷却室连通,下封头13的气相出口与尾气塔30底部的尾气入口连接,在尾气塔30的顶部设有尾气出口,在尾气塔30的上部设有喷淋入口,下封头13的液相出口与中间槽20上部的液相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冷却列管114的上端超出上端盖112一定高度,多个冷却列管114的上端相互平齐,这样,随着氢氧化钠溶液不断地进入接收室后,接收室内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液面高度相对稳定,使得氢氧化钠溶液能相对均匀的进入每个冷却列管114,冷却列管114的上端面均匀密布的溢流槽1141,能使得氢氧化钠溶液沿冷却列管114周向各个位置均匀流淌,有利于在冷却列管114内壁形成一周厚度均匀的液膜层,液膜层能与氯气均匀接触,反应更完全,冷却列管114内各个位置的散热,放热能保持相对的平衡,有利于稳定的制得15%的次氯酸钠。
参见图1和图2,进一步,中间槽20顶部的挥发物出口与尾气塔30底部的尾气入口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入降膜吸收器10的氯气是过量的,多余的氯气从下封头13的气相出口流出后,进入尾气塔30,与尾气塔30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产10%的次氯酸钠,有效处理了多余的氯气,还实现了10%的次氯酸钠和15%的次氯酸钠的联产。
参见图1和图2,进一步,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还包括循环泵40,循环泵40的入口与中间槽20底部的液相出口连接,循环泵40的出口与上封头12的液相入口连接。
本实施例中,中间槽20中反应生成物利用循环泵40再进入降膜吸收器10内,主要考虑到生产起初,反应生成物中含有未反应的氢氧化钠,这些未反应的氢氧化钠再次进入降膜吸收器10内与氯气反应,直至反应平衡后,中间槽20中不再含有未反应的氢氧化钠,从而稳定的制得15%的次氯酸钠。
参见图1和图2,进一步,溢流槽1141的槽底高于上端盖112的上表面,各个溢流槽1141的槽底水平高度相同。
参见图1和图2,进一步,溢流槽1141成齿状。
参见图1和图2,进一步,尾气塔30为填料塔。
参见图1和图2,进一步,中间槽20还包括分流管21、第一闸阀22、第二闸阀23、取样管24,分流管21的两端均与中间槽20与降膜吸收器10之间的管道连通,在分流管21上安装有第一闸阀22、第二闸阀23,取样管24的一端为自由端,取样管24的另一端与第一闸阀22、第二闸阀23之间的分流管21连通。
参见图1和图2,还提供了一种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方法,利用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将氢氧化钠溶液从上封头12的液相入口通入接收室,氢氧化钠溶液充满接收室的底面后,从冷却列管114的上端面密布的多个溢流槽1141流入冷却列管114管内,氢氧化钠溶液沿冷却列管114内壁向下流入汇集室,并在冷却列管114的内壁上形成厚度均匀的液膜;
将干燥的氯气从上封头12的气相入口通入接收室,氯气沿冷却列管114内壁向下流动,并与冷却列管114的内壁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将冷冻淡水从冷却筒体11的冷却介质入口通入冷却室,以对冷却列管114进行冷却,然后从冷却筒体11的冷却介质出口流出。
试验表明,冷却介质的比热容对于降膜吸收器10稳定的制得15%的次氯酸钠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冷却介质采用冷冻盐水时,就会导致降膜吸收器10内温度过低,即使控制冷冻盐水的流量也不能解决降膜吸收器10内会产生结晶而堵塞冷却列管114的问题,由于冷却列管114堵塞后,冷却列管114内壁各个位置的传热变得不均匀,冷却列管114内壁上的氢氧化钠分布也不均匀,难以形成沿冷却列管114内壁流淌的厚度均匀的液膜层,从而难以稳定的制得15%的次氯酸钠。
采用冷冻淡水作为冷却介质,降膜吸收器10内的温度得到有效控制,避免了降膜吸收器10内会产生结晶而堵塞冷却列管114的问题,从而稳定的制得15%的次氯酸钠。
参见图1和图2,进一步,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汇集室内的反应生成物送入中间槽20,再利用循环泵40从上封头12的液相入口通入接收室与氯气继续反应,直至汇集室流出的反应生成物中次氯酸钠含量不小于15%。
参见图1和图2,进一步,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汇集室、中间槽20内未反应完全的氯气从尾气塔30底部的尾气入口通入尾气塔30,未反应完全的氯气从尾气塔30塔底向塔顶流动;
将氢氧化钠溶液从尾气塔30的喷淋入口通入尾气塔30,氢氧化钠溶液从尾气塔30塔顶向塔底流动,并与逆向流动的未反应完全的氯气反应,生成的反应生成物中次氯酸钠含量不小于10%。
实施例1:将氢氧化钠溶液以5m3/h的流量从上封头12的液相入口通入接收室,氢氧化钠溶液充满接收室的底面后,从冷却列管114的上端面密布的多个溢流槽1141流入冷却列管114管内,氢氧化钠溶液沿冷却列管114内壁向下流入汇集室,并在冷却列管114的内壁上形成厚度均匀的液膜,将过量的干燥氯气从上封头12的气相入口通入接收室,氯气沿冷却列管114内壁向下流动,并与冷却列管114的内壁的氢氧化钠溶反应,将汇集室内的反应生成物送入中间槽20,通过取样管24检测中间槽20内次氯酸钠的含量,若中间槽20内次氯酸钠的含量未达到15%,再利用循环泵40从上封头12的液相入口通入接收室与氯气继续反应,直至汇集室流出的反应生成物中次氯酸钠含量为15%。
实施例2:将氢氧化钠溶液以5m3/h的流量从上封头12的液相入口通入接收室,氢氧化钠溶液充满接收室的底面后,从冷却列管114的上端面密布的多个溢流槽1141流入冷却列管114管内,氢氧化钠溶液沿冷却列管114内壁向下流入汇集室,并在冷却列管114的内壁上形成厚度均匀的液膜,将过量的干燥氯气从上封头12的气相入口通入接收室,氯气沿冷却列管114内壁向下流动,并与冷却列管114的内壁的氢氧化钠溶反应,将汇集室内的反应生成物送入中间槽20,通过取样管24检测中间槽20内次氯酸钠的含量,若中间槽20内次氯酸钠的含量未达到15%,再利用循环泵40从上封头12的液相入口通入接收室与氯气继续反应,直至汇集室流出的反应生成物中次氯酸钠含量为15%,将汇集室、中间槽20内未反应完全的氯气从尾气塔30底部的尾气入口通入尾气塔30,未反应完全的氯气从尾气塔30塔底向塔顶流动,将氢氧化钠溶液从尾气塔30的喷淋入口通入尾气塔30,氢氧化钠溶液从尾气塔30塔顶向塔底流动,并与逆向流动的未反应完全的氯气反应,生成的反应生成物中次氯酸钠含量为1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降膜吸收器、中间槽、尾气塔,所述降膜吸收器竖直设置,所述降膜吸收器包括冷却筒体、上封头、下封头,所述冷却筒体包括筒体本体、上端盖、下端盖、多个冷却列管,所述筒体本体为一个中空柱体,筒体本体上下两端分别由上端盖和下端盖密封,所述筒体本体、上端盖、下端盖形成一个密封的冷却室,所述上封头扣盖在上端盖上,所述上封头与上端盖形成一个密封的接收室,所述下封头扣盖在下端盖上,所述下封头与下端盖形成一个密封的汇集室,多个冷却列管依次穿过上端盖、下端盖,所述冷却列管的上端与接收室连通,所述冷却列管的下端与汇集室连通,所述冷却列管与冷却室不连通,所述冷却列管的上端超出上端盖一定高度,多个冷却列管相互平行,多个冷却列管的上端相互平齐,多个冷却列管的下端相互平齐,在冷却列管的上端面设有多个溢流槽,多个溢流槽沿冷却列管的上端面周向均匀密布,在上封头的顶部设有气相入口,在上封头的一侧部设有液相入口,所述上封头的气相入口、上封头的液相入口均与接收室连通,在下封头的底部设有气相出口,在下封头的一侧部设有液相出口,所述下封头的气相出口、下封头的液相出口均与汇集室连通,在冷却筒体的上部设有冷却介质入口,在冷却筒体的下部设有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筒体的冷却介质入口、冷却筒体的冷却介质出口均与冷却室连通,所述下封头的气相出口与尾气塔底部的尾气入口连接,在尾气塔的顶部设有尾气出口,在尾气塔的上部设有喷淋入口,所述下封头的液相出口与中间槽上部的液相入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槽顶部的挥发物出口与尾气塔底部的尾气入口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入口与中间槽底部的液相出口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口与上封头的液相入口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槽的槽底高于上端盖的上表面,各个溢流槽的槽底水平高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槽成齿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塔为填料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槽还包括分流管、第一闸阀、第二闸阀、取样管,所述分流管的两端均与中间槽与降膜吸收器之间的管道连通,在分流管上安装有第一闸阀、第二闸阀,所述取样管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取样管的另一端与第一闸阀、第二闸阀之间的分流管连通。
CN201922223447.6U 2019-12-12 2019-12-12 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 Active CN211283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3447.6U CN211283721U (zh) 2019-12-12 2019-12-12 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3447.6U CN211283721U (zh) 2019-12-12 2019-12-12 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83721U true CN211283721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17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23447.6U Active CN211283721U (zh) 2019-12-12 2019-12-12 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837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7806A (zh) * 2019-12-12 2020-02-21 宁夏华御化工有限公司 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7806A (zh) * 2019-12-12 2020-02-21 宁夏华御化工有限公司 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83721U (zh) 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
CN101993124B (zh) 一种利用碳纳米管吸收太阳能淡化海水的方法与装置
CN216837139U (zh) 一种高效连续可控的次氯酸钠生产装置
CN103466553A (zh) 大型高纯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及发生方法
CN110817806A (zh) 高浓度次氯酸钠联产装置及方法
CN105478023A (zh) 氨水制备系统
JP2015509830A (ja) オゾン化連続反応装置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CN209906674U (zh) 一种微分环流连续生产二氯频呐酮的装置
CN203774400U (zh) 一种高效燃料电池加湿器
EP3085814B1 (en) Ionic membrane electrolytic bath
CN204159189U (zh) 一种银法高浓度甲醛装置中的吸收塔装置
CN207537542U (zh) 独立电级互偶式水电解氢氧发生装置
CN212832862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高纯氨水生产设备
CN106621444B (zh) 一种新型双降膜熔融结晶器及进行物质分离的工艺
CN116474704B (zh) 一种节能型次氯酸钠消毒液的生产系统及生产工艺
CN206762604U (zh) 制碱用氯气干燥设备
CN107043945B (zh) 一种降温型次氯酸钠发生器
CN219334149U (zh) 一种次氯酸钠消毒液吸收器
CN212669224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液氨提纯设备
CN210885297U (zh) 一种双氧水生产用原料氢气的高效氢气除氧器
CN216578696U (zh) 一种橡胶密封圈加工用混炼装置
CN211774200U (zh) 一种具有无负压功能的一体化供水设备
CN217997352U (zh) 一种应用于电解槽的控温系统
CN101279718B (zh) 制备含溴化氢为33%~48%的溴化氢-冰醋酸溶液的方法
RU2741723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го лития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