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72996U - 一种兼容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兼容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72996U
CN211272996U CN201921905979.1U CN201921905979U CN211272996U CN 211272996 U CN211272996 U CN 211272996U CN 201921905979 U CN201921905979 U CN 201921905979U CN 211272996 U CN211272996 U CN 2112729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respiratory mask
fenestration
oronasal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0597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清清
谢菊艳
汪小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190597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729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729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729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一种兼容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装置,包括罩体、可旋转的直角管、可旋转地连接管和用于转换有空型和无孔型的转换装置,面罩与直角管的一端相连接,直角的另一端与连接管上端相连接,连接管下端与呼吸机相连接,转换装置包括第一转换装置和第二转换装置,第一转换装置位于所述的罩体上,第二转换装置位于直角管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可通过转换装置在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件转换,在需要更换呼吸机时,不需要更换面罩,节省了患者的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兼容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兼容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装置。
背景技术
面罩是无创通气过程中的重要辅助设备,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通气效果,在使用过程中合理佩戴面罩可以增加病人使用的舒适度,减少漏气的发生,提高治疗疗效,保证呼吸机通气的有效性。无创呼吸面罩使用时,待患者适应呼吸机的气流后,通过卡扣及头带将面罩与患者相连佩戴。
无创呼吸面罩需要与相应的呼吸机配套使用,有孔型面罩与无孔型面罩不适用于相同的呼吸机,当患者出现呼吸机不耐受、病情变化或转科转院治疗等需要更换呼吸机时,往往需要再次更换相应的面罩,而无创呼吸面罩往往价格昂贵,频繁更换面罩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费用,也容易引起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的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兼容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装置,可将创口鼻呼吸面罩在有孔型与无孔型之间转换,节省患者的费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兼容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装置,包括罩体、可旋转的直角管、可旋转地连接管和用于转换有空型和无孔型的转换装置,面罩与直角管的一端相连接,直角的另一端与连接管上端相连接,连接管下端与呼吸机相连接,转换装置包括第一转换装置和第二转换装置,第一转换装置位于罩体上,第二转换装置位于直角管上。
第一转换装置可以是连接块、软片和软塞,设于直角管2的下段;也可以是软片43、可带动软片43翻转的活动机构47和活塞,设于直角管2的直角处。
其一,第一转换装置包括连接块和软片,连接块卡接在直角管上,连接块上设有第一出气口,第一出气口内侧为向右下方倾斜的斜面,软片卡接于连接块上,软片设于直角管内,软片直径与直角管的内径相匹配,软片位于第一出气口下方,软片下方设有可拆卸连接的卡位片,卡位片的面积小于软片面积,卡位片插接于连接块上,第一出气口上设有用于封闭第一出气口的软塞,软塞外连有与罩体相连的连接带。
其二,第一转换装置包括用于挡呼气的软片和可带动软片翻转的活动机构,软片插设于直角管上,活动机构位于软片下,直角管两边侧壁设有通槽,通槽为7字形,活动机构可上下移动地设于通槽上,活动机构包括位于软片下的支撑条和位于支撑条两边的卡板,支撑条外表面圆弧设置,支撑条两端与卡板固定连接,卡板长于通槽长度,卡板周向为圆弧形,直角管的转角处设有出气口。
优选的,第二转换装置包括多个第二出气口、卡槽和用于封闭出气口的启封板,卡槽左右对称地设于第二出气口外,启封板滑动连接地设于卡槽上。
优选的,卡槽上侧面设有磁铁,启封板顶部设有与磁性相吸的材料,启封板外设有用于抓握的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可通过转换装置在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件转换,在需要更换呼吸机时,不需要更换面罩,节省了患者的费用。
二、本实用新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包括第一转换装置和第二转换装置,其包括多个出气口,在使用有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时通气效果好,增加病人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使用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使用有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第一转换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无创口鼻呼吸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第一转换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有孔型状态的直角管的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无孔型状态的直角管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罩体;2、直角管;3、连接管;4、第一转换装置;41、连接块;42、第一出气口;43、软片;44、卡位片;45、软塞;46、连接带;47、活动机构;471、支撑条;472、卡板;48、出气口;49、通槽;51、第二出气口;52、卡槽;53、启封板;5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3所示的一种兼容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装置,包括罩体1、可旋转的直角管2、可旋转地连接管3和用于转换有空型和无孔型的转换装置,面罩与直角管2的一端相连接,直角管2的另一端与连接管3上端相连接,连接管3下端与呼吸机相连接,转换装置包括第一转换装置4和第二转换装置5,其包括多个出气口,在使用有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时通气效果好,增加病人的舒适度;第一转换装置4位于罩体1上,第二转换装置位于直角管2上;无创口鼻呼吸面罩可通过转换装置在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件转换,在需要更换呼吸机时,不需要更换面罩,节省了患者的费用。
第一转换装置4包括连接块41和软片43,连接块41卡接在直角管2上,连接块41上设有第一出气口42,第一出气口42内侧为向右下方倾斜的斜面,软片卡43接于连接块41上,软片设于直角管2内,软片43直径与直角管2的内径相匹配,软片43位于第一出气口42下方,软片43可向上翻转盖住第一出气口的内侧斜面,保证患者吸气时,呼吸机提供充足的氧气;软片43下方设有可拆卸连接的卡位片44,卡位片44面积小于软片43面积,卡位片44插接于连接块41上,卡位片用于防止软片43向下翻转,使得患者呼气时的气体从第一出气口42排出,防止患者呼气的气体逆流进连接呼吸机的管路上;第一出气口42上设有用于封闭第一出气口42的软塞45,软塞45外连有与罩体1相连的连接带46,连接带用于连接软塞45,防止软塞45丢失,软塞45用于堵住第一出气口42,将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转换为无孔型。
第一转换装置4用于有孔型使用时,连接管3连接进气管路,当患者进行吸气时,呼吸机的风力将软片43往上翻转抵住第一出气口42内侧的斜面,呼吸机提供氧气供患者呼吸;当患者进行呼气时,软片43且被下方的卡位片44抵住而不能向下翻转,患者呼出的气体从第一出气口42排出。
第一转换装置4需要无孔型使用时,将软塞45堵住第一出气口42,出气和进气管都插接在连接管3下方。
第二转换装置5包括多个第二出气口51、卡槽52和用于封闭出气口的启封板53,卡槽52左右对称地设于第二出气口51外,启封板53滑动连接地设于卡槽52上,卡槽52上侧面设有磁铁,启封板53顶部设有与磁性相吸的材料,当需要第二出气口51通气时,向下打开启封板53,直角管2的上方卡住启封板53的上方,对启封板53进行限位,防止启封板53脱离卡槽52掉落,当需要关闭第二出气口51时,将启封板53向上滑动,使得启封板53顶部与卡槽52上侧面的磁铁相吸,将启封板53固定在在卡槽52外,实现关闭第二出气口51;启封板53外设有用于抓握的把手54,把手使得启封板53的上下移动更加方便。
使用过程:
一、患者需要将无创口鼻呼吸面罩用于有孔型使用时:
1、把第一出气口42上的软塞45打开,握住把手54向下移动,打开第二出气口51外的启封板53,启封板53通过直角管2的顶部限位。
2、在患者适应呼吸机的气流后,通过卡扣及头带将无创口鼻呼吸面罩与患者相连佩戴,连接管3只连接进气管路。
3、患者在进行吸气时,呼吸机的风力将软片43往上翻转抵住第一出气口42内侧的斜面,呼吸机提供充足的氧气供患者呼吸;
4、当患者进行呼气时,软片43且被下方的卡位片44抵住而不能向下翻转,患者呼出的气体从第一出气口42和第二出气口51排出。
二、患者需要将无创口鼻呼吸面罩用于无孔型使用时:
1、用软塞45将第一出气口42堵上,握住把手54向上移动,关闭第二出气口51外的启封板53,启封板53通过顶部与与卡槽52上侧面的磁铁相吸固定。
2、拔出软片43下方的卡位片44,防止软片43不能向下翻转导致患者呼气时气体又能有效从出气管路排出,当第一出气口42和第二出气口51都堵上时,患者呼气时气体可容易使软片43向下翻转排气。
3、在患者适应呼吸机的气流后,通过卡扣及头带将无创口鼻呼吸面罩与患者相连佩戴,连接管3下方连接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
4、患者在进行吸气和呼气时,第一出气口42和第二出气口51都被密闭,气体都从连接管3下方进入或排出。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似,其区别在于:第一转换装置4有所不同,如图4至7所示,在实施例二中,第一转换装置4包括用于挡呼气的软片43和可带动软片43翻转的活动机构47。
软片插设于直角管2上,活动机构47位于软片43下,直角管2两边侧壁设有通槽49,通槽49为7字形,活动机构47可上下移动地设于通槽49上,活动机构47包括位于软片43下的支撑条471和位于支撑条两边的卡板472,直角管2外下端设有限位环,直角管2的转角处设有出气口48。
当需要使用有孔型无创口鼻呼吸面罩时,卡板472下移,其下端抵在限位环上,支撑条471位于软片43下,软片43面积与直角管2内径相匹配,软片43阻挡位于直角管2的通道内,患者在进行吸气时,呼吸机的风力将软片43往上吹抵在出气口上,将出气口封闭,呼吸机提供充足的氧气供患者呼吸;当患者进行呼气时,软片43恢复原位,支撑条471位于软片43下阻止软片43向下翻转,使得呼出的气体容易从出气口48和第二出气口51排出。
当需要使用无孔型无创口鼻呼吸面罩时,卡板472上移后右移卡入时,通槽顶端7字形的一侧对支撑条471进行限位,支撑条471上移将软片43向上翻转抵在出气口48上,将出气口封闭,当患者进行呼气和吸气时,气体都从连接管3下方进入或排出。
支撑条471外表面圆弧设置,支撑条471两端与卡板472固定连接,卡板472长于通槽长度,在卡板进行上下移动式能完全封闭通槽,卡板472周向为圆弧形。
使用过程:
一、患者需要将无创口鼻呼吸面罩用于有孔型使用时:
1、通过活动机构47下移带动支撑条471下移,使得软片43卡于出气口47下方的直角管2的通道内,握住把手54向下移动,打开第二出气口51外的启封板53,启封板53通过直角管2的顶部限位。
2、在患者适应呼吸机的气流后,通过卡扣及头带将无创口鼻呼吸面罩与患者相连佩戴,连接管3只连接进气管路。
3、患者在进行吸气时,呼吸机的风力将软片43向上翻转吹抵在出气口上达到封闭,呼吸机提供充足的氧气供患者呼吸;
4、当患者进行呼气时,软片43恢复原位,位于直角管2的内部,支撑条471位于软片43下阻止软片43向下翻转,有效防止呼出的气体进入连接管3,气体从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51排出。
二、患者需要将无创口鼻呼吸面罩用于有孔型使用时:
1、通过活动机构47上移驱动支撑条471上移在右移,支撑条471卡入通槽49一侧,支撑条471带动软片43向上翻转抵住出气口,使得直角管2内部相通;握住把手54向上移动,关闭第二出气口51外的启封板53,启封板53通过顶部与与卡槽52上侧面的磁铁相吸固定。
2、在患者适应呼吸机的气流后,通过卡扣及头带将无创口鼻呼吸面罩与患者相连佩戴,连接管3下方连接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
3、患者在进行吸气和呼气时,出气口47和第二出气口51都被密闭,气体都从连接管3下方进入或排出。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兼容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装置,包括罩体(1)、可旋转的直角管(2)、可旋转地连接管(3),面罩与直角管(2)的一端相连接,直角管(2)的另一端与连接管(3)上端相连接,连接管(3)下端与呼吸机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还包括用于转换有空型和无孔型的转换装置,转换装置包括第一转换装置(4)和第二转换装置(5),第一转换装置(4)位于所述的罩体(1)上,第二转换装置位于直角管(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转换装置(4)包括连接块(41),连接块(41)卡接在直角管(2)上,连接块(41)上设有第一出气口(42),第一出气口(42)内侧为向右下方倾斜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容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转换装置(4)还包括软片(43),软片(43)卡接于连接块(41)上,软片设于直角管(2)内,软片(43)直径与直角管(2)的内径相匹配,软片(43)位于第一出气口(42)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兼容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装置,其特征在于:软片(43)下方设有可拆卸连接的卡位片(44),卡位片(44)面积小于软片(43)面积,卡位片(44)插接于连接块(41)上。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兼容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出气口(42)上设有用于封闭第一出气口(42)的软塞(45),软塞(45)外连有与罩体(1)相连的连接带(4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转换装置(5)包括多个第二出气口(51)、卡槽(52)和用于封闭出气口的启封板(53),卡槽(52)左右对称地设于第二出气口(51)外,启封板(53)滑动连接地设于卡槽(5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兼容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槽(52)上侧面设有磁铁,启封板(53)顶部设有与磁性相吸的材料,启封板(53)外设有用于抓握的把手(5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转换装置(4)包括用于挡呼气的软片(43)和可带动软片(43)翻转的活动机构(47),所述的软片插设于直角管(2)上,所述的活动机构(47)位于所述的软片(43)下,直角管(2)两边侧壁设有通槽(49),通槽(49)为7字形,活动机构(47)可上下移动地设于通槽(49)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兼容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机构(47)包括位于软片(43)下的支撑条(471)和位于支撑条两边的卡板(472),支撑条(471)外表面圆弧设置,支撑条(471)两端与卡板(472)固定连接,卡板(472)长于通槽长度,卡板(472)周向为圆弧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兼容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装置,其特征在于:直角管(2)的转角处设有出气口(48)。
CN201921905979.1U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兼容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装置 Active CN2112729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05979.1U CN211272996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兼容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05979.1U CN211272996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兼容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72996U true CN211272996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27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05979.1U Active CN211272996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兼容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729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88883B2 (ja) 通気孔及び該通気孔を備えた通気孔アセンブリ及びマスクアセンブリ
AU622399B2 (en) Anaesthetic scavenging mask
CN106267614B (zh) 在鼻罩上具备排气阀的除微尘呼吸机
WO1984001293A1 (en) Oxygen delivery apparatus
JP2018512235A (ja) 汚染物質吸入防止用マスク
US20220142270A1 (en) Breathing isolation mask and breathing assistance system
CN201239409Y (zh) 正压呼吸器面罩的改良结构
CN212090457U (zh) 一种用于急诊科护理的快速供氧装置
KR102093517B1 (ko) 미세먼지 차단 마스크
CN113769224B (zh) 一种鼻塞式呼吸通气仪
CN208865074U (zh) 一种可携带的气体供应装置及呼吸辅助系统
CN211272996U (zh) 一种兼容有孔型与无孔型的无创口鼻呼吸面罩装置
CN210078511U (zh) 一种户外急救用便携式简易呼吸器
CN209771059U (zh) 一种带操作开口的医用面罩
CN211301824U (zh) 一种呼气与吸气分通道流通用过滤袋过滤净化空气的口罩
CN208741781U (zh) 一种带有三个呼吸阀的过滤口罩
CN111802727A (zh) 一种呼吸科传染性疾病防憋气面罩装置
CN111728290A (zh) 一种带阀文氏管口罩
CN217828582U (zh) 呼吸机吸氧面罩
CN215961605U (zh) 一种呼吸科专用呼吸机便于固定的导气管
CN218900611U (zh) 一种单管式分通道呼吸装置及口罩
CN216853875U (zh) 可更换滤芯的口罩
CN220002651U (zh) 一种无创呼吸机面罩
CN213609159U (zh) 一种可避免回流的顶气管插管
CN219271862U (zh) 一种带胃管通道的正压呼吸面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