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67125U - 一种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及包括其的电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及包括其的电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67125U
CN211267125U CN202020005377.7U CN202020005377U CN211267125U CN 211267125 U CN211267125 U CN 211267125U CN 202020005377 U CN202020005377 U CN 202020005377U CN 211267125 U CN211267125 U CN 211267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heating
layer
insulating layer
joint
inser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053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宝元
吴祯琪
刘兆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raphene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raphene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raphene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raphene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053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67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67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671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绝缘层、汇流组件、电发热层和第二绝缘层,电发热层与汇流组件电连接。第一绝缘层包括粘结区域与非粘结区域,粘结区域上进一步设置有粘结层,汇流组件设置于非粘结区域内。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电热系统,包括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和接电头,至少部分的接电头设置于汇流组件和第一绝缘层的非粘结区域之间,且与汇流组件电连接。该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和包括该种接头可插入电热膜的电热系统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靠、质量可靠、便于生产、良品率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及包括其的电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发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及包括其的电热系统。
背景技术
区别于以传统的空调、散热器、暖气片等为代表的点式供暖系统,电热膜供暖系统是一种以发热电缆为代表的线式供暖系统。电热膜供暖系统工作时,通过电热膜的发热将热量以辐射的形式送入空间,其综合效果及舒适程度均优于传统的供暖方式。
传统的电热膜供暖系统中的发热部件电热膜是一种通电后能发热的半透明绝缘薄膜,该半透明绝缘薄膜一般由可导电的特制油墨、汇流条和绝缘薄膜等组件组成。具体的说,该半透明绝缘薄膜是由特制油墨、汇流条经过加工、热压覆合在绝缘薄膜间等工序制成。并且,电热膜通过金属卡销将汇流条与外部供电电路相连接,从而获得工作所需的电源。因此,金属卡销与汇流条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极大程度的决定了该电热膜的质量。
传统的金属卡销连接方式为:将金属卡销卡在汇流条与之对应的连接部位,使用钳子卡紧,通过钳子卡紧时的压力,金属卡销刺破绝缘薄膜与汇流条电连接。但在实践操作中,由于绝缘薄膜与汇流条之间需要通过粘结层连接,在安装金属卡销时,常有部分的金属卡销无法完全刺破绝缘薄膜与粘结层,因而无法与汇流条完全接触。电热膜无法获得可靠的电连接,产品不良率因此上升。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电热膜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和一种包括该种接头可插入电热膜的电热系统。该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和包括该种接头可插入电热膜的电热系统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靠、质量可靠、便于生产、良品率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本申请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绝缘层、汇流组件、电发热层和第二绝缘层,电发热层与汇流组件电连接。第一绝缘层包括粘结区域与非粘结区域,粘结区域上进一步设置有粘结层,汇流组件设置于非粘结区域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发热层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设置于第二绝缘层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汇流组件进一步包括导电粘结层,导电粘结层设置于汇流组件与电发热层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汇流组件进一步包括银浆过渡层,银浆过渡层设置于汇流组件与电发热层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发热层为碳素发热层,碳素发热层由石墨、碳纳米管、碳纤维、炭黑、石墨烯、富勒烯和碳晶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为高分子薄膜,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用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汇流组件是铜箔条、铝箔条、镍箔条、不锈钢带、铜镀锡条和银墨条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粘结层由热熔胶制成。
本申请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电热系统,包括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和接电头,至少部分的接电头设置于汇流组件和第一绝缘层的非粘结区域之间,且与汇流组件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热系统进一步包括电源和温控器,接头可插入电热膜与电源通过接电头电连接,温控器与接头可插入电热膜连接。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接头可插入电热膜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接头可插入电热膜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接头可插入电热膜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接头可插入电热膜的示意图;以及
图5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电热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接头可插入电热膜;
110:第一绝缘层;
111:粘结区域;
112:非粘结区域;
120:汇流组件;
130:电发热层;
140:第二绝缘层;
200:接头可插入电热膜;
210:第一绝缘层;
211:粘结层;
220:汇流组件;
230:电发热层;
240:第二绝缘层;
300:接头可插入电热膜;
310:第一绝缘层;
320:汇流组件;
321:银浆过渡层;
322:汇流条;
330:电发热层;
340:第二绝缘层;
400:接头可插入电热膜;
410:第一绝缘层;
420:汇流组件;
421:导电粘结层;
430:电发热层;
440:第二绝缘层;
500:电热系统;
510:接头可插入电热膜;
520:接电头;
530:电源;
540:温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作定义,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列举的所有的从最低值到最高值之间的数值,是指当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相差两个单位以上时,最低值与最高值之间以一个单位为增量得到的所有数值。
以下将结合具体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实施方式的具体描述过程中,为了进行简明扼要的描述,本说明书不可能对实际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均作详尽的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5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如图1所示的接头可插入电热膜100,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绝缘层110、汇流组件120、电发热层130和第二绝缘层140,电发热层130与汇流组件120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发热层130为碳素发热层,碳素发热层由石墨、碳纳米管、碳纤维、炭黑、石墨烯、富勒烯和碳晶中的至少一种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以第二绝缘层140为基层,电发热层130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设置于第二绝缘层140上。当电发热层130干燥后,再在电发热层130上安装汇流组件120。
第一绝缘层110包括粘结区域111与非粘结区域112,粘结区域111上进一步设置有粘结层,汇流组件120设置于非粘结区域112内。粘结层可以由热熔胶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110的粘结层将第一绝缘层110、电发热层130和第二绝缘层140粘结为一体,汇流组件120设置于电发热层130与第一绝缘层110之间的非粘结区域112内。
汇流组件120与电发热层130电连接,并将外部的电源导通至电发热层130,电发热层130通电发热,从而为空间提供需要的热量。汇流组件120可以是铜箔条、铝箔条、镍箔条、不锈钢带、铜镀锡条和银墨条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汇流组件120进一步包括导电粘结层,导电粘结层设置于汇流组件120与电发热层130之间。导电粘结层可使汇流组件120更加牢固地与电发热层130电连接,提高产品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汇流组件120进一步包括银浆过渡层,银浆过渡层设置于汇流组件120与电发热层130之间。银浆过渡层可以用于缓解电流电压冲击,减少跳火和电发热层130烧坏的现象发生。
第一绝缘层110和第二绝缘层140可以是高分子薄膜。第一绝缘层110和第二绝缘层140所用材料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中的至少一种。
下面进一步给出本申请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
在如图2所示的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将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的第二绝缘层240作为基层,并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在第二绝缘层240表面设置电发热层230,电发热层230由碳晶导电油墨制成。当电发热层230干燥后,在电发热层230的左右两端覆上以铜箔为材料制成的汇流组件。最后,在最上方覆盖第一绝缘层210,经热压覆合后,得到接头可插入电热膜20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210粘结区域上设置的粘结层211由热熔胶制成,第一绝缘层210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绝缘层210和粘结层211预制成预涂膜,即将粘结层211预先涂布在第一绝缘层210的粘结区域上形成预涂膜。
在如图3所示的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将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的第二绝缘层340作为基层,并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在第二绝缘层340表面设置电发热层330,电发热层330由碳晶导电油墨制成。当电发热层330干燥后,安装包括银浆过渡层321的汇流组件320,即在电发热层330的左右两端印刷银浆过渡层321,待银浆过渡层321干燥后,将以铜箔为材料制成的汇流条322覆盖在银浆过渡层321上。最后,在最上方覆盖第一绝缘层310,经热压覆合后,得到接头可插入电热膜300。
在如图4所示的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将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的第二绝缘层440作为基层,并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在第二绝缘层440表面设置电发热层430,电发热层430由石墨烯复合导电油墨制成。当电发热层430干燥后,在电发热层430的左右两端覆上带有导电粘结层421且以铜箔为材料制成的汇流组件420。最后,在最上方覆盖第一绝缘层410,经热压覆合后,得到接头可插入电热膜400。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电热系统500。在如图5所示的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热系统500包括接头可插入电热膜510和接电头520,至少部分的接电头520设置于汇流组件和第一绝缘层的非粘结区域之间,且与汇流组件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接电头520插入汇流组件和第一绝缘层的非粘结区域之间,直接与汇流组件接触。与传统的连接方式相比,此种连接方式无需刺破绝缘层与粘结层,接电头520和汇流组件之间的电连接更加可靠和充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热系统500进一步包括电源530和温控器540,接头可插入电热膜510与电源530通过接电头520电连接,温控器540与接头可插入电热膜510连接。温控器540可以用于调整通过接头可插入电热膜510的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接头可插入电热膜510的发热量。
本说明书用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申请,包括最佳模式,并且可以帮助任何熟悉本实用新型工艺的人进行实验操作,但不旨在限制其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绝缘层、汇流组件、电发热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电发热层与所述汇流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粘结区域与非粘结区域,所述粘结区域上进一步设置有粘结层,所述汇流组件设置于所述非粘结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发热层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组件进一步包括导电粘结层,所述导电粘结层设置于所述汇流组件与所述电发热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组件进一步包括银浆过渡层,所述银浆过渡层设置于所述汇流组件与所述电发热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发热层为碳素发热层,所述碳素发热层由石墨、碳纳米管、碳纤维、炭黑、石墨烯、富勒烯和碳晶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为高分子薄膜,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所用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组件是铜箔条、铝箔条、镍箔条、不锈钢带、铜镀锡条和银墨条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由热熔胶制成。
9.一种电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和接电头,至少部分的所述接电头设置于汇流组件和第一绝缘层的非粘结区域之间,且与所述汇流组件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系统进一步包括电源和温控器,所述接头可插入电热膜与所述电源通过所述接电头电连接,所述温控器与所述接头可插入电热膜连接。
CN202020005377.7U 2020-01-03 2020-01-03 一种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及包括其的电热系统 Active CN211267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05377.7U CN211267125U (zh) 2020-01-03 2020-01-03 一种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及包括其的电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05377.7U CN211267125U (zh) 2020-01-03 2020-01-03 一种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及包括其的电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67125U true CN211267125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62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05377.7U Active CN211267125U (zh) 2020-01-03 2020-01-03 一种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及包括其的电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671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00042760A (ko) 탄소나노튜브를 이용한 투명 발열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3202093B (zh) 面状发热体及其制造方法
CN204180284U (zh) 一种碳纤维电热垫
CN106793193A (zh) 一种热敏陶瓷发热器
CN211267126U (zh) 一种快接电热膜及包括其的电热系统
CN211267125U (zh) 一种接头可插入电热膜及包括其的电热系统
CN211267124U (zh) 一种易接线电热膜及包括其的电热系统
CN103429014B (zh) 一种多层板层压装置
TWI620337B (zh) 太陽電池模組的製造方法
CN203193915U (zh) 一种汽车座椅及其箔式导电加热膜
CN208016031U (zh) 石墨烯无机复合发热体
CN108770097B (zh) 一种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4118632U (zh) 母线干线弯曲单元接头连接器
CN103363570A (zh) 一种家用电转换低电压发热地板供暖系统及板块制作方法
CN206332872U (zh) 一种新型电加热玻璃
CN203198324U (zh) 一种覆铜板及其印制电路板
KR20230059462A (ko) 차량 내장재용 발열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2358214A (zh) 一种自控温的柔性座椅加热装置
CN212573000U (zh) 一种全绝缘的云母片电发热板
CN207118068U (zh) 一种多层柔性线路板
CN212544084U (zh) 一种复合型电热片
CN213280129U (zh) 一种水加热器发热片结构
CN113543383B (zh) 一种加热垫及其制作方法
CN220570696U (zh) 一种石墨烯发热膜的电连接结构
CN218372139U (zh) 一种热敏性导电复合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