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65451U - 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65451U
CN211265451U CN202020459784.5U CN202020459784U CN211265451U CN 211265451 U CN211265451 U CN 211265451U CN 202020459784 U CN202020459784 U CN 202020459784U CN 211265451 U CN211265451 U CN 211265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heating structure
electric heating
display
display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5978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子锋
曹磊
任妍
孙俊民
吴云鹏
魏靖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5978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65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65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654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显示装置安装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内,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透明的显示屏、封装结构以及安装支架;其中,所述显示屏封装在所述封装结构内;所述安装支架套设在所述封装结构的边缘,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封装结构之间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电发热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使所述封装结构的内部与所述腔体之间的温度较为均匀,避免水汽在所述封装结构的侧面上凝结,提升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高速发展,显示装置的性能和功能丰富程度得到的极大的提升,显示装置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例如,显示装置往往被应用在榨汁机、果汁机、广告机或者冰箱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间容易存在温差的电子设备上。
然而,在显示装置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且电子设备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间存在温差的情况下,很容易使得水汽在显示装置上凝结,极大的降低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安装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内,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透明的显示屏、封装结构以及安装支架;其中,
所述显示屏封装在所述封装结构内;
所述安装支架套设在所述封装结构的边缘,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封装结构之间形成腔体;
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电发热结构。
可选地,所述电发热结构设置在所述封装结构和/或所述壳体上。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设置的非显示区域,所述电发热结构设置在所述封装结构上与所述非显示区域相对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封装结构包括水汽凝结区,所述电发热结构设置于所述水汽凝结区。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电源控制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与所述电发热结构电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用于向所述电发热结构输出电信号,控制所述电发热结构发热。
可选地,所述显示屏为LCD显示屏,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显示屏点亮预设时间后,向所述电发热结构输出电信号,控制所述电发热结构发热。
可选地,所述显示屏为OLED显示屏,则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靠近所述显示屏的主控芯片,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主控芯片的温度;
所述电源控制电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温度,调节向所述电发热结构输出的电信号,控制所述电发热结构发热。
可选地,所述电发热结构设置在所述封装结构朝向所述壳体的侧面上,所述侧面还设置有功能膜,
所述电发热结构位于所述侧面和所述功能膜之间。
可选地,所述电发热结构为银浆线。
可选地,所述银浆线由银粉和树脂粘接剂制成。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上述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显示装置的封装结构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腔体内设置有电发热结构,所述电发热结构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发热,加热所述腔体,提高所述腔体的温度,减小所述腔体与所述封装结构的内部之间的温差,以使所述封装结构的内部与所述腔体之间的温度较为均匀,避免水汽在所述封装结构的侧面上凝结,提升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D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源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封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101-机体,102-紧固件,200-显示装置,20-显示屏,21-封装结构,22-安装支架,23-电发热结构,24-电源,25-功能膜,26-光源组件,261-光源,262-灯罩,A-显示区域,B-非显示区域,C-水汽凝结区,E-腔体,F-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可以用于榨汁机、果汁机、广告机或者冰箱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间容易存在温差的电子设备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以所述显示装置应用于榨汁机上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应用场景参照执行即可。
参照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装置的壳体100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可以用于安装显示装置200。显示装置200可以为透明的显示装置,具体的,显示装置200可以用于产品信息、广告以及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环境。例如,在所述电子设备为榨汁机的情况下,由于显示装置200透明,用户还可以通过显示装置200看到所述榨汁机内部的实时运作环境,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好。
参照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虚线框内的区域为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A,虚线区外的区域为围绕显示区域A设置的非显示区域B。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壳体100内需要放置有保鲜要求的水果、食物,壳体100的内部环境温度较低。而显示装置200由于外置,并且在通电的过程中易产生热量,显示装置200的温度较壳体100内部的环境温度要高。在将显示装置200装入壳体100之后,显示装置200和壳体100之间容易存在温度差,而且,所述温度差在显示装置200的非显示区域B表现的最为明显。如图2所示,随着显示装置200的温度升高,显示装置200与壳体100之间的热气上升积累,容易在显示装置200的顶部形成水汽凝结区C,影响到显示装置200的显示效果。
参照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D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所述电子设备中,显示装置200安装在壳体100内,显示装置200可以包括:透明的显示屏20、封装结构21以及安装支架22;其中,
显示屏20封装在封装结构21内;
安装支架22套设在封装结构21的边缘,且与壳体100固定连接,壳体100与封装结构21之间形成腔体E;
腔体E内设置有电发热结构(图中未示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屏20为透明的显示屏,这样,可以便于用户从显示装置200的显示侧(显示装置200上远离壳体100的一侧),透过显示装置200看到壳体100内的实时运作环境。封装结构21可以为透明的钢化玻璃,封装结构21可以用于保护显示屏20。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便于用户可以透过显示装置200看到壳体100内的实时运作环境,壳体100上与显示装置200相对的区域可以为透明区域,其他区域则可以为非透明区域,具体的,壳体100可以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前壳。壳体100可以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机体101固定连接,而安装支架22可以通过紧固件102固定在机体101上。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壳体100内的温度较低,而封装结构21的温度接近外界环境的温度,其温度较壳体100的温度高,因此,封装结构21与壳体100之间的腔体E的两侧存在温差,水汽很容易该腔体E内凝结。尤其在显示装置200工作时,由于显示装置200的工作时会产生热量,会进一步加大腔体E两侧的温差,加剧水汽在腔体E的凝结现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腔体E内设置有电发热结构,所述电发热结构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发热,加热腔体E,提高腔体E的温度,减小腔体E与封装结构21的内部之间的温差,以使封装结构21的内部与腔体E之间的温度较为均匀,避免水汽在腔体E内凝结,提高显示装置200的显示效果。
具体地,所述电发热结构可以设置在封装结构21和/或壳体100上。例如,所述电发热结构可以仅设置在封装结构21的F侧面上,也可以仅设置在壳体100靠近封装结构21的侧面上,或者,可以同时设置在封装结构21的侧面F上以及壳体100靠近封装结构21的侧面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所述电发热结构在腔体E内的具体位置可以不做限定。
可选地,所述电发热结构可以为银浆线,所述银浆线可以采用导电银浆制成,所述银浆线通电的情况下,可以发热产生热量。具体地,所述银浆线可以为银白色的银浆线,以减小对所述显示装置的透明显示造成的影响,而且,由于所述银浆线在玻璃上的附着能力较好,还可以便于所述银浆线在封装结构21上附着。
当然,所述电发热结构还可以为热电阻等其他能够在通电情况下发热的元器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所述点发热结构的具体类型可以不做限定。
可选地,所述银浆线可以由银粉和树脂粘接剂混合而成。所述银粉可以为纳米级的银粉,所述树脂粘接剂可以为合成树脂制成的粘接剂或者热塑性树脂粘接剂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由于树脂粘接剂可以在较低温或常温的情况下固化,并通过丝网印刷成想要的图案,因此,可以便于所述银浆线的成型和布局。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调节所述银浆线的粗细以及所述纳米银的含量来调节所述银浆线的电阻,以将所述银浆线的电阻调整到需要的阻值。
参照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区域A和围绕显示区域A设置的非显示区域B,电发热结构23设置在封装结构21的侧面F上与非显示区域B相对的位置。在非显示区域B的电发热结构23通电的情况下,电发热结构23可以发热产生热量,该热量可以通过封装结构21辐射到水汽凝结区C,提高水汽凝结区C的温度,以使得在水汽凝结区C,封装结构21的内部与腔体E之间的温度较为均匀,避免水汽在封装结构21的侧面F上凝结,提高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电发热结构23设置在封装结构21的侧面F上与非显示区域B相对的位置,不在显示区域A内,因此,在用户从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侧观看所述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内容时,看不到电发热结构23。这样,就可以避免电发热结构23影响到所述显示装置的外观,提高所述显示装置的外观美观性。
参照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电发热结构23可以设置于水汽凝结区C。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电发热结构23直接设置在水汽凝结区C,因此,电发热结构23产生的热量在对水汽凝结区C处的封装结构21进行加热时,热量损失较小,加热效率较高。也即,在电发热结构23的加热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即可获得较好的加热效果,这样,就可以降低电发热结构23的能耗。
在实际应用中,在电发热结构23设置于水汽凝结区C的情况下,由于从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侧可以看到电发热结构23,因此,为了提高所述显示装置的外观美观性,可以将电发热结构23设计成具有装饰效果的镂空结构,例如,电发热结构23可以设计成花纹、卡通人物、创意图像或者广告标志等,本实用新型对于电发热结构23的具体结构可以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电源控制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与电发热结构23电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可以用于向电发热结构23输出电信号,控制所述电发热结构发热。
参照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源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可以包括电源24和电发热结构23,电源24可以用于向电发热结构23供电,控制电发热结构23发热。
在实际应用中,电源24可以与显示装置200或者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源共用,也可以为独立的电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电源24的具体类型可以不做限定。
例如,在电发热结构23为银浆线的情况下,可以将所述银浆线形成回路后连接到图6所示的电源控制电路中,并在显示装置200的电源板上增加一路电路输出至电发热结构23上,作为图6所示的电源24,示例的,该电路输出可以为5伏的电压输出。
如图6所示,在电发热结构23的电阻为R,电流为I的情况下,其热功耗W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W=IR2 (1)
由公式(1)可知,电发热结构23的电阻R越大,其热功耗W越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设置电发热结构23的电阻值来设置电发热结构23的热功率,进而,可以通过调节电发热结构23的热功耗来调节封装结构21的内部与腔体E之间的温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显示屏20的类型不同,其对应的电源控制电路的控制逻辑也不同。
具体地,对于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来说,由于其背光源在显示时一直点亮,其向上的热量是慢慢向上积累的,达到一定温差后才可能出现水汽凝结。因此,在显示屏20为LCD的情况下,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可以用于,在显示屏20点亮预设时间后,向所述电发热结构23输出电信号,控制电发热结构23发热,以节约电量。具体地,所述电信号可以为恒压电压信号或者恒流的电流信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预设时间可以为所述LCD屏幕点亮后出现水汽凝结的时间,其具体的值可以根据所述LCD屏幕的型号具体确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对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来说,由于其是自发光,其发光的热量是随着显示屏20上显示的画面而变的。由于OLED的电耗和讯号是同步的,当热量越大,显示屏20的主控芯片也越热,因此可以监控所述主控芯片周围的温度来控制电发热结构23的热功耗W,以高效的解决封装结构21的内部与腔体E之间的温差,避免水汽凝集的问题。因此,在显示屏20为OLED显示屏的情况下,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靠近显示屏20的主控芯片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所述主控芯片的温度;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可以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可以用于,根据所述主控芯片的温度,调节向电发热结构23输出的电信号,以调节电发热结构23的热功耗,控制电发热结构23发热。
可选地,在所述电源控制电路为恒流电路的情况下,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向电发热结构23输出的电信号可以为电压信号。也即,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可以通过调节向电发热结构23输出的电压信号来调节电发热结构23的热功耗。
可选地,在所述电源控制电路为恒压电路的情况下,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向电发热结构23输出的电信号可以为电流信号。也即,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可以通过调节向电发热结构23输出的电流信号来调节电发热结构23的热功耗。
参照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封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电发热结构23可以设置在封装结构21朝向壳体100的侧面F上,侧面F还设置有功能膜25,电发热结构23位于侧面F和功能膜25之间。功能膜25可以用于实现防眩、雾化或者增透等功能,也即,功能膜25可以为反射膜、增透膜或者雾化膜中的至少一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功能膜25的具体功能可以不做限定。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光源组件26,光源组件26固定在安装支架22上远离壳体100的一侧。
具体地,光源组件26可以包括光源261以及覆盖在光源26外的灯罩262,其中,灯罩262可以设置在光源261外背离壳体100的一侧。在实际应用中,光源261可以做为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光源,光源261可以向所述显示装置提供光源,以使用户可以从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侧,透过所述显示装置看到壳体100内的实时运作环境。而覆盖在光源261外的灯罩262则可以使得光源261发出的光线更为均匀。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显示装置的封装结构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腔体内设置有电发热结构,所述电发热结构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发热,加热所述腔体,提高所述腔体的温度,减小所述腔体与所述封装结构的内部之间的温差,以使所述封装结构的内部与所述腔体之间的温度较为均匀,避免水汽在所述封装结构的侧面上凝结,提升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显示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的具体结构以及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连接关系参照前述实施例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由于所述显示装置的封装结构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腔体内设置有电发热结构,所述电发热结构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发热,加热所述腔体,提高所述腔体的温度,减小所述腔体与所述封装结构的内部之间的温差,以使所述封装结构的内部与所述腔体之间的温度较为均匀,避免水汽在所述封装结构的侧面上凝结,提升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进而,可以提升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显示装置,安装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透明的显示屏、封装结构以及安装支架;其中,
所述显示屏封装在所述封装结构内;
所述安装支架套设在所述封装结构的边缘,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封装结构之间形成腔体;
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电发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发热结构设置在所述封装结构和/或所述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设置的非显示区域,所述电发热结构设置在所述封装结构上与所述非显示区域相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结构包括水汽凝结区,所述电发热结构设置于所述水汽凝结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电源控制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与所述电发热结构电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用于向所述电发热结构输出电信号,控制所述电发热结构发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LCD显示屏,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显示屏点亮预设时间后,向所述电发热结构输出电信号,控制所述电发热结构发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OLED显示屏,则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靠近所述显示屏的主控芯片,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主控芯片的温度;
所述电源控制电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温度,调节向所述电发热结构输出的电信号,控制所述电发热结构发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发热结构设置在所述封装结构朝向所述壳体的侧面上,所述侧面还设置有功能膜,
所述电发热结构位于所述侧面和所述功能膜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上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发热结构为银浆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银浆线由银粉和树脂粘接剂制成。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2020459784.5U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1265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9784.5U CN211265451U (zh)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9784.5U CN211265451U (zh)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65451U true CN211265451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60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59784.5U Active CN211265451U (zh)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654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17490Y (zh) 家用电器控制面板
US20070072506A1 (en) Laminated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1838270U (zh) 一种led柔性显示屏
CN211265451U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1093225Y (zh) 可透光的发光二极管阵列显示装置
CN201162999Y (zh) 三面背光模组
CN217506847U (zh) 全面屏显示装置和家用电器
KR101953212B1 (ko) Led 전광판
CN201307542Y (zh) 微波炉的触摸屏薄膜开关组件
KR100778329B1 (ko) 발광을 위한 터치 스위치 구성방법
CN208397862U (zh) 一种led货架亮化装置
CN220753018U (zh) 一种可透明发光的宣传标牌
CN207818126U (zh) 一种点餐价目板
CN204496864U (zh) 带有图案的led模组及其显示屏
CN217783259U (zh) 一种应用集成式灯盘的玻璃门
CN206610588U (zh) 一种新型广告展示用的双面发光字
TWM652339U (zh) 可撓性透明的智能顯示螢幕
CN214226394U (zh) 一种带发光显示装置的显示屏
CN209415091U (zh) 一种自带恒流驱动的一体化led灯珠
CN215730804U (zh) 显示屏
CN218237413U (zh) 防水型led平板灯
CN210573422U (zh) 一种温度控制器
CN210052470U (zh) 一种平面透明显示广告装置
CN106898258A (zh) 一种基于被动散热的电子显示模块
CN207652505U (zh) 一种背面盖板和显示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