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60952U - 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联合供补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联合供补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60952U
CN211260952U CN201922303572.8U CN201922303572U CN211260952U CN 211260952 U CN211260952 U CN 211260952U CN 201922303572 U CN201922303572 U CN 201922303572U CN 211260952 U CN211260952 U CN 2112609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ipe
main body
heat conduction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0357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刚
田小林
冉宇进
邓裔麒瑞
穆照猛
彭佳
罗登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0357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609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609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609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联合供补热系统,其结构包括主体、控制箱、供热管、地热管、进水管,供热管安装在主体一端,地热管安装在主体的另一端,进水管位于主体的顶端;主体中设有水箱、水泵、热转换装置,水箱设于主体内部的一端,水泵嵌固在主体的底部正中间,热转换装置安装于主体内部的另一端;热转换装置中设有导热板、导热管,导热板的侧端与地热管相连接,导热板上上设有导热管;导热板中设有导热套;本实用新型将导热管设置为S状,使得水在导热管中经过的路程边长,从而能够增加导热管对水的加热时间,更够让水温升到更高,让地暖与散热器还有热水器中的水温升到更高,不会影响到地暖与散热器还有热水器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联合供补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联合供补热系统。
背景技术
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联合供补热装置,是利用浅层地温和中深层地热通过热能管将地热能通过热转化器导热管配合,给导热管中的水供热,能够用在地暖、散热器、热水器中;而现有的热转化装置由于只设置了单层的导热管,导致给导热管中的水导热较慢,使得地暖、散热器、热水器使用的水温度较低,影响地暖、散热器、热水器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联合供补热系统,其结构包括主体、控制箱、供热管、地热管、进水管,所述主体的前端设有控制箱,所述供热管安装在主体一端,所述地热管安装在主体的另一端,所述进水管位于主体的顶端;所述主体中设有水箱、水泵、热转换装置,所述水箱设于主体内部的一端,所述水泵嵌固在主体的底部正中间,所述热转换装置安装于主体内部的另一端;所述热转换装置中设有导热板、导热管,所述导热板的侧端与地热管相连接,所述导热板上上设有导热管;所述导热板中设有导热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水泵利用水管将水箱与热转换装置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热管为S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热套设有六个,所述导热套横向排列在导热板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热管与导热套活动卡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联合供补热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 本实用新型将导热管设置为S状,使得水在导热管中经过的路程边长,从而能够增加导热管对水的加热时间,更够让水温升到更高,让地暖与散热器还有热水器中的水温升到更高,不会影响到地暖与散热器还有热水器的正常使用。
2. 本实用新型加导热板中设置六个导热套,将导热板安装在导热套上,能够让导热套在一定的距离内都能够对导热管进行供热,使得导热管中的每一处温度都得到保持,不会降低给水的加热温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联合供补热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联合供补热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联合供补热系统的热转化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联合供补热系统的导热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体1、控制箱2、供热管3、地热管4、进水管5、水箱a、水泵b、热转换装置c、导热板c1、导热管c2、导热套c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联合供补热系统,其结构包括主体1、控制箱2、供热管3、地热管4、进水管5,所述主体1的前端设有控制箱2,所述供热管3安装在主体1一端,所述地热管4安装在主体1的另一端,所述进水管5位于主体1的顶端;所述主体1中设有水箱a、水泵b、热转换装置c,所述水箱a设于主体1内部的一端,所述水泵b嵌固在主体1的底部正中间,所述热转换装置c安装于主体1内部的另一端;所述热转换装置c中设有导热板c1、导热管c2,所述导热板c1的侧端与地热管4相连接,所述导热板c1上上设有导热管c2;所述导热板c1中设有导热套c11。
所述水泵b利用水管将水箱a与热转换装置c相连接。
所述导热管c2为S状。
所述导热套c11设有六个,所述导热套c11横向排列在导热板c1上。
所述导热管c2与导热套c11活动卡合。
工作原理:将水从进水管5中导入到水箱a中,在利用水泵b将水箱a中的水导向热转化装置c中,利用导热板c1对导热管c2进行加热,使得导热管c2中的水也能够跟随加热,将热转化装置c中的S状的导热管c2,可以让水经过导热管c2的距离变长,从而让水在导热管中的加热时间变长,水的温度能够加热到更高,从而可以给地暖、散热器、热水器供应热水;利用在导热板c1上安装六个导热套c11与S状的导热管c2进行加热,使得导热套c11能够在一定距离内给导热管c2供热,使得导热管c2的温度更够得到保持,不会降低给水的加热温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联合供补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主体(1)、控制箱(2)、供热管(3)、地热管(4)、进水管(5),所述主体(1)的前端设有控制箱(2),所述供热管(3)安装在主体(1)一端,所述地热管(4)安装在主体(1)的另一端,所述进水管(5)位于主体(1)的顶端;所述主体(1)中设有水箱(a)、水泵(b)、热转换装置(c),所述水箱(a)设于主体(1)内部的一端,所述水泵(b)嵌固在主体(1)的底部正中间,所述热转换装置(c)安装于主体(1)内部的另一端;所述热转换装置(c)中设有导热板(c1)、导热管(c2),所述导热板(c1)的侧端与地热管(4)相连接,所述导热板(c1)上设有导热管(c2);所述导热板(c1)中设有导热套(c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联合供补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b)利用水管将水箱(a)与热转换装置(c)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联合供补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c2)为S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联合供补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套(c11)设有六个,所述导热套(c11)横向排列在导热板(c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联合供补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c2)与导热套(c11)活动卡合。
CN201922303572.8U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联合供补热系统 Active CN2112609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03572.8U CN211260952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联合供补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03572.8U CN211260952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联合供补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60952U true CN211260952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90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03572.8U Active CN211260952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联合供补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609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60952U (zh) 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联合供补热系统
CN201331129Y (zh) 直热式太阳能电磁感应智能蓄热热源装置
CN207975720U (zh) 一种电锅炉和太阳能联用供暖装置
CN201096464Y (zh) 一体式电热超导散热器
CN203517963U (zh) 户式相变蓄热电采暖装置
CN202598878U (zh) 具有即热式加热装置的间接换热式平板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1396939Y (zh) 一种有机热载体热水器
CN108317755A (zh) 一种太阳能高温热水供应系统
CN103185406B (zh) 电辅助加热间接式热水系统中应用的蓄热水箱
CN202328827U (zh) 一种太阳能热泵热水器
CN106369848A (zh) 一种分体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2835520U (zh) 太阳能供暖系统
CN207922593U (zh) 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
CN205783866U (zh) 一种太阳能热泵热水器
CN201697511U (zh) 太阳能取暖装置
CN206683039U (zh) 一种相变储热式供热系统
CN211739249U (zh) 即热式水电一体电暖气
CN209541002U (zh) 水电一体超导供热系统
CN202598884U (zh) 具有即热式加热装置的直接换热式平板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9415549U (zh) 一种太阳能串联耦合自循环蓄热式采暖系统
CN108644864A (zh) 基于油水分级式太阳能供暖方法和装置
KR20150138552A (ko) 열사이펀향상을 위한 보조열원장치를 갖는 분리형 자연순환식 태양열 온수장치 및 그에 따른 운전제어방법
CN204438547U (zh) 快热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2835538U (zh) 太阳能供暖系统
CN201973932U (zh) 一种分体式承压水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