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59340U - 双轴铰链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双轴铰链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59340U
CN211259340U CN201922279180.2U CN201922279180U CN211259340U CN 211259340 U CN211259340 U CN 211259340U CN 201922279180 U CN201922279180 U CN 201922279180U CN 211259340 U CN211259340 U CN 211259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rod
link
rod piece
piece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7918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7918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59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59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59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链技术领域,具体一种双轴铰链及电子设备。所述双轴铰链,包括第一传动杆件、第二传动杆件、包覆件和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三个交错分布的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轴与第一传动杆件和第二传动杆件转动连接,且连杆两端的连接轴分别处于第一传动杆件和第二传动杆件的偏心位,以使第一传动杆件和第二传动杆件能够在连杆组件的联动下反向转动。多个连杆的配合能够更好地驱动传动杆件转动,并且各连杆对对应的传动杆件产生的推力或拉力沿传动杆件径向的分力能够相互抵消一部分,因此能够减小连杆组件沿转轴径向的合力,从而减小连杆转动过程中对转轴及其上的堆叠件形成歪扭力矩,保证了双轴铰链使用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双轴铰链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链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轴铰链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便携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折叠式手机等翻盖式电子设备的屏幕与底座之间均是通过双轴铰链连接,且部分双轴铰链的转轴之间是通过两个连杆连接的。然而现有的通过两个连杆连接的双轴铰链,由于两个连杆产生的轴向错位的推拉力沿转轴径向的分力不平衡,因此连杆产生的沿转轴径向的合力会对转轴及其上的堆叠件形成歪扭力矩,造成堆叠件歪扭,从而影响双轴铰链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轴铰链及电子设备,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的通过连杆连接的双轴铰链在使用过程中易造成堆叠件歪扭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轴铰链,包括一种双轴铰链,包括:
第一传动杆件,具有第一旋转轴线;
第二传动杆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相平行的第二旋转轴线;
包覆件,弹性包覆在所述第一传动杆件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件上;
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三个交错分布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轴与所述第一传动杆件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件转动连接,且所述连杆两端的连接轴分别处于所述第一传动杆件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件的偏心位,以使所述第一传动杆件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件能够在所述连杆组件的联动下反向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连杆和一个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杆和一个所述第二连杆沿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的方向间隔排布,且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两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沿所述第一传动杆件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件的径向,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分布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的两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件的连接轴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之间的间距均相等,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件的连接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双轴铰链还包括两个杆套,两个所述杆套分别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杆件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件的端部,且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杆套转动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杆套上沿其径向开设有连杆容置槽,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能够伸入对应的所述连杆容置槽内,并通过所述连接轴与对应的所述杆套转动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沿所述杆套的周向,所述连杆容置槽的开口大小不小于90度,以使所述第一传动杆件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件反向转动的角度和大于等于180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包覆件包括:
多个扭力调整片,多个所述扭力调整片堆叠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杆件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件上,和/或
至少一个板状包覆扭力件,所述板状包覆扭力件的两端分别弹性紧密包覆所述第一传动杆件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双轴铰链以及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传动杆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传动杆件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为包括键盘和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笔记本电脑的键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双轴铰链,包括第一传动杆件、第二传动杆件、包覆件和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三个交错分布的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轴与所述第一传动杆件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件转动连接,且所述连杆两端的连接轴分别处于所述第一传动杆件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件的偏心位,以使所述第一传动杆件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件能够在所述连杆组件的联动下反向转动。多个连杆的配合能够更好地驱动传动杆件转动,并且各连杆对对应的传动杆件产生的推力或拉力沿传动杆件径向的分力能够相互抵消一部分,因此能够减小连杆组件沿转轴径向的合力,从而减小连杆转动过程中对转轴及其上的堆叠件形成歪扭力矩,进而降低了堆叠件歪扭的可能性,保证了双轴铰链使用的稳定性。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的双轴铰链,因此电子设备也具有开合过程更为平稳、使用寿命长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连杆双轴铰链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连杆双轴铰链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连杆双轴铰链的转动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传动杆件,2-第二传动杆件,3-杆套,31-连杆容置槽,41-第一连杆,42-第二连杆,51-扭力调整片,6-第一固定部,7-第二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双轴铰链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轴铰链,包括第一传动杆件1、第二传动杆件2、包覆件和连杆组件,连杆组件连接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以使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实现反向转动;包覆件包覆于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以调整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之间的扭力。
参见图1和图2所示,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平行设置,两者具有相互平行的旋转轴线,且第一传动杆件1的旋转轴线为第一旋转轴线,第二传动杆件2的旋转轴线为第二旋转轴线。
包覆件弹性包覆于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上,使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产生扭力(对于包覆件的具体结构,将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具体举例说明)。
连杆组件设置于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的一端,且连接于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之间,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三个交错分布的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轴与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转动连接,且连杆两端的连接轴分别处于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的偏心位,以使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能够在连杆组件的联动下反向转动,即当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中的一个传动杆件沿第一方向a主动转动时,主动转动的传动杆件能够通过连杆组件对另一传动杆件产生推拉力,以使另一传动杆件沿第二方向b转动,第二方向b为第一方向a的反方向,从而实现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的反向转动。
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下面以连杆组件包括三个交错分布的连杆为例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双轴铰链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其中图3示出了沿第一旋转轴线的方向观察,当连杆组件转动到某一位置时,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的位置关系示意图以及第一连杆41和所述第二连杆42对对应的传动杆件产生的作用力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的双轴铰链包括第一传动杆件1、第二传动杆件2、包覆件和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连杆41和一个第二连杆42(即形成三连杆双轴铰链),其中两个第一连杆41和一个第二连杆42沿第一旋转轴线的方向间隔排布,且两个第一连杆41位于第二连杆42的两侧。并且沿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的径向,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分布于第一旋转轴线的两侧,即在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中一个传动杆件转动时,第一连杆41和所述第二连杆42能够对另一传动杆件的不同侧的位置处产生推力或拉力,一方面能够通过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的配合更好地驱动另一传动杆件转动,另一方面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对对应的传动杆件产生的推力或拉力沿传动杆件径向的分力能够相互抵消一部分,即图3中所示的第一连杆41对第二传动杆件2的推力沿径向的分力F1与第二连杆42对第二传动杆件2的拉力沿径向的分力F2能够相互抵消一部分,因此能够减小连杆组件对对应的传动杆件沿转轴径向的合力,从而减小连杆转动过程中对传动杆件及其上的堆叠件(即包覆件)形成歪扭力矩,进而降低堆叠件歪扭的可能性,保证了双轴铰链使用的稳定性。
此外,优选地,参见图3所示,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的连接第一传动杆件1的连接轴与第一旋转轴线之间的间距均相等,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的连接第二传动杆件2的连接轴与第二旋转轴线之间的间距均相等,即在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反向转动的过程中,沿第一旋转轴线的方向观察,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的连接第一传动杆件1的连接轴的转动轨迹位于同一圆周上,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的连接第二传动杆件2的连接轴的转动轨迹位于同一圆周上,从而使得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的长度相同,连杆之间的转动配合更为稳定。
此外,本申请的连杆组件还可以包括四个交错分布的连杆,且优选地,四个连杆包括两个第一连杆和两个第二连杆(图中未示出),两个第一连杆和两个第二连杆沿第一旋转轴线的方向间隔交错排布,且沿第一传动杆件和第二传动杆件的径向,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布于第一旋转轴线的两侧;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接第一传动杆件1的连接轴与第一旋转轴线之间的间距均相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接第二传动杆件的连接轴与第二旋转轴线之间的间距均相等。对于四连杆双轴铰链的结构原理同上述的三连杆双轴铰链,也能减小连杆组件沿转轴径向的合力,从而减小连杆转动过程中对转轴及其上的堆叠件形成歪扭力矩,进而堆叠件歪扭的可能性,保证了双轴铰链使用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连杆组件还可以包括四个以上交错分布的连杆,但对于连杆组件的数量需要根据具体使用要求而选定,需综合考虑双轴铰链的成本、转轴的刚度以及强度等因素。
此外,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双轴铰链还包括两个杆套3,两个杆套3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的端部,且杆套3与对应的传动杆件同轴线设置。连杆组件的各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杆套3转动连接,从而实现与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的转动连接。具体地,杆套3上沿其径向开设有连杆容置槽31,连杆的端部能够伸入对应的连杆容置槽31内,并通过连接轴与对应的杆套3转动连接。此外,为保证连杆在对应的连杆容置槽31具有一定的转程,以保证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反向转动角度达到要求,本实施例中沿杆套3的周向,连杆容置槽31的开口大小不小于90度,以使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反向转动的角度和大于等于180度。
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1和图2所示,由于本申请的连杆组件包括的多个连杆是沿第一旋转轴线的方向间隔排布的,因此每个杆套3上沿第一旋转轴线的方向也设置有多个连杆容置槽31,且连杆容置槽31与连杆一一对应,以保证多个连杆之间的转动不发生干涉。
此外,为提高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与对应的杆套3连接的稳定性,本申请实施例设置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与杆套3连接的一端为扁轴式结构,且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的具有扁轴式结构的一端通过螺栓等连接件与杆套3固定连接。由于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的一端为扁轴式结构,一方面能够避免各传动杆件相对杆套3发生转动滑脱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便于各传动杆件与杆套3的固定安装。
对于包覆件的结构,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优选设置包覆件包括多个扭力调整片51,多个扭力调整片51以彼此堆叠的方式穿设于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通过调整扭力调整片51的数量来调整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一传动杆件1的扭力。
此外,本实施例中包覆件还可以包括板状包覆扭力件(图中未示出),板状包覆扭力件的两端分别弹性紧密包覆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
此外,本实施例的包覆件还可以同时包括扭力调整片51和板状包覆扭力件,扭力调整片51和板状包覆扭力件共同用作扭力调整机构来调整第一传动杆件1和第二传动杆件2之间的扭力。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见图1所示,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双轴铰链以及第一固定部6和第二固定部7;其中,第一固定部6与第一传动杆件1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7与第二传动杆件2固定连接。
电子设备可以为包括显示屏和键盘的笔记本电脑,第一固定部6用于连接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第二固定部7用于连接笔记本电脑的键盘。笔记本电脑的键盘和显示屏通过对应的固定部和铰链组件的连接,使得键盘和显示屏能够相对实现一定角度的开合。并且由于笔记本电脑采用的铰链组件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因此使得笔记本电脑的键盘和显示屏的开合过程更为平稳,使用寿命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还可以为折叠式手机或电子书阅读器等翻盖式等电子设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轴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传动杆件,具有第一旋转轴线;
第二传动杆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相平行的第二旋转轴线;
包覆件,弹性包覆在所述第一传动杆件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件上;
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三个交错分布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轴与所述第一传动杆件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件转动连接,且所述连杆的两端的连接轴分别处于所述第一传动杆件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件的偏心位,以使所述第一传动杆件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件能够在所述连杆组件的联动下反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连杆和一个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杆和一个所述第二连杆沿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的方向间隔排布,且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铰链,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传动杆件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件的径向,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分布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件的连接轴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之间的间距均相等,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件的连接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铰链还包括两个杆套,两个所述杆套分别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杆件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件的端部,且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杆套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轴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套上沿其径向开设有连杆容置槽,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能够伸入对应的所述连杆容置槽内,并通过所述连接轴与对应的所述杆套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轴铰链,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杆套的周向,所述连杆容置槽的开口大小不小于90度,以使所述第一传动杆件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件反向转动的角度和大于等于18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件包括:
多个扭力调整片,多个所述扭力调整片堆叠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杆件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件上,和/或
至少一个板状包覆扭力件,所述板状包覆扭力件的两端分别弹性紧密包覆所述第一传动杆件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件。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铰链以及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传动杆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传动杆件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包括键盘和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笔记本电脑的键盘。
CN201922279180.2U 2019-12-17 2019-12-17 双轴铰链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1259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9180.2U CN211259340U (zh) 2019-12-17 2019-12-17 双轴铰链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9180.2U CN211259340U (zh) 2019-12-17 2019-12-17 双轴铰链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59340U true CN211259340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84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79180.2U Active CN211259340U (zh) 2019-12-17 2019-12-17 双轴铰链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593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94142A1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EP1963944B1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double-axis hinge and locking spring
CN100422578C (zh) 带旋转规制机构的2轴铰链
US11487321B2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40373654A1 (en) Dual-shaft synchronous movement device
TWM498254U (zh) 多節式轉軸改良結構
CN110848242B (zh) 柔性屏铰链及电子设备
CN113534893B (zh) 折叠式电子装置
CN109844333B (zh) 二轴铰链
WO2022262684A1 (zh) 折叠转轴结构及折叠电子设备
US20230199091A1 (en) Foldable support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243053A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移动终端
CN211259340U (zh) 双轴铰链及电子设备
TWI303955B (en) Dual-axis circuit board
US20230004192A1 (en) Support device and foldable device
TWM499039U (zh) 多軸式轉軸裝置
CN110830623A (zh) 折叠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WO2021204019A1 (zh)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电子终端的铰链
WO2023193592A1 (zh) 同轴反转连接机构
JP2020190580A (ja) 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プレイ用ヒンジ機構
US11747866B2 (en) Hinge mechanism
CN211259341U (zh) 双轴铰链及电子设备
CN217238525U (zh) 多段式柔性转轴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2377100U (zh) 双屏枢纽器
CN209908978U (zh) 双轴铰链及便携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