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40740U - 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40740U
CN211240740U CN201921825849.7U CN201921825849U CN211240740U CN 211240740 U CN211240740 U CN 211240740U CN 201921825849 U CN201921825849 U CN 201921825849U CN 211240740 U CN211240740 U CN 211240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lt
pipe
infiltration
soil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2584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军
李茜玲
李尚�
柳俊杰
密万兴
刘婷婷
孔凡帅
杜增耀
王卓远
王卓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old Mantis Green Landscape Ltd Co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old Mantis Green Landscape Lt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old Mantis Green Landscape Ltd Co filed Critical Suzhou Gold Mantis Green Landscape Ltd Co
Priority to CN20192182584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40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40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40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包括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和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包括第一排盐管、第二排盐管和弧形板体,第一排盐管和第二排盐管之间通过弧形板体连接,弧形板体的内部具有空心夹层,且弧形板体的上、下表面皆布置有多个第一渗水孔,第一排盐管的表面布置有多个第二渗水孔,第二排盐管的表面布置有多个第三渗水孔,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包括多根平行的第三排盐管,第三排盐管的表面布置有多个第四渗水孔。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达到了节省管道材料和提高排盐效率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排盐管道的堵塞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壤排盐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
背景技术
盐碱地区的土壤含盐量高、地下水位高、土壤pH值高、蒸发量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处在“五高一低”地区,盐碱地绿化困难显而易见,目前,常见的盐碱地改良方式主要有物理改良、化学改良和工程改良三种。
针对于沿海地区长期受海水浸渍,其土壤重度盐碱化,绿化种植前必须对其土壤进行改良,使其土壤结构能够符合植物生长的需要。目前的排盐技术一般都是通过地下管道排盐技术来进行土壤的改良,土壤排盐时结合排水沟渠,修筑流量足够的排灌沟渠,安排好排水出处,形成树干式排水,例如采用一级排盐管和第二排盐管来达到压盐压碱的目的。但是,针对大面积的土壤排盐,需要密集地设置诸多的排盐管,这在材料损耗上十分不经济,并且管道和管道之间间隙内盐分还是会存在无法进入管道排出的情况,因而在排盐效率上也是有不足之处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其主要是在相邻的管道之间设置了弧形板体,且弧形板体也是具有渗水功能,从而达到了节省管道材料和提高排盐效率的目的。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其包括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和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和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皆铺设于含盐土壤内,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和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之间相垂直,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位于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的下方,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排盐管组件,排盐管组件包括第一排盐管、第二排盐管和弧形板体,第一排盐管和第二排盐管之间通过弧形板体连接,弧形板体的内部具有空心夹层,且弧形板体的上、下表面皆布置有多个第一渗水孔,第一排盐管的表面布置有多个第二渗水孔,第二排盐管的表面布置有多个第三渗水孔,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包括多根平行的第三排盐管,第三排盐管的表面布置有多个第四渗水孔。
进一步地,上述弧形板体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渗水管。
进一步地,上述渗水管的内部填充有第一无纺布层。
进一步地,上述渗水管的顶部具有喇叭形扩口部。
进一步地,上述渗水管为圆管,其纵截面呈Y形。
进一步地,上述弧形板体的相对两端分别相切于第一排盐管和第二排盐管。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排盐管的管径大于第二排盐管的管径。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排盐管的管径是第二排盐管的管径的两倍。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排盐管的表面覆盖有第二无纺布层,第二排盐管的表面覆盖有第三无纺布层,第三排盐管的表面覆盖有第四无纺布层。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其主要是在相邻的管道之间设置了弧形板体,且弧形板体也是具有渗水功能,具体为,水首先进入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中的第一排盐管、第二排盐管和弧形板体,水进入到弧形板体的表面,通过弧形板体向下渗入,同时弧形板体将水分别导向第一排盐管和第二排盐管,此时水继续通过上述第一排盐管和第二排盐管向下渗入,同时水渗入至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中的多根平行的第三排盐管中,由于位于土壤内侧的第一排盐管的管径大于位于土壤外侧的第二排盐管的管径,因而土壤内侧的第一排盐管的渗水速度大于土壤外侧的第二排盐管的渗水速度,使得第三排盐管由内至外保证了水流的速度,防止了第三排盐管内部的堵塞;
因此,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达到了节省管道材料和提高排盐效率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排盐管道的堵塞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户外石材面层透水铺装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户外石材面层透水铺装结构中渗水管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户外石材面层透水铺装结构中弧形板体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其包括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1和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2,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1和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2皆铺设于含盐土壤3内,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1和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2之间相垂直,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2位于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1的下方,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1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排盐管组件11,排盐管组件11包括第一排盐管111、第二排盐管112和弧形板体113,第一排盐管111和第二排盐管112之间通过弧形板体113连接,弧形板体113的相对两端分别相切于第一排盐管111和第二排盐管112,弧形板体113的内部具有空心夹层1131,且弧形板体113的上、下表面皆布置有多个第一渗水孔,第一排盐管111的表面布置有多个第二渗水孔,第二排盐管112的表面布置有多个第三渗水孔,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2包括多根平行的第三排盐管21,第三排盐管21的表面布置有多个第四渗水孔。
参见图1至图3,第一排盐管111的表面覆盖有第二无纺布层1111,第二排盐管112的表面覆盖有第三无纺布层1121,第三排盐管21的表面覆盖有第四无纺布层211。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其主要是在相邻的管道之间设置了弧形板体,且弧形板体也是具有渗水功能,具体为,水首先进入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中的第一排盐管、第二排盐管和弧形板体,水进入到弧形板体的表面,通过弧形板体向下渗入,同时弧形板体将水分别导向第一排盐管和第二排盐管,此时水继续通过上述第一排盐管和第二排盐管向下渗入,同时水渗入至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中的多根平行的第三排盐管中,由于位于土壤内侧的第一排盐管的管径大于位于土壤外侧的第二排盐管的管径,因而土壤内侧的第一排盐管的渗水速度大于土壤外侧的第二排盐管的渗水速度,使得第三排盐管由内至外保证了水流的速度,防止了第三排盐管内部的堵塞;
因此,本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达到了节省管道材料和提高排盐效率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排盐管道的堵塞问题。
实施例二:
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弧形板体113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渗水管12,且渗水管12的内部填充有第一无纺布层121,且渗水管12的顶部具有喇叭形扩口部122,且进一步地,渗水管12为圆管,其纵截面呈Y形。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利用Y形结构的渗水管,可以加大弧形板体的渗水量,有助于提高排盐效率。
实施例三:
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第一排盐管111的管径大于第二排盐管112的管径,其具体地,第一排盐管111的管径是第二排盐管112的管径的两倍。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由于位于土壤内侧的第一排盐管的管径大于位于土壤外侧的第二排盐管的管径,因而土壤内侧的第一排盐管的渗水速度大于土壤外侧的第二排盐管的渗水速度,使得第三排盐管由内至外保证了水流的速度,防止了第三排盐管内部的堵塞。
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通过以下排盐方法实现土壤排盐,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含盐土壤3经过灌溉和降雨后,水向含盐土壤3内渗入;
S2:水首先进入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1中的第一排盐管111、第二排盐管112和弧形板体113,水进入到弧形板体113的表面,通过弧形板体113向下渗入,同时弧形板体113将水分别导向第一排盐管111和第二排盐管112,此时水继续通过上述第一排盐管111和第二排盐管112向下渗入;
S3:水渗入至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2中的多根平行的第三排盐管21中,由于位于土壤内侧的第一排盐管111的管径大于位于土壤外侧的第二排盐管112的管径,因而土壤内侧的第一排盐管111的渗水速度大于土壤外侧的第二排盐管112的渗水速度,使得第三排盐管21由内至外保证了水流的速度,防止了第三排盐管21内部的堵塞;
S4:第三排盐管21由内至外排出水至管道4,管道4将水输送至渠道5排出。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1)和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2),所述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1)和所述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2)皆铺设于含盐土壤(3)内,所述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1)和所述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2)之间相垂直,所述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2)位于所述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1)的下方,所述一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1)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排盐管组件(11),所述排盐管组件(11)包括第一排盐管(111)、第二排盐管(112)和弧形板体(113),所述第一排盐管(111)和所述第二排盐管(112)之间通过所述弧形板体(113)连接,所述弧形板体(113)的内部具有空心夹层(1131),且所述弧形板体(113)的上、下表面皆布置有多个第一渗水孔,所述第一排盐管(111)的表面布置有多个第二渗水孔,所述第二排盐管(112)的表面布置有多个第三渗水孔,所述二级渗水排盐暗管组件(2)包括多根平行的第三排盐管(21),所述第三排盐管(21)的表面布置有多个第四渗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体(113)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渗水管(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管(12)的内部填充有第一无纺布层(12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管(12)的顶部具有喇叭形扩口部(1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管(12)为圆管,其纵截面呈Y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体(113)的相对两端分别相切于所述第一排盐管(111)和所述第二排盐管(11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盐管(111)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二排盐管(112)的管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盐管(111)的管径是所述第二排盐管(112)的管径的两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盐管(111)的表面覆盖有第二无纺布层(1111),所述第二排盐管(112)的表面覆盖有第三无纺布层(1121),所述第三排盐管(21)的表面覆盖有第四无纺布层(211)。
CN201921825849.7U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 Active CN211240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5849.7U CN211240740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5849.7U CN211240740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40740U true CN211240740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51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25849.7U Active CN211240740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4074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3918A (zh) * 2019-10-28 2019-12-24 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及排盐方法
CN114731917A (zh) * 2022-05-12 2022-07-12 塔里木大学 一种盐碱地油莎豆微垄沟种植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3918A (zh) * 2019-10-28 2019-12-24 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及排盐方法
CN114731917A (zh) * 2022-05-12 2022-07-12 塔里木大学 一种盐碱地油莎豆微垄沟种植方法
CN114731917B (zh) * 2022-05-12 2023-03-28 塔里木大学 一种盐碱地油莎豆微垄沟种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40740U (zh) 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
CN206256524U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植草沟降洪系统
CN202706015U (zh) 一种用于软地基处理的排水装置
CN112127419A (zh) 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及循环用水系统
CN104085998B (zh) 一种增强微生物作用的人工湿地系统
CN110759481A (zh) 一种高效除磷的生物滞留池
CN207645999U (zh) 一种居民生活区初期雨水径流拦截、净化装备
CN211548418U (zh) 一种屋顶水循环系统
CN110603918A (zh) 一种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及排盐方法
CN205557763U (zh) 一种用于处理初期雨水的多级折流式雨水花园系统
CN110656629A (zh) 上游法筑坝尾矿库的初期坝
CN108781577B (zh) 一种纳米毛细管-暗管联合土壤排盐方法
CN104591398B (zh) 一种景观水体局部净化装置
CN105672447A (zh) 用于处理初期雨水的多级折流式雨水花园系统及其应用
CN104854996A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且不易堵塞的盐碱地用暗管
CN211367142U (zh) 一种利用疏导管防治堵塞的人工湿地系统
CN211872894U (zh) 上游法筑坝尾矿库的初期坝
CN107662981A (zh)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截留湿地系统
CN213280573U (zh) 一种改良盐碱地的节水灌溉装置
CN210767114U (zh) 一种园林雨水渗透系统
CN207072888U (zh) 应用于道路降水净化系统的滤水池
CN111592108A (zh) 一种雨污水净化系统
CN205883903U (zh) 一种盐碱地改良排盐装置
CN206069493U (zh) 一种基于高分子材料纤维网、稻壳的农田地下径流氮磷拦截去除组合渗滤装置
CN216238901U (zh) 雨水调蓄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