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37747U - 一种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37747U
CN211237747U CN201921113137.2U CN201921113137U CN211237747U CN 211237747 U CN211237747 U CN 211237747U CN 201921113137 U CN201921113137 U CN 201921113137U CN 211237747 U CN211237747 U CN 211237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shielding
storage container
hang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131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俊涛
党凤丽
聂兰强
胡有坤
唐联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131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37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37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377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包括料杯、吊架(3)和屏蔽容器(4),所述吊架吊设于所述屏蔽容器内,所述料杯包括内杯(1)和外杯(2),所述内杯设于所述外杯内,用于容置放射性物质;所述外杯放置在所述吊架上,用于密封所述内杯。本实用新型的存储容器能够满足放射性物质在厂内运输的安全要求,可保证运输过程的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工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
背景技术
在核工业生产中,经常伴随着物料的转运,其中的物料有些是放射性物质,由于放射性物质的特殊性,必须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然而目前,在放射性物质运输容器技术领域,国内只有对于厂外运输容器的规范和研究,而缺乏关于厂内运输容器的规范和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满足放射性物质在厂内运输的安全要求,保证运输过程安全可靠的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包括料杯、吊架和屏蔽容器,所述吊架吊设于所述屏蔽容器内,
所述料杯包括内杯和外杯,所述内杯设于所述外杯内,用于容置放射性物质;所述外杯放置在所述吊架上,用于密封所述内杯。
可选的,所述屏蔽容器包括壳体、屏蔽塞和保护罩,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外壳和第一屏蔽层,
所述吊架设于所述内壳内,所述内壳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屏蔽层设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
所述屏蔽塞用于封堵所述壳体的开口端,
所述保护罩罩设于所述屏蔽塞上。
优选的,所述外壳采用具有中空内腔的中空结构。
可选的,所述屏蔽塞包括顶板、第一起吊组件和第二屏蔽层,
所述第一起吊组件和所述第二屏蔽层分设于所述顶板的两个相对面上,所述第二屏蔽层能够盖设在所述屏蔽容器的开口端上。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包括罩体和吊耳,
所述罩体罩设于所述顶板的外部,所述第一起吊组件处于所述保护罩的内部,
所述吊耳固设于所述罩体上。
优选的,所述外壳、所述内壳和所述顶板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屏蔽层和所述第二屏蔽层采用含硼聚乙烯材料制成。
可选的,所述内杯包括内杯身、内杯盖和过滤板,
所述内杯身采用便于热室内的机械手抓取的结构,
所述过滤板设于所述内杯盖上,用于释放所述内杯中的放射性物质在储存期间产生的气体。
可选的,所述外杯包括外杯身和外杯盖,
所述外杯身的开口端的外缘上设有凹槽,所述外杯盖的下端部焊设于所述凹槽内。
可选的,所述吊架包括吊架头和支架,
所述吊架头用于吊设于所述屏蔽容器内,
所述支架连接在所述吊架头上,用于存放所述料杯。
优选的,所述吊架头包括上塞和第二起吊组件,
所述上塞用于支撑在所述屏蔽容器内部的上部,所述第二起吊组件和所述支架分设于所述上塞的两个相对面上,
所述料杯通过卡板卡设于所述支架上,
所述卡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卡板分设于所述支架的不同高度上,所述料杯的数量与所述卡板的数量相对应。
在放射性物质运输过程中,本实用新型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用于对放射性物质进行储存,由于其具备辐射防护功能,且屏蔽效果好,因而可以保证厂内运输过程的安全可靠,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该储存容器可以与热室内机械手、开封盖机构等辅助装置实现接口对接,从而可方便地将物料在热室内进行称量、分析、装杯并装进上述储存容器内,再运送至指定位置。可见,本实用新型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特别适用于生产线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的密封包装和转出等。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的有益效果如下:
1.由于具有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因而具备辐射防护功能,第一、第二屏蔽层内外两侧的不锈钢钢板兼具屏蔽作用,分别组成三层形式的屏蔽结构,因而屏蔽效果好,能够保证整个转运过程中操作人员的安全;
2.该储存容器承压、耐温性能好:其中外杯为圆柱形结构,能够承受贮存期间由于释放气体而可能达到的最大压力;内杯和外杯的材质已通过比真实环境更为苛刻的模拟环境试验,其能够承受贮存期间由于释放热量而可能达到的最大温度;
3.该储存容器可以与热室内辅助装置实现接口对接,将物料在热室内进行称量、分析、装杯并装进储存容器内,并运送至指定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杯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杯的结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A-A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屏蔽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杯;11-内杯体下封头;12-内杯体;13-内杯体口;14-内杯盖;15-固定环板;16-过滤板;2-外杯;21-外杯体下封头;22-外杯体;23-外杯体口;24-外杯盖;3-吊架;31-上塞;32-螺钉;33-支架;34-卡板;35-螺钉;36-垫圈;37-第二起吊组件;4-屏蔽容器;41-吊耳,42-第一起吊组件;43-螺栓组件;44-保护罩;45-环形探测器;46-第二屏蔽层;47-紧固螺栓;48-环板;49-螺钉;410-外壳;411-内壳;412-第一屏蔽层;413-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包括料杯、吊架和屏蔽容器,,所述吊架吊设于所述屏蔽容器内,所述料杯包括内杯和外杯,所述内杯设于所述外杯内,用于容置放射性物质;所述外杯放置在所述吊架上,用于密封所述内杯。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主要用于厂内放射性废物运输过程中的储存。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主要包括料杯、吊架3和屏蔽容器4。其中,吊架3吊设于屏蔽容器4内;料杯放置在吊架3上。
料杯包括内杯1和外杯2。内杯1设于外杯2内,用于容置放射性物质;外杯2放置在吊架3上,用于密封内杯1。
当内杯1装料后置于外杯2内,两者组成双层结构的料杯。
本实施例中,内杯采用便于热室内的机械手抓取的结构形式。如图2、3所示,内杯1包括内杯身、内杯盖14和过滤板16。
具体来说,内杯身主要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内杯下封头11、内杯体12和内杯体口13。
本实施例中,内杯下封头11、内杯体12和内杯体口13通过焊接连接为一体;内杯体12的形状为圆筒形,内杯体口13为锥形结构,该锥形结构的锥体大端与内杯体12连接、锥体小端与内杯盖14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内杯盖14的外部轮廓为正六边形,便于使用机械手抓取内杯体口的锥体小端并将内杯1放入外杯2中(或从外杯2中取出内杯1)。
同时,内杯盖14的正六边形的轮廓便于开封盖机构握持,进而可通过抓握内杯盖14而打开或封闭内杯1。
内杯盖14上有开孔,过滤板16设于内杯盖14上,并与所述开孔的位置对应,用于释放内杯中所储存的放射性物质在储存期间产生的气体。具体来说,过滤板16通过固定环板15螺纹连接在内杯盖14上,以便于过滤板16的更换。
如图4所示,外杯包括外杯身和外杯盖24。其中,外杯身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外杯下封头21、外杯体22和外杯体口23。
为使密封可靠,本实施例中,外杯下封头21、外杯体22和外杯体口23通过焊接连接为一体。外杯2的结构简单,外杯身整体呈圆柱形,以便于能够使用辅助设备将之装入吊架上及进行去污处理。
其中,外杯体口23的外缘上设有凹槽,外杯盖24的下端能够卡设于所述凹槽内。优选外杯盖的下端为V型,相应的,所述凹槽的形状为与外杯盖的下端相适配的V型,以实现两者的良好对接。所述凹槽中放置有钎料,外杯盖的下端表面及凹槽内涂覆有钎剂。在内杯1装入外杯2内部以后,通过采用自动焊机对钎料和钎剂实施操作,从而可将外杯身和外杯盖24焊接为一体,以实现对外杯内部的密封。
如图7所示,屏蔽容器4包括壳体、屏蔽塞和保护罩44。所述壳体包括内壳411、外壳410和第一屏蔽层412。其中,内壳411处于外壳410内;第一屏蔽层412通过螺钉49和环板48固定设置在内壳411和外壳410之间,以便于对其拆卸和更换;外壳410和内壳411的顶部开口,从而构成壳体的开口端;屏蔽塞与内壳411可拆卸地连接,用于封堵壳体的开口端。保护罩罩设于屏蔽塞上。
可选的,屏蔽容器上安装有环形探测器45。
本实施例中,屏蔽容器4整体呈圆柱形。这样,内壳411、外壳410和第一屏蔽层412为圆筒形。
外壳410采用具有中空内腔的中空结构,具体来说,外壳410包括内层、外层和密封环,密封环设于内层和外层的顶部,内层和外层分别与密封环焊接连接在一起,在外层和内层之间形成中空层,中空层的厚度可根据环形探测器45的尺寸来确定。设置中空层的目的是可以在容纳环形探测器45的同时降低屏蔽容器的重量、并节省材料。密封环上有用于与保护罩44连接的螺纹孔。可选的,外壳410的外壁上还可设置吊耳和槽钢,以方便利用吊具、叉车等对外壳410进行辅助操作。
屏蔽塞包括顶板413、第一起吊组件42和第二屏蔽层46。第一起吊组件42和第二屏蔽层46分别与顶板413的顶面和底面固定连接,第一起吊组件42的设置是便于吊运屏蔽塞,第二屏蔽层46盖设于壳体的开口端上,以封堵壳体的开口端。本实施例中,第二屏蔽层46具体是盖设于内壳411上。
具体的,屏蔽塞与内壳411之间通过螺栓组件43螺纹连接为一体。第二屏蔽层46通过其表面包覆的不锈钢板与顶板413焊接连接在一起。顶板413上开有穿孔,第二屏蔽层46上有与所述穿孔对应的通孔,内壳411上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螺纹孔,螺栓组件43包括螺栓和蝶形螺母,使螺栓分别穿过顶板上的穿孔和第二屏蔽层上的通孔,而进入内壳上的螺纹孔中,再由蝶形螺母锁紧所述螺栓,从而可以将屏蔽塞与内壳411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第一起吊组件42具体可采用蘑菇头。
保护罩44包括罩体和吊耳41。罩体罩设于顶板413的外部,第一起吊组件42处于罩体的内部,罩体与外壳410通过紧固螺栓47连接为一体,用于保护屏蔽塞及环形探测器45;吊耳41固设在罩体上,用于吊装罩体。其中,罩体的形状为圆形,其外径与壳体的外径相应。
本实施例中,外壳410、内壳411和顶板413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以作屏蔽防护用;第一屏蔽层412和第二屏蔽层46采用含硼聚乙烯材料制成。
这样,内壳411、外壳410、第一屏蔽层412和第二屏蔽层46共同构成该储存容器的辐射防护层,可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吊架3主要用于放置料杯和方便采用吊具将料杯吊运至屏蔽容器4内。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吊架3包括吊架头和支架33。吊架头吊设于屏蔽容器4内;支架33连接在吊架头上,用于放置料杯。
本实施例中,吊架头包括上塞31和第二起吊组件37。第二起吊组件37的设置是为了便于通过吊具对吊架3进行吊运。第二起吊组件37和支架33分设于上塞31的顶面和底面。
其中,内壳411的内壁上部的同一高度上设有台阶,当吊架3放置在屏蔽容器内部时,上塞31的两端分别支撑在上述台阶上。
本实施例中,吊架3采用不锈钢制成,第二起吊组件37采用蘑菇头。
如图5、6所示,支架33上设有卡板34,卡板34通过螺钉35和垫圈36固定设置在支架33上。料杯卡设于卡板34上,具体是将外杯2卡设于卡板34上。卡板34的形状为具有开口的圆形,既方便机械手装载料杯,又能保证转运过程中料杯的固定。
优选卡板3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卡板34分设于支架33的不同高度上,料杯的数量与卡板34的数量相对应。本实施例中,卡板3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分层设置的上层卡板和下层卡板,相应的,料杯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料杯分别卡设于上层卡板和下层卡板上。
本实施例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的使用过程如下:通过人工打开保护罩的罩体与外壳410之间的紧固螺栓47,将保护罩44置于预设位置,通过人工转动蝶型螺母以打开顶板413与内壳411之间的螺栓组件43,再通过人工叉车将屏蔽容器4放置在一级前室内的预设位置;在一级前室内,启动吊车通过第一起吊组件42将屏蔽塞吊至预定位置,再由吊车通过第二起吊组件37将吊架3由壳体内吊出,再将吊架3由一级前室吊运至二级前室内的预定位置;然后通过锁紧机构将吊架3夹紧并转至预定位置,再由料杯转运架依次取出放置在吊架上的料杯,包括外杯和空的内杯,将其分别放至预定位置;机械手将空的内杯从外杯中抓出,送至转运通道的托盘上,驱动装置将空的内杯运至热室的预定位置,热室内的工艺设备取走空的内杯,将其转运至热室;然后对内杯进行装料,即在内杯内装入放射性废物,盖上内杯盖;再将装料后的内杯(带料内杯)返回至热室,对其进行去污处理,之后通过工艺设备将带料内杯放至转运通道托盘上,驱动装置反向驱动将托盘(带着内杯)转运至前室;料杯转运架抓取带料内杯并将之放至外杯体22内,料杯转运架再抓取外杯盖24并放至外杯体口23上,并保证外杯盖的V形的下端能够与外杯体口上的V形的凹槽良好对接,再通过焊机将外杯盖24和外杯体口23焊接为一体;然后料杯转运架将装料后的料杯转运至吊架3上,至此,完成了第一套料杯的装料;重复上述的装料步骤,以完成第二套料杯的装料;然后,再装配好该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即在二级前室内通过吊车将装好两套料杯的吊架3吊至一级前室并装入屏蔽容器4内;在一级前室内通过吊车将屏蔽塞吊至内壳411的上方再将之准确放置在壳体的开口端上;使叉车进入一级前室以将屏蔽容器4取出;再转动蝶型螺母使屏蔽塞与内壳411连接,以将屏蔽塞固定在屏蔽容器的壳体上,再装上保护罩44,并通过螺栓将之固定连接在外壳410上;在过渡间,取下保护罩,人工安装环形探测器45后再装上保护罩,装配完毕;最后将装配好的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转运至暂存位置,这样就完成了对放射性物料的储存转运。
可见,本实施例中的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主要可用于放射性废物的密封包装、转出等过程中对放射性废物的屏蔽,并可与热室内的机械手、开封盖机构等辅助装置实现接口对接,将物料能够在热室内进行称量、分析、装杯并装入至所述储存容器内,再运送至指定位置,以满足厂内运输安全要求。本实施例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工作稳定,承压、耐温性能好,密封可靠,具备辐射防护功能且屏蔽效果好,能够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杯、吊架(3)和屏蔽容器(4),所述吊架吊设于所述屏蔽容器内,
所述料杯包括内杯(1)和外杯(2),所述内杯设于所述外杯内,用于容置放射性物质;所述外杯放置在所述吊架上,用于密封所述内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容器包括壳体、屏蔽塞和保护罩(44),所述壳体包括内壳(411)、外壳(410)和第一屏蔽层(412),
所述吊架设于所述内壳内,所述内壳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屏蔽层设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
所述屏蔽塞用于封堵所述壳体的开口端,
所述保护罩罩设于所述屏蔽塞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采用具有中空内腔的中空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塞包括顶板(413)、第一起吊组件(42)和第二屏蔽层(46),
所述第一起吊组件和所述第二屏蔽层分设于所述顶板的两个相对面上,所述第二屏蔽层能够盖设在所述屏蔽容器的开口端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包括罩体和吊耳(41),
所述罩体罩设于所述顶板(413)的外部,所述第一起吊组件处于所述保护罩的内部,所述吊耳固设于所述罩体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所述内壳和所述顶板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屏蔽层和所述第二屏蔽层采用含硼聚乙烯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包括内杯身、内杯盖(14)和过滤板(16),
所述内杯身采用便于热室内的机械手抓取的结构,
所述过滤板设于所述内杯盖上,用于释放所述内杯中的放射性物质在储存期间产生的气体。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包括外杯身和外杯盖(24),
所述外杯身的开口端的外缘上设有凹槽,所述外杯盖的下端部焊设于所述凹槽内。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包括吊架头和支架(33),
所述吊架头用于吊设于所述屏蔽容器内,
所述支架连接在所述吊架头上,用于存放所述料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架头包括上塞(31)和第二起吊组件(37),
所述上塞用于支撑在所述屏蔽容器内部的上部,所述第二起吊组件和所述支架(33)分设于所述上塞的两个相对面上,
所述料杯通过卡板(34)卡设于所述支架上,
所述卡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卡板分设于所述支架的不同高度上,所述料杯的数量与所述卡板的数量相对应。
CN201921113137.2U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 Active CN211237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13137.2U CN211237747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13137.2U CN211237747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37747U true CN211237747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23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13137.2U Active CN211237747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377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1468A (zh) * 2021-01-07 2021-06-11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铀芯块粉末两用运输容器
CN113071788A (zh) * 2021-03-23 2021-07-06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放射性气体提取容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1468A (zh) * 2021-01-07 2021-06-11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铀芯块粉末两用运输容器
CN113071788A (zh) * 2021-03-23 2021-07-06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放射性气体提取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37747U (zh) 一种放射性物质储存容器
US662524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spent nuclear fuel from a spent nuclear fuel pool to a storage cask
CA2014065C (en) Metal-clad container for radioactive material storage
KR102593423B1 (ko) 방사성 유해 폐기물을 수용하는 드럼을 위한 격납 캐스크
GB2106442A (en) Container for storing radioactive materials
CN205158917U (zh) 一种核电厂放射性固体废物转运屏蔽容器
US4599518A (en) Transport and storage container assembly for low and medium level radioactive waste and method of filling the same
CN106875998A (zh) 一种辐照后高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6497735U (zh) 一种辐照后高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容器
CN210722485U (zh) 一种基于模块化移动热室的燃料棒转运装置
US4610839A (en) Storage container and carrying peg for radioactive material
CN202289669U (zh) 地坑过滤器装置袋进袋出更换过滤器的新型结构
CN102568633A (zh) 一种乏燃料组件干式吊装方法
CN215730895U (zh) 一种废滤芯铅屏蔽容器
CN110444307A (zh) 一种带有多层盖结构的多用途乏燃料组件用容器
JP2000009890A (ja) キャニスタの輸送装置
CN110544545B (zh) 一种放射性物质的密封转运方法
CN210245087U (zh) 一种带有多层盖结构的多用途乏燃料组件用容器
JP6874407B2 (ja) 廃棄物収納容器
CN212516597U (zh) 一种方便机械手操作的带盖密封容器
JPH032880Y2 (zh)
CN216671211U (zh) 一种用于堆外核测探测器灵敏段组件转运的容器
CN215669688U (zh) 一种核废料贮存井盖板及贮存井
CN218676492U (zh) 一种退役反应堆吊篮切割件废物包屏蔽装置
CN112530619B (zh) 一种用于核电厂储存废滤芯的存放架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