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6836U - 一种不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26836U
CN211226836U CN201922304068.XU CN201922304068U CN211226836U CN 211226836 U CN211226836 U CN 211226836U CN 201922304068 U CN201922304068 U CN 201922304068U CN 211226836 U CN211226836 U CN 211226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communicated
sludge
reaction tow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040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锦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3040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26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26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268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站,将原先从废水调节池底部往EGSB反应塔抽水,调整为设置在废水调节池内设置浮球,并在浮球下方挂住抽水泵的布置结构,如此布置,使得抽水泵不会抽空,也不会抽取废水调节池下部的沉淀污泥,能够专门抽取废水调节池上部的上清液,从而使得废水调节池的底部能够长期保持两米左右的沉淀污泥以形成厌氧菌种环境,并通过将水解酸化池底部多余的污泥抽送至废水调节池的底部,能够保留活性好的厌氧菌种,此外,以二沉池所产生的活性污泥补充至水解酸化池的底部;通过废水调节池和水解酸化池的再次消耗,经过半年的实践操作,完全可以实现不产生多余污泥。

Description

一种不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不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站。
背景技术
现有污水处理站中,通常将A/O生化池所产生的污泥合并入污泥池中,并经压缩机压缩后外运,很少对该活性污泥进行有效利用,并且还会产生较多外运污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站。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不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不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站包括顺次布置的集水井、废水调节池、EGSB反应塔、A/O生化池、二沉池;所述集水井内通入生产废水,且所述集水井内设有格栅以拦截大体积悬浮物;所述废水调节池的入水口与集水井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废水调节池内设有浮球,所述浮球下方挂住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与EGSB反应塔的入口相连通,所述EGSB反应塔的溢流液出口与SST塔相连通,所述SST塔下部的污泥出口连通至EGSB反应塔,所述SST塔的上清液出口与A/O生化池相连通,所述A/O生化池包括水解酸化池和好氧池,所述水解酸化池与SST塔的上清液出口相连通,所述好氧池的溢流液出口与二沉池相连通,所述二沉池下部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池相连通,所述污泥池的下部与污泥压缩机相连通,所述二沉池下部的污泥出口还与水解酸化池的下部相连通,所述水解酸化池的下部还与废水调节池的下部相连通以形成污泥回用。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EGSB反应塔包括第一EGSB反应塔和第二EGSB反应塔,所述第一EGSB反应塔的溢流液出口与第二EGSB反应塔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EGSB反应塔的溢流液出口与SST塔相连通,所述SST塔下部的污泥出口连通至第二EGSB反应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不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站还可以包括三沉池,所述三沉池的上部与二沉池的溢流液出口相连通,所述三沉池的下部污泥出口与污泥池相连通,所述三沉池的溢流液出口连通至排放池。
上文中:EGSB为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的缩写,中文名为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其采用出水回流技术,反应器或者反应塔内的液体具有较高的上升流速,且出水回流可以稀释盐酸盐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污水与微生物之间可充分接触,能承受较大的有机负荷,有效避免反应器或者反应塔内死角和短流的产生。应用EGSB反应塔处理低温低浓度污水和高浓度或者有毒、难降解工业废水,对COD的去除率较高。
SST生化技术是一种高效活性污泥处理技术,其特点是工艺流程短、布局紧凑、处理效率高、能耗低、管理和维护方便,将生化效率最大化,是一种低溶解氧的高浓度活性污泥工艺,由一座一体化水池组成,包括:气提区、生化区、澄清区三部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站,将原先从废水调节池底部往EGSB反应塔抽水,调整为设置在废水调节池内设置浮球,并在浮球下方挂住抽水泵的布置结构,如此布置,使得抽水泵不会抽空,也不会抽取废水调节池下部的沉淀污泥,能够专门抽取废水调节池上部的上清液,从而使得废水调节池的底部能够长期保持两米左右的沉淀污泥以形成厌氧菌种环境,并通过将水解酸化池底部多余的污泥抽送至废水调节池的底部,能够保留活性好的厌氧菌种,此外,以二沉池所产生的活性污泥补充至水解酸化池的底部;通过废水调节池和水解酸化池的再次消耗,经过半年的实践操作,完全可以实现不产生多余污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不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站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一种不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站,包括顺次布置的集水井110、废水调节池120、EGSB反应塔、A/O生化池、二沉池321;集水井110内通入生产废水,且集水井110内设有格栅111以拦截大体积悬浮物;废水调节池120的入水口与集水井110的出水口相连通,废水调节池120内设有浮球(图中未示出),浮球下方挂住抽水泵,抽水泵的出水口与EGSB反应塔的入口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抽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一EGSB反应塔211的入口相连通,EGSB反应塔的溢流液出口与SST塔220相连通,SST塔220下部的污泥出口连通至EGSB反应塔,SST塔220的上清液出口与A/O生化池相连通,A/O生化池包括水解酸化池311和好氧池312,水解酸化池311与SST塔220的上清液出口相连通,好氧池312的溢流液出口与二沉池321相连通,二沉池321下部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池330相连通,污泥池330的下部与污泥压缩机340相连通,二沉池321下部的污泥出口还与水解酸化池311的下部相连通,水解酸化池311的下部还与废水调节池120的下部相连通以形成污泥回用。
EGSB反应塔包括第一EGSB反应塔211和第二EGSB反应塔212,第一EGSB反应塔211的溢流液出口与第二EGSB反应塔212的入口相连通,第二EGSB反应塔212的溢流液出口与SST塔220相连通,SST塔220下部的污泥出口连通至第二EGSB反应塔212。
污水处理站还可以包括三沉池322,三沉池322的上部与二沉池321的溢流液出口相连通,三沉池322的下部污泥出口与污泥池330相连通,三沉池322的溢流液出口连通至排放池350。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不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不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站包括顺次布置的集水井、废水调节池、EGSB反应塔、A/O生化池、二沉池;所述集水井内通入生产废水,且所述集水井内设有格栅以拦截大体积悬浮物;所述废水调节池的入水口与集水井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废水调节池内设有浮球,所述浮球下方挂住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与EGSB反应塔的入口相连通,所述EGSB反应塔的溢流液出口与SST塔相连通,所述SST塔下部的污泥出口连通至EGSB反应塔,所述SST塔的上清液出口与A/O生化池相连通,所述A/O生化池包括水解酸化池和好氧池,所述水解酸化池与SST塔的上清液出口相连通,所述好氧池的溢流液出口与二沉池相连通,所述二沉池下部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池相连通,所述污泥池的下部与污泥压缩机相连通,所述二沉池下部的污泥出口还与水解酸化池的下部相连通,所述水解酸化池的下部还与废水调节池的下部相连通以形成污泥回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EGSB反应塔包括第一EGSB反应塔和第二EGSB反应塔,所述第一EGSB反应塔的溢流液出口与第二EGSB反应塔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EGSB反应塔的溢流液出口与SST塔相连通,所述SST塔下部的污泥出口连通至第二EGSB反应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不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站还可以包括三沉池,所述三沉池的上部与二沉池的溢流液出口相连通,所述三沉池的下部污泥出口与污泥池相连通,所述三沉池的溢流液出口连通至排放池。
CN201922304068.XU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不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站 Active CN211226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04068.XU CN211226836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不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04068.XU CN211226836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不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26836U true CN211226836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33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04068.XU Active CN211226836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不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268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0543B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
CN104787958A (zh) 养殖场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8249691B (zh) 一体化低能耗分散式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5084532B (zh)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方法
CN103011515A (zh) 豆制品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及装置
CN204079721U (zh) 一种采用纯氧曝气和余氧回用的污水处理设备
CN103641268A (zh) 两级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设备及工艺
CN211226836U (zh) 一种不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站
CN203474588U (zh) 一种生活污水回用装置
CN204675952U (zh) 一种低噪声高集成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CN103936158B (zh) 一种分点进水好氧-缺氧-膜生物反应器及处理污水方法
CN216236582U (zh) 一种mabr反渗透浓水脱氮处理装置
CN115028267A (zh) 一种废水再利用装置
CN203112653U (zh) 豆制品废水生化处理装置
CN206266401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4355489A (zh) 一种a2/o与mbr联用模块化污水处理系统
CN205133245U (zh) 智能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CN205133235U (zh)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11255496U (zh) 工业园区综合性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高标准深度处理系统
CN204939182U (zh) 一种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猪场废水处理系统
CN201082875Y (zh) 节能脉冲厌氧反应器
CN208898710U (zh) 楼层式化生组合池
CN112499894A (zh) 一种处理高有机高氨氮工业废水的一体式mbbr工艺
CN204727726U (zh) 一种农药生产废水生物处理组合装置
CN217757021U (zh) 一种废水再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