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13545U - 一种新型护理托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护理托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13545U
CN211213545U CN201922103138.5U CN201922103138U CN211213545U CN 211213545 U CN211213545 U CN 211213545U CN 201922103138 U CN201922103138 U CN 201922103138U CN 211213545 U CN211213545 U CN 2112135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needle
needle box
plate
waste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031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静
段桂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1031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135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135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1354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护理托盘,包括框架、储物盒、废针盒和脱针装置,所述框架内部设有中仓和边仓,中仓内设置储物盒,边仓内设置废针盒,脱针装置通过楔形缺口退掉注射器上的废针,废针掉落到废针盒内自动滑落到两侧,移位装置使得废针盒与翻转折板形成联动,避免废针盒抽出后针头直接掉落到边仓内导致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利用楔形缺口完成注射器针头的脱针操作,通过移位装置实现废针盒与翻转折板的联动,解除脱针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具备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护理托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护理托盘。
背景技术
护理托盘是临床护理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为医护人员的操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经常需要使用注射器为患者进行药物注射、清理伤口等护理工作,在操作完成后,针头需要从注射器的针筒上脱掉以进行下一次工作。由于针头非常锋利,现有的“手工从注射器上拔下废针头”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不小心就容易对医护人员造成意外刺伤。此外,当前操作条件下,脱掉的废针头一般是直接放到托盘上,等所有护理工作完成后再统一集中处理,由于护理托盘需要手工或放在护理车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针头缺乏必要的固定装置,很容易在托盘内滚动或从托盘内掉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公告号为CN209490207U的一种护理托盘,设计了一种用于退针的结构,利用“固定座、卡柱、弹簧、垫片”的组合结构,实现了针头的快速退出,部分解决了前述的技术问题。但是受限于其结构设计,使用仍然存在不便之处,比如收集了若干废针后,不能及时观察抽屉内的针头堆积情况,医护人员在进行脱针操作时如果抽屉内堆积针头过多会直接影响继续退针,不能及时提醒医护人员当前退针机构是否适合继续退针操作。
综上,本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采用联动结构的退针装置,能方便地观察到废针在废针盒内的堆积情况,且废针盒未插入护理托盘内部时自动封闭退针口,实现零安全隐患的技术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新型护理托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护理托盘,包括框架和储物盒,所述框架由台板、立板和底板固定组装而成,台板中间厚两端薄,立板设有四块且四块立板与顶部的台板、底部的底板固定围成三个空腔,台板上端面中部设有凹进的置物槽,置物槽两侧对侧设置、后部各设有两个圆槽、前部各设有一个脱针装置;所述置物槽相对应部位的框架内部设有容纳储物盒的中仓,两侧脱针装置相对应部位的框架内部各设有一个容纳废针盒的边仓,中仓、边仓均前端开口、后端封闭;
台板、立板、底板组装成的框架内部设有三个空腔,中部的中仓用于容纳储物盒,两侧的边仓对称设置,用于容纳废针盒。置物槽设置在台板中部“较厚”的部分,用于放置常用的护理用具,如纱布、镊子、剪刀等;圆槽用于放置常用的药剂瓶如酒精瓶、消毒剂瓶等。
所述脱针装置包括开设在台板上的方形通孔、安装在方形通孔内的隔板和翻转折板、开设在隔板上的楔形缺口,所述方形通孔开设于废针盒竖直上方的台板上,所述隔板安装在方形通孔的前部,翻转折板通过转轴安装在方形通孔的后端,且隔板的后端边沿与转轴之间留有1~2cm的间隙,所述楔形缺口前尖后宽,且其前部尖端位于隔板的前端边缘;
脱针装置用于注射完成后丢弃废针的操作,避免脱针过程因意外导致刺伤医护人员,消除安全隐患。楔形缺口前尖后端的设置,能够适应于多种不同规格的针头,注射器连带针头从楔形缺口后端插入并逐渐向前移动,直到楔形缺口的两边能够夹紧针头的凸起部件。本结构的创新之处在于,废针盒推放到边仓内部时,翻转折板向上翻转,露出方形通孔,将注射器前端的针头伸入楔形缺口的合适位置,向后拉动注射器,针头脱落并落到废针盒内。当取走废针盒后,移位装置在弹簧作用下后移,翻转折板盖住方形通孔、楔形缺口,不能进行脱针操作,防止针头直接掉落到边仓内(而不是废针盒内)造成安全隐患。
本技术方案中,“隔板的后端边缘与转轴之间留有空隙”的结构,保证了楔形缺口下方留有足够的容纳针头的空腔,也避免了隔板阻碍翻转折板的翻转动作。
所述边仓内设有废针盒,所述废针盒为抽屉式结构,底面设有向废针盒内部突起的分隔结构,分隔结构的顶部设置为圆滑弧面,废针盒的后端面下部固定有永磁条A,永磁条A的两端与废针盒的两侧面各留有0.8~1cm的间隙,废针盒的前端面中部设有拉手;
按常理可知,大量的废针头从上方掉落后,如果都积聚在废针盒中部,堆积到一定高度后阻碍针头的继续掉落。分隔结构的顶部为圆滑弧面,确保废针头落入废针盒后会滑落到分隔结构的两侧,避免出现多个废针头积聚在废针盒中部的情况。
所述边仓的底面中部设有与分隔结构相适匹配的垄起,边仓后部两侧各设有一根阻位条,阻位条到边仓前端开口的距离等于废针盒的长度,且阻位条的外侧面与废针盒的外侧面齐平、阻位条的宽度与永磁条A两端的间隙相适匹配;
设置与分隔结构在形状、长度、宽度相适应的垄起,是为废针盒提供更踏实的支撑结构。
阻位条设置在边仓后部,其与移位装置的边条相对应,目的在于防止“永磁条A、永磁条B在相互磁吸的情况下,向外拉动废针盒时,容易将移位装置过度向外拉出”的问题,当边条与阻位条接触时,移位装置即停止向外继续运动。阻位条到边仓前端开口的距离等于废针盒的长度,使得废针盒向内完全推进时,正好前端接触阻位条,阻位条也能起到防止废针盒过度向内推进的问题。阻位条的外侧面与废针盒的外侧面齐平,保证了阻位条、废针盒的宽度一致,与整个边仓的内部空间相适应。阻位条的宽度与永磁条A两端的间隙相适匹配,使得永磁条A位于最里端(废针盒推进至底部)时,正好位于两根阻位条之间,与永磁条B可以直接接触而不留下空隙(如果留下空隙,则永磁条A、永磁条B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会影响相互之间磁吸力的大小)。
所述边仓内部后端还设有移位装置,移位装置由边条、横杆、套管、连杆、永磁条B组而成,边条的底部设有卡块、后端面中部安装有弹簧,两根边条对称设置且分别与两根阻位条相对应,两根边条的上部之间连接有一根横杆,横杆中部套设有套管,套管外壁上固定连接一根连杆,连杆另一端通过挂钩与翻转折板连接,所述两根边条之间固定安装有永磁条B,永磁条B位于横杆的竖直下方,边仓的底面两侧与卡块相对应的部位各设有一根滑槽,卡块嵌接在滑槽内并可前后滑动,所述弹簧一端与边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边仓后端面固定连接;
当废针盒向内推进至底部,永磁条B受到永磁条A的磁吸力而向前移动靠拢直至与永磁条A吸合在一起,在移动过程中会带动边条、横杆向前移动,而此时套管会绕横杆旋转,连杆也受力向前拉动,从而拉动翻转折板的翻转。当永磁条B与永磁条A吸合时,边条与阻位条接触,阻止移位装置继续向前运动,边条同时也阻止废针盒继续向内运动,废针盒固定在此位置不再移动,同时由于永磁条A和永磁条B的吸合对废针盒保持向内的运动趋势,避免整体装置倾斜时,废针盒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脱出边仓。
所述翻转折板由一块盖板、一块联动板以120度的固定夹角连接为一体,所述盖板与方形通孔相适匹配,所述联动板的侧边上装有与连杆端部的挂钩相连接的拉钩,盖板、联动板的相互连接部位套接在转轴上,转轴两端安装在方形通孔的两个侧边上。
盖板与联动板始终保持120度夹角不变,当联动板被连杆拉动时,在转轴的作用下会带动盖板同步旋转,从而使得盖板从方形通孔上掀起并旋转,露出方形通孔、隔板以及设置在隔板上的楔形缺口,以便进行脱针操作。
所述储物盒为抽屉式结构体,储物盒的前端面上也设有拉手,拉手上部设有挂扣,所述框架前端面设有与挂扣相适匹配的挂鼻。储物盒可以从中仓拉出,由于储物盒和中仓不具备边仓的磁吸结构,所以在整体装置倾斜时可能会发生储物盒的脱出现象,设置挂扣、挂鼻以用于将储物盒固定在中仓内避免脱出。
所述置物槽的底面上设有防滑纹。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剪刀、纱布等物品放置在置物槽中,在置物槽的底面设置防滑纹,尽可能减少物品到处乱滚、乱动的现象。
所述废针盒3的前盖板由透明塑料制成,透明的前盖板方便医护人员观察废针堆积情况。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利用楔形缺口完成注射器针头的脱针操作,通过移位装置实现废针盒与翻转折板的联动,解除脱针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且在废针盒未插入边仓时自动封闭退针口,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护理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退针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移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退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退针装置与移位装置的侧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5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护理托盘,包括框架1和储物盒2,所述框架1由台板1-1、立板1-2和底板1-3固定组装而成,台板1-1中间厚两端薄,立板1-2设有四块且四块立板1-2与顶部的台板1-1、底部的底板1-3固定围成三个空腔,台板1-1上端面中部设有凹进的置物槽1-4,置物槽1-4两侧对侧设置、后部各设有两个圆槽1-5、前部各设有一个脱针装置;所述置物槽1-4相对应部位的框架内部设有容纳储物盒2的中仓1-6,两侧脱针装置相对应部位的框架内部各设有一个容纳废针盒3的边仓1-7,中仓1-6、边仓1-7均前端开口、后端封闭;
台板1-1、立板1-2、底板1-3组装成的框架内部设有三个空腔,中部的中仓1-6用于容纳储物盒2,两侧的边仓1-7对称设置,用于容纳废针盒3。置物槽1-4设置在台板中部“较厚”的部分,用于放置常用的护理用具,如纱布、镊子、剪刀等;圆槽1-5用于放置常用的药剂瓶如酒精瓶、消毒剂瓶等。
所述脱针装置4包括开设在台板1-1上的方形通孔4-1、安装在方形通孔4-1内的隔板4-2和翻转折板4-3、开设在隔板4-2上的楔形缺口4-4,所述方形通孔4-1开设于废针盒3竖直上方的台板1-1上,所述隔板4-2安装在方形通孔4-1的前部,翻转折板4-3通过转轴4-5安装在方形通孔4-1的后端,且隔板4-2的后端边沿与转轴4-5之间留有1~2cm的间隙,所述楔形缺口4-4前尖后宽,且其前部尖端位于隔板4-2的前端边缘;
脱针装置4用于注射完成后丢弃废针的操作,避免脱针过程因意外导致刺伤医护人员,消除安全隐患。楔形缺口4-4前尖后端的设置,能够适应于多种不同规格的针头,注射器连带针头从楔形缺口4-4后端插入并逐渐向前移动,直到楔形缺口4-4的两边能够夹紧针头的凸起部件。本结构的创新之处在于,废针盒3推放到边仓1-7内部时,翻转折板4-3向上翻转,露出方形通孔4-1,将注射器前端的针头伸入楔形缺口4-4的合适位置,向后拉动注射器,针头脱落并落到废针盒3内。当取走废针盒3后,移位装置在弹簧作用下后移,翻转折板4-3盖住方形通孔4-1、楔形缺口4-4,不能进行脱针操作,防止针头直接掉落到边仓1-7内(而不是废针盒3内)造成安全隐患。
本技术方案中,“隔板4-2的后端边缘与转轴4-5之间留有空隙”的结构,保证了楔形缺口4-4下方留有足够的容纳针头的空腔,也避免了隔板4-2阻碍翻转折板4-3的翻转动作。
所述边仓1-7内设有废针盒3,所述废针盒3为抽屉式结构,底面设有向废针盒3内部突起的分隔结构3-1,分隔结构3-1的顶部设置为圆滑弧面3-2,废针盒3的后端面下部固定有永磁条A3-3,永磁条A3-3的两端与废针盒3的两侧面各留有0.8~1cm的间隙,废针盒3的前端面中部设有拉手8;
按常理可知,大量的废针头从上方掉落后,如果都积聚在废针盒3中部,堆积到一定高度后阻碍针头的继续掉落。分隔结构3-1的顶部为圆滑弧面3-2,确保废针头落入废针盒3后会滑落到分隔结构3-1的两侧,避免出现多个废针头积聚在废针盒3中部的情况。
所述边仓1-7的底面中部设有与分隔结构3-1相适匹配的垄起1-8,边仓1-7后部两侧各设有一根阻位条1-9,阻位条1-9到边仓1-7前端开口的距离等于废针盒3的长度,且阻位条1-9的外侧面与废针盒3的外侧面齐平、阻位条1-9的宽度与永磁条A3-3两端的间隙相适匹配;
设置与分隔结构3-1在形状、长度、宽度相适应的垄起1-8,是为废针盒3提供更踏实的支撑结构。阻位条1-9设置在边仓1-7后部,其与移位装置7的边条7-1相对应,目的在于防止“永磁条A3-3、永磁条B7-5在相互磁吸的情况下,向外拉动废针盒3时,容易将移位装置7过度向外拉出”的问题,当边条7-1与阻位条1-9接触时,移位装置7即停止向外继续运动。阻位条1-9到边仓1-7前端开口的距离等于废针盒3的长度,使得废针盒3向内完全推进时,正好前端接触阻位条1-9,阻位条1-9也能起到防止废针盒3过度向内推进的问题。阻位条1-9的外侧面与废针盒3的外侧面齐平,保证了阻位条1-9、废针盒3的宽度一致,与整个边仓1-7的内部空间相适应。阻位条1-9的宽度与永磁条A3-3两端的间隙相适匹配,使得永磁条A3-3位于最里端(废针盒3推进至底部)时,正好位于两根阻位条1-9之间,与永磁条B7-5可以直接接触而不留下空隙(如果留下空隙,则永磁条A3-3、永磁条B7-5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会影响相互之间磁吸力的大小)。
所述边仓1-7内部后端还设有移位装置7,移位装置7由边条7-1、横杆7-2、套管7-3、连杆7-4、永磁条B7-5组而成,边条7-1的底部设有卡块7-6、后端面中部安装有弹簧7-7,两根边条7-1对称设置且分别与两根阻位条1-9相对应,两根边条7-1的上部之间连接有一根横杆7-2,横杆7-2中部套设有套管7-3,套管7-3外壁上固定连接一根连杆7-4,连杆7-4另一端通过挂钩7-8与翻转折板4-3连接,所述两根边条7-1之间固定安装有永磁条B7-5,永磁条B7-5位于横杆7-2的竖直下方,边仓1-7的底面两侧与卡块7-6相对应的部位各设有一根滑槽1-10,卡块7-6嵌接在滑槽1-10内并可前后滑动,所述弹簧7-7一端与边条7-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边仓1-7后端面固定连接;
当废针盒333向内推进至底部,永磁条B7-5受到永磁条A3-3的磁吸力而向前移动靠拢直至与永磁条A3-3吸合在一起,在移动过程中会带动边条7-1、横杆7-2向前移动,而此时套管7-3会绕横杆7-2旋转,连杆7-4也受力向前拉动,从而拉动翻转折板4-3的翻转。当永磁条B7-5与永磁条A3-3吸合时,边条7-1与阻位条1-9接触,阻止移位装置7继续向前运动,边条7-1同时也阻止废针盒3继续向内运动,废针盒3固定在此位置不再移动,同时由于永磁条A3-3和永磁条B7-5的吸合对废针盒3保持向内的运动趋势,避免整体装置倾斜时,废针盒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脱出边仓1-7。
所述翻转折板4-3由一块盖板4-3-1、一块联动板4-3-2以120度的固定夹角连接为一体,所述盖板4-3-1与方形通孔4-1相适匹配,所述联动板4-3-2的侧边上装有与连杆7-4端部的挂钩7-8相连接的拉钩4-3-3,盖板4-3-1、联动板4-3-2的相互连接部位套接在转轴4-5上,转轴4-5两端安装在方形通孔4-1的两个侧边上。
盖板4-3-1与联动板4-3-2始终保持120度夹角不变,当联动板4-3-2被连杆7-4拉动时,在转轴4-5的作用下会带动盖板4-3-1同步旋转,从而使得盖板4-3-1从方形通孔4-1上掀起并旋转,露出方形通孔4-1、隔板4-2以及设置在隔板4-2上的楔形缺口4-4,以便进行脱针操作。
所述储物盒3为抽屉式结构体,储物盒3的前端面上也设有拉手8,拉手8上部设有挂扣,所述框架1前端面设有与挂扣相适匹配的挂鼻(挂扣、挂鼻为本领域公知技术,因此图中未予标号)。储物盒3可以从中仓1-6拉出,由于储物盒2和中仓1-6不具备边仓1-7的磁吸结构,所以在整体装置倾斜时可能会发生储物盒2的脱出现象,设置挂扣、挂鼻以用于将储物盒2固定在中仓1-6内避免脱出。
所述置物槽1-4的底面上设有防滑纹。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剪刀、纱布等物品放置在置物槽中,在置物槽1-4的底面设置防滑纹,尽可能减少物品到处乱滚、乱动的现象。
所述废针盒3的前盖板由透明塑料制成,透明的前盖板方便医护人员观察废针堆积情况。
使用时,首先将废针盒3推进边仓1-7中,使废针盒3后端的永磁条A3-3对移位装置7中的永磁条B7-5产生磁吸力,两者吸合。吸合后,首先,保证了废针盒3的后端面、移位装置7的边条7-1分别抵在阻位条1-9的两侧,并保持固定不动——废针盒3一方面受阻位条1-9的限制,不能被继续向内推进,另一方面也防止整体装置在倾斜状态时向外脱出边仓1-7;其次,永磁条B7-5向永磁条A3-3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连杆7-4拉动翻转折板4-3的下半部分(即联动板4-3-2)向前移动,从而带动翻转折板4-3的上半部分(即盖板4-3-1)绕转轴4-5转动,露出方形通孔4-1以及方形盖板4-1内安装的隔板4-2,这时楔形缺口4-4也被暴露在外,提醒医护人员此时可进行脱针操作。
医护人员注射完成后,将注射器前端的针头从楔形缺口4-4的后端向下插入后,再向前方移动,直至楔形缺口4-4的两个侧边夹紧针头的凸起部分,向上拉动注射器,使针头脱离并掉落到边仓1-7内部的废针盒3内。针头掉落到分隔结构3-1的顶端弧面3-2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两侧滑落至废针盒3两侧的空间内。
当废针盒3内针头堆积到一定程度(通过废针盒3的透明前盖板观察)后,通过拉手8向前拉动废针盒3,使其从边仓1-7中脱出,同时实现了永磁条A3-3和永磁条B7-5的吸合。永磁条B7-5失去了永磁条A的磁吸力,边条7-1在弹簧7-7的作用下向后运动,回到初始位置,连杆7同时向后运动,使翻转折板4-3的上半部分(即盖板4-3-1)向前翻转,覆盖到方形通孔4-1上,遮盖住方形通孔4-1及其内的隔板4-2、楔形缺口4-4,此时医护人员无法进行退针操作,处理掉废针盒3内的废针头并再次插回到边仓1-7内时复位。

Claims (4)

1.一种新型护理托盘,包括框架和储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由台板、立板和底板固定组装而成,台板中间厚两端薄,立板设有四块且四块立板与顶部的台板、底部的底板固定围成三个空腔,台板上端面中部设有凹进的置物槽,置物槽两侧对侧设置、后部各设有两个圆槽、前部各设有一个脱针装置;所述置物槽相对应部位的框架内部设有容纳储物盒的中仓,两侧脱针装置相对应部位的框架内部各设有一个容纳废针盒的边仓,中仓、边仓均前端开口、后端封闭;
所述脱针装置包括开设在台板上的方形通孔、安装在方形通孔内的隔板和翻转折板、开设在隔板上的楔形缺口,所述方形通孔开设于废针盒竖直上方的台板上,所述隔板安装在方形通孔的前部,翻转折板通过转轴安装在方形通孔的后端,且隔板的后端边沿与转轴之间留有1~2cm的间隙,所述楔形缺口前尖后宽,且其前部尖端位于隔板的前端边缘;
所述边仓内设有废针盒,所述废针盒为抽屉式结构,底面设有向废针盒内部突起的分隔结构,分隔结构的顶部设置为圆滑弧面,废针盒的后端面下部固定有永磁条A,永磁条A的两端与废针盒的两侧面各留有0.8~1cm的间隙,废针盒的前端面中部设有拉手;
所述边仓的底面中部设有与分隔结构相适匹配的垄起,边仓后部两侧各设有一根阻位条,阻位条到边仓前端开口的距离等于废针盒的长度,且阻位条的外侧面与废针盒的外侧面齐平、阻位条的宽度与永磁条A两端的间隙相适匹配;
所述边仓内部后端还设有移位装置,移位装置由边条、横杆、套管、连杆、永磁条B组而成,边条的底部设有卡块、后端面中部安装有弹簧,两根边条对称设置且分别与两根阻位条相对应,两根边条的上部之间连接有一根横杆,横杆中部套设有套管,套管外壁上固定连接一根连杆,连杆另一端通过挂钩与翻转折板连接,所述两根边条之间固定安装有永磁条B,永磁条B位于横杆的竖直下方,边仓的底面两侧与卡块相对应的部位各设有一根滑槽,卡块嵌接在滑槽内并可前后滑动,所述弹簧一端与边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边仓后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翻转折板由一块盖板、一块联动板以120度的固定夹角连接为一体,所述盖板与方形通孔相适匹配,所述联动板的侧边上装有与连杆端部的挂钩相连接的拉钩,盖板、联动板的相互连接部位套接在转轴上,转轴两端安装在方形通孔的两个侧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护理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盒为抽屉式结构体,储物盒的前端面上也设有拉手,拉手上部设有挂扣,所述框架前端面设有与挂扣相适匹配的挂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护理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槽的底面上设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护理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废针盒3的前盖板由透明塑料制成。
CN201922103138.5U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新型护理托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135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3138.5U CN211213545U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新型护理托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3138.5U CN211213545U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新型护理托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13545U true CN211213545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29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0313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13545U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新型护理托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135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1184808A (ja) 針先端部構造
CN211213545U (zh) 一种新型护理托盘
CN111839961A (zh) 基于疫情救灾的医疗护理用便捷换药装置
CN205322505U (zh) 锐器暂存盒
CN203954079U (zh) 一种改进型的治疗盘
CN110074934A (zh) 一种护理托盘
CN206026795U (zh) 一种多头皮针与肝素帽连接固定装置
CN206167046U (zh) 一种便携式血糖检测护理箱
CN204274892U (zh) 改良结构的输液配药设备
CN208470345U (zh) 一种便于分类存取的医疗药箱
CN209773048U (zh) 多用途针头分离盒
CN109303510B (zh) 一种纸巾盒
CN211157732U (zh) 一种胰岛素笔整理盒
CN211048793U (zh) 一种护理科用分药装置
CN211568864U (zh) 一种抽拉式护理棉签盒
CN214909738U (zh) 一种方便放置针头和杂物的托盘
CN213190096U (zh) 漏斗式锐器盒
CN108974675A (zh) 医用物品存储装置
CN212474289U (zh) 一种避免药品过期方便管理的取药盒
CN213252102U (zh) 一种注射器针头脱离收集器
CN216961158U (zh) 一种新型的蜂疗产品调理装置
CN219127770U (zh) 一种避免刺伤的临床护理利器盒
CN216167876U (zh) 新型医学护理工具盘
ES2823224T3 (es) Dispensador de productos de papel
CN214730578U (zh) 一种定量取茶的陶瓷茶叶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