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11666U - 同步定位鞋垫的一体化鞋面 - Google Patents

同步定位鞋垫的一体化鞋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11666U
CN211211666U CN201921796499.6U CN201921796499U CN211211666U CN 211211666 U CN211211666 U CN 211211666U CN 201921796499 U CN201921796499 U CN 201921796499U CN 211211666 U CN211211666 U CN 211211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mp
insole
shoe
fluid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9649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金成
吴延捷
庄斯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jiang Dayi Warp Knit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jiang Dayi Warp Knit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jiang Dayi Warp Knit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jiang Dayi Warp Knit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9649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116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11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116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定位鞋垫的一体化鞋面,在鞋面内设置了流体构件5和鞋垫紧固件21,流体构件5始终接触鞋面,能够吸收鞋面弯折时的弯折力,同时,流体构件5为爪型结构,其结构适应鞋面在发生弯曲时的受力情况,流体构件5还可以通过膨胀变形来对由于鞋面弯曲时发生弯折的鞋面进行很好的舒展、理顺,从而主动修复该处的鞋面折痕,同时鞋垫紧固件21也适应鞋面弯折进行动作,弯折时卡设鞋垫,防止鞋垫脱离鞋底。

Description

同步定位鞋垫的一体化鞋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步定位鞋垫的一体化鞋面。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板鞋、运动鞋等鞋类物品,鞋类物品包括两个主要元件:鞋面和鞋底结构,足部伸入由鞋面和鞋底结构限定的空间内从而使人类能够在路上行走。人类足部骨骼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五根脚趾部,每根脚趾部均由若干块趾骨和一块跖骨组成,例如大脚趾部,由远端趾骨51、近端趾骨52和第一跖骨53组成,同理,食趾、中趾、无名趾和小趾均由若干块趾骨和第二跖骨54、第三跖骨55、第四跖骨56和第五跖骨57组成,第一楔骨58、第二楔骨59和第三楔骨60分别与舟骨61和骰骨62再与踝骨10和跟骨20组成踝关节。人在走路或者跑步时,近端趾骨和跖骨之间反复弯折,鞋面存在折痕,同时,人在走路或跑步蹬踏动作时,前脚掌会对鞋底产生一向后的摩擦力,通过该摩擦力实现行走。现有技术中,关心的都是如何防止脚后跟在走路时,从鞋内脱落,如专利文献1,其公开了一种防止脚后跟脱离鞋面的垫子,通过在脚后跟处设置一插入垫,达到防止脚脱离鞋子的目的。但是,其未考虑到,人在行走时,对于鞋垫会产生很大的横向力,使得鞋垫会经常掉出,影响舒适性的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或者鞋垫会经常跑偏。现有解决的办法一般是将鞋垫黏贴在鞋底,或者将鞋垫做的很硬,但是,其存在清洗时不好拆卸,同时,硬的鞋垫穿久变软后同样会掉出或跑偏。
[专利文献1]US5842292A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均未提供一种既能对于鞋面折痕进行修复又能防止鞋垫脱落或跑偏的一体化鞋面,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同步定位鞋垫的一体化鞋面。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一体化鞋面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同步定位鞋垫的一体化鞋面,包括内鞋面、外鞋面、设置于内鞋面和外鞋面之间的流体构件和鞋垫紧固件,内鞋面、外鞋面共同组成鞋面,鞋面的下部固定附着有鞋底,鞋底上垫设有鞋垫,鞋垫紧固件设置于鞋面的后部且紧挨鞋垫设置,将鞋垫卡设于鞋底上,鞋垫紧固件和流体构件之间通过连通管路进行连通,鞋垫紧固件和连通管路均设置在内鞋面和外鞋面之间,鞋垫紧固件与鞋垫的后部形状相适应,布置于整个脚后跟处。
优选地,鞋垫紧固件包括后侧边、前凸边以及设置于后侧边和前凸边内部的流体,鞋垫紧固件围绕鞋面后跟部设置有后侧边、前凸边均选用密封薄膜材料,后侧边和前凸边所用材料的伸缩性能不同,后侧边不会随着流体的多或少而膨胀或收缩,前凸边会随着流体的多或少而相应的进行膨胀或收缩。
优选地,鞋面覆盖了穿鞋者的脚,鞋面的上部设置有鞋舌,鞋面形成的用于容纳鞋舌的容纳空间的边沿形成鞋面上边界,流体构件包括主体部和至少两个分叉部,整体呈爪型结构,主体部位于鞋面的上端部,且主体部的上边沿平行于鞋面上边界,主体部的下端连接有至少两个分叉部,每个分叉部均为条形结构,均具有分叉部主体轴线,分叉部主体轴线交汇于点 O,点O落在主体部的上边沿与鞋面上边界之间,鞋垫紧固件和分叉部之间通过连通管路进行连通。
优选地,点O到鞋顶之间的距离L与脚的脚大拇指到跖趾关节的距离S相适应。
优选地,流体构件包括内边、外边以及设置于内边和外边内部的流体,内边、外边均选用密封薄膜材料,内边和外边所用材料的伸缩性能不同,内边不会随着流体的多或少而膨胀或收缩,外边会随着流体的多或少而相应的进行膨胀或收缩。
优选地,流体为气体、液体或凝胶体。
优选地,鞋垫紧固件选用圆弧布置方式布置于整个脚后跟处,圆弧布置的角度为180°。
优选地,内鞋面和外鞋面均采用一体结构,内鞋面和外鞋面采用黏贴或者缝合方式结合在一起。
优选地,内鞋面和外鞋面均为高透气性网布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体化鞋面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仅能被动吸收鞋面弯折力的不足,在鞋面结构中加入了能够主动修复鞋面折痕的流体构件,流体构件布置于鞋面位于足部近端趾骨和跖骨之间反复弯折处,能很好的改善此处鞋面的受力情况,从而减少人行走时对鞋面造成的磨损;
2)、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鞋面在鞋后跟鞋垫上方处还设置有一紧固件,该紧固件为可伸缩结构,且与流体构件联动,在人脚蹬踏时伸出,从而可以在鞋垫所受横向力最大时将鞋垫限制在鞋底上,不会发生鞋垫脱离鞋底的问题,在鞋平复时,紧固件中的流体又流回流体构件中。
3)、本实用新型的流体构件,包括一主体部以及若干分叉部,主体部的顶端终止于鞋面穿鞋带处,分叉部底端终止于鞋底,各分叉部的主体部分所经过的轴线交汇于主体部顶端处,该分叉部的构造方式使得分叉部可以跟随鞋面处的折痕,改善鞋面与鞋底连接处的受力情况,避免由于长时间行走,鞋面和鞋底脱胶的情况;
4)、本实用新型的流体构件的主体部和分叉部为连通状态,在鞋面由于行走发生弯折变形时,发生弯折变形的鞋面将该弯折力传递给流体构件,由流体构件吸收弯折力,从而减轻了鞋面的弯折变形,同时由于主体部和分叉部位连通状态,而鞋面的弯折变形也是不同的,通过该连通状态可以将某处弯折比较严重的弯折力均分到其他部位,从而从整体上改变了鞋面弯折处的受力情况,避免鞋面在穿戴后出现某处较为明显的折痕;
5)、本实用新型的流体构件的主体部位于鞋面上部,分叉部位于鞋面下部,主体部为一方形结构、分叉部为条形结构,其顺应了鞋面各处受力情况不同的需求,在鞋面上部,鞋面的受力情况较为复杂,鞋面折痕没有统一形状,因此,使用方形结构能够很好的改善鞋面折痕受力情况,而对于鞋面下部,其受力较为单一,折痕较为固定,分叉部跟随折痕布置;
6)、本实用新型流体构件的主体部分在人行走,鞋面发生弯折时,与足部发生挤压,从而使得流体流入分叉部处,而分叉部膨胀的流体能够进一步舒缓位于其上的发生弯折的鞋面,为鞋面结构提供弯折舒展释放空间,从而能够起到主动修复折痕的目的,由于流体构件分叉部的作用,缓冲鞋面的变形,进而能够改善鞋面与鞋底连接处的受力情况,避免鞋面脱胶。
附图说明
图1为足部骨骼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鞋面在脚弯曲状态变形受力示意图;
图3为设置有流体构件以及紧固件的鞋面结构;
图4为图3中的A-A视图;
图5为图3中的B-B视图;
图6为一体化鞋面示意图。
标号说明
1、脚;2、鞋底;3、鞋面;4、折痕;5、流体构件;6、鞋舌;7、孔眼;8、鞋带;9、分叉部主体轴线;10、踝骨;11、主体部;12、分叉部;13、内边;14、外边;15、流体;16、鞋面上边界;18、内鞋面;19、外鞋面;20、跟骨;21、鞋垫紧固件;22、连通管路;23、后侧边;24、前凸边;25、鞋垫;51、远端趾骨;52、近端趾骨;53、第一跖骨;54、第二跖骨;55、第三跖骨;56、第四跖骨;57、第五跖骨;58、第一楔骨;59、第二楔骨;60、第三楔骨;61、舟骨;62、骰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方式。
如图2所示,人在走路或者跑步时,需要脚的蹬踏动作,在脚的蹬踏动作期间,鞋面会发生弯曲,脚在近端趾骨和跖骨形成的跖趾关节处弯曲,进而带动鞋面发生挤压变形,其中,脚背对鞋面会产生一挤压力F,同时,鞋面之间还会受到鞋面变形而产生的挤压力,从而使得鞋面上边界到脚背这块区域的受力复杂,鞋面的变形无特定规则,此处弯折折痕为不规则弧形结构,如图2所示,但是,在鞋面侧边由脚背接触面至鞋底之间的区域,由于没有脚直接接触到鞋面,因此,此区域折痕为若干条直线结构的折痕,因此,鞋面上的折痕由不规则弧形结构和直线结构的折痕共同组成。同时,在脚的蹬踏动作期间,前脚掌会对鞋底产生一向后的力F1,该力会使得鞋垫相对于鞋底往后移动,当鞋垫固定不是很牢靠时会跑出鞋面或者跑偏,进而影响人的行进或跑步。
如图3-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鞋面包括内鞋面18、外鞋面19、设置于内鞋面18 和外鞋面19之间的流体构件5、鞋底2、鞋垫25和鞋垫紧固件21,内鞋面18、外鞋面19 共同组成鞋面3,鞋面3的下部固定附着有鞋底2,鞋垫25垫设于鞋底2上,鞋面3覆盖了穿鞋者的脚1,鞋面3的上部设置有鞋舌6,鞋垫紧固件21设置于鞋面3的后部且紧挨鞋垫 25设置,将鞋垫25卡设于鞋底2上,鞋面3形成的用于容纳鞋舌6的容纳空间的边沿形成鞋面上边界16,流体构件5包括主体部11和至少两个分叉部12,整体呈爪型结构,主体部 11位于鞋面3的上端部,且主体部11的上边沿平行于鞋面上边界16,主体部11的下端连接有至少两个分叉部12,图示例的为三个分叉部12,每个分叉部12均为条形结构,均具有分叉部主体轴线9,分叉部主体轴线9交汇于点O,点O落在主体部11的上边沿与鞋面上边界 16之间,优选地,落在主体部11的上边沿处。鞋垫紧固件21和分叉部12之间通过连通管路22进行连通,鞋垫紧固件21和连通管路22均设置在内鞋面18和外鞋面19之间。此种设置方式,使得条形结构的分叉部12能够很好的适应鞋面在弯折时所产生的折痕,爪型结构的流体构件5的设置,使得上部主体部11能够适应吸收鞋面上边界到脚背区域的弯折力,而分叉部12刚好用于吸收脚背接触面至鞋底之间区域的直线结构的弯折力。
优选地,相邻的分叉部主体轴线9之间的夹角均相等。点O到鞋顶之间的距离L与脚1 的脚大拇指到跖趾关节的距离S相适应,优选地,0.9S≤L≤1.1S。优选地,分叉部12下端部延伸至鞋底2,通过此种设置,使得流体构件5能够对鞋面与鞋底连接处的鞋面弯折结构进行平整,避免鞋面发生脱胶的现象。
如图4所示,流体构件5包括内边13、外边14以及设置于内边13和外边14内部的流体15,流体15可以为气体、液体或凝胶体等。内边13、外边14均选用密封薄膜材料,例如均选用为聚氨酯膜层,仅仅利用流体构件5的形状变形来对折痕进行修复;进一步优选地,为了增强效果,内边13和外边14所用材料的伸缩性能不同,内边不会随着流体的多或少而膨胀或收缩,外边14会随着流体的多或少而相应的进行膨胀或收缩,内边选用聚氨酯膜层,外边选用橡胶类型或类似材料,内边13和外边14可以使用热合或RF封合。这样,在鞋面发生弯折时,脚背挤压位于主体部11内的流体,使得其朝向分叉部12流动,外边14会由于流体的增多而发生一定膨胀,从而膨胀的外边14能够对鞋面的折痕进行主动抚平,同时提供给发生弯折的鞋面更大的舒展空间,通过流体来主动修复折痕,改变了传统的只能被动吸收折痕的方式。
优选地,内边13为平整结构,外边14为弧形凸起结构,平整结构的内边能够很好的贴合脚部,不会使得脚部发生不适,而弧形凸起结构的外边能够很好的对外鞋面19上的折痕进行修复,延长鞋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增加耐磨性。
如图5所示,鞋垫紧固件21与鞋垫25的后部形状相适应,例如,其布置于整个脚后跟处,优选地,圆弧布置的角度为180°,这样,即可以将鞋垫卡设于鞋底处,又使得鞋垫在鞋底处不会跑偏,具体的鞋垫紧固件21包括后侧边23、前凸边24以及设置于后侧边23和前凸边24内部的流体15,鞋垫紧固件21围绕鞋面后跟部设置有后侧边23、前凸边24均选用密封薄膜材料,例如均选用为聚氨酯膜层,仅仅利用紧固件21的形状变形来卡设鞋垫。优选地,后侧边23和前凸边24所用材料的伸缩性能不同,后侧边不会随着流体的多或少而膨胀或收缩,前凸边24会随着流体的多或少而相应的进行膨胀或收缩,例如后侧边23选用聚氨酯材料制成,前凸边24采用橡胶类型或类似材料,后侧边23和前凸边24可以使用热合或 RF封合。这样,在鞋面发生弯折时,脚背挤压位于主体部11内的流体,使得其朝向分叉部 12流动,流体通过连通管路22流向鞋垫紧固件21,鞋垫紧固件21的前凸边24会由于流体的增多而发生一定膨胀,从而使得鞋垫紧固件21突出,将鞋垫25锁定,从而防止鞋面在蹬踏动作时脱离鞋底部。通过上述流体构件5和鞋垫紧固件21的设置,使得在蹬踏动作时,既可以对鞋面弯折的折痕进行主动恢复,又增加了锁紧鞋垫的力,防止人们在跑步或行走时鞋垫跑出或跑偏的情况。当脚处于舒展状态,即脚不在弯曲时,脚背停止对鞋面产生挤压力,前凸边24收缩,将流体15压入流体构件5中。
优选地,内鞋面18和外鞋面19均采用一体结构,如图6所示,内鞋面18和外鞋面19采用黏贴或者缝合等结构结合在一起;优选地,为了防止设置于内鞋面18和外鞋面19之间的流体构件5在使用者跑步或者剧烈运动时发生脱落,在内鞋面18和外鞋面19之间流体构件5的轮廓处使用针线进行缝合,将流体构件5封闭在内鞋面18和外鞋面19之间。优选地,为了增加鞋面的透气性能,可以选择内鞋面18和外鞋面19均为高透气性网布结构;当然,也可以选择外鞋面19使用皮革等材料。
上述都是讨论了具有内鞋面18和外鞋面19的双层鞋面结构,其也可以为单层鞋面,将流体构件5设置于单层鞋面内部;上述也讨论了将流体构件5用于具有鞋舌结构的鞋面,同样,该流体构件5也可以用于没有鞋舌结构的一体结构鞋面。
本实用新型的鞋面材料结构具体工作方法如下:穿鞋者将脚伸入鞋内,当使用者进行跑步或者走路时,在脚的蹬踏动作期间,鞋面会发生弯曲,脚在近端趾骨和跖骨形成的跖趾关节处弯曲,进而脚背带动鞋面发生挤压变形,脚背对鞋面产生一挤压力,将流体构件5内的流体由主体部11挤入分叉部12内,进一步流体通过连通管路22进入鞋垫紧固件21内,流体使得分叉部12的外边膨胀,膨胀的外边能够对由于鞋面弯曲时发生弯折的鞋面进行很好的舒展、理顺,从而主动修复该处的鞋面折痕,同时,流体使得鞋垫紧固件21内的前凸边膨胀,将鞋垫25卡设于鞋底处,主体部11内的流体构件5能够吸收主体部11对应处的鞋面弯折力,从而也能够减轻该处的鞋面折痕情况。当脚处于舒展状态,即脚不在弯曲时,脚背停止对鞋面产生挤压力,紧固件21内的前凸边收缩,分叉部12内的外边收缩,从而又将流体挤压入主体部11内,由于流体构件5始终接触鞋面,因此,其能够始终通过流体来吸收鞋面弯折时产生的弯折力。分叉部12与主体部11之间均为连通状态,因此,其可以应对复杂的鞋面弯曲情况,若某处有突发力产生,则可以通过流体将该力传递到流体构件5的其他部位,从而通过整个流体构件5来吸收该震动,而不是某处承担该震动。
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定位鞋垫的一体化鞋面,在鞋面内设置了流体构件5和鞋垫紧固件21,流体构件5始终接触鞋面,能够吸收鞋面弯折时的弯折力,同时,流体构件5为爪型结构,其结构适应鞋面在发生弯曲时的受力情况,流体构件5还可以通过膨胀变形来对由于鞋面弯曲时发生弯折的鞋面进行很好的舒展、理顺,从而主动修复该处的鞋面折痕,同时鞋垫紧固件21也适应鞋面弯折进行动作,弯折时卡设鞋垫,防止鞋垫脱离鞋底,使得鞋面能够同步定位鞋垫。同时,分叉部12与主体部11之间均为连通状态,因此,其可以应对复杂的鞋面弯曲情况,若某处有突发力产生,则可以通过流体将该力传递到流体构件5的其他部位,从而通过整个流体构件5来吸收该震动,而不是某处承担该震动,进一步提高了一体鞋面结构的耐磨性和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同步定位鞋垫的一体化鞋面,包括内鞋面(18)、外鞋面(19)、设置于内鞋面(18)和外鞋面(19)之间的流体构件(5)和鞋垫紧固件(21),内鞋面(18)、外鞋面(19)共同组成鞋面(3),鞋面(3)的下部固定附着有鞋底(2),鞋底(2)上垫设有鞋垫(25),其特征在于:鞋垫紧固件(21)设置于鞋面(3)的后部且紧挨鞋垫(25)设置,将鞋垫(25)卡设于鞋底(2)上,鞋垫紧固件(21)和流体构件(5)之间通过连通管路(22)进行连通,鞋垫紧固件(21)和连通管路(22)均设置在内鞋面(18)和外鞋面(19)之间,鞋垫紧固件(21)与鞋垫(25)的后部形状相适应,布置于整个脚后跟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定位鞋垫的一体化鞋面,其特征在于:鞋垫紧固件(21)包括后侧边(23)、前凸边(24)以及设置于后侧边(23)和前凸边(24)内部的流体(15),鞋垫紧固件(21)围绕鞋面后跟部设置,后侧边(23)、前凸边(24)均选用密封薄膜材料,后侧边(23)和前凸边(24)所用材料的伸缩性能不同,后侧边不会随着流体的多或少而膨胀或收缩,前凸边(24)会随着流体的多或少而相应的进行膨胀或收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同步定位鞋垫的一体化鞋面,其特征在于:鞋面(3)覆盖了穿鞋者的脚(1),鞋面(3)的上部设置有鞋舌(6),鞋面(3)形成的用于容纳鞋舌(6)的容纳空间的边沿形成鞋面上边界(16),流体构件(5)包括主体部(11)和至少两个分叉部(12),整体呈爪型结构,主体部(11)位于鞋面(3)的上端部,且主体部(11)的上边沿平行于鞋面上边界(16),主体部(11)的下端连接有至少两个分叉部(12),每个分叉部(12)均为条形结构,均具有分叉部主体轴线(9),分叉部主体轴线(9)交汇于点O,点O落在主体部(11)的上边沿与鞋面上边界(16)之间,鞋垫紧固件(21)和分叉部(12)之间通过连通管路(22)进行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步定位鞋垫的一体化鞋面,其特征在于:点O到鞋顶之间的距离L与脚(1)的脚大拇指到跖趾关节的距离S相适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步定位鞋垫的一体化鞋面,其特征在于:流体构件(5)包括内边(13)、外边(14)以及设置于内边(13)和外边(14)内部的流体(15),内边(13)、外边(14)均选用密封薄膜材料,内边(13)和外边(14)所用材料的伸缩性能不同,内边不会随着流体的多或少而膨胀或收缩,外边(14)会随着流体的多或少而相应的进行膨胀或收缩。
6.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同步定位鞋垫的一体化鞋面,其特征在于:流体(15)为气体、液体或凝胶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定位鞋垫的一体化鞋面,其特征在于:鞋垫紧固件(21)选用圆弧布置方式布置于整个脚后跟处,圆弧布置的角度为18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定位鞋垫的一体化鞋面,其特征在于:内鞋面(18)和外鞋面(19)均采用一体结构,内鞋面(18)和外鞋面(19)采用黏贴或者缝合方式结合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定位鞋垫的一体化鞋面,其特征在于:内鞋面(18)和外鞋面(19)均为高透气性网布结构。
CN201921796499.6U 2019-10-24 2019-10-24 同步定位鞋垫的一体化鞋面 Active CN2112116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96499.6U CN211211666U (zh) 2019-10-24 2019-10-24 同步定位鞋垫的一体化鞋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96499.6U CN211211666U (zh) 2019-10-24 2019-10-24 同步定位鞋垫的一体化鞋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11666U true CN211211666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15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96499.6U Active CN211211666U (zh) 2019-10-24 2019-10-24 同步定位鞋垫的一体化鞋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116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37126B (zh) 鞋、尤其是运动鞋及其制造方法
US20190239595A1 (en) Performance footwear
CN201256656Y (zh) 用于接触运动的鞋类物品
EP3897266B1 (en) Footwear article with asymmetric ankle collar
CN112869289B (zh) 提供动态变换特性的足部支撑构件
CN114080168B (zh) 带有嵌入式板的鞋类鞋底结构和鞋面
EP2827728B1 (en) Sole structure configured to allow relative heel/forefoot motion
EP2549898B1 (en) Dance shoes with improved heel and arch sections
EP1648253B1 (en) Soccer shoe having independently supported lateral and medial sides
TW201737824A (zh) 具有可調適配合度的鞋類物品(二)
US20020088145A1 (en) Shoe construction
CN108378466A (zh) 具有跟靠补足条带的鞋
US10433615B2 (en) Sole for dispersing pressure of midfoot and metatarsal bones and shoe having same
WO2012099639A1 (en) Midsole and article of footwear
CN211211667U (zh) 一种舒适透气的鞋面
JP5031753B2 (ja) マットソックスとしての履物
JPWO2020067476A1 (ja) シューズ
CN211211666U (zh) 同步定位鞋垫的一体化鞋面
CN110946366A (zh) 一种贴合脚部的自适应鞋面
CN111000327A (zh) 一种自动消除鞋痕的透气网布鞋面
CN106510920A (zh) 拇外翻矫正鞋
CN211459048U (zh) 鞋面用折痕修复流体结构
EP3120721B1 (en) Shoe upper
CN211459047U (zh) 一种透气一体化鞋面
CN220109244U (zh) 一种拉伸性能佳的运动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