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11656U - 一种防滑鞋底及防滑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滑鞋底及防滑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11656U
CN211211656U CN201922445286.5U CN201922445286U CN211211656U CN 211211656 U CN211211656 U CN 211211656U CN 201922445286 U CN201922445286 U CN 201922445286U CN 211211656 U CN211211656 U CN 2112116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e
water drainage
sole body
shoe
drain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528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承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Joyyou Sports G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Joyyou Sports G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Joyyou Sports 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Joyyou Sports Goo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4528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116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116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116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滑鞋底,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从前往后依次包括鞋尖部、脚掌部、足弓部、脚跟部以及鞋尾部,鞋底本体的底面设置有将脚掌部分为内脚掌和外脚掌且呈弧形状的第一排水槽,第一排水槽的弧形开口朝向内脚掌,第一排水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鞋尖部内侧和足弓部内侧,内脚掌开设有呈“D”型的第二排水槽、沿鞋底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沿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均布的多条第三排水槽,第二排水槽包括沿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槽、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一导流槽呈弧形状的至少两条第二导流槽,第二导流槽的弧形开口朝向内脚掌的内侧,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和第三排水槽之间形成多个第一防滑块,有效提高鞋底的防滑性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滑鞋底及防滑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滑鞋底及防滑鞋。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其最初的功能只是用来保护脚部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使行走的安全性得到保障。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人们对鞋子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要求也非常高,这就涉及到鞋底的结构形状以及材料的好坏。现有鞋子的鞋底的结构较为单一,防滑工艺较差,无法满足雨水环境的防滑需求,鞋子的防滑性能对小孩和老年人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防滑鞋底,其优点在于有效提高鞋底在雨水环境行走时的防滑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主权一的内容:一种防滑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沿鞋底本体长度方向从前往后依次包括鞋尖部、脚掌部、足弓部、脚跟部以及鞋尾部,所述鞋底本体的上端面与人体的脚部接触,其下端面与地面接触,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面设置有将脚掌部分为内脚掌和外脚掌且呈弧形状的第一排水槽,所述第一排水槽的弧形开口朝向内脚掌,第一排水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鞋尖部内侧和足弓部内侧,内脚掌开设有呈“D”型的第二排水槽、沿鞋底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沿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均布的多条第三排水槽,所述第二排水槽包括沿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槽、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一导流槽呈弧形状的至少两条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的弧形开口朝向内脚掌的内侧,所述第二导流槽的曲率逐渐减小,第三排水槽位于第一导料槽与第一排水槽之间且其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一导流槽和第一排水槽,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和第三排水槽之间形成多个第一防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鞋底本体依次设置有脚掌部、足弓部以及脚跟部,对应穿着者的脚部位置,使得鞋底本体更合脚,为穿着者提供舒适的穿着体验;脚掌部为主要受力点,脚掌部设置有第一排水槽,一方面,第一排水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鞋尖部内侧和足弓部内侧,当鞋尖部朝上时,脚掌部的水向足弓部排出,当鞋尖部朝下时,脚掌部的水向鞋尖部排出,便于将脚掌部的水分别引流至鞋尖部和足弓部排水,有效防止雨水残留于鞋底本体,确保其防滑性;另一方面,第一排水槽呈弧形且其弧形开口朝向内脚掌的内侧,在行走时,第一排水槽能够将集中于外脚掌的压力均匀地分散至内脚掌,有效减少应力集中,从而减少外脚掌处的磨损;设置有第二排水槽,进一步增加鞋底本体的排水能力,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和第三排水槽之间形成第一防滑块,提高内脚掌与地面前后摩擦和侧向摩擦力,增强其防滑性,不易产生滑移或滑倒。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脚掌的内侧开设有沿鞋底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沿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多条第四排水槽,第四排水槽位于第一导流槽远离第二导流槽的一侧,第四排水槽远离第一导流槽的一端延伸至内脚掌的内侧边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多条第四排水槽,一方面,提高内脚掌的排水能力,加快其干燥速度,确保其防滑性;另一方面,第四排水槽沿鞋底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提高内脚掌内侧与地面的前后摩擦,确保穿着者在转向时不会发生滑移或者滑倒。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脚掌开设有沿鞋底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沿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多条第五排水槽,所述第五排水槽的一端连通于第一排水槽,另一端延伸至外脚掌的外侧边缘,所述多条第五排水槽与第一排水槽之间形成多个第二防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多条第五排水槽,一方面,提高外脚掌的排水能力,确保其防滑性;另一方面,第五排水槽沿鞋底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提高外脚掌与地面的前后摩擦,进一步增强鞋底本体的防滑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均开设有呈交错分布的网槽,所述第二防滑块开设有棱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均设置开设有呈交错分布的网槽,进一步提高脚掌部与地面的摩擦力,第二防滑块开设有棱形槽,穿着者在行走时,第二防滑块受力发生形变将棱形槽内的空气挤压,使得棱形槽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确保外脚掌具有较好的抓地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脚跟部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设置有用以标明所述鞋底本体信息的标识部,所述脚跟部设置有位于缓冲槽的两侧且呈折线形分布的第六排水槽,所述第六排水槽和缓冲槽之间形成沿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排列且呈交错分布的第三防滑块和第四防滑块,所述第三防滑块位于靠近缓冲槽一侧,所述第四防滑块位于脚跟部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缓冲槽,为标识部提供标识空间,设置有呈折线形分布的第六排水槽,提高脚跟部的排水能力,确保其防滑性;第六排水槽和缓冲槽之间形成沿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排列且呈交错分布的第三防滑块和第四防滑块,提高脚跟部与地面前后摩擦和侧向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三防滑块的截面面积和第四防滑块的截面面积沿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由足弓部向脚跟部逐渐增大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行走时,脚跟部的后端最先与地面接触,第三防滑块的截面面积和第四防滑块的截面面积沿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由足弓部向脚跟部逐渐增大设置,确保脚跟部与地面具有足够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四防滑块开设有呈三角形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第四防滑块截面面积相对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保证具有足够接触截面面积的基础上开设环形槽,穿着者在行走时,第四防滑块受力发生形变将环形槽内的空气挤压,使得环形槽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确保脚跟部具有较好的抓地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鞋尖部、鞋尾部和第三防滑块均设置有吸附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强鞋底本体的整体防滑性能。
众所周知,很多运动鞋都设置有鞋带,现有的鞋子一般都是通过鞋带的方式系紧在脚上,穿着者在出门穿鞋或进门脱鞋时都需要蹲下身子系紧或者松开鞋带,非常不便,导致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在穿鞋上,而且在走路过程中,由于鞋带系得不够紧导致运动鞋经常会出现掉鞋带的问题,穿着者需要进行多次绑鞋带,浪费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防滑鞋,其优点在于无须绑鞋带,有效减少穿着者的穿鞋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主权二的内容:一种防滑鞋,包括鞋面本体以及鞋底本体,所述鞋面本体包括环绕粘接于鞋底本体边缘以形成容纳穿着者脚部的容纳腔的第一鞋面和连接于第一鞋面的上方且具有弹性可自由伸缩将穿着者脚踝部包覆的第二鞋面,所述第一鞋面开设有供穿着者脚部伸入的伸入口,第二鞋面环绕于伸入口且与第一鞋面紧密缝合,第二鞋面位于脚踝部前端设置有供穿着者手部进行提拉的第一提拉带,所述第一提拉带的一端紧密缝合于第一鞋面的外表面,另一端延伸至伸入口且紧密缝合于第二鞋面的内侧面,所述第二鞋面位于脚踝部后端设置有供穿着者手部进行提拉的第二提拉带,所述第二提拉带的一端紧密缝合于第一鞋面的外表面,另一端延伸至伸入口且紧密缝合于第二鞋面的内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着者穿鞋时,分别捏住第一提拉带和第二提拉带分别相对背离方向拉伸第二鞋面,从而扩大伸入口,将脚部由伸入口伸入容纳腔内,穿着者将脚部伸入鞋内后,第二鞋面收缩,将穿着者的脚踝部紧紧包覆,有效防止穿着者在日常活动中发生鞋子与脚部脱离现象,无须系鞋带,有效减少穿着者的穿鞋时间,提高出门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鞋面设有分别粘接于鞋底本体位于足弓部的两侧的两个侧防护部和粘接于鞋底本体位于脚跟部后端的后防护部,所述侧防护部和后防护部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侧防护部,对脚踝两侧进行保护作用,有效减小穿着者的脚部发生侧翻导致扭伤的可能,设置后防护部,使鞋帮与穿着者的脚部更加贴合,侧防护部和后防护部一体成型设置,使得整体结构强度更加稳定,使得第一鞋帮的定型效果更好,第一鞋帮不易发生变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脚掌部设置有第一排水槽,一方面,第一排水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鞋尖部内侧和足弓部内侧,当鞋尖部朝上时,脚掌部的水向足弓部排出,当鞋尖部朝下时,脚掌部的水向鞋尖部排出,便于将脚掌部的水分别引流至鞋尖部和足弓部排水,有效防止雨水残留于鞋底本体,确保其防滑性;另一方面,第一排水槽呈弧形且其弧形开口朝向内脚掌的内侧,在行走时,第一排水槽能够将集中于外脚掌的压力均匀地分散至内脚掌,有效减少应力集中,从而减少外脚掌处的磨损;
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均设置开设有呈交错分布的网槽,进一步提高脚掌部与地面的摩擦力,第二防滑块开设有棱形槽,穿着者在行走时,第二防滑块受力发生形变将棱形槽内的空气挤压,使得棱形槽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确保外脚掌具有较好的抓地力;
穿着者穿鞋时,分别捏住第一提拉带和第二提拉带分别相对背离方向拉伸第二鞋面,从而扩大伸入口,将脚部由伸入口伸入容纳腔内,穿着者将脚部伸入鞋内后,第二鞋面收缩,将穿着者的脚踝部紧紧包覆,有效防止穿着者在日常活动中发生鞋子与脚部脱离现象,无须系鞋带,有效减少穿着者的穿鞋时间,提高出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的鞋底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中的防滑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底本体;11、鞋尖部;12、脚掌部;121、内脚掌;122、外脚掌;13、足弓部;14、脚跟部;15、鞋尾部;16、第一防滑块;17、第二防滑块;171、棱形槽;18、第三防滑块;19、第三防滑块;191、环形槽; 21、第一排水槽;22、第二排水槽;221、第一导流槽;222、第二导流槽;23、第三排水槽;24、第四排水槽;25、第五排水槽;26、第六排水槽;27、缓冲槽;28、标识部;29、吸附槽;3、鞋面本体;31、第一鞋面;32、第二鞋面;33、伸入口;34、第一提拉带;35、第二提拉带;36、侧防护部;37、后防护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滑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鞋底本体1沿鞋底本体1的长度方向从前往后依次包括鞋尖部11、脚掌部12、足弓部13、脚跟部14以及鞋尾部15,鞋底本体1的上端面与人体的脚部接触,其下端面与地面接触。鞋底本体1的底面设置有将脚掌部12分为内脚掌121和外脚掌122且呈弧形状的第一排水槽 21,第一排水槽21的弧形开口朝向内脚掌121,第一排水槽 2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鞋尖部11内侧和足弓部13内侧。
内脚掌121开设有呈“D”型的第二排水槽22、沿鞋底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沿鞋底本体1的长度方向均布的多条第三排水槽23。第二排水槽22包括沿鞋底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槽221、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一导流槽221的端部且呈弧形状的两条第二导流槽222,第三排水槽23位于第一导料槽与第一排水槽 21之间且其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一导流槽221和第一排水槽 21。第二导流槽222的弧形开口朝向内脚掌121的内侧,第二导流槽222的曲率逐渐减小,第一导流槽221、第二导流槽222和第三排水槽23之间形成多个第一防滑块16,第一防滑块16开设有呈交错分布的网槽。内脚掌121的内侧开设有沿鞋底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沿鞋底本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多条第四排水槽24,第四排水槽24位于第一导流槽221远离第二导流槽222的一侧,第四排水槽24远离第一导流槽221的一端延伸至内脚掌121的内侧边缘。
外脚掌122开设有沿鞋底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沿鞋底本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多条第五排水槽25,第五排水槽25的一端连通于第一排水槽 21,另一端延伸至外脚掌122的外侧边缘。多条第五排水槽25与第一排水槽 21之间形成多个第二防滑块17,多个第二防滑块17均开设有呈交错分布的网槽。第二防滑块17的中部开设有棱形槽171,穿着者在行走时,第二防滑块17受力发生形变将棱形槽171内的空气挤压,使得棱形槽171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确保外脚掌122具有较好的抓地力。
脚跟部14的中间开设有缓冲槽27,缓冲槽27内设置有用以标明鞋底本体1信息的标识部28,标识部28可以包括文字标识和数字标识,文字标识用于标明鞋底本体1的信息,数字标识用于标明鞋底本体1的尺码的信息。脚跟部14设置有位于缓冲槽27的两侧且呈折线形分布的第六排水槽26,第六排水槽26和缓冲槽27之间形成沿鞋底本体1的长度方向排列且呈交错分布的第三防滑块1918和第四防滑块。第三防滑块1918位于靠近缓冲槽27的一侧,第四防滑块位于脚跟部14的外侧,第三防滑块1918的截面面积和第四防滑块的截面面积沿鞋底本体1的长度方向由足弓部13向脚跟部14逐渐增大设置,四防滑块开设有呈三角形的环形槽191,环形槽191与第四防滑块截面面积相对应设置。鞋尖部11、鞋尾部15和第三防滑块1918均设置有吸附槽29。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鞋底本体1依次设置有脚掌部12、足弓部13以及脚跟部14,对应穿着者的脚部位置,使得鞋底本体1更合脚,为穿着者提供舒适的穿着体验;脚掌部12为主要受力点,脚掌部12设置有第一排水槽 21,一方面,第一排水槽 2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鞋尖部11内侧和足弓部13内侧,当鞋尖部11朝上时,脚掌部12的水向足弓部13排出,当鞋尖部11朝下时,脚掌部12的水向鞋尖部11排出,便于将脚掌部12的水分别引流至鞋尖部11和足弓部13排水,有效防止雨水残留于鞋底本体1,确保其防滑性;另一方面,第一排水槽21呈弧形且其弧形开口朝向内脚掌121的内侧,在行走时,第一排水槽 21能够将集中于外脚掌122的压力均匀地分散至内脚掌121,有效减少应力集中,从而减少外脚掌122处的磨损;设置有第二排水槽22,进一步增加鞋底本体1的排水能力,第一导流槽221第二导流槽222和第三排水槽23之间形成第一防滑块16,提高内脚掌121与地面前后摩擦和侧向摩擦力,增强其防滑性,不易产生滑移或滑倒。
实施例2:参照图2,一种防滑鞋,包括鞋面本体3以及鞋底本体1;鞋面本体3包括环绕粘接于鞋底本体1边缘以形成容纳穿着者脚部的容纳腔的第一鞋面31和连接于第一鞋面31的上方且具有弹性可自由伸缩将穿着者脚踝部包覆的第二鞋面32。第一鞋面31开设有供穿着者脚部伸入的伸入口33,第二鞋面32环绕于伸入口33且与第一鞋面31紧密缝合,第二鞋面32位于脚踝部前端设置有供穿着者手部进行提拉的第一提拉带34,第一提拉带34的一端紧密缝合于第一鞋面31的外表面,另一端延伸至伸入口33且紧密缝合于第二鞋面32的内侧面。第二鞋面32位于脚踝部后端设置有供穿着者手部进行提拉的第二提拉带35,第二提拉带35的一端紧密缝合于第一鞋面31的外表面,另一端延伸至伸入口33且紧密缝合于第二鞋面32的内侧面。第一鞋面31设有分别粘接于鞋底本体1位于足弓部13的两侧的两个侧防护部36和粘接于鞋底本体1位于脚跟部14后端的后防护部37,侧防护部36和后防护部37一体成型。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滑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沿鞋底本体(1)长度方向从前往后依次包括鞋尖部(11)、脚掌部(12)、足弓部(13)、脚跟部(14)以及鞋尾部(15),所述鞋底本体(1)的上端面与人体的脚部接触,其下端面与地面接触,所述鞋底本体(1)的底面设置有将脚掌部(12)分为内脚掌(121)和外脚掌(122)且呈弧形状的第一排水槽( 21),所述第一排水槽( 21)的弧形开口朝向内脚掌(121),第一排水槽( 2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鞋尖部(11)内侧和足弓部(13)内侧,内脚掌(121)开设有呈“D”型的第二排水槽(22)、沿鞋底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沿鞋底本体(1)的长度方向均布的多条第三排水槽(23),所述第二排水槽(22)包括沿鞋底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槽(221)、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一导流槽(221)呈弧形状的至少两条第二导流槽(222),所述第二导流槽(222)的弧形开口朝向内脚掌(121)的内侧,所述第二导流槽(222)的曲率逐渐减小,第三排水槽(23)位于第一导料槽与第一排水槽( 21)之间且其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一导流槽(221)和第一排水槽( 21),第一导流槽(221)、第二导流槽(222)和第三排水槽(23)之间形成多个第一防滑块(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脚掌(121)的内侧开设有沿鞋底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沿鞋底本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多条第四排水槽(24),第四排水槽(24)位于第一导流槽(221)远离第二导流槽(222)的一侧,第四排水槽(24)远离第一导流槽(221)的一端延伸至内脚掌(121)的内侧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脚掌(122)开设有沿鞋底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沿鞋底本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多条第五排水槽(25),所述第五排水槽(25)的一端连通于第一排水槽( 21),另一端延伸至外脚掌(122)的外侧边缘,所述多条第五排水槽(25)与第一排水槽( 21)之间形成多个第二防滑块(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块(16)、第二防滑块(17)均开设有呈交错分布的网槽,所述第二防滑块(17)开设有棱形槽(17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跟部(14)开设有缓冲槽(27),所述缓冲槽(27)内设置有用以标明所述鞋底本体(1)信息的标识部(28),所述脚跟部(14)设置有位于缓冲槽(27)的两侧且呈折线形分布的第六排水槽(26),所述第六排水槽(26)和缓冲槽(27)之间形成沿鞋底本体(1)的长度方向排列且呈交错分布的第三防滑块(18,19)和第四防滑块,所述第三防滑块(18,19)位于靠近缓冲槽(27)的一侧,所述第四防滑块位于脚跟部(14)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防滑块(19)(18)的截面面积和第四防滑块的截面面积沿鞋底本体(1)的长度方向由足弓部(13)向脚跟部(14)逐渐增大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防滑块开设有呈三角形的环形槽(191),所述环形槽(191)与第四防滑块截面面积相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尖部(11)、鞋尾部(15)和第三防滑块(18,19)均设置有吸附槽(29)。
9.一种防滑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面本体(3)以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鞋底本体(1),所述鞋面本体(3)包括环绕粘接于鞋底本体(1)边缘以形成容纳穿着者脚部的容纳腔的第一鞋面(31)和连接于第一鞋面(31)的上方且具有弹性可自由伸缩将穿着者脚踝部包覆的第二鞋面(32),所述第一鞋面(31)开设有供穿着者脚部伸入的伸入口(33),第二鞋面(32)环绕于伸入口(33)且与第一鞋面(31)紧密缝合,第二鞋面(32)位于脚踝部前端设置有供穿着者手部进行提拉的第一提拉带(34),所述第一提拉带(34)的一端紧密缝合于第一鞋面(31)的外表面,另一端延伸至伸入口(33)且紧密缝合于第二鞋面(32)的内侧面,所述第二鞋面(32)位于脚踝部后端设置有供穿着者手部进行提拉的第二提拉带(35),所述第二提拉带(35)的一端紧密缝合于第一鞋面(31)的外表面,另一端延伸至伸入口(33)且紧密缝合于第二鞋面(32)的内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鞋面(31)设有分别粘接于鞋底本体(1)位于足弓部(13)的两侧的两个侧防护部(36)和粘接于鞋底本体(1)位于脚跟部(14)后端的后防护部(37),所述侧防护部(36)和后防护部(37)一体成型。
CN201922445286.5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防滑鞋底及防滑鞋 Active CN2112116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5286.5U CN211211656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防滑鞋底及防滑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5286.5U CN211211656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防滑鞋底及防滑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11656U true CN211211656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28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5286.5U Active CN211211656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防滑鞋底及防滑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116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11656U (zh) 一种防滑鞋底及防滑鞋
CN214283575U (zh) 一种能够提高防滑性能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CN213154307U (zh) 一种四色底注塑耐磨安全鞋
CN204682668U (zh) 耐磨鞋底
CN210611169U (zh) 一种具有保护结构耐磨功能的运动鞋
CN210747550U (zh) 一种错齿防滑鞋底
CN210471168U (zh) 一种提高稳定性的篮球鞋底
CN207693067U (zh) 一种防滑鞋子
CN209346174U (zh) 一种具有耐磨止滑功能的新型安全鞋橡胶大底
CN214317181U (zh) 一种户外运动鞋
CN214317192U (zh) 一种高尔夫球运动鞋
CN202095634U (zh) 一种分趾鞋
CN218457468U (zh) 一种防侧滑的休闲鞋
CN216123907U (zh) 一种具有支撑性的轻便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CN215225111U (zh) 一种防滑型运动鞋
CN213639855U (zh) 一种防滑鞋底
CN217487785U (zh) 增加摩擦力的运动鞋
CN212754500U (zh) 一种防滑耐磨鞋底
CN213720256U (zh) 一种防滑运动鞋
CN217117641U (zh) 一种防滑防磨型女士凉鞋
CN204483226U (zh) 一种新型运动鞋鞋底
CN216123917U (zh) 一种能够提高防滑性能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CN218073750U (zh) 一种带有耐湿滑花纹结构的运动鞋底
CN210672274U (zh) 一种儿童鞋底防滑结构
CN216123914U (zh) 一种轻便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Non slip sole and shoe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

Pledgee: Nan'an sub branch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Ltd.

Pledgor: FUJIAN JOYYOU SPORTS GOOD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2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