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10772U - 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 - Google Patents

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10772U
CN211210772U CN201921380710.6U CN201921380710U CN211210772U CN 211210772 U CN211210772 U CN 211210772U CN 201921380710 U CN201921380710 U CN 201921380710U CN 211210772 U CN211210772 U CN 211210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green
water pump
main part
rock mount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807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丽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3807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10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10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107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开设有积水槽,所述积水槽的两侧壁上设有水泵,每个所述水泵上设有水管,每个水管的一端贯穿连接有水箱。本实用新型通过绿植、泥土层、缠绕网、沙子层、六边形砖、半圆形石块的配合作用,主体上的半圆形石块可以将砂石层更加稳固住,不易被冲刷走,六边形砖铺设呈蜂窝状,使得植被网个更加稳定,不易破坏,当绿植的根系到达缠绕网时,绿植根系将会缠绕在缠绕网上,绿植更加牢牢的扎根在泥土层内,不易冲走,该装置不仅可以让绿植的根系更加牢固的缠绕在土里,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让绿植得到充分的灌溉,使绿植生长更加旺盛。

Description

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治理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基本建设速度较快,因实施交通、水利、电力、采石建设项目等工程建设进行主体开挖,破坏了原有植被覆盖层,导致出现了大量的裸露主体,影响美观甚至会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隐患,因此,有必要对岩石主体进行生态修复。
现有技术中经常在岩石上种植植物来改善环境,但山上种植的植物由于雨水的冲击,绿植的根系往往会因为缠绕不紧,会和土壤剥离,而且山上绿植一般都没有灌溉装置,绿植的根系经常由于水分缺失,使得植物叶子发黄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的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技术中经常在岩石上种植植物来改善环境,但山上种植的植物由于雨水的冲击,绿植的根系往往会因为缠绕不紧,会和土壤剥离,而且山上绿植一般都没有灌溉装置,绿植的根系经常由于水分缺失,使得植物叶子发黄甚至导致植物死亡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开设有积水槽,所述积水槽的两侧壁上设有水泵,每个所述水泵上设有水管,每个水管的一端贯穿连接有水箱,每个所述水箱通过滑动装置连接有喷水口,每个所述喷水口与水箱之间连接有软管,所述主体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半圆形石块,多个所述半圆形石块上设有砂石层,所述砂石层上设有沙子层,所述沙子层上设有泥土层,所述泥土层上设有多个六边形砖,多个所述六边形砖下方设有缠绕网,每个所述六边形砖内设有绿植,每个所述绿植上设有呈对称设置的固定杆。
优选地,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呈对称设置的电动直线导轨,每个电动直线导轨纵向开设在水箱的侧壁上,每个电动直线导轨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在喷水口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积水槽内设有两个弹性网,两个所述弹性网与积水槽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水管背离水泵的一端设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呈喇叭状设置,所述入水口内设有拦截网。
优选地,所述主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危险警示牌,所述危险警示牌呈矩形设置,所述危险警示牌上设有荧光粉。
优选地,每个所述水泵左右两侧设有散热防尘网,两个所述散热防尘网呈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绿植、泥土层、缠绕网、沙子层、六边形砖、半圆形石块的配合作用,主体上的半圆形石块可以将砂石层更加稳固住,不易被冲刷走,六边形砖铺设呈蜂窝状,使得植被网个更加稳定,不易破坏,当绿植的根系到达缠绕网时,绿植根系将会缠绕在缠绕网上,绿植更加牢牢的扎根在泥土层内,不易冲走,该装置不仅可以让绿植的根系更加牢固的缠绕在土里,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让绿植得到充分的灌溉,使绿植生长更加旺盛。
2、调节电动直线导轨可使滑动块在电动直线导轨内直线移动,进而带动喷水口在电动直线导轨上来回移动,进而使得喷水口可以将远近的绿植都灌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绿植、2泥土层、3缠绕网、4沙子层、5砂石层、6软管、7喷水口、8滑动块、9水箱、10水管、11半圆形石块、12入水口、13主体、14积水槽、15固定杆、16六边形砖、17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包括主体13,主体13内开设有积水槽14,积水槽14的两侧壁上设有水泵17,每个水泵17上设有水管10,每个水管10的一端贯穿连接有水箱9,每个水箱9通过滑动装置连接有喷水口7,滑动装置包括呈对称设置的电动直线导轨(其中电动直线导轨为现有技术,其工作原理在此不再做详细赘述),每个电动直线导轨纵向开设在水箱9的侧壁上,每个电动直线导轨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8,两个滑动块8固定连接在喷水口7的两侧,调节电动直线导轨可使滑动块8在电动直线导轨内直线移动,进而带动喷水口7在电动直线导轨上来回移动,进而使得喷水口7可以将远近的绿植1都灌溉,每个喷水口7与水箱9之间连接有软管6,主体13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半圆形石块11,多个半圆形石块11上设有砂石层5,砂石层5上设有沙子层4,沙子层4上设有泥土层2,泥土层2上设有多个六边形砖16,多个六边形砖16下方设有缠绕网3,每个六边形砖16内设有绿植1,每个绿植1上设有呈对称设置的固定杆15。
积水槽14内设有两个弹性网,两个弹性网与积水槽14相匹配,由于积水槽14一般较深,当人或动物不小心掉落下来后,会摔在弹性网上,两个弹性网可以极大缓冲物体下降的冲击力,大大减少受伤程度,水管10背离水泵17的一端设有入水口12,入水口12呈喇叭状设置,喇叭状设置的入水口12可以增加与水的接触面积,使得进水更加快速,入水口12内设有拦截网,水中一些杂物容易被吸入水管10内,拦截网可以防止杂物进入水管10,防止堵塞水管10,主体1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危险警示牌,危险警示牌呈矩形设置,危险警示牌上设有荧光粉,在白天或夜间都可以通过危险警示牌提醒周围人员,请勿靠近积水槽14,防止跌进积水槽14而产生危险,每个水泵17左右两侧设有散热防尘网,两个散热防尘网呈对称设置,散热防尘网的设置提高了水泵17的散热效果,并且避免灰尘、昆虫等进入水泵17内部,对水泵17内部元件造成损毁。
本实用新型中,主体13上的半圆形石块11可以将砂石层5更加稳固住,不易被冲刷走,六边形砖16铺设呈蜂窝状,使得植被网个更加稳定,不易破坏,当绿植1的根系到达缠绕网3时,绿植1根系将会缠绕在缠绕网3上,绿植1更加牢牢的扎根在泥土层2内,不易冲走,积水槽14可以将雨天的雨水收集起来,启动水泵17将水流从水管10流入水箱9中,在启动电动直线导轨,通过滑动块8带动喷水口7上下移动,进而使得喷水口7可以将远近的绿植1都灌溉,该装置不仅可以让绿植1的根系更加牢固的缠绕在土里,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让绿植1得到充分的灌溉,使绿植1生长更加旺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包括主体(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3)内开设有积水槽(14),所述积水槽(14)的两侧壁上设有水泵(17),每个所述水泵(17)上设有水管(10),每个水管(10)的一端贯穿连接有水箱(9),每个所述水箱(9)通过滑动装置连接有喷水口(7),每个所述喷水口(7)与水箱(9)之间连接有软管(6),所述主体(13)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半圆形石块(11),多个所述半圆形石块(11)上设有砂石层(5),所述砂石层(5)上设有沙子层(4),所述沙子层(4)上设有泥土层(2),所述泥土层(2)上设有多个六边形砖(16),多个所述六边形砖(16)下方设有缠绕网(3),每个所述六边形砖(16)内设有绿植(1),每个所述绿植(1)上设有呈对称设置的固定杆(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呈对称设置的电动直线导轨,每个电动直线导轨纵向开设在水箱(9)的侧壁上,每个电动直线导轨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8),两个所述滑动块(8)固定连接在喷水口(7)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水槽(14)内设有两个弹性网,两个所述弹性网与积水槽(14)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0)背离水泵(17)的一端设有入水口(12),所述入水口(12)呈喇叭状设置,所述入水口(12)内设有拦截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危险警示牌,所述危险警示牌呈矩形设置,所述危险警示牌上设有荧光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水泵(17)左右两侧设有散热防尘网,两个所述散热防尘网呈对称设置。
CN201921380710.6U 2019-08-23 2019-08-23 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10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0710.6U CN211210772U (zh) 2019-08-23 2019-08-23 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0710.6U CN211210772U (zh) 2019-08-23 2019-08-23 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10772U true CN211210772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30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8071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10772U (zh) 2019-08-23 2019-08-23 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107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12347U (zh) 岩质边坡自灌式植草装置
CN204498898U (zh) 岩石边坡自渗水植生槽结构
CN204590045U (zh) 一种岩质边坡格构生态防护结构
CN210184002U (zh)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护堤
CN108487263A (zh) 一种采用固土笼对岩质陡边坡进行生态修复的方法
CN110629731B (zh) 一种基于地貌-侵蚀-措施高适配的覆沙砒砂岩粗泥沙控制的综合治理方法
CN204825783U (zh) 一种堤坝迎水面生态护坡结构
CN213926103U (zh) 一种生态护坡
CN207109721U (zh) 一种河道生态绿化景观结构
CN112411514A (zh) 一种用于铁路防护生态防风固沙系统
CN211210772U (zh) 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
CN107881930A (zh) 沙漠地区铁路路基两侧工程兼植物防沙的树苗方格沙障
CN106609510A (zh) 一种柔性护坡装置
CN105756015B (zh) 一种生物多样性动态景观生态复合系统修复的方法
CN215926014U (zh) 一种基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用堤坝护坡结构
CN214657144U (zh) 一种适用于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新型生态护坡
CN215518612U (zh) 一种基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用堤坝护坡结构
CN211498716U (zh) 一种种植石墙
CN205152966U (zh) 一种生态混凝土护坡土堤
CN208685622U (zh) 一种岩质边坡防落石绿化装置
CN204626510U (zh) 用于保水浸润灌溉的等高线水平蓄水槽
CN112482307A (zh) 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格宾护坡
CN206538735U (zh) 一种生态型复合护岸建筑物
CN208379540U (zh) 用于河湖库驳岸的土工筏垫
CN206418460U (zh) 生态型护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