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01952U - 节流器及找漏管柱 - Google Patents

节流器及找漏管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01952U
CN211201952U CN201921668536.5U CN201921668536U CN211201952U CN 211201952 U CN211201952 U CN 211201952U CN 201921668536 U CN201921668536 U CN 201921668536U CN 211201952 U CN211201952 U CN 2112019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ageway
main part
liquid outlet
inlet
flow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685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潇
郭恬恬
李晓光
明辉
房小丹
孙浩
姚颖
孙建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685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019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019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019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流器及找漏管柱,节流器包括:主体,主体的一端设有进液口,主体的另一端设有出液口,主体的内部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并排设置且互不连通,进液口、第一通道和出液口依次连通,第二通道的靠近进液口的一端为进液端,第二通道的靠近出液口的一端为封闭端,第二通道内自进液端朝封闭端依次设有球座、阀球和弹簧,阀球能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封堵球座,主体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一通道连通的出液孔。找漏管柱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丝堵、找漏封隔器、节流器和油管。本实用新型将弹簧设置在主体内部,弹簧在起下管柱作业过程中不易损坏,也不会缠绕杂物,使节流器的性能更可靠,提高找漏成功率。

Description

节流器及找漏管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节流器及找漏管柱。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井套管损坏、破漏现象严重,套管损坏、漏失部位附近水层的水会窜流过来造成油井大量出水,使油井无法正常生产,甚至被迫关井,为达到封堵的目的必须先准确找出套管漏失部位。目前普遍采用Y521、K344封隔器进行找漏,其中K344封隔器必须配套节流器进行找漏,该方法施工简单、便于操作、费用低、找漏验窜结果准确可靠,广泛应用于现场。
但现有的节流器采用外置弹簧,在起下管柱作业过程中,弹簧不仅容易破损,还容易携带井内胶皮、毛绳等杂物,造成节流器失效,因此现有节流器存在性能不可靠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流器及找漏管柱,以解决现有节流器存在的性能不可靠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节流器,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端设有进液口,所述主体的另一端设有出液口,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位于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并排设置且互不连通,所述进液口、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出液口依次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靠近所述进液口的一端为能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进液端,所述第二通道的靠近所述出液口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第二通道内自所述进液端朝所述封闭端依次设有球座、阀球和弹簧,所述阀球能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封堵所述球座,所述主体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出液孔。
如上所述的节流器,其中,所述主体呈柱状,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主体的径向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为柱形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轴、所述第二通道的中心轴和所述主体的中心轴平行。
如上所述的节流器,其中,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中心轴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的中心轴的两侧。
如上所述的节流器,其中,所述出液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液孔沿所述第二通道的轴向间隔排列。
如上所述的节流器,其中,所述阀球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径,所述出液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阀球的直径。
如上所述的节流器,其中,所述节流器还包括上接头,所述上接头与所述主体的设有进液口的一端密封连接。
如上所述的节流器,其中,所述第二通道的侧壁上设有环形台阶,所述球座坐于所述环形台阶上,且所述球座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侧壁之间密封,所述上接头的下端顶抵所述球座。
如上所述的节流器,其中,所述上接头的下端设有能与所述主体螺纹连接的第一外螺纹,所述上接头的上端设有内螺纹。
如上所述的节流器,其中,所述主体的设有出液口的一端为下接头,所述下接头设有第二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找漏管柱,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丝堵、找漏封隔器、节流器和油管,所述节流器为上述的节流器。
本实用新型的节流器及找漏管柱的特点和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节流器及找漏管柱,通过将弹簧设置在主体内部,与现有技术采用外置弹簧相比,弹簧在起下管柱作业过程中不易损坏,也不会缠绕杂物,使节流器的性能更可靠,提高找漏成功率;
2、本实用新型的节流器及找漏管柱,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节流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主体;
11、进液口;12、出液口;13、第一通道;14、第二通道;15、出液孔;
16、下接头;
2、球座;3、阀球;4、弹簧;5、上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形容词性或副词性修饰语“中心”、“上”和“下”、“顶”和“底”、“内”和“外”的使用仅是为了便于多组术语之间的相对参考,且并非描述对经修饰术语的任何特定的方向限制。另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流器,或称为偏心节流器,其用于与找漏封隔器配合,对套管进行找漏验窜,节流器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一端设有进液口11,主体1的另一端设有出液口12,主体1的内部设有位于进液口11与出液口12之间的第一通道13和第二通道14,第一通道13和第二通道14并排设置且互不连通,进液口11、第一通道13和出液口12依次连通,第二通道14的靠近进液口11的一端为能与进液口11连通的进液端,第二通道14的靠近出液口12的一端为封闭端,也就是第二通道14的封闭端封闭,不与出液口12连通,第二通道14内自进液端朝封闭端依次设有球座2、阀球3和弹簧4,阀球3能在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封堵球座2(即阀球3关闭),将进液口11与第二通道14隔绝,主体1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一通道13连通的出液孔15,当阀球3打开时,进液口11、第二通道14、出液孔15依次连通。
使用时,将节流器与找漏封隔器通过油管连接,找漏封隔器位于节流器下方,下入井内设计位置,向油管内注水打压,水经由进液口11进入主体1内后,阀球3在液压作用下压缩弹簧4离开球座2,此时球座2将进液口11与第二通道14连通,一部分水经由球座2、第二通道14和出液孔15进入油管与套管之间的油套环空内,另一部分水经由第一通道13和出液口12流入下方的油管内,由于球座2和阀球3在弹簧4的弹性力作用下形成密封节流,使油管压力高于套管压力,当油管与油套环空之间的压差达到找漏封隔器的坐封压力时,找漏封隔器坐封,继续注水打压,水经由球座2、第二通道14和出液孔15进入油套环空,通过监测油套环空的压降变化,判断找漏封隔器以上的套管部位是否存在破漏,从而实现对套管进行找漏验窜;当油管内的压力泄掉后,阀球3在弹簧4的弹性力作用下再次封堵球座2,防止油套环空内的液体倒灌,此时油管与油套环空的压力平衡,找漏封隔器解封。
本实用新型的节流器将弹簧4设置在主体1内部,也就是采用内置弹簧,与现有技术采用外置弹簧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弹簧4在起下管柱作业过程中不易损坏,也不会缠绕杂物,使节流器的性能更可靠,提高找漏成功率,节约施工费用。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主体1呈柱状,第一通道13和第二通道14沿主体1的径向方向间隔排列,第一通道13和第二通道14均为柱形通道,第一通道13的中心轴、第二通道14的中心轴和主体1的中心轴平行,结构紧凑,便于加工制作。
进一步,第一通道13的中心轴和第二通道14的中心轴分别位于主体1的中心轴的两侧,为偏心结构。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出液孔1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出液孔15沿第二通道14的轴向间隔排列,通过设置多个出液孔15,能增大出液孔的总过流面积,降低出液孔全部被杂质堵塞的几率,避免对出液形成二次节流。例如,出液孔15的数量为两个。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阀球3的直径小于第二通道14的内径,以使阀球3能在第二通道14内轴向移动,出液孔15的孔径小于阀球3的直径,以免阀球3从出液孔15掉出。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节流器还包括上接头5,上接头5与主体1的设有进液口11的一端连接,并通过密封圈密封,通过设置上接头5,方便连接其它井下工具。
如图1所示,进一步,第二通道14的侧壁上设有环形台阶,球座2坐于环形台阶上,且球座2与第二通道14的侧壁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上接头5的下端顶抵球座2,也就是上接头5的下端能将球座2压在环形台阶上,对球座2定位,安装简单方便。
如图1所示,进一步,上接头5的下端设有能与主体1螺纹连接的第一外螺纹,上接头5的上端设有内螺纹,以便于与其它井下工具连接,拆装方便。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主体1的设有出液口12的一端为下接头16,下接头16设有第二外螺纹,以便于与其它井下工具连接,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找漏管柱,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丝堵、找漏封隔器、节流器和油管,其中的节流器为上述的节流器。
本实用新型的找漏管柱,其节流器的弹簧4设置在主体1内部,与现有技术采用外置弹簧相比,弹簧4在起下管柱作业过程中不易损坏,也不会缠绕杂物,节流器的性能更可靠,提高找漏成功率。
进一步,找漏封隔器为K344封隔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发明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

Claims (10)

1.一种节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器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的一端设有进液口,所述主体的另一端设有出液口,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位于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并排设置且互不连通,所述进液口、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出液口依次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靠近所述进液口的一端为能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进液端,所述第二通道的靠近所述出液口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第二通道内自所述进液端朝所述封闭端依次设有球座、阀球和弹簧,所述阀球能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封堵所述球座,所述主体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出液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呈柱状,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主体的径向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为柱形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轴、所述第二通道的中心轴和所述主体的中心轴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中心轴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的中心轴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液孔沿所述第二通道的轴向间隔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球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径,所述出液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阀球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节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器还包括上接头,所述上接头与所述主体的设有进液口的一端密封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的侧壁上设有环形台阶,所述球座坐于所述环形台阶上,且所述球座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侧壁之间密封,所述上接头的下端顶抵所述球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的下端设有能与所述主体螺纹连接的第一外螺纹,所述上接头的上端设有内螺纹。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节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设有出液口的一端为下接头,所述下接头设有第二外螺纹。
10.一种找漏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找漏管柱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丝堵、找漏封隔器、节流器和油管,所述节流器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节流器。
CN201921668536.5U 2019-10-08 2019-10-08 节流器及找漏管柱 Active CN2112019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8536.5U CN211201952U (zh) 2019-10-08 2019-10-08 节流器及找漏管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8536.5U CN211201952U (zh) 2019-10-08 2019-10-08 节流器及找漏管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01952U true CN211201952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81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68536.5U Active CN211201952U (zh) 2019-10-08 2019-10-08 节流器及找漏管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019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19715C2 (ru) Газлифтный клапанный узел
RU2530810C2 (ru) 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заканчивания скважины для скважин, пробуренных с большим отклонением от вертикали
CN1934333B (zh) 向油井的生产油管内注入提升用气体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气举流量控制装置
CN108915660B (zh) 一种具有内防喷功能的连续油管的压裂方法
CN103975123B (zh) 具有自致动装置的环状屏障
CN107701147B (zh) 一种环空压力井下控制阀
CN211851765U (zh) 张力式封隔器
CN205605879U (zh) 一种钻孔压水试验水压式栓塞排水泄压机构
CN211201952U (zh) 节流器及找漏管柱
CN111706313B (zh) 一种深水油气测试承留阀泄压保护器
CN108240198B (zh) 抽油泵过泵洗井装置
CN114856515B (zh) 注水井管柱以及注水井管柱的控制方法
CN102418841B (zh) 一种管线中的变径短节螺纹检漏装置
CN110206509B (zh) 一种水位压差控制阀
CN210289708U (zh) 定压坐封阀
CN109779547B (zh) 一种井下液流换向工具
CN211397516U (zh) 一种反循环洗井阀
CN201803835U (zh) 一种管线中的变径短节螺纹检漏装置
CN109695754B (zh) 一种液压进油阀
CN111894559A (zh) 内通道泄压节流器
RU100130U1 (ru) Клапа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гружного винтового насоса
CN105649549A (zh) 钻具扶正短节
CN201867287U (zh) 一种管线中的管件螺纹密封检测装置
CN211573442U (zh) 一种连续油管用自减震旁通阀
RU2455546C1 (ru) Обратный клапа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