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98757U - 一种可实现多运行模式的污水处理生化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实现多运行模式的污水处理生化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98757U
CN211198757U CN201922073024.0U CN201922073024U CN211198757U CN 211198757 U CN211198757 U CN 211198757U CN 201922073024 U CN201922073024 U CN 201922073024U CN 211198757 U CN211198757 U CN 211198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ne
valve
vertical
baffle plate
vertical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730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春寅
李国炜
吕波
邹浩东
刘玠
余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Municip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Municipal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Municipal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Municipal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220730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98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98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987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多运行模式的污水处理生化池,池体内设置有第一竖向隔板第二竖向隔板、第三竖向隔板将池体隔成厌氧区、反硝化区、好氧区和缺氧区,第一竖向隔板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第五阀门、第六阀门和第七阀门,第三竖向隔板靠左侧安装有第十阀门联通好氧区和缺氧区,第二竖向隔板上设置有第四阀门,缺氧区和反硝化区的前侧的池体外壁上设置有混合井,混合井上设置有污泥回流管和污水进水管,污泥回流管上安装有第九阀门,污水进水管上靠近混合井上的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八阀门,厌氧区的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混合井上设置有分别连通缺氧区和反硝化区的第三阀门和第二阀门。特别适合进水条件随季节变化的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可实现多运行模式的污水处理生化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实现多运行模式的污水处理生化池,属于污水处理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AO是Anoxic Oxic的缩写,AO工艺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A(Anaerobic)是厌氧段,用与脱氮除磷;O(Oxic)是好氧段,用于除水中的有机物。它的优越性是除了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是将厌氧水解技术用为活性污泥的前处理,所以AO法是改进的活性污泥法。
常规的A2O生物池包括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只能够适应一种进水条件时的污水处理效果,无法保证进水条件变化的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多运行模式的污水处理生化池,保证进水条件变化的污水处理长的稳定运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实现多运行模式的污水处理生化池,包括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内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一竖向隔板,该竖向隔板将池体隔成左右两个腔室,其中右腔室的体积小于左腔室,所述右腔室内通过左右延伸的第二竖向隔板隔成厌氧区和反硝化区,所述左腔室通过左右延伸的第三竖向隔板隔成好氧区和缺氧区,其中所述缺氧区和反硝化区靠近前侧,且第三竖向隔板位于第二竖向隔板的后侧,所述第一竖向隔板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三个连通口,三个连通口上依次设置有第五阀门、第六阀门和第七阀门,其中第五阀门联通缺氧区和反硝化区,第六阀门联通厌氧区和缺氧区,第七阀门联通厌氧区和好氧区,所述第三竖向隔板靠左侧设置有连通口,在该连通口上安装有第十阀门联通好氧区和缺氧区,所述第三竖向隔板上靠右侧设置有连通口,该连通口上设置有将好氧区的污泥抽到缺氧区的污泥内回流泵,所述第二竖向隔板上设置有连通厌氧区和反硝化区的连通口,在该连通口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缺氧区和反硝化区的前侧的池体外壁上设置有混合井,所述混合井上设置有污泥回流管和污水进水管,所述污泥回流管上安装有第九阀门,所述污水进水管上靠近混合井上的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八阀门,所述厌氧区上设置有单独的进水管与污水进水管相连,所述厌氧区的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混合井上设置有分别连通缺氧区和反硝化区的第三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好氧区的左后侧池壁上设置有污水排放口。
我们在常规的A2O生物池基础上,对生物池进行结构优化,通过切换阀门,可以实现A-A2O工艺、A2O工艺、倒置A2O工艺、A/O工艺等多种污水处理方法。
A-A2O工艺:开启第二、第四、第六、第八、第九、第十阀门,关闭第一、第三、第五和第七阀门。污水、回流污泥分别经过第八、第九阀门进入混合井,混合后经过第二阀门进入反硝化区,反硝化区的功能是去除部分硝态氧,减少对厌氧段的影响。反硝化后的污水经过第四阀门进入厌氧区,厌氧区主要功能是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厌氧区的污水经过第六阀门进入缺氧区,污水与内回流污泥混合后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反硝化反应,可同时去碳脱氮;脱氮后污水经过第十阀门进入好氧区,好氧区内污水中有机物浓度很低,聚磷菌超量吸收溶解性磷,同时污水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进行硝化反应。好氧区出水进入后续构筑物进行进一步处理。
A2O工艺:开启第一、第六、第八、第九和第十阀门,关闭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七阀门。回流污泥经过第八、第九阀门与污水一起进入进入厌氧区,厌氧区主要功能是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厌氧区的污水经过第六阀门进入缺氧区,污水与内回流污泥混合后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反硝化反应,可同时去碳脱氮;脱氮后污水经过第十阀门进入好氧区,好氧区内污水中有机物浓度很低,聚磷菌超量吸收溶解性磷,同时污水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进行硝化反应。好氧区出水进入后续构筑物进行进一步处理。
倒置A2O工艺:开启第三、第六、第七、第八、第九阀门,关闭第一、第二、第四、第五、第十阀门。污水、回流污泥分别经过第八、第九阀门进入混合井,混合后经过第二阀门进入缺氧区,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反硝化反应,可同时去碳脱氮;脱氮后污水经过第六阀门进入厌氧区,厌氧区主要功能是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厌氧区出水经过第七阀门进入好氧区,好氧区内污水中有机物浓度很低,聚磷菌超量吸收溶解性磷,同时污水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进行硝化反应。好氧区出水进入后续构筑物进行进一步处理。
AO工艺:开启第三、第八、第九、第十阀门,关闭第一、第二、第四、第五、第六、第七阀门。污水、回流污泥分别经过第八、第九阀门进入混合井,混合后经过第三阀门进入缺氧区,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反硝化反应,可同时去碳脱氮;脱氮后污水经过第十阀门进入好氧区,好氧区内污水中有机物浓度很低,聚磷菌超量吸收溶解性磷,同时污水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进行硝化反应。好氧区出水进入后续构筑物进行进一步处理。
上述方案中:所述反硝化区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好氧区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缺氧区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反硝化区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缺氧区内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竖向折流板,该竖向折流板的左右端分别与池体池壁和第一竖向隔板之间有间隙。
上述方案中:所述好氧区内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竖向折流板。
上述方案中:所述好氧区内从前到后设置有3块竖向折流板,其中第一块竖向折流板和第三块竖向折流板的左右端分别与池体池壁和第一竖向隔板之间有间隙,第一块竖向折流板和第三块竖向折流板的右端通过竖向板连接,第二块竖向折流板的右端与竖向板之间有间隙,左端连接在左侧池壁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厌氧区内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竖向折流板,该竖向折流板的前后端分别与第二竖向隔板和池体的后侧壁之间有间隙。通过设置折流板,增加污水在各个区的停留时间,使得处理效果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常规的A2O生物池基础上,对生物池进行了结构优化,通过阀门切换,可以实现A-A2O工艺、A2O工艺、倒置A2O工艺、A/O工艺等多种污水处理方法。能够适应多种进水条件时的污水处理效果,具有操作方便,易于实施的优点,达到了提高总氮总磷去除率并实现出水持续稳定达标和节能降耗的效果;特别适合进水条件随季节变化的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仅代表图中的相对位置,不表示产品的绝对位置。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可实现多运行模式的污水处理生化池由池体、第一阀门1、第二阀门2、第三阀门3、第四阀门4、第五阀门5、第六阀门6、第七阀门7、第八阀门8、第九阀门9、第十阀门10、第一竖向隔板11、第二竖向隔板12、第三竖向隔板13、污泥内回流泵14、污水排放口15、竖向折流板16、混合井17组成。
池体内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一竖向隔板11,该第一竖向隔板11将池体隔成左右两个腔室,其中右腔室的体积小于左腔室,右腔室内通过左右延伸的第二竖向隔板12隔成厌氧区A和反硝化区B,左腔室通过左右延伸的第三竖向隔板13隔成好氧区C和缺氧区D,其中缺氧区D和反硝化区B靠近前侧,且第三竖向隔板13位于第二竖向隔板12的后侧,反硝化区B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好氧区A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也就是说第二竖向隔板12靠前侧设置,缺氧区D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反硝化区B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
第一竖向隔板11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三个连通口,三个连通口上依次设置有第五阀门5、第六阀门6和第七阀门7,其中第五阀门5联通缺氧区D和反硝化区B,第六阀门6联通厌氧区A和缺氧区D,第七阀门7联通厌氧区A和好氧区C,第三竖向隔板13靠左侧设置有连通口,在该连通口上安装有第十阀门10联通好氧区C和缺氧区D,第三竖向隔板10上靠右侧设置有连通口,该连通口上设置有将好氧区C的污泥抽到缺氧区D的污泥内回流泵14,第二竖向隔板12上设置有连通厌氧区A和反硝化区B的连通口,在该连通口上设置有第四阀门4,缺氧区D和反硝化区B的前侧的池体外壁上设置有混合井17,混合井17上设置有污泥回流管和污水进水管,污泥回流管上安装有第九阀门9,污水进水管上靠近混合井17上的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八阀门8,厌氧区A上设置有单独的进水管与污水进水管相连,厌氧区A的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混合井17上设置有分别连通缺氧区D和反硝化区B的第三阀门3和第二阀门2,好氧区C的左后侧池壁上设置有污水排放口15。
缺氧区D内中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竖向折流板16,该竖向折流板16的左右端分别与池体池壁和第一竖向隔板11之间有间隙。
好氧区C内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竖向折流板16。优选好氧区C内从前到后设置有3块竖向折流板16,其中第一块竖向折流板16和第三块竖向折流板16的左右端分别与池体池壁和第一竖向隔板11之间有间隙,第一块竖向折流板16和第三块竖向折流板16的右端通过竖向板连接,第二块竖向折流板16的右端与竖向板之间有间隙,左端连接在左侧池壁上。
厌氧区A内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竖向折流板16,该竖向折流板16的前后端分别与第二竖向隔板12和池体的后侧壁之间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可实现多运行模式的污水处理生化池,包括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内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一竖向隔板,该第一竖向隔板将池体隔成左右两个腔室,其中右腔室的体积小于左腔室,所述右腔室内通过左右延伸的第二竖向隔板隔成厌氧区和反硝化区,所述左腔室通过左右延伸的第三竖向隔板隔成好氧区和缺氧区,其中所述缺氧区和反硝化区靠近前侧,且第三竖向隔板位于第二竖向隔板的后侧,所述第一竖向隔板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三个连通口,三个连通口上依次设置有第五阀门、第六阀门和第七阀门,其中第五阀门联通缺氧区和反硝化区,第六阀门联通厌氧区和缺氧区,第七阀门联通厌氧区和好氧区,所述第三竖向隔板靠左侧设置有连通口,在该连通口上安装有第十阀门联通好氧区和缺氧区,所述第三竖向隔板上靠右侧设置有连通口,该连通口上设置有将好氧区的污泥抽到缺氧区的污泥内回流泵,所述第二竖向隔板上设置有连通厌氧区和反硝化区的连通口,在该连通口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缺氧区和反硝化区的前侧的池体外壁上设置有混合井,所述混合井上设置有污泥回流管和污水进水管,所述污泥回流管上安装有第九阀门,所述污水进水管上靠近混合井上的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八阀门,所述厌氧区上设置有单独的进水管与污水进水管相连,所述厌氧区的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混合井上设置有分别连通缺氧区和反硝化区的第三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好氧区的左后侧池壁上设置有污水排放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实现多运行模式的污水处理生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区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好氧区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缺氧区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反硝化区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实现多运行模式的污水处理生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区内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竖向折流板,该竖向折流板的左右端分别与池体池壁和第一竖向隔板之间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实现多运行模式的污水处理生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内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竖向折流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实现多运行模式的污水处理生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内从前到后设置有3块竖向折流板,其中第一块竖向折流板和第三块竖向折流板的左右端分别与池体池壁和第一竖向隔板之间有间隙,第一块竖向折流板和第三块竖向折流板的右端通过竖向板连接,第二块竖向折流板的右端与竖向板之间有间隙,左端连接在左侧池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可实现多运行模式的污水处理生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内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竖向折流板,该竖向折流板的前后端分别与第二竖向隔板和池体的后侧壁之间有间隙。
CN201922073024.0U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可实现多运行模式的污水处理生化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98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73024.0U CN211198757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可实现多运行模式的污水处理生化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73024.0U CN211198757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可实现多运行模式的污水处理生化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98757U true CN211198757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60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7302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98757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可实现多运行模式的污水处理生化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987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0650A (zh) * 2021-10-26 2021-12-31 宁波中车时代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污水处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0650A (zh) * 2021-10-26 2021-12-31 宁波中车时代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污水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92525B (zh) 一种连续流一体式硝酸盐氮和氨氮同步去除的装置和方法
CN103130382B (zh)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与人工湿地组合污水低碳处理反应器
CN102101746B (zh) 低碳城市污水生物除磷与自养生物脱氮装置与方法
CN101792233B (zh) 一种节能降耗短程硝化同步反硝化除磷耦合工艺及装置
CN104909520A (zh) Mabr和mbr联用式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2259980B (zh) 曝气生物滤池及其污水处理工艺
CN106746385B (zh) 推流式竖向三循环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装置及方法
CN113023872B (zh) 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实现生活污水脱氮的装置与方法
CN212375002U (zh) 一种基于两种工艺运行的生化池
CN201923926U (zh) 低碳城市污水生物除磷与自养生物脱氮装置
CN111646652A (zh) 一种用于低碳氮比污水的高效生物脱氮装置
CN211198757U (zh) 一种可实现多运行模式的污水处理生化池
CN110683654A (zh) 一种高效全程自养脱氮装置
CN114516683A (zh) 基于曝气无动力回流的多工艺式污水脱氮除磷系统及方法
CN205328793U (zh) Mabr和mbr联用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08648877U (zh) 一种改良型a/o-mbr一体化装置
CN102329058A (zh) 污水三段生物处理工艺及装置
CN114656035A (zh) 能多工况运行的高效节能aao生物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0457855U (zh) 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
CN210012657U (zh) 一种分段进水式气升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12174324A (zh) 一种高效脱氮的渗滤液生化段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4022557U (zh) 一种缺氧-好氧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01598217U (zh) 一种脱氮组合式悬浮填料床
CN111606418A (zh) 一种分段进水倒置a2/o耦合多级ao生物池+mbr深度脱氮除磷系统
CN107043163B (zh) 双污泥氧化沟反硝化除磷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69, Yanghe village,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Municip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69, Yanghe village,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MUNICIPAL DESIGN INSTITUT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