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89316U - 软过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软过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89316U
CN211189316U CN202020568175.3U CN202020568175U CN211189316U CN 211189316 U CN211189316 U CN 211189316U CN 202020568175 U CN202020568175 U CN 202020568175U CN 211189316 U CN211189316 U CN 211189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lter
water inlet
filtering
in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681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保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5681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89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89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89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过滤装置,涉及过滤装置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节约造价和占地面积的软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软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池,所述过滤池的一端具有进水口;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包括进水管和过滤件,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进水口,所述过滤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水管,另一端设置扎紧部件,用于扎紧所述过滤件;抽水部件,所述抽水部的一端伸入所述过滤池内,用于抽取所述过滤池内的水。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过滤水渠内的水。

Description

软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水资源紧缺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干旱缺水已严重地影响到我国的工农业发展,要保证我国用水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就必须要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按国家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要求。地下水已无可利用潜力,地表水将成为微灌工程的主要水源,地表水大多数都来自于山溪性河流,具有泥沙含量高的特点,不能直接用于微灌系统。如何降低地表水泥沙和水质的处理成本,成为推广高效节水技术的关键因素。
现有技术中,通常包括沉淀池和过滤池,在沉淀池和过滤池之间设置连接管,并且在过滤池内设置过滤网,通过过滤网对进入过滤池内的水进行过滤,但是,由于沉淀池和过滤池占用的面积较大,并且造价较高,不适用土地面积较小的微灌工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软过滤装置,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节约造价和占地面积的软过滤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过滤装置,该装置包括:
过滤池,所述过滤池的一端具有进水口;
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包括进水管和过滤件,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进水口,所述过滤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水管,另一端设置扎紧部件,用于扎紧所述过滤件;
抽水部件,所述抽水部的一端伸入所述过滤池内,用于抽取所述过滤池内的水。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部件为多个,多个所述进水管竖直排列设置在所述过滤池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为条形网袋,所述条形网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水管,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进水管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过滤件的一端。
进一步的,打捞杆,所述打捞杆包括连接杆和打捞钩,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打捞钩,所述打捞钩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扎紧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抽水部件包括抽水泵和抽水管,所述抽水泵连接于所述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过滤池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池为长方体或者圆柱体。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池的另一端具有排水口,所述抽水管的一端插入所述排水口并伸入所述过滤池的底部。
进一步的,缓冲池,所述缓冲池设置在所述过滤池的另一端,并且与所述过滤池相互连通,所述抽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缓冲池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池的形状为长方体或者圆柱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过滤池的作用是承载过滤后的水,过滤池的一端具有进水口;过滤部件的作用是对水渠内的水进行过滤,过滤部件包括进水管和过滤件,进水管设置在进水口,过滤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进水管,另一端设置扎紧部件,用于扎紧过滤件;抽水部件的作用是将过滤池内的水抽到农田中,抽水部的一端伸入过滤池内,用于抽取过滤池内的水,相对于现有技术,在沉淀池和过滤池之间设置连接管,并且在过滤池内设置过滤网,通过过滤网对进入过滤池内的水进行过滤,但是,由于沉淀池和过滤池占用的面积较大,并且造价较高,不适用土地面积较小的微灌工程,本技术方案中,去除了沉淀池,节约的土地的使用面积以及工程造价,并且,在过滤件的另一端设置在扎紧部件,当过滤件内的杂质较多时,将过滤件拉出水面,再打开扎紧部件即可将杂质从过滤件内倒出,从而达到方便清理过滤件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软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软过滤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过滤装置,该装置包括:
过滤池1,所述过滤池1的一端具有进水口11;
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包括进水管21和过滤件22,所述进水管21设置在所述进水口11,所述过滤件2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水管21,另一端设置扎紧部件23,用于扎紧所述过滤件22;
抽水部件3,所述抽水部的一端伸入所述过滤池1内,用于抽取所述过滤池1内的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过滤池1的作用是承载过滤后的水,过滤池1的一端具有进水口11;过滤部件的作用是对水渠9内的水进行过滤,过滤部件包括进水管21和过滤件22,进水管21设置在进水口11,过滤件2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进水管21,另一端设置扎紧部件23,用于扎紧过滤件22;抽水部件3的作用是将过滤池1内的水抽到农田中,抽水部的一端伸入过滤池1内,用于抽取过滤池1内的水,相对于现有技术,在沉淀池和过滤池1之间设置连接管,并且在过滤池1内设置过滤网,通过过滤网对进入过滤池1内的水进行过滤,但是,由于沉淀池和过滤池1占用的面积较大,并且造价较高,不适用土地面积较小的微灌工程,本技术方案中,去除了沉淀池,节约的土地的使用面积以及工程造价,并且,在过滤件22的另一端设置在扎紧部件23,当过滤件22内的杂质较多时,将过滤件22拉出水面,再打开扎紧部件23即可将杂质从过滤件22内倒出,从而达到方便清理过滤件22的技术效果。
上述过滤池1的作用是承载过滤后的水,过滤池1的一端具有进水口11,所述过滤池1为长方体或者圆柱体,过滤池1可以采用砖砌结构,也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或者其他金属材料制作,只要能够储水即可,在过滤池1的一端设置进水口11,进水口11的形状与进水管21的形状相同,进水管21能够插入进水口11中,并且,水渠9内的水只能够通过进水管21进入过滤池1内;过滤部件的作用是对水渠9内的水进行过滤,过滤部件包括进水管21和过滤件22,进水管21设置在进水口11,过滤件2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进水管21,另一端设置扎紧部件23,用于扎紧过滤件22;抽水部件3的作用是将过滤池1内的水抽到农田中,抽水部的一端伸入过滤池1内,用于抽取过滤池1内的水,进水管21通常采用水泥浇筑结构的管状结构,或者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管状结构,过滤件22通常采用条形网袋,所述条形网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水管21,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进水管21的方向延伸,混有杂质的水通过进水管21进入到条形网袋中,水穿过条形网袋进入过滤池1内,杂质停留在条形网袋内,从而达到过滤水渠9内的水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部件为多个,多个所述进水管21竖直排列设置在所述过滤池1的一端。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过滤部件,多个进水管21纵向竖直排列在过滤池1的侧壁上,目的是防止进水管21被杂质阻塞,当底部的进水管21被杂质阻塞后,水位会升高,使得水能够通过上层的进水管21进入过滤池1内,使得过滤部件能够持续对水渠9内的水进行过滤,当然,多个进水管21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的设置方式设置在过滤池1的侧壁上,例如,将多个进水管21的轴线连接成一条倾斜线,倾斜线与地面之间的角度为60度,从而增加进水管21覆盖水渠9的横向宽度,从而提高过滤部件的过滤效率。
进一步的,增加了过滤网4,所述过滤网4设置在所述进水管21远离所述过滤件22的一端。本实施例中,在进水管21远离过滤件22的一端设置了过滤网4,过滤网4能够对体积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使体积较大的杂质停留在水渠9内,防止体积较大的杂质阻塞进水管21;过滤网4通常采用不锈钢材料或者其他硬度较高的金属材料制成,能够防止带有锋利边缘的物体进入过滤件22内,从而达到保护过滤件22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增加了打捞杆5,所述打捞杆5包括连接杆和打捞钩,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打捞钩,所述打捞钩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扎紧部件23。本实施例中,增加了打捞杆5,打捞杆5的作用是将过滤件22从过滤池1内捞出,因此,打捞杆5的一端在过滤池1的外部,打捞钩勾在扎紧部件23上,人员通过拉动连接杆,将扎紧部件23和过滤件22拉出水面并放置在岸上,然后打开扎紧部件23,将过滤件22内的杂质倒出,从而达到方便倒出杂质的技术效果;扎紧部件23通常采用扎紧绳或者扎紧带,只要能够将过滤件22的另一端扎紧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抽水部件3包括抽水泵31和抽水管32,所述抽水泵31连接于所述抽水管32,所述抽水管32的一端伸入所述过滤池1的底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抽水部件3,抽水泵31通常设置在过滤池1的外部,抽水管32与抽水泵31进行连接,并且,抽水管32的一端能够伸入过滤池1的底部,从而对过滤池1内的水进行抽取,抽水泵31的上还可以连接一个引流管,将水引流到农田中。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池1的另一端具有排水口,所述抽水管32的一端插入所述排水口并伸入所述过滤池1的底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过滤池1,在过滤池1的另一端设置排水口,抽水管32设置在排水口内,从而对抽水管32进行固定,抽水管32的一端插入所述排水口并伸入所述过滤池1的底部,抽水管32和排水口之间为过盈配合,从而保持过滤池1的密封性,防止水通过抽水管32和排水口之间的间隙流出,也可以在抽水管32和排水口之间设置密封环,提高过滤池1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增加了缓冲池6,所述缓冲池6设置在所述过滤池1的另一端,并且与所述过滤池1相互连通,所述抽水管32的一端伸入所述缓冲池6的底部。本实施例中,增加了缓冲池6,缓冲池6的作用是对过滤后的水进行缓冲,同时,增加了抽水泵31的安装位置,当水通过过滤件22进入过滤池1后流入缓冲池6内,在缓冲池6的侧壁上设置多个抽水孔,每个抽水泵31分别连接于其中一个抽水孔,使得水能够通过抽水泵31进入田地中,同时,抽水泵31在工作时,具有较强的吸力,缓冲池6能够防止抽水泵31将过滤件22抽入抽水泵31中,从而达到保护过滤件22的作用;可选的,缓冲池6的形状为长方形或者圆形,缓冲池6的形状可以采用长方形结构,也就是说,缓冲池6横向垂直与过滤池1,使得缓冲池6的侧面能够安装多个抽水泵31,当然,缓冲池6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圆形结构,从而进一步方便抽水泵31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池,所述过滤池的一端具有进水口;
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包括进水管和过滤件,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进水口,所述过滤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水管,另一端设置扎紧部件,用于扎紧所述过滤件;
抽水部件,所述抽水部的一端伸入所述过滤池内,用于抽取所述过滤池内的水,所述抽水部件包括抽水泵和抽水管,所述抽水泵连接于所述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过滤池的底部;
缓冲池,所述缓冲池设置在所述过滤池的另一端,并且与所述过滤池相互连通,所述抽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缓冲池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部件为多个,多个所述进水管竖直排列设置在所述过滤池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件为条形网袋,所述条形网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水管,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进水管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过滤件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打捞杆,所述打捞杆包括连接杆和打捞钩,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打捞钩,所述打捞钩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扎紧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池为长方体或者圆柱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池的另一端具有排水口,所述抽水管的一端插入所述排水口并伸入所述过滤池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池的形状为长方体或者圆柱体。
CN202020568175.3U 2020-04-16 2020-04-16 软过滤装置 Active CN211189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8175.3U CN211189316U (zh) 2020-04-16 2020-04-16 软过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8175.3U CN211189316U (zh) 2020-04-16 2020-04-16 软过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89316U true CN211189316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59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68175.3U Active CN211189316U (zh) 2020-04-16 2020-04-16 软过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89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90203U (zh)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
CN210543778U (zh) 一种混凝土生产场地清洗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09323659U (zh) 一种房屋建筑用排水沟结构
CN211189316U (zh) 软过滤装置
CN208175614U (zh) 一种蓄水浇灌装置
CN207775977U (zh) 新型园林景观雨水收集装置及循环用水系统
CN206143851U (zh) 一种楼房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211312481U (zh) 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排水结构
CN210278516U (zh) 自流水冲洗式软过滤装置
CN212327645U (zh) 冲洗式泵前软过滤装置
CN213942383U (zh) 一种黄河水灌溉用水肥一体装置
CN208792420U (zh) 一种住宅区雨水二次利用系统
CN207783675U (zh) 用于园林泥土回收的沟渠
CN208924998U (zh) 一种稻虾养殖的排水装置
CN218306521U (zh) 一种园林土壤管道排盐改良系统
CN219059906U (zh) 一种水利防洪挡水板的进水管结构
CN209885326U (zh) 一种排水管道杂志过滤设备
CN211596699U (zh) 一种农田改良水土滤排暗沟
CN108625382A (zh) 一种支管式在建深坑建筑防积水系统
CN216615922U (zh) 一种基于自然渗透理念的排水结构
CN219298142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排水装置
CN212294768U (zh) 一种建筑节点防水结构
CN219194687U (zh) 一种河道净化滴滤装置
CN215562748U (zh) 一种河道水利施工用涵管连接管井
CN209995054U (zh) 一种新型田间灌溉水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