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83006U - 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83006U
CN211183006U CN201922501666.6U CN201922501666U CN211183006U CN 211183006 U CN211183006 U CN 211183006U CN 201922501666 U CN201922501666 U CN 201922501666U CN 211183006 U CN211183006 U CN 211183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shaft
supporting seat
clamping rod
friction disc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5016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林中
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inye Electric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inye Electric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inye Electric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inye Electric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5016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83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83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83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功发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旨在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无功发生器在移动过程中线缆托在地面上容易受损甚至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元器件,元器件上还电连接有线缆,线缆远离元器件的一端延伸至壳体外部,壳体为一个空心的长方体,壳体包括背板,壳体底面四角靠近背板一侧的其中一角处设置有止动机构,壳体底面四角的其余三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本方案的设置对线缆和元器件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避免了该无功发生器移动时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功发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
背景技术
静止无功发生器是将自换相桥式电路通过电抗器或者直接并联到电网上,调节桥式电路交流侧输出电压的相位和幅值,或者直接控制其交流侧电流,使该电路吸收或者发出满足要求的无功功率,实现动态无功补偿的目的。凡是安装有低压变压器地方及大型用电设备旁边都应该配备无功补偿装置,特别是那些功率因数较低的工矿、企业、居民区必须安装。居民区除白炽灯照明外,空调、冷冻机等也都是无功功率不可忽视的耗用对象。农村用电状况比较恶劣,多数地区供电不足,电压波动很大,功率因数尤其低,加装补偿设备是改善供电状况、提高电能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现有很多无功发生器在搬运和移动的过程中,延伸至外部的线缆常常处于拖在地上的状态,在无功发生器移动过程中,拖在地上的线缆容易磨损或挂住一些灰尘和垃圾,严重时可能会绊倒附近的工作人员,甚至挂住其他设备,导致线缆受到拉扯的力骤增从而损坏或者绊倒机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无功发生器在移动过程中线缆托在地面上容易受损甚至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元器件,所述元器件上还电连接有线缆,所述线缆远离所述元器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所述壳体为一个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壳体包括背板,所述壳体底面四角靠近所述背板一侧的其中一角处设置有止动机构,所述壳体底面四角的其余三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
所述止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和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下方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均水平设置且均与所述背板平行,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背向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侧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抵接,所述第一传动轴及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座及所述第二支撑座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同轴设置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底面位于所述支撑轮的正下方还设有开口,所述支撑轮下部从所述开口中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与地面接触;所述第二传动轴上位于所述支撑轮与所述第一支撑座之间还同轴设置有第二齿轮;
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同轴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为向所述第一齿轮方向凸出的圆弧形凸起;
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位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一支撑座之间还套设有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轴套朝向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为向所述第一凸起凸出的圆弧形凸起;
所述轴套朝向所述第一齿轮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一摩擦盘,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位于所述第一摩擦盘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还同轴设置有第二摩擦盘;
该止动机构还包括一根夹线杆,所述夹线杆的一端设置有内花键,所述轴套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花键,所述夹线杆通过所述内花键与所述外花键的配合滑动连接在所述轴套上,所述轴套转动通过所述第二凸起顶动第一凸起带动所述轴套向远离所述第一凸起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第一摩擦盘与所述第二摩擦盘接触;
所述背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夹线杆远离所述轴套的一端从所述通孔伸出至所述壳体外部,所述背板上位于所述通孔上方还开设有走线孔,所述线缆通过走线孔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并与所述夹线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摩擦盘上设置有第一磁块所述第二摩擦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块相互排斥的第二磁块。
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一支撑座及所述第二支撑座之间均采用轴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一支撑座及所述第二支撑座之间均采用轴承连接。
所述夹线杆用于固定所述线缆的一面沿所述夹线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凹槽,所述夹线杆上还设置有若干卡线部,若干卡线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凹槽的两侧。
所述背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夹线杆的容纳槽,所述走线孔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底部上。
所述第一摩擦盘和所述第二摩擦盘两个相对的面上均设有防滑纹路。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设置解决了该无功发生器在移动时线缆拖在地上容易磨损或挂灰尘和垃圾,严重时可能会绊倒附近的工作人员甚至挂住其他设备,从而对该无功发生器造成损害,并且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方案的设置对线缆和元器件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避免了该无功发生器移动时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本方案通过设置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来对支撑轮的转动进行控制,结构简单并且不易发生故障。第一磁块及第二磁块的设置使得该无功发生器处于移动状态时第一摩擦盘和第二摩擦盘在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之间的排斥力作用下始终保持分离状态,防止在移动过程中第一摩擦盘与第二摩擦盘意外接触导致该无功发生器在移动时突然停顿从而产生危险隐患。提高了该无功发生器移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移动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未移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未移动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未移动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1、壳体;2、元器件;3、线缆;4、背板;5、止动机构;6、万向轮;7、第一传动轴;8、第二传动轴;9、第一支撑座;10、第二支撑座;11、支撑轮;12、开口;13、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第一凸起;16、轴套;17、第二凸起;18、第一摩擦盘;19、第二摩擦盘;20、夹线杆;21、内花键;22、外花键;23、通孔;24、走线孔;25、第一磁块;26、第二磁块;27、凹槽;28、卡线部;29、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部”和“顶部”、“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至4所示,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设置有元器件2,元器件2上还电连接有线缆3,线缆3远离元器件2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外部。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壳体1为一个空心的长方体,壳体1包括背板4,壳体1底面四角靠近背板4一侧的其中一角处设置有止动机构5,壳体1底面四角的其余三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6;止动机构5包括第一传动轴7和平行设置在第一传动轴7下方的第二传动轴8,第一传动轴7和第二传动轴8均水平设置且均与背板4平行,第一传动轴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座9和第二支撑座10,第二支撑座10背向第一传动轴7的一侧与壳体1的内侧壁抵接,第一传动轴7及第二传动轴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座9及第二支撑座10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8上同轴设置有支撑轮11,支撑轮11与第二传动轴8固定连接,壳体1底面位于支撑轮11的正下方还设有开口12,支撑轮11下部从开口12中延伸至壳体1外与地面接触;第二传动轴8上位于支撑轮11与第一支撑座9之间还同轴设置有第二齿轮14;第一传动轴7上同轴设置有与第二齿轮14啮合的第一齿轮13,第一齿轮13与第一传动轴7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座9上设置有第一凸起15,第一凸起15为向第一齿轮13方向凸出的圆弧形凸起;第一传动轴7上位于第一齿轮13和第一支撑座9之间还套设有轴套16,轴套16与第一传动轴7转动连接,轴套16朝向第一支撑座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起17,第二凸起17为向第一凸起15凸出的圆弧形凸起;轴套16朝向第一齿轮13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一摩擦盘18,第一传动轴7上位于第一摩擦盘18与第一齿轮13之间还同轴设置有第二摩擦盘19;该止动机构5还包括一根夹线杆20,夹线杆20的一端设置有内花键21,轴套16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花键22,夹线杆20通过内花键21与外花键22的配合滑动连接在轴套16上,轴套16转动通过第二凸起17顶动第一凸起15带动轴套16向远离第一凸起15的方向滑动,以使第一摩擦盘18与第二摩擦盘19接触;背板4上开设有通孔23,夹线杆20远离轴套16的一端从通孔23伸出至壳体1外部,背板4上位于通孔23上方还开设有走线孔24,线缆3通过走线孔24延伸至壳体1外部并与夹线杆20固定连接。本方案中,夹线杆20对线缆3起着固定和导向的作用,夹线杆20处于收放在背板4上的状态时,轴套16上的第二凸与第一支撑座9上的第一凸起15错开,此时第一摩擦盘18与第二摩擦盘19处于分离状态。该无功发生器无需移动时,将夹线杆20从壳体1的背板4一侧放下,夹线杆20与轴套16连接的一端绕第一传动轴7转动,夹线杆20通过内花键21和外花键22的配合带动轴套16绕第一传动轴7转动,轴套16转动时第二凸起17相对第一凸起15转动使得第一凸起15将第二凸起17向远离第一支撑座9的方向顶动,轴套16在该作用下带动第一摩擦盘18向第二摩擦盘19靠拢并最终使得第一摩擦盘18与第二摩擦盘19接触,由于此时夹线杆20放下后处于接近水平的状态,夹线杆20的下侧面通过通孔23下侧壁或者地面进行支撑,阻碍了夹线杆20带动轴套16的继续转动,因此第二摩擦盘19在第一摩擦盘18的摩擦阻力下无法旋转,由于第二摩擦盘19和第一齿轮13均与第一传动轴7固定连接,使得第二摩擦盘19无法旋转时第一齿轮13也无法旋转,从而通过第二齿轮14与第一齿轮13之间啮合转动的支撑轮11无法旋转,使得该无功发生器无法进行远距离的移动。当该无功发生器需要移动时,向背板4方向收起夹线杆20,此时夹线杆20带动轴套16旋转使得第一摩擦盘18与第二摩擦盘19分离,第二凸块重新与第一凸起15错开。此时支撑轮11恢复转动。
如图所示,第一摩擦盘18上设置有第一磁块25第二摩擦盘19上设置有与第一磁块25相互排斥的第二磁块26。这样的设置使得该无功发生器处于移动状态时第一摩擦盘18和第二摩擦盘19在第一磁块25与第二磁块26之间的排斥力作用下始终保持分离状态,防止在移动过程中第一摩擦盘18与第二摩擦盘19意外接触导致该无功发生器在移动时突然停顿从而产生危险隐患。提高了该该无功发生器移动时的稳定性。
如图所示,第一传动轴7与第一支撑座9及第二支撑座10之间均采用轴承连接,第二传动轴8与第一支撑座9及第二支撑座10之间均采用轴承连接。轴承连接的设置大大减小了该无功发生器在移动时受到的阻力。
如图所示,夹线杆20用于固定线缆3的一面沿夹线杆2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凹槽27,夹线杆20上还设置有若干卡线部28,若干卡线部28分别设置在凹槽27的两侧。卡线部28及凹槽27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线缆3在夹线杆20上固定时的稳定性,避免了该无功发生器在移动时线缆3从夹线杆20上脱落的情况发生。
如图所示,背板4上还设置有用于容纳夹线杆20的容纳槽29,走线孔24设置在容纳槽29的底部上。第一摩擦盘18和第二摩擦盘19两个相对的面上均设有防滑纹路。防滑纹路的设置有助于增加第一摩擦盘18与第二摩擦盘19之间的摩擦力,优化了止动机构5的性能。容纳槽29的设置使得该无功发生器在移动过程中时,夹线杆20可以收放在容纳槽29中。
工作原理:
该无功发生器无需移动时,将夹线杆20从壳体1的背板4一侧放下,夹线杆20与轴套16连接的一端绕第一传动轴7转动,夹线杆20通过内花键21和外花键22的配合带动轴套16绕第一传动轴7转动,轴套16转动时第二凸起17相对第一凸起15转动使得第一凸起15将第二凸起17向远离第一支撑座9的方向顶动,轴套16在该作用下带动第一摩擦盘18向第二摩擦盘19靠拢并最终使得第一摩擦盘18与第二摩擦盘19接触,由于此时夹线杆20放下后处于接近水平的状态,夹线杆20的下侧面通过通孔23下侧壁或者地面进行支撑,阻碍了夹线杆20带动轴套16的继续转动,因此第二摩擦盘19在第一摩擦盘18的摩擦阻力下无法旋转,由于第二摩擦盘19和第一齿轮13均与第一传动轴7固定连接,使得第二摩擦盘19无法旋转时第一齿轮13也无法旋转,从而通过第二齿轮14与第一齿轮13之间啮合转动的支撑轮11无法旋转,使得该无功发生器无法进行远距离的移动。当该无功发生器需要移动时,向背板4方向收起夹线杆20,此时夹线杆20带动轴套16旋转使得第一摩擦盘18与第二摩擦盘19分离,第二凸块重新与第一凸起15错开。此时支撑轮11恢复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元器件(2),所述元器件(2)上还电连接有线缆(3),所述线缆(3)远离所述元器件(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1)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一个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壳体(1)包括背板(4),所述壳体(1)底面四角靠近所述背板(4)一侧的其中一角处设置有止动机构(5),所述壳体(1)底面四角的其余三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6);
所述止动机构(5)包括第一传动轴(7)和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7)下方的第二传动轴(8),所述第一传动轴(7)和所述第二传动轴(8)均水平设置且均与所述背板(4)平行,所述第一传动轴(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座(9)和第二支撑座(10),所述第二支撑座(10)背向所述第一传动轴(7)的一侧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抵接,所述第一传动轴(7)及所述第二传动轴(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座(9)及所述第二支撑座(10)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轴(8)上同轴设置有支撑轮(11),所述支撑轮(11)与所述第二传动轴(8)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底面位于所述支撑轮(11)的正下方还设有开口(12),所述支撑轮(11)下部从所述开口(12)中延伸至所述壳体(1)外与地面接触;所述第二传动轴(8)上位于所述支撑轮(11)与所述第一支撑座(9)之间还同轴设置有第二齿轮(14);
所述第一传动轴(7)上同轴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14)啮合的第一齿轮(13),所述第一齿轮(13)与所述第一传动轴(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9)上设置有第一凸起(15),所述第一凸起(15)为向所述第一齿轮(13)方向凸出的圆弧形凸起;
所述第一传动轴(7)上位于所述第一齿轮(13)和所述第一支撑座(9)之间还套设有轴套(16),所述轴套(16)与所述第一传动轴(7)转动连接,所述轴套(16)朝向所述第一支撑座(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起(17),所述第二凸起(17)为向所述第一凸起(15)凸出的圆弧形凸起;
所述轴套(16)朝向所述第一齿轮(13)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一摩擦盘(18),所述第一传动轴(7)上位于所述第一摩擦盘(18)与所述第一齿轮(13)之间还同轴设置有第二摩擦盘(19);
该止动机构(5)还包括一根夹线杆(20),所述夹线杆(20)的一端设置有内花键(21),所述轴套(16)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花键(22),所述夹线杆(20)通过所述内花键(21)与所述外花键(22)的配合滑动连接在所述轴套(16)上,所述轴套(16)转动通过所述第二凸起(17)顶动第一凸起(15)带动所述轴套(16)向远离所述第一凸起(15)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第一摩擦盘(18)与所述第二摩擦盘(19)接触;
所述背板(4)上开设有通孔(23),所述夹线杆(20)远离所述轴套(16)的一端从所述通孔(23)伸出至所述壳体(1)外部,所述背板(4)上位于所述通孔(23)上方还开设有走线孔(24),所述线缆(3)通过走线孔(24)延伸至所述壳体(1)外部并与所述夹线杆(2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盘(18)上设置有第一磁块(25)所述第二摩擦盘(19)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块(25)相互排斥的第二磁块(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7)与所述第一支撑座(9)及所述第二支撑座(10)之间均采用轴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8)与所述第一支撑座(9)及所述第二支撑座(10)之间均采用轴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杆(20)用于固定所述线缆(3)的一面沿所述夹线杆(2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凹槽(27),所述夹线杆(20)上还设置有若干卡线部(28),若干卡线部(28)分别设置在所述凹槽(27)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4)上还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夹线杆(20)的容纳槽(29),所述走线孔(24)设置在所述容纳槽(29)的底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盘(18)和所述第二摩擦盘(19)两个相对的面上均设有防滑纹路。
CN201922501666.6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 Active CN211183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501666.6U CN211183006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501666.6U CN211183006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83006U true CN211183006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10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501666.6U Active CN211183006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830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4202B (zh) 一种电缆长度可自动收放的滚筒装置
CN207536940U (zh) 一种可实现不规则轨迹位移的自动卷线控制装置
CN211183006U (zh) 一种快速双向线性调节无功发生器
CN205419282U (zh) 一种自动卷线盘
CN205828199U (zh) 自动转换电器的触头位置指示装置
CN214541786U (zh) 一种稳定效果好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CN208385920U (zh) 一种具有收放线功能的安全配电箱
CN211480643U (zh) 一种电气设备安全装置
CN211266047U (zh) 一种开关柜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支撑装置
CN202651654U (zh) 一种高防护配电箱
CN210724320U (zh) 不间断应急电源装置
CN213093690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电力设备
CN213906258U (zh) 一种输电线路防振装置
CN212517022U (zh) 一种户外真空断路器用散热装置
CN205419598U (zh) 一种悬臂吊
CN221064779U (zh) 一种固定式电焊机
CN212676583U (zh) 一种取电装置
CN21265947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zw20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
CN214152782U (zh) 一种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
CN211496732U (zh) 一种土建工程电力设备安装用吊装装置
CN220042673U (zh) 一种新型开关柜吊环
CN213213250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交流异步电机
CN216072711U (zh) 一种电力设备安装用悬吊装置
CN219760336U (zh) 一种移动不间断电源柜
CN208132404U (zh) 一种低震动高速铣削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