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69796U - 一种便携式安瓿瓶开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安瓿瓶开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69796U
CN211169796U CN201921767000.9U CN201921767000U CN211169796U CN 211169796 U CN211169796 U CN 211169796U CN 201921767000 U CN201921767000 U CN 201921767000U CN 211169796 U CN211169796 U CN 2111697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poule
connecting shaft
wall
bottle open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670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海玲
吴文斌
邓灿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76700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697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697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697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Opening Bottles Or C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安瓿瓶开启装置,属于医疗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内转角一侧壁为进料壁,另一侧壁为开瓶壁,壳体的进料壁上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壁相对的壳体外转角侧壁上设有传动杆孔,开瓶壁上部设有拨杆槽;限位构件设于开瓶壁上拨杆槽下方并紧靠进料口,限位构件包括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和开口向下的安瓿套,第一连接轴一端固定连接在开瓶壁,另一端转动连接安瓿套;开瓶构件包括安装于传动杆孔上的手柄、设于壳体内部容纳腔的传动组件和连接手柄和拨架的传动组件,拨架设于拨杆槽外侧。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携式安瓿瓶开启装置使用简单,性能稳定,可避免损伤使用者皮肤,实现安瓿瓶废弃端的一体收纳。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安瓿瓶开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安瓿瓶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治疗中,很多液体针剂使用玻璃安瓿进行存放,使用时需要掰断安瓿瓶上端。
目前开启安瓿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徒手开安瓿,这是临床工作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有些安瓿质量不好、瓶子大,开启过程中安瓿瓶容易碎裂导致医护人员的手部受到物理性创伤,如果不小心接触到污染物品,不但造成伤口的感染,还会引起传染病的发生,在感染检查结果未获知时,给医护人员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制作简易工具,把输液器上的滴壶给剪下来,滴壶两端顶盖其中一端留置,另一端剪掉,使用没有顶盖的一端套住安瓿瓶上端,然后掰断安瓿瓶上端,该工具可以有效的保护医护人员免受碎片刮伤,但是该工具与安瓿瓶口接触面积大,不便于消毒,反复使用容易引起交叉感染,不符合临床感染控制标准;使用专用开启工具,现在有一些专用开启工具,有的专用工具包括几个适合不同孔径的孔,可以适用于几种有限规格的安瓿,有的专用工具采用夹子结构夹开安瓿,均可以开启安瓿,但是不能对安瓿的废弃端进行收纳,常常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特别在抢救病人时,掰断后常常要找弯盘丢弃废弃端,影响病人的正常治疗。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安瓿瓶开启工具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安瓿瓶开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安瓿瓶开启装置,包括壳体、限位构件和开瓶构件;
所述壳体水平截面为L型,所述壳体内转角一侧壁为进料壁,另一侧壁为开瓶壁,所述壳体的进料壁上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壁相对的壳体外转角侧壁上设有传动杆孔,开瓶壁上部设有拨杆槽;
所述限位构件设于开瓶壁上所述拨杆槽下方并紧靠所述进料口,所述限位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轴、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连接轴和开口向下的安瓿套,所述第一连接轴一端固定连接在开瓶壁,另一端转动连接安瓿套,所述第二连接轴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轴正上方且一端固定连接安瓿套,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安瓿套采用金属材料制造;
所述开瓶构件包括手柄、传动组件和卡合在所述第二连接轴上的拨架,所述手柄安装于所述传动杆孔上,所述传动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容纳腔,所述传动组件一端连接手柄,另一端连接所述拨架,所述拨架开口向下且设于所述拨杆槽外侧,包括所述第二连接轴一侧靠近所述进料口的第一臂、所述第二连接轴另一侧的第二臂和连接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连接臂;所述手柄沿自身轴向移动,带动传动组件及传动组件连接的所述拨架移动,使所述第二连接轴、安瓿套绕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
所述开瓶壁相对的壳体外转角侧壁内表面设有与所述拨杆槽相对应的滑槽;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传动杆和沿水平方向垂直连接所述传动杆设置的拨杆,所述传动杆一端连接所述手柄,所述拨杆一端设有限位滑块,所述拨杆通过所述限位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拨杆另一端连接所述拨架的连接臂。
所述传动杆端部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抵接所述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壁。
所述进料口下端连接向下倾斜的导向板。
所述进料口下方的壳体侧壁上设有弧形槽。
所述壳体底板设有端盖。
所述手柄外端面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中,安瓿套可适应于不同口径的安瓿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安瓿瓶瓶身上端通过安瓿套定位,使用者不接触安瓿瓶瓶身上端,有利于使用者安全操作;使用者通过按压移动手柄带动安瓿套转动对安瓿瓶瓶身上端施力,与安瓿瓶接触面积小,可防止使用时使病人交叉感染;第一臂和第二臂的长度可保证其移动可使安瓿套旋转转至进料口侧,拨架通过第二连接轴带动安瓿套转动,使安瓿套具有较大的角度旋转范围;一体的容纳腔可实现废弃端的即时收纳,提高了工作效率;传动组件结构简单,使用稳定,占用空间小,不影响安瓿瓶废弃端的收纳空间;复位弹簧可简化操作;导向板便于安瓿瓶废弃端沿导向板进入废弃端容纳腔,对安瓿瓶废弃端进行缓冲;弧形槽用于手指或其他握持件伸入以固定安瓿瓶下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主视图;
图5是图4中A-A向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俯视图;
图7是图6中B-B向的剖视图。
其中:1、壳体;11、进料壁;12、开瓶壁;13、进料口;14、传动杆孔;15、拨杆槽;16、滑槽;17、导向板;18、弧形槽;19、端盖;10、防滑纹;110、容纳腔;2、限位构件;21、第一连接轴;22、安瓿套;23、第二连接轴;3、开瓶构件;31、手柄;32、传动组件;321、传动杆;322、拨杆;323、限位滑块;324、复位弹簧;33、拨架;331、第一臂;332、第二壁;333、连接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便携式安瓿瓶开启装置,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壳体1、限位构件2和开瓶构件3;所述壳体1水平截面为L型,所述壳体1内转角一侧壁为进料壁11,另一侧壁为开瓶壁12,所述壳体1的进料壁11上部设有进料口13,进料壁11相对的壳体1外转角侧壁上设有传动杆孔14,开瓶壁12上部设有拨杆槽15;所述限位构件2设于开瓶壁12上所述拨杆槽15下方并紧靠所述进料口13,所述限位构件2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轴21和开口向下的安瓿套22,所述第一连接轴21一端固定连接在开瓶壁12,另一端转动连接安瓿套22,所述安瓿套22采用金属材料制造;所述开瓶构件3包括手柄31、传动组件32和卡合在所述安瓿套22上端的拨架33,所述手柄31安装于所述传动杆孔14上,所述传动组件32设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容纳腔110,所述传动组件32一端连接手柄31,另一端连接所述拨架33,所述拨架33开口向下且设于所述拨杆槽15外侧,包括所述安瓿套22一侧靠近所述进料口13的第一臂331、所述安瓿套22另一侧的第二臂332和连接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332的连接臂333;所述手柄31沿自身轴向移动,带动传动组件32及传动组件32连接的所述拨架33移动,使所述安瓿套22绕所述第一连接轴21转动。
初始状态时,安瓿套22开口竖直向下;手柄31向壳体1侧移动时,传动组件32带动拨架33移动,拨架33第一臂331带动第二连接轴23和安瓿套22逆时针转动,安瓿套22对安瓿瓶瓶身上端施力进而掰断安瓿瓶废弃端,并将其引导移入容纳腔110,实现安瓿瓶的开启和废弃端的即时收纳;之后使手柄31向壳体1外侧移动,传动组件32带动拨架33移动,拨架33第二臂332带动第二连接轴23和安瓿套22顺时针转动即可使安瓿套22复位。
具体的,安瓿套22高度和直径采用较大安瓿瓶的尺寸进行设计,可适应于不同口径的安瓿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安瓿瓶瓶身上端通过安瓿套22定位,使用者不接触安瓿瓶瓶身上端,有利于使用者安全操作;使用者通过按压移动手柄31带动安瓿套22转动对安瓿瓶瓶身上端施力,与安瓿瓶接触面积小,可防止使用时使病人交叉感染;安瓿套22可采用卡接、螺接等可拆卸的方式与第一连接轴21转动连接,便于更换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同时降低了使用成本;第一臂331和第二臂332的长度可保证其移动可使安瓿套22旋转转至进料口13侧,且其移动时不与安瓿套22发生干涉,拨架33通过第二连接轴23带动安瓿套22转动,使安瓿套22具有较大的角度旋转范围。本实用新型设有一体的容纳腔110,可实现废弃端的即时收纳,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开瓶壁12相对的壳体1外转角侧壁内表面设有与所述拨杆槽15相对应的滑槽16;所述传动组件32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传动杆321和沿水平方向垂直连接所述传动杆321设置的拨杆322,所述传动杆321一端连接所述手柄31,所述拨杆322一端设有限位滑块323,所述拨杆322通过所述限位滑块323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16内,所述拨杆322另一端连接所述拨架33的连接臂333。
手柄31移动可使传动杆321带动拨杆322沿滑槽16和拨杆槽15移动,进而带动拨杆322一端的拨架33移动,该传动组件32结构简单,使用稳定,占用空间小,且不影响安瓿瓶废弃端的收纳空间。其中,传动杆321和拨杆322可焊接,也可一体制造。
拨杆322通过限位滑块323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16内,使传动杆321推动拨杆322移动时拨杆322垂直于所述滑槽16;拨杆322另一端焊接拨架33的连接臂333。
工作原理:初始状态时,安瓿套22开口竖直向下;手柄31向壳体1侧移动时,手柄31移动可使传动杆321带动拨杆322沿滑槽16和拨杆槽15移动,进而带动拨杆322一端的拨架33移动,拨架33第一臂331带动第二连接轴23和安瓿套22逆时针转动,安瓿套22对安瓿瓶瓶身上端施力进而掰断安瓿瓶废弃端,并将其引导移入容纳腔110,实现安瓿瓶的开启和废弃端的即时收纳;之后外力使手柄31向壳体1外侧移动,传动杆321带动拨杆322移动及拨架33移动,拨架33第二臂332带动第二连接轴23和安瓿套22顺时针转动即可使安瓿套22复位。
实施例2:如图6、图7所示,所述传动杆321端部设有复位弹簧324,所述复位弹簧324一端抵接所述拨杆322,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壁。
传动杆321端部的复位弹簧324可简化操作步骤。手柄31向壳体1侧移动时,复位弹簧324压缩;手柄31向壳体1侧移动后,复位弹簧324复位,拨杆322带动传动杆321、拨架33、第二连接轴23和安瓿套22回复初始状态。
本实施例其余技术措施均与实施例1相同,故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工作原理:初始状态时,安瓿套22开口竖直向下;手柄31向壳体1侧移动时,手柄31移动可使传动杆321带动拨杆322沿滑槽16和拨杆槽15移动,复位弹簧324压缩,拨杆322同时带动拨杆322一端的拨架33移动,拨架33第一臂331带动第二连接轴23和安瓿套22逆时针转动,安瓿套22对安瓿瓶瓶身上端施力进而掰断安瓿瓶废弃端,并将其引导移入容纳腔110,实现安瓿瓶的开启和废弃端的即时收纳;之后复位弹簧324复位,推动拨杆322带动传动杆321、拨架33、第二连接轴23和安瓿套22回复初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所述进料口13下端连接向下倾斜的导向板7,便于安瓿瓶废弃端沿导向板7进入废弃端容纳腔110,对安瓿瓶废弃端进行缓冲,同时便于移动本实用新型,避免移动本实用新型时废弃端从进料口13处倾倒出。
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进料口13下方的壳体1侧壁上设有弧形槽18,该弧形槽18用于手指或其他握持件伸入以固定安瓿瓶,确保使用时安瓿瓶上端位于安瓿套22内,有利于安瓿瓶废弃端进入废弃端容纳腔110。
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壳体1底板设有端盖19,便于倒出废弃端容纳腔110中的废弃端。端盖19可以铰接在底板一侧,也可采用紧固件连接、卡合等可拆卸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手柄31外端面设有防滑纹10,便于操作。防滑纹10可以设置为凸起的点状、波纹状、网状等。
本实用新型中,手柄31向壳体1侧移动,使传动组件32带动拨架33移动,拨架33带动第二连接轴23和安瓿套22逆时针转动,安瓿套22对安瓿瓶瓶身上端施力进而掰断安瓿瓶废弃端,并将其引导移入容纳腔110,实现安瓿瓶的开启和废弃端的即时收纳,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性能稳定,可避免损伤使用者皮肤,实现安瓿瓶废弃端的一体收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安瓿瓶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限位构件(2)和开瓶构件(3);
所述壳体(1)水平截面为L型,所述壳体(1)内转角一侧壁为进料壁(11),另一侧壁为开瓶壁(12),所述壳体(1)的进料壁(11)上部设有进料口(13),进料壁(11)相对的壳体(1)外转角侧壁上设有传动杆孔(14),开瓶壁(12)上部设有拨杆槽(15);
所述限位构件(2)设于开瓶壁(12)上所述拨杆槽(15)下方并紧靠所述进料口(13),所述限位构件(2)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轴(21)、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连接轴(23)和开口向下的安瓿套(22),所述第一连接轴(21)一端固定连接在开瓶壁(12),另一端转动连接安瓿套(22),所述第二连接轴(23)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轴(21)正上方且一端固定连接安瓿套(22),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安瓿套(22)采用金属材料制造;
所述开瓶构件(3)包括手柄(31)、传动组件(32)和卡合在所述第二连接轴(23)上的拨架(33),所述手柄(31)安装于所述传动杆孔(14)上,所述传动组件(32)设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容纳腔(110),所述传动组件(32)一端连接手柄(31),另一端连接所述拨架(33),所述拨架(33)开口向下且设于所述拨杆槽(15)外侧,包括所述第二连接轴(23)一侧靠近所述进料口(13)的第一臂(331)、所述第二连接轴(23)另一侧的第二臂(332)和连接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332)的连接臂(333);所述手柄(31)沿自身轴向移动,带动传动组件(32)及传动组件(32)连接的所述拨架(33)移动,使所述第二连接轴(23)、安瓿套(22)绕所述第一连接轴(21)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安瓿瓶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瓶壁(12)相对的壳体(1)外转角侧壁内表面设有与所述拨杆槽(15)相对应的滑槽(16);
所述传动组件(32)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传动杆(321)和沿水平方向垂直连接所述传动杆(321)设置的拨杆(322),所述传动杆(321)一端连接所述手柄(31),所述拨杆(322)一端设有限位滑块(323),所述拨杆(322)通过所述限位滑块(323)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16)内,所述拨杆(322)另一端连接所述拨架(33)的连接臂(33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安瓿瓶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321)端部设有复位弹簧(324),所述复位弹簧(324)一端抵接所述拨杆(322),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安瓿瓶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3)下端连接向下倾斜的导向板(1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安瓿瓶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3)下方的壳体(1)侧壁上设有弧形槽(1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安瓿瓶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板设有端盖(19)。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安瓿瓶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1)外端面设有防滑纹(10)。
CN201921767000.9U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便携式安瓿瓶开启装置 Active CN2111697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7000.9U CN211169796U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便携式安瓿瓶开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7000.9U CN211169796U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便携式安瓿瓶开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69796U true CN211169796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26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67000.9U Active CN211169796U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便携式安瓿瓶开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697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K1077526A1 (en) Tattoing and permanent make-up device
US9856124B2 (en) Device for opening glass ampoules
CN111960358B (zh) 一种安瓿瓶开盖装置
AU200726440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ning ampoules
CN211169796U (zh) 一种便携式安瓿瓶开启装置
CN212174417U (zh) 一种护理用简易安瓿开瓶器
CA2131808A1 (en) Tool for breaking a vacuum in a preserving jar closed with a screw cap
CN111747360A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安瓿瓶打开装置
CN211444987U (zh) 一种可调节的安瓿瓶开启装置
CN212532249U (zh) 西林瓶及输液瓶开瓶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起瓶器
US2665688A (en) Steriless syringe and an adaptable needle
CN115381448A (zh) 一种辅助采血装置
CN205472563U (zh) 一种电动开瓶器
CN111874659B (zh) 一种隔离式药瓶无菌取出机
CN110357016B (zh) 一种医用安瓿瓶安全标准开启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20886972U (zh) 一种用于输液瓶和西林瓶的开盖消毒装置
CN218968827U (zh) 一种安剖瓶取药器
CN209872309U (zh) 一种简易式安瓿瓶切割装置
CN219462163U (zh) 一种药液注射器
CN215231131U (zh) 一种电动拔针头装置
CN109607451B (zh) 一种安瓿瓶开口器
CN217126884U (zh) 指套启瓶器
CN112155781B (zh) 一种实验用鼠类固定装置
CN214828906U (zh) 一种医用启瓶器
CN216235965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瓶盖开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20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600 Tianhe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510620 No. 600 Tianhe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Tianhe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