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56824U - 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床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床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56824U
CN211156824U CN201922206413.6U CN201922206413U CN211156824U CN 211156824 U CN211156824 U CN 211156824U CN 201922206413 U CN201922206413 U CN 201922206413U CN 211156824 U CN211156824 U CN 2111568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substrate
plate
patient
ankylosing spondylit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0641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京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220641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568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568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568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床辅助装置,包括:基板,两个所述基板沿前后方向排列;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基板的内侧左端固定连接;按钮,所述按钮可拆卸设置于位于后侧的所述基板的顶部;支撑腿,四个所述支撑腿每两个为一组分别设置于基板的底部两端;挡板,所述挡板可拆卸设置于基板的内侧左端;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开设在基板的内侧右端;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可拆卸设置于基板的内侧中部;传动机构。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床辅助装置,在患者上下床时,不需要扭转身体,避免脊柱扭转变形、疼痛,防止脊柱活动性较大,有利于患者脊柱康复,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等脊柱疾病的调养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床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床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与HLA-B27呈强关联。某些微生物(如克雷白杆菌)与易感者自身组织具有共同抗原,可引发异常免疫应答。是四肢大关节,以及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纤维化和骨化,以及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性炎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属风湿病范畴,病因尚不明确,是以脊柱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病,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变,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的特点是炎性腰背痛,即发病时,静息状态出现疼痛,腰背部发僵,发紧,夜间加重,翻身费力,所以晨起或者持久平卧后,自行起床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非常痛苦,往往要依靠人力、床板、或特殊功能病床的侧翻功能将患者背部托起,使患者不用自主脊柱用力便可坐起,以避免脊柱疼痛,但是,在患者下床或上床时,仍需要扭转身体,此过程依然会造成脊柱疼痛,而且扭转身体会造成脊柱活动性较大,也不利于患者脊柱康复,因此,现设计一种强直性脊柱炎等脊柱疾病专用护理病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床辅助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上下床会造成患者脊柱扭转而导致疼痛和不利于脊柱恢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床辅助装置,包括:
基板,两个所述基板沿前后方向排列;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基板的内侧左端固定连接;
按钮,所述按钮可拆卸设置于位于后侧的所述基板的顶部;
支撑腿,四个所述支撑腿每两个为一组分别设置于基板的底部两端;
挡板,所述挡板可拆卸设置于基板的内侧左端;
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开设在基板的内侧右端;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可拆卸设置于基板的内侧中部;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可拆卸设置于基板的内腔右侧;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可拆卸设置于传动机构上,且支撑机构处于两个所述基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可拆卸设置于基板的内侧中部;电机,所述电机螺钉连接在基座的右侧中心位置,且电机与按钮电性连接;螺杆,所述螺杆通过联轴器锁紧在电机的输出端;推板,所述推板螺接于螺杆的外壁右侧,且推板的端部贯穿限位孔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滑道,所述滑道开设在基板的内腔底部右侧;滑块,所述滑块插接于滑道的内腔;齿条,所述齿条可拆卸设置于滑块的顶部,两个所述齿条的左侧分别与推板的右侧两端可拆卸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基板的内腔内侧右端,且第一转轴位于第二转轴的左侧,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延伸出基板的内侧;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键连接在第一转轴的外壁,且第一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键连接在第二转轴的外壁,且第二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可拆卸设置于基板的内侧右端;第一转板,所述第一转板可拆卸设置于第一转轴的外壁内侧,且第一转板与挡板接触;第二转板,所述第二转板可拆卸设置于第二转轴的外壁内侧;脚垫,所述脚垫可拆卸设置于第二转板的顶部右侧;床垫,所述床垫粘接于支撑板、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滑道的内腔为“凸”字形,所述滑块的外壁为“T”字形,且滑块与滑道内腔相适配插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大小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床辅助装置,操控按钮可使电机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可带动传动机构上的齿条向左或向右侧移动,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支撑机构上的第一转板向上或向下翻转,第二转板向下或向上翻转,即可实现该装置的展平与折叠,从而在患者上下床时,不需要扭转身体,避免脊柱扭转变形、疼痛,防止脊柱活动性较大,有利于患者脊柱康复,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等脊柱疾病的调养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中:1、基板,2、连接板,3、按钮,4、支撑腿,5、挡板,6、限位孔,7、驱动机构,71、基座,72、电机,73、螺杆,74、推板,8、传动机构,81、滑道,82、滑块,83、齿条,84、第一转轴,85、第二转轴,86、第一齿轮,87、第二齿轮,9、支撑机构,91、支撑板,92、第一转板,93、第二转板,94、脚垫,95、床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床辅助装置,包括基板1、连接板2、按钮3、支撑腿4、挡板5、限位孔6、驱动机构7、传动机构8和支撑机构9,两个基板1沿前后方向排列,连接板2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基板1的内侧左端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板2可提高两个基板1之间的稳定性,按钮3可拆卸设置于位于后侧的基板1的顶部,按钮3上至少有两个开关,用于控制电机72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四个支撑腿4每两个为一组分别设置于基板1的底部两端,支撑腿4用于基板1的支撑,挡板5可拆卸设置于基板1的内侧左端,挡板5对第一转板92支撑,提高患者躺在第一转板92上的稳定性,限位孔6开设在基板1的内侧右端,驱动机构7可拆卸设置于基板1的内侧中部,传动机构8可拆卸设置于基板1的内腔右侧,支撑机构9可拆卸设置于传动机构8上,且支撑机构9处于两个基板1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驱动机构7包括基座71、电机72、螺杆73和推板74,基座71可拆卸设置于基板1的内侧中部,电机72螺钉连接在基座71的右侧中心位置,且电机72与按钮3电性连接,电机72用于带动螺杆93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电机72带有减速机,对电机72随时制动,螺杆73通过联轴器锁紧在电机72的输出端,当螺杆73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螺杆73的外壁螺纹旋转力可驱动推板74向左向右侧移动,推板74螺接于螺杆73的外壁右侧,且推板74的端部贯穿限位孔6的内腔。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传动机构8包括滑道81、滑块82、齿条83、第一转轴84、第二转轴85、第一齿轮86和第二齿轮87,滑道81开设在基板1的内腔底部右侧,滑块82插接于滑道81的内腔,通过滑道81与滑块82的配合对齿条83限位,齿条83可拆卸设置于滑块82的顶部,当齿条83向左向右侧移动时,可使第一齿轮86和第二齿轮87同时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两个齿条83的左侧分别与推板74的右侧两端可拆卸连接,第一转轴84和第二转轴85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基板1的内腔内侧右端,且第一转轴84位于第二转轴85的左侧,第一转轴84用于带动第一转板92上下翻转,第二转轴85用于带动第二转板93上下翻转,第一转轴84和第二转轴85均延伸出基板1的内侧,第一齿轮86键连接在第一转轴84的外壁,且第一齿轮86与齿条83啮合连接,第二齿轮87键连接在第二转轴85的外壁,且第二齿轮87与齿条83啮合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支撑机构9包括支撑板91、第一转板92、第二转板93、脚垫94和床垫95,支撑板91可拆卸设置于基板1的内侧右端,支撑板91可对患者臀部支撑,第一转板92可拆卸设置于第一转轴84的外壁内侧,且第一转板92与挡板5接触,第一转板92可对患者上半身支撑,第二转板93可拆卸设置于第二转轴85的外壁内侧,第二转板93可对患者下半身支撑,脚垫94可拆卸设置于第二转板93的顶部右侧,床垫95粘接于支撑板91、第一转板92和第二转板93的顶部,利用床垫95的柔软性提高患者平躺的舒适性。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滑道81的内腔为“凸”字形,滑块82的外壁为“T”字形,且滑块82与滑道81内腔相适配插接,避免滑块82脱离滑道81内腔,确保齿条83左右水平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齿轮86和第二齿轮87的大小相同,在齿条83的驱动下可使第一转轴84和第二转轴85的转速相同,从而使第一转板92和第二转板93能同时到达指定位置。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当需要折叠时,按下按钮3,促使电机72驱动螺杆73顺时针旋转,由于推板74与螺杆73螺纹咬合,螺杆93在自身外壁螺纹旋转力驱动下可使推板74拉动齿条83向左侧移动,滑块82沿着滑道81内腔向左侧滑动,由于第一齿轮86和第二齿轮87均与齿条83啮合连接,在齿条83的移动下第一齿轮86和第二齿轮87均顺时针旋转,从而使第一转轴84和第二转轴85顺时针旋转,在第一转轴84的作用下第一转板92向上翻转,在第二转轴85的作用下第二转板93向下翻转,第一转板92将患者背部托起,而第二转板93可使患者腿部下放,臀部置于支撑板91上,直至第一转板92和第二转板93旋转90度,完成该装置的折叠,实现患者的自动坐起,便可借助脚垫94直接下地行走,当需要使第一转板92和第二转板93展平时,按下按钮3,可使电机72带动螺杆73逆时针旋转,在螺杆73的外壁螺纹旋转力下驱动推板74推动齿条83向右侧移动,从而使第一齿轮86和第二齿轮87同时逆时针旋转,第一转板92向下翻转归位,而第二转板93向上翻转归位,直至第一转板92与挡板5接触,完成第一转板92和第二转板93的展平,可使坐在支撑板91上的患者实现平躺,从而在使用时,能实现患者的全自动坐立,整个过程无需脊柱受力,减少脊柱受力活动造成疼痛,有助于脊柱的恢复,更利于推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部”、“一端”、“中部”、“另一端”、“上”、“顶部”、“内”、“前部”、“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可拆卸设置”、“开设”、“螺接”、“电性连接”、“固定连接”、“插接”、“粘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床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1),两个所述基板(1)沿前后方向排列;
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基板(1)的内侧左端固定连接;
按钮(3),所述按钮(3)可拆卸设置于位于后侧的所述基板(1)的顶部;
支撑腿(4),四个所述支撑腿(4)每两个为一组分别设置于基板(1)的底部两端;
挡板(5),所述挡板(5)可拆卸设置于基板(1)的内侧左端;
限位孔(6),所述限位孔(6)开设在基板(1)的内侧右端;
驱动机构(7),所述驱动机构(7)可拆卸设置于基板(1)的内侧中部;
传动机构(8),所述传动机构(8)可拆卸设置于基板(1)的内腔右侧;
支撑机构(9),所述支撑机构(9)可拆卸设置于传动机构(8)上,且支撑机构(9)处于两个所述基板(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床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
基座(71),所述基座(71)可拆卸设置于基板(1)的内侧中部;
电机(72),所述电机(72)螺钉连接在基座(71)的右侧中心位置,且电机(72)与按钮(3)电性连接;
螺杆(73),所述螺杆(73)通过联轴器锁紧在电机(72)的输出端;
推板(74),所述推板(74)螺接于螺杆(73)的外壁右侧,且推板(74)的端部贯穿限位孔(6)的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床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8)包括:
滑道(81),所述滑道(81)开设在基板(1)的内腔底部右侧;
滑块(82),所述滑块(82)插接于滑道(81)的内腔;
齿条(83),所述齿条(83)可拆卸设置于滑块(82)的顶部,两个所述齿条(83)的左侧分别与推板(74)的右侧两端可拆卸连接;
第一转轴(84)和第二转轴(85),所述第一转轴(84)和第二转轴(85)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基板(1)的内腔内侧右端,且第一转轴(84)位于第二转轴(85)的左侧,所述第一转轴(84)和第二转轴(85)均延伸出基板(1)的内侧;
第一齿轮(86),所述第一齿轮(86)键连接在第一转轴(84)的外壁,且第一齿轮(86)与齿条(83)啮合连接;
第二齿轮(87),所述第二齿轮(87)键连接在第二转轴(85)的外壁,且第二齿轮(87)与齿条(83)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床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9)包括:
支撑板(91),所述支撑板(91)可拆卸设置于基板(1)的内侧右端;
第一转板(92),所述第一转板(92)可拆卸设置于第一转轴(84)的外壁内侧,且第一转板(92)与挡板(5)接触;
第二转板(93),所述第二转板(93)可拆卸设置于第二转轴(85)的外壁内侧;
脚垫(94),所述脚垫(94)可拆卸设置于第二转板(93)的顶部右侧;
床垫(95),所述床垫(95)粘接于支撑板(91)、第一转板(92)和第二转板(93)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床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81)的内腔为“凸”字形,所述滑块(82)的外壁为“T”字形,且滑块(82)与滑道(81)内腔相适配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床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86)和第二齿轮(87)的大小相同。
CN201922206413.6U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床辅助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568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6413.6U CN211156824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床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6413.6U CN211156824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床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56824U true CN211156824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789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0641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56824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床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568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8549A (zh) * 2020-10-29 2021-01-05 李明梅 一种妇产科产后理疗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8549A (zh) * 2020-10-29 2021-01-05 李明梅 一种妇产科产后理疗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20623B (zh) 一种妇产科产妇用辅助起身病床
CN107041818A (zh) 一种治疗保健护理床
CN207755478U (zh) 一种医用护理床
CN211156824U (zh) 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床辅助装置
CN110151427A (zh) 可呈坐姿便溺的护理床
CN111588611A (zh) 一种妇科肿瘤化疗止吐用缓解按摩装置
CN102475610A (zh) 家用多功能护理床
CN107361954B (zh) 一种用于医疗护理床的翻转式餐桌
CN108498251A (zh) 一种防侧滑、防下滑的多功能护理床
CN208481644U (zh) 一种瘫痪病人护理移位器
CN2354541Y (zh) 万能病床
CN110693657B (zh) 一种病房用起坐式医疗床
CN111685944B (zh) 一种护理轮椅
CN209122677U (zh) 一种新型护理用医疗床
CN207613989U (zh) 一种胸外科病床
CN114642548A (zh) 一种多功能妇产科护理生育专用床
CN112914895B (zh) 一种行动不便患者护理设备
CN209301545U (zh) 可呈坐姿便溺的护理床
CN209285971U (zh) 一种老年护理床
CN107088125A (zh) 一种两用型轮椅床
CN106510999A (zh) 一种硬软分离式新型多功能理疗床
CN215274039U (zh) 一种多功能可侧翻电动病床
CN213430447U (zh) 腰椎穿刺术体位支撑装置
CN213553082U (zh) 一种老年人护理辅助起身装置
CN218961199U (zh) 一种多体位医用诊疗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4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