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52264U - 一种防闪烁可控硅调光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闪烁可控硅调光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52264U
CN211152264U CN201920815792.6U CN201920815792U CN211152264U CN 211152264 U CN211152264 U CN 211152264U CN 201920815792 U CN201920815792 U CN 201920815792U CN 211152264 U CN211152264 U CN 2111522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apacitor
circuit
flicker
sam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157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观德
罗中良
林宏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esy Technology Co ltd
Hui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esy Technology Co ltd
Hu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esy Technology Co ltd, Hui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es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157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522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522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522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闪烁可控硅调光电路,包括输入电源、调光器、整流桥、防闪烁电路、恒流驱动电路以及输出负载;防闪烁电路还包括π形滤波电路、导通电路以及泄放通路;其中,π形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导通电路包括可控硅、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三电容;泄放通路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调光过程中容易出现闪烁的现象,而且扩展了调光范围、提高了调光的精度,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满意度。

Description

一种防闪烁可控硅调光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闪烁可控硅调光电路。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可控硅调光技术中,在调光时往往容易出现闪烁的现象,其原因主要如下:
(1)可控硅开启瞬间由于大电压的突然注入以及电路中电容、电感的存在,容易产生浪涌电流,使可控硅出现误导通的现象;
(2)当用户通过可控硅调光器使导通角很小进行深度调光时,导致输入电流显著降低,容易导致可控硅电流小于其维持电流,出现闪烁现象。
基于以上原因,容易导致用户在使用可控硅调光时使用不便,影响调光效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闪烁可控硅调光电路,使用户在调光过程中避免出现闪烁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闪烁可控硅调光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闪烁可控硅调光电路,包括输入电源、调光器、整流桥、恒流驱动电路以及输出负载,此外还包括防闪烁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防闪烁电路包括π形滤波电路、导通电路以及泄放通路;
所述π形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所述导通电路包括可控硅、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三电容;所述泄放通路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四电容、第五电容。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电源的一端与所述调光器的一端相连;所述调光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火线输入端相连;所述输入电源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零线输入端相连;所述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可控硅的阳极以及第二电阻的一端同时与所述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的一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和可控硅的控制极同时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可控硅的阴极以及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同时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以及第五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五电容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输出负载的一端相连;所述输出负载的另一端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的负极输出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输入电源为市电交流输入电源;所述的调光器为可控硅调光器;所述的第四电阻为滑动变阻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调光过程中容易出现闪烁的现象,而且扩展了调光范围、提高了调光的精度,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闪烁可控硅调光电路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闪烁可控硅调光电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闪烁可控硅调光电路,包括:输入电源1、调光器2、整流桥3、恒流驱动电路5以及输出负载6,此外还包括防闪烁电路4;本实施例中,所述防闪烁电路4包括π形滤波电路401、导通电路402以及泄放通路403;
所述π形滤波电路401包括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所述导通电路402包括可控硅Q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三电容C3;所述泄放通路403包括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电源1的一端与所述调光器2的一端相连;所述调光器2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3的火线输入端相连;所述输入电源1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3的零线输入端相连;所述整流桥3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可控硅Q1的阳极以及第二电阻R2的一端同时与所述整流桥3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和可控硅Q1的控制极同时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可控硅Q1的阴极以及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同时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5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以及第五电容C5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和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5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所述恒流驱动电路5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输出负载6的一端相连;所述输出负载6的另一端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5的负极输出端相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输入电源1为市电交流输入电源;所述的调光器2为可控硅调光器;所述的第四电阻R4为滑动变阻器。
本实用新型的防闪烁可控硅调光电路的工作过程为:
a、输入电源1输入市电交流电压;
b、通过调光器2对输入电源电压进行相应度数的切角,本实施例中,相应度数的范围为角度0度至360度;
c、通过整流桥3将切角后的交流电压转换成单一方向的切角直流电压;
d、通过π形滤波电路401将所述整流桥3输出的脉动的切角直流电压变为平滑的切角直流电压,尽大可能的消除电磁干扰,减少电信号污染;
e、当可控硅Q1未导通时,所述导通电路402的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以及第三电容C3构成滤波电路,降低可控硅Q1突然导通时产生的浪涌电流,防止可控硅突然导通时电压太大引发可控硅误导通;当可控硅Q1导通时,所述第二电阻R2被短路,降低消耗功率;本实施例中第四电阻R4采用滑动变阻器,可根据不同的调光器2调节其电阻值,保证可控硅电流大于维持电流,提高了可控硅的调光精度;
f、通过泄放通路403第四电容C4以及第五电容C5的存储电荷能力,保证切角最大时可控硅电流依然大于可控硅维持电流,避免闪烁现象发生;
g、通过恒流驱动电路5,输出稳定的驱动电流至输出负载6,驱动输出负载6稳定工作;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负载6采用LED灯串。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防闪烁可控硅调光电路,包括输入电源、调光器、整流桥、恒流驱动电路以及输出负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闪烁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闪烁可控硅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闪烁电路包括π形滤波电路、导通电路以及泄放通路;
所述π形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所述导通电路包括可控硅、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三电容;所述泄放通路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四电容、第五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闪烁可控硅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源的一端与所述调光器的一端相连;所述调光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火线输入端相连;所述输入电源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零线输入端相连;所述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可控硅的阳极以及第二电阻的一端同时与所述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的一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和可控硅的控制极同时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可控硅的阴极以及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同时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以及第五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五电容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输出负载的一端相连;所述输出负载的另一端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的负极输出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闪烁可控硅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电源为市电交流输入电源;
所述的调光器为可控硅调光器;
所述的第四电阻为滑动变阻器。
CN201920815792.6U 2019-06-01 2019-06-01 一种防闪烁可控硅调光电路 Active CN2111522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5792.6U CN211152264U (zh) 2019-06-01 2019-06-01 一种防闪烁可控硅调光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5792.6U CN211152264U (zh) 2019-06-01 2019-06-01 一种防闪烁可控硅调光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52264U true CN211152264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44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15792.6U Active CN211152264U (zh) 2019-06-01 2019-06-01 一种防闪烁可控硅调光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522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9440A (zh) * 2022-12-05 2022-12-30 深圳鹏城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逆变系统中可控硅误导通的驱动电路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9440A (zh) * 2022-12-05 2022-12-30 深圳鹏城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逆变系统中可控硅误导通的驱动电路及方法
CN115549440B (zh) * 2022-12-05 2023-02-07 深圳鹏城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逆变系统中可控硅误导通的驱动电路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31724A (zh) 一种led无频闪调光控制电路
CN103269537A (zh) 一种多回路限流供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和限流供电方法
CN104703358B (zh) 宽电压led灯的开关调光驱动电路及led灯调光控制系统
CN101902851A (zh) 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CN104540294B (zh) 一种实现无极调光的自激式led转换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0545594A (zh) 一种防闪烁可控硅调光电路及其调光方法
CN211152264U (zh) 一种防闪烁可控硅调光电路
CN110602834A (zh) 一种利用开关控制应急照明灯具亮度的电路及方法
CN202634752U (zh) 高效率led恒流源的纹波滤波电路
CN204616156U (zh) 一种适用于可控硅调光的led驱动电路
CN203775499U (zh) 一种led脉冲驱动电路
US10440785B2 (en) Current holding circuit for bidirectional triode thyristor dimmer and linear dimming driving circuit using the same
CN107820348B (zh) 一种线性全电压变频恒流电路及具有它的led灯
CN208424843U (zh) 一种具有纹波抑制和调光功能的led线性恒流电路
CN214708113U (zh) 一种线性led驱动电路
CN210670654U (zh) 一种利用开关控制应急照明灯具亮度的电路
CN207251464U (zh) 具有宽输出范围阻尼的防过冲电路
CN209497640U (zh) 用于解决调光最小角度频闪的电路
CN203340372U (zh) 一种采用模拟调光的led灯驱动电源
CN205596403U (zh) 一种轨道车辆车厢led照明驱动电源
CN111885782A (zh) 一种线性恒流控制电路及两种线性恒流led灯电路
CN103200744B (zh) 可控硅调光电路、调光方法以及应用其的led驱动器
CN105764198A (zh) 一种轨道车辆车厢led照明驱动电源
CN212851107U (zh) Led驱动控制电路
CN104540280A (zh) 一种用于成像系统的led照明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