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46356U - 一种发光球、装饰件及小夜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球、装饰件及小夜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46356U
CN211146356U CN202020085145.7U CN202020085145U CN211146356U CN 211146356 U CN211146356 U CN 211146356U CN 202020085145 U CN202020085145 U CN 202020085145U CN 211146356 U CN211146356 U CN 211146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all
module
lamp
lumin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851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建阳
李绍友
李�根
范春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engt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engt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engt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engt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851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463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46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463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光球、装饰件及小夜灯,其包括发光单元、球本体及控制单元;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灯组,灯组围接形成一封闭的安装腔;球本体为透光的球体,球本体将发光单元包覆于其内;控制单元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上安装有灯光控制模块、无线供电模块、开关模块、传感器模块及无线通信模块,开关模块与灯组相电连接,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信号,以使灯光控制模块实现灯组的启闭,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遥控端进行通信;还公开了一种装饰件、小夜灯,其包括上述的发光球。本实用新型中透光的球本体将灯组包覆于其内,灯组发光的均匀度更好,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同时,通过控制单元来自动实现灯组工作状态的切换,使得产品的实用性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发光球、装饰件及小夜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球、装饰件及小夜灯。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装饰用的球体大多只是一个单纯的工艺品,观赏性很低,只有少部分具有发光功能,具有发光功能的球体可以用于装饰周围环境,也可以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行辅助照明。
现有具有发光功能的球体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结构,而是将两个中空的半球拼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或者是在成型球体上开口并掏空内部,然后将发光部件安装在内部,这种发光球发光时,拼接处或开口处与其他部位的光线的均匀度明显不同,降低了发光球用于装饰或辅助照明时的使用效果,同时,现有的发光球大多是通过安装常规的手动电源开关来控制启闭,降低了发光球实用性。
此外,安装于球体内的发光部件不仅发光的角度有限,而且发光的颜色、亮度单一,使得发光球整体发出的灯光的均匀度和观赏性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球、装饰件及小夜灯,其不仅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而且实用性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光球,包括发光单元、球本体及控制单元;
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灯组,所述灯组围接在一起形成一封闭的安装腔;
所述球本体为透光的球体,所述球本体将所述发光单元包覆于其内;
所述控制单元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其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有灯光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灯光控制模块相电连接的无线供电模块、开关模块、传感器模块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灯组相电连接,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信号,以使所述灯光控制模块通过开关模块来实现所述灯组的启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遥控端进行通信。
优选地,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球本体的正中心,所述灯组围接成球形或正多边形。
优选地,所述灯组包括基板和LED灯珠,所述基板围接在一起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基板上封装有所述LED灯珠,所述LED灯珠至少可以发出两种颜色的灯光。
优选地,所述基板上等间距地封装有多组所述LED灯珠,每组所述LED灯珠之间的间距相同。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基架,所述基架设于所述安装腔的正中心,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基架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基架包括架本体和连接部,所述架本体为柱状结构,所述电路板设于架本体上,所述架本体的外壁阵列形成有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抵接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无线供电模块包括锂电池和充电感应线圈,所述锂电池与所述灯光控制模块相电连接,所述充电感应线圈与所述锂电池相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分别与所述灯光控制模块相电连接的接近传感器、亮度传感器及声音传感器。
一种装饰件,包括装饰座和上述的发光球,所述发光球置于所述装饰座上。
一种小夜灯,包括灯座和上述的发光球,所述发光球置于所述灯座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球本体为透光的球体,球本体将灯组包覆于其内,灯组发光的均匀度更好,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同时,通过控制单元来自动实现灯组工作状态的切换,使得产品的实用性更好。
2、本实用新型中由灯组围接成的球形或正多边形的发光单元位于球本体的正中心,同时,基板上等间距地封装有多组LED灯珠,每组LED灯珠之间的间距相同,使得发光单元可以无死角地发光,发光球发光的均匀度更好。
3、本实用新型中LED灯珠至少可以发出两种颜色的灯光,也可以通过灯光控制模块来改变LED灯珠的亮度,使得发光球发光的颜色、亮度多变,提高了发光球的观赏性。
4、本实用新型中发光单元位于球本体的正中心、基架位于安装腔的正中心、电路板位于基架的中部,使得发光球整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光单元及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发光单元,110.灯组,111.基板,112.LED灯珠,120.安装腔;
200.球本体;
300.控制单元,310.电路板,311.灯光控制模块,312.锂电池,313.充电感应线圈,314.开关模块,315.接近传感器,316.亮度传感器,317.声音传感器,318.无线通信模块,320.基架,321.架本体,322.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配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光球,包括发光单元100、球本体200及控制单元300。
发光单元100包括多个灯组110,灯组110围接在一起形成一封闭的安装腔120,在本实施例中,灯组110围接成球形或正多边形,优选为正六边形。
灯组110包括基板111和LED灯珠112,基板111围接在一起形成安装腔120,基板111上封装有LED灯珠112,LED灯珠112至少可以发出两种颜色的灯光,LED灯珠112可采用七彩灯珠,使得发光球发光的颜色、亮度多变,提高了观赏性。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11上等间距地封装有多组LED灯珠112,每组LED灯珠112之间的间距相同。
球本体200为透光的球体,球本体200将发光单元100包覆于其内,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单元100位于球本体200的正中心,通过在发光单元100上包覆树脂材料形成发光球整体。
配合图1、图3及图4所示,控制单元300设于安装腔120内,其包括电路板310,电路板310上安装有灯光控制模块311、分别与灯光控制模块311相电连接的无线供电模块、开关模块314、传感器模块及无线通信模块318,在本实施例中,灯光控制模块311、开关模块314及无线通信模块318均可以采用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器件,故其具体结构不再赘述。开关模块314与灯组110相电连接,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信号,以使灯光控制模块311通过开关模块314来实现灯组110的启闭。无线通信模块318用于与遥控端进行通信,在本实施例中,遥控端可以是遥控器或者移动设备APP或者小程序等,通过遥控端可以对开启的灯组110进行颜色、亮度等的调节,也可以进行灯组110的手动启闭操作。
无线供电模块包括锂电池312和充电感应线圈313,锂电池312与灯光控制模块311相电连接,充电感应线圈313与锂电池312相电连接。将发光球放置于能与充电感应线圈313互相感应产生电能的座上,即可对锂电池312进行充电。
传感器模块包括分别与灯光控制模块311相电连接的接近传感器315、亮度传感器316及声音传感器317,接近传感器315用于检测是否有人员接近,亮度传感器316用于检测光线强度,声音传感器317用于检测音量分贝。
控制单元300还包括基架320,基架320设于安装腔120的正中心,电路板310设于基架320的中部。基架320包括架本体321和连接部322,架本体321为柱状结构,电路板310设于架本体321上,架本体321的外壁阵列形成有连接部322,连接部322抵接于安装腔120的内壁上。
实施例二
配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装饰件,包括装饰座(图中未示出)和实施例一中的发光球,发光球置于装饰座上,装饰座上设有发射线圈,通过充电感应线圈313与发射线圈的互相感应作用来产生电能,并由锂电池储存电能。
发光球用于装饰作用时,只要环境的亮度达到设定值以下,就可以使灯光控制模块311通过开关模块314使LED灯珠发光,从而使发光球更节能、更实用。同时,通过遥控端可以对LED灯珠发光的颜色、亮度等进行调节,也可以进行灯组110的手动启闭操作。
实施例三
配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小夜灯,包括灯座(图中未示出)和实施例一中的发光球,发光球置于灯座上,灯座上设有发射线圈,通过充电感应线圈313与发射线圈的互相感应作用来产生电能,并由锂电池储存电能。
发光球用作小夜灯时,只有在环境的亮度达到设定值以下的前提下,接近传感器315单独检测到信号、或者检测的声音分贝超过限定值且接近传感器315检测到信号,灯光控制模块311才会通过开关模块314使LED灯珠发光,如此,使发光球既具有方便、节能的特点,又可以避免非用户制造的声音导致LED灯珠自动发光。同时,通过遥控端可以对LED灯珠发光的颜色、亮度等进行调节,也可以进行灯组110的手动启闭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发光球,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单元、球本体及控制单元;
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灯组,所述灯组围接在一起形成一封闭的安装腔;
所述球本体为透光的球体,所述球本体将所述发光单元包覆于其内;
所述控制单元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其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有灯光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灯光控制模块相电连接的无线供电模块、开关模块、传感器模块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灯组相电连接,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信号,以使所述灯光控制模块通过开关模块来实现所述灯组的启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遥控端进行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球本体的正中心,所述灯组围接成球形或正多边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光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组包括基板和LED灯珠,所述基板围接在一起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基板上封装有所述LED灯珠,所述LED灯珠至少可以发出两种颜色的灯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光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等间距地封装有多组所述LED灯珠,每组所述LED灯珠之间的间距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基架,所述基架设于所述安装腔的正中心,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基架的中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光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包括架本体和连接部,所述架本体为柱状结构,所述电路板设于架本体上,所述架本体的外壁阵列形成有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抵接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供电模块包括锂电池和充电感应线圈,所述锂电池与所述灯光控制模块相电连接,所述充电感应线圈与所述锂电池相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球,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分别与所述灯光控制模块相电连接的接近传感器、亮度传感器及声音传感器。
9.一种装饰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饰座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发光球,所述发光球置于所述装饰座上。
10.一种小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座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发光球,所述发光球置于所述灯座上。
CN202020085145.7U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发光球、装饰件及小夜灯 Active CN211146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5145.7U CN211146356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发光球、装饰件及小夜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5145.7U CN211146356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发光球、装饰件及小夜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46356U true CN211146356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56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85145.7U Active CN211146356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发光球、装饰件及小夜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463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2929B (zh) 基于mems传感器和手机app控制的led感应灯及其控制方法
CN205447355U (zh) 一种四色光手电筒
CN211146356U (zh) 一种发光球、装饰件及小夜灯
CN211011120U (zh) 一种滚球灯
CN205645211U (zh) 一种无线供电和无线控制的led光立方
CN202001969U (zh) 一种led天花灯箱照明灯具
CN202927701U (zh) 直射信号灯
CN202048499U (zh) 一种遥控变色折射led装饰灯
CN209314120U (zh) 一种led发光火焰灯电路、led风灯及蜡烛灯
CN203743957U (zh) 人体红外感应led筒灯
CN105240713A (zh) 一种智能型线光系统
CN106352291B (zh) 一种重力感应不倒翁led灯
CN205746269U (zh) 一种多功能物联网照明灯
CN210088664U (zh) 一种低能耗可控制led灯
CN110650567A (zh) 一种智能灯的阵列管理方法
CN214840534U (zh) 一种带发光花篮的太阳能路灯
CN204387780U (zh) Led灯具
CN209839898U (zh) 一种装饰灯
CN212132236U (zh) 一种光感小夜灯
CN213118999U (zh) 一种灯具中电源线固定结构
CN206572403U (zh) 可与智能家用电器进行交互的装置
CN202092050U (zh) 照明设备
CN211430771U (zh) 一种便携式照明灭蚊器
CN216891823U (zh) 具有踩踏换光功能的发光地砖
CN104165325A (zh) 装饰照明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