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42593U - 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42593U
CN211142593U CN201920745688.4U CN201920745688U CN211142593U CN 211142593 U CN211142593 U CN 211142593U CN 201920745688 U CN201920745688 U CN 201920745688U CN 211142593 U CN211142593 U CN 211142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brush
vaporization
novel hand
limit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4568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运铎
裘善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Xinle Small Domest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Xinle Small Domest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Xinle Small Domest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Xinle Small Domest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4568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42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42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425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r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整体为一封闭多边结构,至少包括功能边、摆放边和手持边,功能边为筒状结构,其内至少安装有发热组件,功能边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出气孔,摆放边上成形有与外部接触的接触结构,手持边上成形有握持部,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和安装在所述发热体内的发热管,发热体为立方体,发热体的后端设置有进水口,前端设置有出气口,发热体的顶面成形有第一汽化室,发热体的底面成形有第二汽化室,第一汽化室和第二汽化室通过气孔连通,进水口与第一汽化室相通。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全新结构的蒸汽刷,蒸汽刷为一个至少三边结构,至少由功能边、摆放边和手持边三个基本边构成,这种全新结构的蒸汽刷,体积更小,方便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家电,尤其涉及用于熨烫的蒸汽刷。
背景技术
传统的蒸汽刷由刷头和蒸汽发生器组成,刷头和蒸汽发生器通过管路连接,使用时,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通过管路传输到刷头,刷头进行熨烫。随着蒸汽刷的发展,现有技术中出现一种手持式蒸汽刷,刷头、蒸汽发生器和水箱集成到一起,体积小,可以实现简单的熨烫。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1620587149.9号实用新型专利,公开日为2016年11月2日,公开了一种带蒸汽挡板的手持蒸汽刷,包括主体及水箱,主体具有握柄、位于握柄上端的头部,头部内设有蒸汽发生装置,头部具有熨烫面板,熨烫面板上设有蒸汽出口,水箱连接在握柄的下端,头部具有一个蒸汽挡板,蒸汽挡板将熨烫面板与握柄的上部隔离。在上述方案中,水箱位于底座中,整个蒸汽刷的体积偏大,使用时也非常不方便,手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体积小的新型手持式蒸汽刷。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整体为一封闭多边结构,至少包括功能边、摆放边和手持边,所述功能边为筒状结构,其内至少安装有发热组件,所述功能边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出气孔,所述摆放边上成形有与外部接触的接触结构,所述手持边上成形有握持部,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和安装在所述发热体内的发热管,所述发热体为立方体,所述发热体的后端设置有进水口,前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发热体的顶面成形有第一汽化室,所述发热体的底面成形有第二汽化室,所述第一汽化室和第二汽化室通过气孔连通,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汽化室相通。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汽化室中成形有至少两个汽化通道,每个所述汽化通道的一端均与所述进水口相通,每个所述汽化通道的另外一端均与所述气孔相通。
进一步包括,每个所述汽化通道中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包括,每个所述汽化通道的底面成形有多个锥形凸起。
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汽化室中靠近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分水板。
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汽化室中间靠近所述进水口处成形有感温元件安装凸台。
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汽化室中成形有汽化迷宫,所述汽化迷宫的一端与所述气孔相连,另外一端与所述出气口相连。
进一步包括,所述发热体的前端设置有出气分配盘,所述出气分配盘与所述发热体一体成形。
进一步包括,所述出气分配盘上成形有多条气道,所述气道与所述出气分配盘的中心孔相通,所述中心孔与所述出气口相通。
进一步包括,所述功能边的前端安装有一熨烫板,所述出气孔设置在所述熨烫板上。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全新结构的蒸汽刷,蒸汽刷为一个至少三边结构,至少由功能边、摆放边和手持边三个基本边构成,这种全新结构的蒸汽刷,体积更小,方便携带。通过三个基本边实现蒸汽刷的全部功能,结构紧凑。其次,本实用新型中的发热组件体积小,为了能够充分汽化,所述发热体设置成立方体结构,并且在其两个面分别设置汽化室,增大汽化路径,使得水可以充分汽化。本实用新型中的发热体为一种新型的发热组件,其立方体结构更好适用安装在筒状功能边中,这种双面汽化结构,结构更为新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发热组件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5的剖视图;
图8为图5的另一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发热组件去掉盖板后的主视图;
图10为图9的后视图;
图11为图9的立体图;
图12为图9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3为图9的再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发热组件和水泵集成的主视图;
图15为图14的立体图;
图16为图14的剖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中发热组件和熨烫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中发热组件和熨烫板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中功能边的剖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中摆放边去掉盖板的主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中接线柱的主视图;
图22为图21的后视图;
图23为图21的立体图;
图24为图21的俯视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外接水箱的主视图;
图26为图25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方案,下面给出优选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应用或用途。应当理解的是,在全部的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件和特征。
如图1至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整体为一封闭多边结构,至少包括功能边1、摆放边2和手持边3,所述功能边1为筒状结构,其内至少安装有发热组件4,所述功能边1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出气孔11,所述摆放边2上成形有与外部接触的接触结构,所述手持边3上成形有握持部。本实施例中的蒸汽刷整体为近似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的三个边分别为连接在一起的所述功能边1、所述摆放边2和所述手持边3。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可以将体积尽量减小,并具有蒸汽刷的全部功能,每个边都得到充分利用。上述结构不仅稳固,而且使用方便,该结构完全不同于现有技术蒸汽刷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手持式蒸汽刷结构。所述摆放边2和手持边3为管状结构,其内部成形有空腔,可以安装不同的组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摆放边2中的空腔用于走线,其尾部设置有电源线出孔23,电源线从所述电源线出孔接入。所述手持边3上设置有开关31,所述开关31位于所述握持部处或其附近,便于操作。所述手持边3中的空腔中设置有电路板。所述摆放边2的接触结构可以是摆放边2的前侧面为平板结构21,平板结构与外部面接触,也可以是摆放边2的前侧面上成形有多个支撑凸点22,所述凸点22为接触结构,所述凸点22与外部点接触。所述手持边3的握持部是用于手把握,其截面可以是圆弧结构,也可以是带有手指凹槽式结构。主要作用使利于握持。
在本实用新型中,蒸汽刷主要包括壳体,发热组件、水泵、水箱和电路板等,这些部件组合在一起,实现蒸汽刷的主要功能。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蒸汽刷的结构形式,作出了一种新结构蒸汽刷,其蒸汽刷的功能未做改变。
参见图2、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功能边1的前端为熨烫端面,所述熨烫端面上设置有所述出气孔11。所述熨烫端面用于熨烫,所述发热组件4靠近所述熨烫端面。
参见图4,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功能边1中安装有发热组件4、水泵5和水箱6,所述发热组件4与所述水泵5相连接,所述水泵5与所述水箱6相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组件4、水泵5和水箱6整体连接在一起,然后都安装在所述功能边1中。本实用新型的功能边1中的空腔较大,可以将上述组件都安装在其中。将主要组件都安装在所述功能边1中,使得结构更加紧凑,连接更加方便。
参见图2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功能边1的前端安装有一熨烫板12,所述出气孔11设置在所述熨烫板12上。本实用新型中的功能边1的前端为熨烫端面,因此,设置有所述熨烫板12,所述熨烫板12为金属材质制成,具有较好的传热性能,并且整体平整。使得所述熨烫端面具有一定的温度,方便熨烫。
参见图4、图19和图26,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水箱6为所述功能边1的后端成形的容水腔。本实施例将所述功能边1的后端一部分封闭,从而形成所述水箱6。上述所述水箱结构可以充分利用所述功能边1后端的空间,尽量增大储水容量。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水箱也可以是一个独立部件,插入到所述功能边1的后端空腔中。外装水箱结构可以方便加工,对所述功能边1的注塑要求可以降低。
参见图1至图4、图26,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功能边1与所述摆放边2、所述手持边3一体注塑成形,所述摆放边2和所述手持边3上分别设置有盖板。本实用新型的功能边1为整体注塑而成的圆筒状结构,其为无缝圆筒状结构。这种结构整体更为光滑,外形美观,壳体不易发生变形。所述功能边1可以承受更高的温度,密封性更好。所述摆放边2和手持边3为了便于组件安装,设置有盖板。
参见图5至图16,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发热组件4的后端面上设置有进水口41,所述水泵5的前端设置有出水柱51,所述出水柱51插入所述进水口41中。本实用新型中的水泵5与所述发热组件4直接硬连接,缩短了所述水泵5与所述发热组件4之间的连接管路。现有技术中的水泵与所述发热组件之间一般通过软管连接在一起,这种软管连接需要一定的长度,在工作过程中,软管中会存有一定的水量,不仅浪费水,而且在开关关闭后,依然会喷出蒸汽,很难实现蒸汽的快速关闭。本实用新型中的直连结构,可以减少所述水泵5与发热组件4之间的存水量,可以实现蒸汽的快速关闭。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刷结构较小,储水量少,充分利用所有水,可以提高蒸汽的喷汽时间。
参见图4至图16,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水泵5的后端设置有进水柱52,所述进水柱52插入到所述水箱6中。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水泵5与所述水箱6也是直连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将发热组件4、水泵5和水箱6三者直连在一起,减少各组件之间的存水量,可以充分利用所有水。这种硬连接结构,不仅连接方便,也更加利于密封。
参见图4、图14、图15、图16和图26,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水泵5的前端设置有安装板53,所述安装板53与所述水泵5外壳连接在一起,所述发热组件4通过固定件与所述安装板53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水泵5上增加了所述安装板53,所述安装板53可以根据不同的安装环境设置不同的结构,水泵5与外部部件的连接更加方便,无需对水泵5的整体做改变。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发热组件4的后端上成形有螺丝孔,所述固定件为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安装板53上的通孔旋入所述螺丝孔中,从而将所述发热组件4和水泵5连接为一个集成结构,该集成结构整体插入到所述功能边1中,从而方便安装。所述安装板53的直径接近于所述功能边1的内径,所述安装板53的周边设置有多个定位槽531,所述功能边1中设置有定位凸起14,所述定位凸起14卡入所述定位槽531中。安装时,所述安装板53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所述发热组件4和水泵5集成结构准确安装到位。
参见图4,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进水口41处设置有密封结构411,所述出水柱51挤压所述密封结构411。本实用新型中的密封结构411为耐热弹性材料制成,将所述发热组件4和水泵5组装在一起后,所述出水柱51挤压所述密封结构411,从而将所述进水口41与所述出水柱51密封,使其不会漏水。
参见图5至图13,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发热组件4包括发热体42和安装在所述发热体42内的发热管43,所述发热体42为立方体,其后端设置有进水口41,前端设置有出气口44,所述发热体42的顶面成形有第一汽化室421,所述发热体42的底面成形有第二汽化室422,所述第一汽化室421和第二汽化室422通过气孔423连通,所述进水口41与所述第一汽化室421相通。所述出气口44与所述第二汽化室422相通。本实用新型中的发热组件4体积小,为了能够充分汽化,所述发热体42设置成立方体结构,并且在其两个面分别设置汽化室,增大汽化路径,使得水可以充分汽化。本实用新型中的发热体42为一种新型的发热组件,其立方体结构更好适用安装在筒状功能边1中,这种双面汽化结构,结构更为新颖。所述第一汽化室421和第二汽化室422上设置有发热体盖板427,所述发热体盖板427将两个汽化室分别封盖。
参见图5至图13,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汽化室421中成形有至少两个汽化通道425,每个所述汽化通道425的一端均与所述进水口41相通,每个所述汽化通道425的另外一端均与所述气孔423相通。所述汽化通道425的底面成形有多个锥形凸起424,所述汽化通道425中设置有挡板426。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两个所述汽化通道425,所述汽化通道425自所述进水口41处分开,成为两个通道。每个所述汽化通道425的一端均与所述进水口41相通,每个所述汽化通道425的另外一端均与所述气孔423相通。所述第一汽化室421中靠近所述进水口41处设置有分水板412,所述分水板412将从所述进水口41进入的水分成两份,分别流入两个汽化通道425中。所述锥形凸起424对水起到阻挡作用,能够使水充分与发热体42接触,提高汽化效果。所述挡板426能够阻挡水通过,蒸汽会爬过去,从而实现汽水分离。
参见图5至图13,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汽化室421中间靠近所述进水口41处成形有感温元件安装凸台45。所述感温元件安装凸台45露出发热体盖板,用于固定安装感温元件,将感温元件安装在此处,对温度感应更为灵敏。
参见图5至图13,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汽化室422中成形有汽化迷宫,所述汽化迷宫的一端与所述气孔423相连,另外一端与所述出气口44相连。所述汽化迷宫增加了蒸汽的通过距离,对蒸汽的汽化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中的发热组件4能够将进入的水全部彻底汽化,通过控制进入发热组件4中的进水量,保证发热组件4中不存水。所述发热组件4能够实现蒸汽的快速产生和快速关闭,从而实现即用即停。
参见图4至图18,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发热体42的前端设置有出气分配盘46,所述出气分配盘46与所述发热体42一体成形,所述出气分配盘46上成形有多条气道461,所述气道461与所述出气分配盘46的中心孔462相通,所述中心孔462与所述出气口44相通。所述出气分配盘46与所述发热体42一体成形,使得所述出气分配盘46也属于发热组件中的一部分,其具有高温,对经过的蒸汽继续加热,防止凝水。所述出气分配盘46上的气道461将蒸汽分割为多份,对应每个出气孔11,保证高温蒸汽能够直接从出气孔11中喷出。
参见图4至图18,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出气分配盘46上成形有多个导热套463,所述熨烫板12上成形有多个导热柱121,所述导热柱121插入到所述导热套463中。所述导热柱121和所述导热套463连接在一起,从而将所述出气分配盘46上的热量传递到所述熨烫板12上,使得熨烫板12具有一定温度,可以实现熨烫。
参见图4至图18,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出气分配盘46与所述熨烫板12之间设置有隔热垫464,所述气道461末端连接有出气喷嘴465,所述出气喷嘴465直接与所述出气孔11相通。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可以实现不滴水功能,蒸汽刷一开始工作时,熨烫板12的温度还没有升上来,温度较低,蒸汽接触到熨烫板12时,会产生冷凝水,使得蒸汽刷在工作初期会滴水。由于蒸汽刷是频繁启动关闭,这种滴水问题一直会存在,严重影响使用。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隔热垫464,在蒸汽刷一开始工作时,蒸汽不会与温度较低的熨烫板12直接接触,因此,不会滴水。蒸汽从所述出气分配盘46的气道461直接通过出气喷嘴465喷出。
参见图4至图16,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发热管43盘绕在所述发热体42中,所述发热管43的中部靠近所述进水口41,所述发热管43的两个接线端431位于所述发热体42的前端并向下延伸至所述摆放边2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发热组件4采用倒装方式,将所述发热管43温度最高的中部设置在所述进水口41处,可以对刚刚进入的水直接进行汽化。所述发热管43的两个接线端431从发热组件4的前端引出,从向下延伸至所述摆放边2中,从而方便接线端的安放和接线。本实用新型将发热管43的接线端设置在功能边1和摆放边2的连接处,并使其延伸至摆放边2中,从而解决功能边1空间不够的问题,由于从摆放边2走线,接线端的连接更为方便。
参见图4至图16,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熨烫板12的部分结构向下延伸至所述摆放边2。所述熨烫板12向下延伸会增大熨烫端面的面积,方便熨烫。另外,所述熨烫板12向下的位置与发热管43的接线端平齐,对所述接线端起到保护作用。
参见图4和图19、图26,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功能边1中设置有隔板13,所述发热组件4吊装在所述隔板13上。本实用新型中的隔板13将所述功能边1的后端封闭,使其形成水箱结构。所述隔板13上成形有连接孔,所述发热组件4和水泵5的集成结构整体推入功能边1中,集成结构中的安装板53上成形有固定孔,所述发热组件4通过安装板53吊装在所述隔板13上。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将发热组件4和水泵5从功能边1的前端推入,推到位后,从功能边1的后端拧入螺钉,从而将集成结构固定。所述隔板13的连接孔处设置有密封结构,从而对其进行密封,防止漏水。
参见图4、图19和图26,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隔板13向所述水箱6中突出形成安装腔,所述水泵5安装在所述安装腔中。所述隔板13整体为“几”字型,安装腔的空间与水泵5正好相配。安装腔的外壁与所述功能边1的内腔之间形成储水空间,进一步的增大水箱容量。所述水箱6上设置有出水口61,所述出水口61连接有出水管62,所述出水管62的进水端位于储水空间中。所述水泵5的进水柱52插入到所述出水口61中,并与所述出水管62相连接。上述结构,可以尽可能将水箱6中的水用掉。所述进水柱52与所述出水口61之间设置有多道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水箱漏水。
参见图4,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功能边1的后端设置有水箱盖63,所述水箱盖63上成形有透气孔64,所述透气孔64处安装有防水透气膜65。所述防水透气膜65能够使空气进入,防止滴水。所述透气孔64处形成一安装凸台66,所述安装凸台66上安装有一封盖67,所述透气孔64成形在所述安装凸台66中,所述防水透气膜65安装在所述安装凸台66中,所述封盖67压靠所述防水透气膜65。上述结构方便防水透气膜65的安装。
参见图25和图26,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功能边1的后端连接有一外挂水箱68。所述外挂水箱68能够增加储水量,所述功能边1的后端成形有螺纹,所述外挂水箱68的开口部也成形有螺纹,开口部旋入所述功能边1的后端,方便连接。所述外挂水箱68上也成形有进气孔和防水透气膜65。
参见图20至图24,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摆放边1中设置有接线柱7,所述接线柱7为立方体,其中至少两个相对侧面上设置有接线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接线柱7为立体式接线柱,每个侧面都可以走线和接线。在有限的空间中,增加接线的数量。
参见图20至图24,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接线结构包括走线槽71和位于所述走线槽71中接线位72。所述走线槽71用于线路的走线,所述接线位72处设置有接线压片和螺钉,用于线路连接。
综上所述,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其特征在于:整体为一封闭多边结构,至少包括功能边、摆放边和手持边,所述功能边为筒状结构,其内至少安装有发热组件,所述功能边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出气孔,所述摆放边上成形有与外部接触的接触结构,所述手持边上成形有握持部,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和安装在所述发热体内的发热管,所述发热体为立方体,所述发热体的后端设置有进水口,前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发热体的顶面成形有第一汽化室,所述发热体的底面成形有第二汽化室,所述第一汽化室和第二汽化室通过气孔连通,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汽化室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汽化室中成形有至少两个汽化通道,每个所述汽化通道的一端均与所述进水口相通,每个所述汽化通道的另外一端均与所述气孔相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汽化通道中设置有挡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汽化通道的底面成形有多个锥形凸起。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汽化室中靠近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分水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汽化室中间靠近所述进水口处成形有感温元件安装凸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汽化室中成形有汽化迷宫,所述汽化迷宫的一端与所述气孔相连,另外一端与所述出气口相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的前端设置有出气分配盘,所述出气分配盘与所述发热体一体成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分配盘上成形有多条气道,所述气道与所述出气分配盘的中心孔相通,所述中心孔与所述出气口相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边的前端安装有一熨烫板,所述出气孔设置在所述熨烫板上。
CN201920745688.4U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 Active CN211142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5688.4U CN211142593U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5688.4U CN211142593U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42593U true CN211142593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58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45688.4U Active CN211142593U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425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11414B1 (ko) 스팀 맙에서 사용하기 위한 스팀 가열 장치 및 방법
WO2021062781A1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0869872U (zh) 具有雾化液防漏功能的电子雾化器
WO2021062779A1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1142593U (zh) 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
CN211142591U (zh) 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
CN212103402U (zh) 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
CN211171316U (zh) 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
CN211922014U (zh) 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
CN211922013U (zh) 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
CN211142594U (zh) 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
CN211922012U (zh) 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
WO2022227215A1 (zh) 一种雾化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1979738A (zh) 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
CN111979739A (zh) 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
CN111979737A (zh) 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
CN111979740A (zh) 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
CN111979736A (zh) 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
CN111979741A (zh) 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
CN111979735A (zh) 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
CN211721879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烟管组件
CN211171317U (zh) 一种新型手持式蒸汽刷
CN207995482U (zh) 一种等离子发生器
CN210979784U (zh) 一种挂烫机的双层发热器
CN219530804U (zh) 蒸汽发生器及手持式蒸汽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