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31533U - 韧带重建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韧带重建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31533U
CN211131533U CN201921830013.6U CN201921830013U CN211131533U CN 211131533 U CN211131533 U CN 211131533U CN 201921830013 U CN201921830013 U CN 201921830013U CN 211131533 U CN211131533 U CN 211131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ament
fixation
reconstruction
fixation device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3001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文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xing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xing Bomaid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xing Bomaid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xing Bomaid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3001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315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31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315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一种韧带重建固定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韧带重建固定装置包括韧带固定结构和韧带;所述韧带固定结构与所述韧带的一端连接;沿垂直于所述韧带的延伸方向,所述韧带固定结构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韧带的尺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韧带重建固定装置,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雨刷效应”和“蹦极效应”,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韧带重建的稳定性能。

Description

韧带重建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韧带重建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交叉韧带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关节损伤,通常是由剧烈的关节扭动造成的,治疗不当会导致关节不稳,引起关节继发性损伤,从而影响关节的性能。手术重建是交叉韧带损伤的重要选择,通常采用重建韧带连接股骨端和胫骨端。
现有技术中,重建韧带穿过股骨后,通过重建韧带的其中一端连接钛板、U型钉实现重建韧带在股骨上的限位固定。但是由于人体膝关节韧带在运动中所承受的力较强,重建韧带不免存在固定后像汽车雨刷一样摆动的“雨刷效应”和固定后拉伸又回弹的“蹦极效应”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韧带重建固定装置,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雨刷效应”和“蹦极效应”,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韧带重建的稳定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韧带重建固定装置,包括韧带固定结构和韧带;
所述韧带固定结构与所述韧带的一端连接;
沿垂直于所述韧带的延伸方向,所述韧带固定结构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韧带的尺寸。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韧带固定结构具有多个孔隙,且所述孔隙内填充有羟基磷灰石或者β-磷酸三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韧带固定结构为韧带结,且具有柔性;
所述韧带结与所述韧带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韧带结的材料采用聚酯、聚乙烯、涤纶、聚四氟乙烯聚乳酸或碳纤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韧带结的材料与所述韧带的材料相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韧带固定结构包括韧带固定件和韧带连接件;
所述韧带固定件具有多个所述孔隙;
所述韧带固定件通过所述韧带连接件连接所述韧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韧带连接件与所述韧带固定件铰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韧带固定件包括固定件本体部和与所述固定件本体部近端固定连接的固定件凸起部;
所述固定件本体部和所述固定件凸起部沿所述韧带固定件的轴向设置;
沿所述韧带固定件的径向,所述固定件凸起部设置固定件通孔,所述韧带连接件穿过所述固定件通孔;
所述韧带连接件呈闭合的环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韧带结或所述韧带固定件呈球状、类球状、锥形或纽扣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韧带的材料采用聚酯、聚乙烯、涤纶、聚四氟乙烯聚乳酸或碳纤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韧带重建固定装置,通过韧带固定结构与韧带的一端连接,且韧带固定结构的最大尺寸大于韧带的尺寸,以能够令韧带从股骨皮质外侧向胫骨侧拉入骨隧道,进而令韧带固定结构卡接在骨隧道的股骨侧段的内部,从而实现韧带的股骨端生物固定,也就是说韧带固定结构位于骨隧道内部,通过股骨外侧段直径大、中部段直径小的骨隧道卡接韧带固定结构实现韧带的股骨端生物固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韧带重建固定装置的稳定性能,减少了“雨刷效应”和“蹦极效应”。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韧带重建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韧带重建固定装置的使用场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韧带重建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未显示韧带);
图4为图3所示的韧带重建固定装置的使用场景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韧带固定结构;110-韧带结;120-韧带固定件;121-固定件本体部;122-固定件凸起部;123-固定件通孔;130-韧带连接件;200-韧带;300-骨隧道;400-股骨;500-胫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图1和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韧带重建固定装置的两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所述的韧带重建固定装置未显示韧带;图2和图4为韧带重建固定装置的使用场景结构示意图,为了更加清楚的显示结构,图中韧带重建固定装置做透视处理。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韧带重建固定装置,应用于韧带修复、重建,尤其应用于交叉韧带损伤中韧带修复、重建。
参见图1-图4所示,所述韧带重建固定装置包括韧带固定结构100和韧带200;
韧带固定结构100与韧带200的一端连接;
沿垂直于韧带200的延伸方向,韧带固定结构100的最大尺寸大于韧带200的尺寸,以使韧带固定结构100能够卡接在骨隧道内。其中,韧带固定结构100的最大尺寸大于韧带200的尺寸,也可以理解为韧带固定结构100的最大尺寸大于韧带200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韧带重建固定装置,通过韧带固定结构100与韧带200的一端连接,且韧带固定结构100的最大尺寸大于韧带200的尺寸,以能够令韧带200从股骨皮质外侧向胫骨侧拉入骨隧道300,进而令韧带固定结构100卡接在骨隧道300的股骨侧段的内部,从而实现韧带200的股骨端生物固定,也就是说韧带固定结构100位于骨隧道300内部,通过股骨外侧段直径大、中部段直径小的骨隧道300卡接韧带固定结构100实现韧带200的股骨端生物固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韧带重建固定装置的稳定性能,减少了“雨刷效应”和“蹦极效应”。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韧带固定结构100具有多个孔隙;孔隙可以为材料本身具有的孔隙,也可以为韧带固定结构100加工的孔隙,可根据韧带固定结构100的材料特点而确定孔隙的类型。
可选地,孔隙内填充有羟基磷灰石或者β-磷酸三钙。通过在韧带固定结构100的孔隙内填充羟基磷灰石或者β-磷酸三钙,以便于韧带固定结构100与骨头的快速融合,缩短韧带固定结构100与骨头的融合时间,以更好的实现生物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羟基磷灰石,英文全称hydroxyapatite,简称HA,是人体骨骼组织的主要无机组成成分。
β-磷酸三钙,英文:β-Tricalcium phosphate,简称β-TCP,又称β-磷酸钙。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韧带固定结构100为韧带结110,且具有柔性;也即,韧带结110具有多个孔隙;沿垂直于韧带200的延伸方向,韧带结110的最大尺寸大于韧带200的尺寸,以能够令韧带200从股骨皮质外侧向胫骨侧拉入骨隧道300,进而令韧带结110卡接在骨隧道300的股骨侧段的内部,从而实现韧带200的股骨端生物固定,也就是说韧带结110位于骨隧道300内部,通过股骨外侧段直径大、中部段直径小的骨隧道300卡接韧带结110实现韧带200的股骨端生物固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韧带重建固定装置的稳定性能,减少了“雨刷效应”和“蹦极效应”。
可选地,韧带结110与韧带200固定连接,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韧带结110与韧带200连接的牢固度,也即提高韧带固定结构100与韧带200连接的牢固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韧带重建固定装置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韧带结110为编织产品,孔隙为编织形成的孔隙。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韧带结110的材料采用聚酯、聚乙烯、涤纶、聚四氟乙烯聚乳酸或碳纤维,或者其他材料。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韧带200的材料采用聚酯、聚乙烯、涤纶、聚四氟乙烯聚乳酸或碳纤维,或者其他材料。
可选地,韧带结110的材料与韧带200的材料相同,以便于韧带重建固定装置的生产加工,以使韧带结110与韧带200更好的固定连接。
可选地,韧带结110与韧带200一体加工。
可选地,韧带结110呈球状、类球状、锥形或纽扣形,或者其他形状;可选地,韧带结110呈球状。
可选地,本实施所述韧带200可以为人工韧带,也可以为异体肌腱、自体肌腱等。
参见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韧带固定结构100包括韧带固定件120和韧带连接件130;
韧带固定件120具有多个孔隙;可选地,韧带固定件120的孔隙为加工而形成的。
韧带固定件120通过韧带连接件130连接韧带200。也可以理解为,沿垂直于韧带200的延伸方向,韧带固定件120的最大尺寸大于韧带200的尺寸,以能够令韧带200从股骨皮质外侧向胫骨侧拉入骨隧道300,并使韧带固定件120卡接在骨隧道300的股骨外侧段内部,从而实现韧带200的股骨端生物固定,也就是说韧带固定件120位于骨隧道300内部,通过股骨外侧直径大、中部直径小的骨隧道300卡接韧带固定件120实现韧带200的股骨端生物固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韧带重建固定装置的稳定性能,减少了“雨刷效应”和“蹦极效应”。
可选地,韧带固定件120具有刚性。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韧带连接件130与韧带固定件120铰接。也即,韧带连接件130的一端铰接韧带固定件120,另一端固定连接韧带200。通过韧带连接件130与韧带固定件120铰接,以便于自适应调整韧带200与韧带固定件120传力的角度,进而使韧带重建固定装置处于较佳的使用状态。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韧带连接件130呈闭合的环形,以便于韧带连接件130连接韧带固定件120和韧带200。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韧带连接件130的材料采用聚酯、聚乙烯、涤纶、聚四氟乙烯聚乳酸或碳纤维,或者其他材料。
可选地,韧带连接件130的材料与韧带200的材料相同,以便于韧带重建固定装置的生产加工。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韧带固定件120包括固定件本体部121和与固定件本体部121近端固定连接的固定件凸起部122;
固定件本体部121和固定件凸起部122沿韧带固定件120的轴向设置;
沿韧带固定件120的径向,固定件凸起部122设置固定件通孔123,韧带连接件130穿过固定件通孔123,以使韧带连接件130与固定件凸起部122连接。
本实施例中,固定件本体部121的近端为在手术中接近人体的一端。
可选地,固定件凸起部122呈圆柱形。
可选地,固定件凸起部122与固定件本体部121光滑过渡。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韧带固定件120呈球状、类球状、锥形或纽扣形,或者其他形状;可选地,韧带固定件120呈纽扣形。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适用于上述韧带重建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参见图2和图4所示,该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股骨400和胫骨500的预设位置打通一条骨隧道300;其中,骨隧道300在股骨外侧的直径和骨隧道300在胫骨外侧的直径,均大于骨隧道300中部的直径,也即骨隧道300的两个端头的直径大于中部的直径;通过骨隧道300在股骨外侧的直径和骨隧道300在胫骨外侧的直径均大于骨隧道300中部的直径,以便于骨隧道300卡接韧带固定结构100,以便于韧带固定结构100设置在骨隧道300的内部;也即韧带结110或者韧带固定件120卡接在骨隧道300内部。
本实施例中,股骨400和胫骨500可以为股骨假体、股骨模型、胫骨假体、胫骨模型,但不排除特殊情况下的人体股骨和人体胫骨。
将韧带重建固定装置的韧带200,从股骨皮质外侧向胫骨侧拉入骨隧道300,直至韧带固定结构100与骨隧道300的股骨外侧段配合,也即韧带固定结构100位于骨隧道300内部,以实现韧带200的股骨端生物固定;
牵拉韧带200的胫骨侧一端至一定张力后,将韧带200的胫骨端固定在胫骨500上。
现有技术中,韧带在股骨外侧通过带袢钛板固定,而带袢钛板通常位于股骨外表面,关节容易存在“雨刷效应”和“蹦极效应”等问题;而适用于韧带重建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通过从股骨皮质外侧向胫骨侧拉入骨隧道300,直至韧带固定结构100与骨隧道300的股骨外侧段配合,也即韧带固定结构100卡接在骨隧道300内部,以实现韧带200的股骨端生物固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韧带重建固定装置的稳定性能,减少了“雨刷效应”和“蹦极效应”。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韧带200的胫骨端通过韧带固定结构100实现固定;也可以通过界面螺钉、缝线桥或U型钉等传统方式实现固定。在具体操作时,可以根据韧带的材质、性能以及手术的位置等因素选择韧带200在胫骨端的固定方式。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骨隧道300为阶梯式骨隧道或锥形骨隧道,以便于骨隧道300卡接韧带固定结构100,以便于韧带固定结构100设置在骨隧道300的内部。
其他可以实现本实施例的骨隧道也适用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韧带重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韧带固定结构和韧带;
所述韧带固定结构与所述韧带的一端连接;
沿垂直于所述韧带的延伸方向,所述韧带固定结构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韧带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韧带重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韧带固定结构具有多个孔隙,且所述孔隙内填充有羟基磷灰石或者β-磷酸三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韧带重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韧带固定结构为韧带结,且具有柔性;
所述韧带结与所述韧带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韧带重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韧带结的材料采用聚酯、聚乙烯、涤纶、聚四氟乙烯聚乳酸或碳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韧带重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韧带结的材料与所述韧带的材料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韧带重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韧带固定结构包括韧带固定件和韧带连接件;
所述韧带固定件具有多个所述孔隙;
所述韧带固定件通过所述韧带连接件连接所述韧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韧带重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韧带连接件与所述韧带固定件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韧带重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韧带固定件包括固定件本体部和与所述固定件本体部近端固定连接的固定件凸起部;
所述固定件本体部和所述固定件凸起部沿所述韧带固定件的轴向设置;
沿所述韧带固定件的径向,所述固定件凸起部设置固定件通孔,所述韧带连接件穿过所述固定件通孔;
所述韧带连接件呈闭合的环形。
9.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韧带重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韧带结或所述韧带固定件呈球状、类球状、锥形或纽扣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韧带重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韧带的材料采用聚酯、聚乙烯、涤纶、聚四氟乙烯聚乳酸或碳纤维。
CN201921830013.6U 2019-10-28 2019-10-28 韧带重建固定装置 Active CN2111315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0013.6U CN211131533U (zh) 2019-10-28 2019-10-28 韧带重建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0013.6U CN211131533U (zh) 2019-10-28 2019-10-28 韧带重建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31533U true CN211131533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68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30013.6U Active CN211131533U (zh) 2019-10-28 2019-10-28 韧带重建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315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0558A (zh) * 2019-10-28 2020-01-14 北京天星博迈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韧带重建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0558A (zh) * 2019-10-28 2020-01-14 北京天星博迈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韧带重建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3415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upling soft tissue to a bone
US980170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upling soft tissue to a bone
US884064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upling soft tissue to a bone
US8672968B2 (en) Method for implanting soft tissue
US20070123988A1 (en) Tapered anchor for tendon graft
US11918454B2 (en) Tissue fixation device
US20220000623A1 (en) Mechanical fuse for surgical implants and related methods
CN211131533U (zh) 韧带重建固定装置
JP2017202325A (ja) 組織固定装置の送達のための装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190117376A1 (en) An implant system for repair or replacement of tension carrying connective tissue
CN110680558A (zh) 韧带重建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20100286775A1 (en) Ligament and Tendon Prosthesis
CN216495862U (zh) 带袢钛板的缝合线以及带袢钛板的袢环
US20160051245A1 (en) Segmented Suture Anchor
AU2021214394B2 (en) Knotless soft tissue implant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WO2019035944A1 (en) SUTURE LOCK WASHER FOR USE WITH BONE ANCHOR,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THE INCH
CN114099066A (zh) 带袢钛板的缝合线、带袢钛板的袢环及缝合线的绕线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018, 1st floor, building 1, 25 Jinghai 2nd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ianxing Med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A018, 1st floor, building 1, 25 Jinghai 2nd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IANXING BOMAIDI MEDICAL EQUI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