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29748U - 一种可视型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视型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29748U
CN211129748U CN201921229502.6U CN201921229502U CN211129748U CN 211129748 U CN211129748 U CN 211129748U CN 201921229502 U CN201921229502 U CN 201921229502U CN 211129748 U CN211129748 U CN 211129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igarette
electronic cigarette
visual
smok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2950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吉俊
王嘉俊
张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2950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29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29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297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视型电子烟,包括供烟气流通的烟气通道、光源灯以及导光体,导光体与烟气通道的端口相对设置,用于传递来自光源灯的光并将光引导照射入所述烟气通道内部,透过电子烟外部至少一部分烟气通道内部的光线可视。用户可以观察到烟气通道内部发光的烟气,使用体验佳。

Description

一种可视型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视型电子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人们都意识到传统卷烟对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因此,产生了称为“电子烟”的产品。电子烟主要对气溶胶形成基质进行电加热,在加热的同时不会使气溶胶基质发生燃烧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摄入。其中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为液态烟油,也可以为固态基质。为了方便了解电子烟的使用状态,现有的电子烟往往会在电子元件附近设置LED灯,在用户抽吸时,灯光发亮提示用户电子烟正在工作。
目前的电子烟的灯光指示仅仅是在烟杆侧面或底面开孔透出点状光,显示比较单一。且在侧面和底面开孔,容易导致灰尘和水分从开孔处进入,影响电子烟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视型电子烟,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可视型电子烟,包括供烟气流通的烟气通道、光源灯以及导光体,导光体与烟气通道的端口相对设置,用于传递来自光源灯的光并将光引导照射入所述烟气通道内部,透过电子烟外部至少一部分烟气通道内部的光线可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以观察到烟气通道内部发光的烟气,使用体验佳。
当烟气通道中有气溶胶时,气溶胶反射和散射的光线可见。
可选地,烟气通道为位于电子烟内部的管道,至少一部分管道的管壁以及至少一部分包围管道的电子烟外壳为透光材料。
可选地,烟气通道的侧壁和/或电子烟外壳的透光部分为经过染色处理的材料,使得当烟气通道内没有来自光源灯的光线时,透过电子烟外部烟气通道内部不可见,当烟气通道内存在来自光源灯的光线时,透过电子烟外部所述烟气通道内部可见。
可选地,烟气通道的侧壁和/或电子烟外壳的透光部分为经过色母染色的透光材料。
可选地,烟气通道的侧壁和电子烟外壳的透光部分为透明或半透明材料。
可选地,烟气通道的侧壁和电子烟外壳的透光部分以及所述导光体任意选自如下材质: PC、ABS、PMMA、PP、PCTG、PETG、PET、玻璃、硅胶。
可选地,电子烟包括由电子元件及电源集合的电源组件和烟弹,烟气通道位于烟弹内部,光源灯位于所述电源组件内部。
可选地,导光体位于烟弹内部,光源灯与所述导光体之间设有透光孔,透光孔的开口处面向导光体。
可选地,透光孔的开口截面面积占导光体与该开口相对的面的截面积的50%-250%。
可选地,透光孔的开口面覆盖有透光部件。
可选地,透光部件为透光膜。
可选地,电源组件和烟弹沿所述电子烟轴向分布设置。
可选地,在光源灯和所述烟气通道之间,电子烟外壳至少一圈为不透光材料。
可选地,烟气通道的侧壁和电子烟外壳的透光部分为全透明光滑材料。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可视型电子烟还包括发热体,发热体位于所述烟气通道的所述端口和所述导光体之间,导光体与所述发热体的间距不小于1mm。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导光体为导光柱,电子烟还包括用于固定导光柱的导光柱支架。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光源灯为咪头灯,电子烟还包括气动式咪头。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可视型电子烟结构示意图一;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可视型电子烟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视型电子烟,包括供烟气流通的烟气通道 11、光源灯21以及导光体22,导光体22与烟气通道11的端口相对设置,用于传递来自光源灯21的光并将光引导照射入烟气通道11内部,即光源灯21的光进入导光体22,导光体22发出的光能够朝向烟气通道11的端口并进入烟气通道11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的可视型电子烟的烟气通道端口不受限定,可以是上端口或下端口,也可以是其它开设的端口。本实施例如是烟气流通进入的入口端,即图1中的下端口。透过电子烟外部至少一部分烟气通道内部的光线可视,即用户在使用本申请的电子烟时,当烟气通道内部存在光线时,用户可以手持电子烟观察到烟气通道,并能看到烟气通道内部。例如烟气通道内部流通的供用户抽吸的烟气。图2为烟气通道11内部存在气溶胶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由于导光体 22将光线引导至烟气通道11的内部,在用户抽吸电子烟时,烟气通道11内部存在一定浓度的气溶胶(即烟气),此时在来自光源灯21的光线的照射下,产生“丁达尔现象”。由于烟气通道在存在光线的情况下内部可视,则烟气通道11内的气溶胶进行反射和散射的光线可视,用户就能看到烟气通道内部的烟气发光发亮,给人一种酷炫的效果。同时看到发光的烟气也能提示用户电子烟正在正常工作使用,便于了解电子烟使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所谓至少一部分烟气通道11内部的光线可视,是指用户可以透过电子烟外部看到整个烟气通道11,也可以只看到烟气通道11的一部分,只要能够看到,用户抽吸时都能在光线存在的情况下看到发光的气溶胶。以烟气通道位于电子烟内部为例,参考图1,电子烟具有外壳,烟气通道11位于电子烟外壳内部。若是整个烟气通道11都能够被观察到,那么可将整个烟气通道11以及包围烟气通道11的电子烟外壳部分设置为透光材料,例如是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这里包围烟气通道11的电子烟外壳部分指的是能够完全看到整个烟气通道11时,需要设置成透光的电子烟外壳的区域。也可以理解成将烟气通道实现全包裹的电子烟外壳的部分。或者,要想看到整个烟气通道,也可以将整个电子烟外壳设置为透光材料。若是烟气通道11被看到一部分,则可以一部分的烟气通道以及一部分包围烟气通道的电子烟外壳的部分为透光材料。还可以是全部烟气通道为透光材料,包围烟气通道的电子烟外壳有一部分是透光材料。具体地,参考图1,烟气通道11为位于电子烟内部的管道,可以是至少一部分管道的管壁以及至少一部分包围管道的电子烟外壳为透光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通道11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位于电子烟外壳内部,其位于径向(即图1中的x方向)方向的中间区域。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位于电子烟内部的一侧。烟气通道11可以是由管道组成,也可以是电子烟外壳的一部分作为烟气通道管壁的一部分。另外,图1中电子烟内部的两侧为储存腔12,用于储存烟液或固态烟草等气溶胶形成基质,中间区域为烟气通道11。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是中间区域为储存腔12,两侧为烟气通道。本实用新型关于烟气通道的位置和结构不作特别限制。
进一步地,关于电子烟外壳以及烟气通道的材质,为了能够实现烟气通道内部可视,可将需要可视的部分,即需要透光的部分设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也可以将整个烟气通道和电子烟外壳设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半透明材料是相对于全透明材料而言,例如会是全透明材料经过染色、喷砂、磨砂、皮纹处理或拉丝纹等处理后形成的材料。当选择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时,即使光源灯21没有发光,在自然光状态下用户也能手拿电子烟看到烟气通道11的内部状态和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烟可以是无论烟气通道是否有来自光源灯的光线进入,用户透过电子烟外部都可以看见烟气通道内部的状态和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对烟气通道11 的侧壁和/或电子烟外壳的透光部分进行染色处理,使得当烟气通道11内没有来自光源灯 21的光线时,透过电子烟外部,烟气通道11内部不可见,当烟气通道11内存在来自光源灯21的光线时,透过电子烟外部,烟气通道11内部可见。可以对烟气通道11或电子烟外壳的透光部分选择其一或者都进行处理,即烟气通道的侧壁和/或电子烟外壳的透光部分为经过染色处理的材料。染色的工艺可采用常用的色母处理,或者喷涂、镀膜等方式,可根据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工艺进行选择,只要能够实现上述效果即可。这就如同电视遥控器头部的灯,在未使用时看不到灯内部情况,在用户按下遥控器按钮后,灯亮,反而能够清晰地看到灯内部的光亮。本实施例的效果使得用户在未抽吸电子烟下,电子烟内部呈现不可视或内部可视度不高的状态,在使用时,通过光源灯21进入烟气通道,让烟气通道11变成可透视状态,进一步增加了电子烟在未使用和使用时状态的差异性。同样在本实施例下,参考图2,在光源灯21发光且烟气通道11内部通有烟气时,用户便能清晰地看到烟气通道11内部发光的烟气。在又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烟气通道11的侧壁设置为普通的透明材料,将电子烟外壳设置为经过色母染色的透光材料。
进一步地,关于上述烟气通道侧壁和电子烟外壳的透光部分,可以任意选择如下材质: PC(聚碳酸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P(聚丙烯)、PCT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玻璃或硅胶。另外,导光体22 也可以选择上述任意一种材质。对于烟气通道侧壁和电子烟外壳来说,可选择高透光或者暗色高透光率材料,颜色上还可以为茶色,深灰黑透明色等。
继续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可视型电子烟主要包括电源组件2和烟弹1。电源组件主要是关于电子烟中电子元件的集合,例如电池、电路板、光源灯、咪头、PIN针、公母头等部件。烟弹主要是气雾产生和流通的部分,例如雾化组件(包括加热部件、导液部件等)、烟气通道、储存腔12等部件。本实施例中烟气通道11位于烟弹1内部,光源灯21 位于电源组件2内部。本实施例采用了原有电子烟的基本构件,相当于在原有电子烟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能够保证不增加原有电子烟的体积的同时实现烟气通道11内部的可视化,可观察到发光烟气,改善了用户体验。当电子烟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为烟液时,为保证烟弹中的烟液不会从烟弹底部泄漏,可将烟弹1底部设置可防止烟液泄漏的烟弹端盖。位于电源组件2中光源灯会透过烟弹端盖到达烟气通道11内部。另外,还可以将烟弹1 设置为底部和烟弹侧壁一体式的方式。
关于导光体22,其主要作用是将光源灯21中的光线引导至烟气通道11内部,对其形状、结构不作特别限制。例如上述提到的烟弹端盖,设置为透明材料,可透光,且烟弹端盖与烟气通道11相对,因而这里的烟弹端盖可以作为导光体。本实施例中,导光体22为导光柱结构。导光体22位于烟弹内部,光线透光烟弹端盖后再由导光体22传递。为了让光线能够从电源组件部分到达烟弹部分,可在光源灯21与导光体22之间设置透光孔23,透光孔23的开口面向导光体22。电子烟外壳包括烟弹外壳13和烟杆外壳24,烟弹1位于烟弹外壳13内部,电源组件2位于烟杆外壳24内部。烟杆外壳24上端也有烟杆端盖,本实施例在烟杆端盖上开设有透光孔23,可实现烟杆外壳24内部的光线传递至烟弹外壳 13内,再经由烟弹1内部的导光体22传递至烟气通道11内部。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中,包围烟气通道11的电子烟外壳即为包围烟气通道11的烟弹外壳13,为了让烟气通道11内部可视,可将烟弹外壳13设为透光材料。
继续参考图1或图2,关于上述透光孔23,其开口的截面面积占导光体22与该开口相对的面的截面积的50-250%。即透光孔23的上表面的面积,相当于导光体22下端面面积的50-250%。若透光孔23开口的截面面积低于导光体22下端面面积的50%,则光线的透光性不好,光线传递效率明显下降,若高于250%,即透光孔过大,会使得散射严重,光照强度受影响。
进一步地,上述透光孔的开口面覆盖有透光部件,例如是透光膜,这样保证在透光的情况下,防止冷凝水或水蒸气进入烟杆外壳24内部,影响电源组件中的电子元件的性能,影响使用寿命。
电子烟中烟弹1和电源组件2可以是横向设置,例如是左右布置。也可以是沿电子烟轴向(即图1中的y方向)分布设置。采用轴向分布设置能够更多地利用通用件,制作成本更低。如图1所示,烟弹1位于电子烟的上部,电源组件2位于电子烟的下部,烟气通道11沿电子烟轴向延伸并连通至电子烟的嘴端14。光源灯21可以位于烟杆外壳24径向的中间区域,也可以位于一侧。烟气通道11可以位于烟弹外壳13径向的中间区域,也可以位于烟弹外壳13径向的一侧。可在烟气通道11下端口的正下方设置光源灯21,并在烟气通道11下端口与光源灯21之间设置导光体22,实现光线最短距离传播。
进一步地,烟弹1和电源组件2沿电子烟轴向分布设置,烟弹外壳13和烟杆外壳24轴向相接,在光源灯21和烟气通道11之间的电子烟外壳,该部分电子烟外壳根据电子烟结构不同可能是属于烟弹外壳或烟杆外壳,也可能是烟弹外壳和烟杆外壳相接重合的部分。将该部分的电子烟外壳设置成至少一圈为不透光材料,这样在光源灯21朝向烟气通道11传播的路径中,即使有光线照向了电子烟外壳,由于有一圈不透光材料的阻挡,光线不会使得烟弹外壳包围烟气通道11的部分发光。这是因为,如果让烟弹外壳13包围烟气通道 11的部分发光发亮,那么烟弹外壳13的发光会阻碍烟气通道内部光线及烟气的可视性,导致即使烟气通道11内部有发光的烟气,用户也可能只会看到烟弹外壳13发光而无法看到烟气发光。不透光材料可以选择不透明的PC,PP,PET,PCTG,PETG等材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烟气通道的侧壁和/或电子烟外壳的透光部分设置为全透明光滑的材料。所谓全透明光滑的材料是指例如未经过喷砂、磨砂、皮纹处理或拉丝纹处理,且内部没有多个反射面的材料,光线在这种材料内部不会发生散射,一般会沿同一方向传播。这样即使烟杆外壳24内部的光源灯21有光线直接进入了电子烟外壳的透光部分或烟气通道的侧壁,电子烟外壳的透光部分或烟气通道的侧壁也不会看起来发光发亮,不会影响烟气通道内部发光烟气的可视性。
如图2所示,可选地,在上述各项实施例中,发热体15位于烟气通道11的端口和和导光体22之间,例如发热体15位于烟弹1内部的烟气通道11的下端口,发热体15具有中空通道,中空的通道与烟气通道11连通。本实施例中,导光体22也与发热体15的下端口相对设置,由导光体22发出的光线经由发热体15的中空通道到达烟气通道11的内部。发热体15对储液腔12中的气雾产生基质进行加热产生气溶胶,在用户抽吸下,气溶胶从发热体15流向烟气通道11并到达嘴端14。由于发热体15温度较高,可将导光体22与发热体15之间设置一定的距离,防止导光体22温度超出自身能够保持稳定状态的温度。可选地,导光体22与发热体15的间距不小于1mm。实际间距还可参考导光体22材质、导光体22耐热性能、发热体15发热温度等因素合理调整。其中当导光体22选择玻璃材质时,耐高温性能较强。
在上述各项实施例中,导光体22为导光柱,在电子烟内部还设有用于固定导光柱的导光柱支架25。导光柱支架25可用来支撑导光柱,采用不透光的材料。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光源灯21为咪头灯,电子烟还包括用于触发咪头灯的气动式咪头。在用户的抽吸作用下,发热体15工作加热形成气溶胶进入烟气通道11内部,同时咪头灯受到触发发光,光线进入烟气通道11,经过内部的烟气传播产生“丁达尔现象”,使得用户不需再进行其它手动操作,在抽吸的同时就能看到发光的烟气,体验效果好。另外,光源灯21还可采用通过按钮触发发光,例如可通过按钮触发加热,同时触发光源灯发光。采用按钮触发的方式一般也能够实现对发热件的功率调节。另外,除了通过咪头触发光源灯以外,还可使用其它类型的传感器触发,例如气流流量触发。光源灯21种类可采用LED 灯,光源灯2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从电子烟内部电路结构设计的角度,可将光源灯21设计在PCB板上,或者设置单独的发光部件板、支架等辅助安装结构。
上述各实施例的电子烟,可在原有电子烟的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无需在外壳上打孔,且发光位置的改变不会明显增加电子烟的尺寸,使用时给用户带来奇妙的光雾效果。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可视型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烟气流通的烟气通道、光源灯以及导光体,所述导光体与所述烟气通道的端口相对设置,用于传递来自光源灯的光并将光引导照射入所述烟气通道内部,透过所述电子烟外部至少一部分所述烟气通道内部的光线可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型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当烟气通道中有气溶胶时,气溶胶反射和散射的光线可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型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通道为位于所述电子烟内部的管道,至少一部分所述管道的管壁以及至少一部分包围所述管道的电子烟外壳为透光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型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通道的侧壁和/或所述电子烟外壳的透光部分为经过染色处理的材料,使得当所述烟气通道内没有来自所述光源灯的光线时,透过所述电子烟外部所述烟气通道内部不可见,当所述烟气通道内存在来自光源灯的光线时,透过所述电子烟外部所述烟气通道内部可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型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通道的侧壁和所述电子烟外壳的透光部分为透明或半透明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型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通道的侧壁和所述电子烟外壳的透光部分以及所述导光体任意选自如下材质:PC、ABS、PMMA、PP、PCTG、PETG、PET、玻璃、硅胶。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视型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包括由电子元件及电源集合的电源组件和烟弹,所述烟气通道位于所述烟弹内部,所述光源灯位于所述电源组件内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视型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体位于所述烟弹内部,所述光源灯与所述导光体之间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的开口处面向所述导光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视型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的开口截面面积占导光体与该开口相对的面的截面积的50%-250%。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视型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的开口面覆盖有透光部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视型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件为透光膜。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视型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烟弹沿所述电子烟轴向分布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视型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源灯和所述烟气通道之间,所述电子烟外壳至少一圈为不透光材料。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视型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通道的侧壁和所述电子烟外壳的透光部分为全透明光滑材料。
15.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视型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型电子烟还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烟气通道的所述端口和所述导光体之间,所述导光体与所述发热体的间距不小于1mm。
16.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视型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体为导光柱,所述电子烟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导光柱的导光柱支架。
1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视型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灯为咪头灯,所述电子烟还包括气动式咪头。
CN201921229502.6U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可视型电子烟 Active CN211129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9502.6U CN211129748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可视型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9502.6U CN211129748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可视型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29748U true CN211129748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58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29502.6U Active CN211129748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可视型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297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70516U (zh) 一种电子烟
CN106455699B (zh) 电子烟
CN204070518U (zh) 一种电子烟
CN109862931B (zh) 具有照明顶端的电子香烟
US9949510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WO2015131428A1 (zh) 一种电子烟
JP2021503184A (ja) 発光素子及びそれを含む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
TWI739410B (zh) 具有點亮式狀態指示器之氣溶膠產生裝置及其操作方法及其製造方法
CN211129748U (zh) 一种可视型电子烟
CN112315026A (zh) 一种可视型电子烟
CN210672071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0726691U (zh) 一种凸显型电子烟
EP3745890B1 (en) Lighting unit for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s
CN210726679U (zh) 一种透光型电子烟
JP2010204169A (ja) 電気機器
CN215381455U (zh) 一种油芯分离的一次性烟弹及其电子烟
CN211323058U (zh) 具有投射功能的供电装置和电子烟
CN112315024A (zh) 一种透光型电子烟
CN209202163U (zh) 一种具有灯光显示的低温烟具
CN217429287U (zh) 电子烟
CN112315025A (zh) 一种凸显型电子烟
CN219741848U (zh) 一种导光结构和烟杆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1296892A (zh) 具有灯光显示的低温烟具
WO2023112184A1 (ja) 香味吸引器
CN212590249U (zh) 一种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6

Address after: 200082 No. 717, Changyang Road, Shanghai, Yangp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740, Building 20, 733 Changyang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82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