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29512U - 一种蜱虫捕捉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蜱虫捕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29512U
CN211129512U CN201921896926.8U CN201921896926U CN211129512U CN 211129512 U CN211129512 U CN 211129512U CN 201921896926 U CN201921896926 U CN 201921896926U CN 211129512 U CN211129512 U CN 2111295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tick
lifting rod
cylinde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969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东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lities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lit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lities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lities
Priority to CN2019218969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295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295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295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蜱虫捕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蜱虫捕捉器,解决了现有负压抓取动物毛皮上的蜱虫难度较大的缺点,包括套筒及设置于套筒一端的握柄,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捕捉筒,所述捕捉筒的上下内壁均卡接有触片,套筒的内部还套设有提拉杆,所述提拉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两个补虫夹板,套筒的一侧还安装有蓄电池,使用时,单手握住套筒,另一只手拨开动物毛皮,并按压压板,使提拉杆末端的补虫夹板向外张开,此时夹住动物毛发并松开压板,使补虫夹板带着动物毛皮收入捕捉筒的内部,导电网通电让蜱虫散失行动能力,将套筒向外拉出脱离毛发,而蜱虫则留在捕捉筒的内部,实现捕捉。

Description

一种蜱虫捕捉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蜱虫捕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蜱虫捕捉器。
背景技术
蜱,也叫壁虱,鳖吃,俗称狗鳖、草别子、牛虱、草蜱虫、狗豆子、牛鳖子,其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和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皮毛间。未吸血时,如干瘪绿豆般大小,或细极如米粒,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虫体长2~10mm;吸饱血液后,如饱满黄豆大小,或可达指甲盖大小,虫体椭圆形,胀大如赤豆或蓖麻籽状,长达30mm。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本身无危害,但其身上携带的病菌容易引起疾病,是一些动物传染病的媒介或贮存宿主,其中大多数病菌是重要的疫源性疾病和人畜共患病病原体。
中国新型CN201820761850.7公开的一种蜱虫捕捉器,蜱虫靠腿部倒钩抓付在动物皮毛上,特别是毛发间还存在缝隙,其通过负压吸附蜱虫的难度较大,实际使用时抓取蜱虫困难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负压抓取动物毛皮上的蜱虫难度较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蜱虫捕捉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蜱虫捕捉器,包括套筒及设置于套筒一端的握柄,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捕捉筒,所述捕捉筒的上下内壁均卡接有触片,套筒的内部还套设有提拉杆,所述提拉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两个补虫夹板,套筒的一侧还安装有蓄电池;
所述补虫夹板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导电网,容纳槽的一端内部设置有内导电触点,补虫夹板靠近内导电触点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外导电触点,套筒靠近握柄的一端两侧还通过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板。
优选的,两所述补虫夹板的内侧卡接有第二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提拉杆位于捕捉筒一端外侧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靠近捕捉筒的一端外侧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捕捉筒的一端内侧通过转轴连接有导轮,所述导轮的表面与补虫夹板的外侧接触。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捕捉筒的内壁上下设置的触片导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电网呈网状分布设置与容纳槽的内部,且导电网的两端分别与内导电触点和外导电触点导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滑槽,两所述连板的内侧焊接有与滑槽对应的滑杆。
优选的,两所述连板的一端与限位板的两侧转轴连接,两所述连板的另一端焊接有一块压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提拉杆的一端外侧通过限位板套设第一复位弹簧,在补虫夹板的内侧卡接第二复位弹簧,使得按压压板会通过连板通过滑杆转动,使提拉杆将补虫夹板向套筒的一端推出,使其打开,而当松开压板后,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提拉杆将补虫夹板向捕捉筒的内部收回,实现补虫功能。
2、利用导轮与补虫夹板外侧接触,使得拉动提拉杆使补虫夹板开合更加顺滑。
3、在补虫夹板内的容纳槽内安装导电网,并分别与其内侧的内导电触点和外侧的外导电触点导线连接,使得补虫夹板收入捕捉筒内时,外导电触点与触片接触,而两内导电触点接触,使导电网接通电源。
4、使用时,单手握住套筒,另一只手拨开动物毛皮,并按压压板,使提拉杆末端的补虫夹板向外张开,此时夹住动物毛发并松开压板,使补虫夹板带着动物毛皮收入捕捉筒的内部,导电网通电让蜱虫散失行动能力,将套筒向外拉出脱离毛发,而蜱虫则留在捕捉筒的内部,实现捕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蜱虫捕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蜱虫捕捉器的竖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筒、2蓄电池、3导轮、4捕捉筒、5提拉杆、6限位板、7第一复位弹簧、8补虫夹板、9外导电触点、10触片、11容纳槽、12导电网、13内导电触点、14第二复位弹簧、15握柄、16连板、17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蜱虫捕捉器,包括套筒1及设置于套筒1一端的握柄15,套筒1的内部设置有捕捉筒4,捕捉筒4的上下内壁均卡接有触片10,套筒1的内部还套设有提拉杆5,提拉杆5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两个补虫夹板8,套筒1的一侧还安装有蓄电池2;
补虫夹板8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11,容纳槽11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导电网12,容纳槽11的一端内部设置有内导电触点13,补虫夹板8靠近内导电触点13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外导电触点9,套筒1靠近握柄15的一端两侧还通过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板16。
两补虫夹板8的内侧卡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4,提拉杆5位于捕捉筒4一端外侧焊接有限位板6,限位板6靠近捕捉筒4的一端外侧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7,套筒1的一端内侧通过转轴连接有导轮3,导轮3的表面与补虫夹板8的外侧接触,蓄电池2分别与捕捉筒4的内壁上下设置的触片10导线连接,导电网12呈网状分布设置与容纳槽11的内部,且导电网12的两端分别与内导电触点13和外导电触点9导线连接,套筒1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滑槽,两连板16的内侧焊接有与滑槽对应的滑杆,两连板16的一端与限位板6的两侧转轴连接,两连板16的另一端焊接有一块压板17。
本实施例中,在套筒1的内部设置捕捉筒4,并在捕捉筒4的内部设置提拉杆5,提拉杆5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补虫夹板8,在提拉杆5的一端外侧通过限位板6套设第一复位弹簧7,在补虫夹板8的内侧卡接第二复位弹簧14,使得按压压板17会通过连板16通过滑杆转动,使提拉杆5将补虫夹板8向套筒1的一端推出,使其打开,而当松开压板17后,在第一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提拉杆5将补虫夹板8向捕捉筒4的内部收回,实现补虫功能。
其中,套筒1的一端内壁通过转轴连接有导轮3,利用导轮3与补虫夹板8外侧接触,使得拉动提拉杆5使补虫夹板8开合更加顺滑。
在套筒1的外侧安装蓄电池2,使蓄电池2与捕捉筒4上下的触片10导线连接,在补虫夹板8内的容纳槽11内安装导电网12,并分别与其内侧的内导电触点13和外侧的外导电触点9导线连接,使得补虫夹板8收入捕捉筒4内时,外导电触点9与触片10接触,而两内导电触点13接触,使导电网12接通电源。
使用时,单手握住套筒1,另一只手拨开动物毛皮,并按压压板17,使提拉杆5末端的补虫夹板8向外张开,此时夹住动物毛发并松开压板17,使补虫夹板8带着动物毛皮收入捕捉筒4的内部,导电网12通电让蜱虫散失行动能力,将套筒1向外拉出脱离毛发,而蜱虫则留在捕捉筒4的内部,实现捕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蜱虫捕捉器,包括套筒(1)及设置于套筒(1)一端的握柄(15),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的内部设置有捕捉筒(4),所述捕捉筒(4)的上下内壁均卡接有触片(10),套筒(1)的内部还套设有提拉杆(5),所述提拉杆(5)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两个补虫夹板(8),套筒(1)的一侧还安装有蓄电池(2);
所述补虫夹板(8)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11),所述容纳槽(11)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导电网(12),容纳槽(11)的一端内部设置有内导电触点(13),补虫夹板(8)靠近内导电触点(13)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外导电触点(9),套筒(1)靠近握柄(15)的一端两侧还通过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蜱虫捕捉器,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补虫夹板(8)的内侧卡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蜱虫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杆(5)位于捕捉筒(4)一端外侧焊接有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靠近捕捉筒(4)的一端外侧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蜱虫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的一端内侧通过转轴连接有导轮(3),所述导轮(3)的表面与补虫夹板(8)的外侧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蜱虫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2)分别与捕捉筒(4)的内壁上下设置的触片(10)导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蜱虫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网(12)呈网状分布设置与容纳槽(11)的内部,且导电网(12)的两端分别与内导电触点(13)和外导电触点(9)导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蜱虫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滑槽,两所述连板(16)的内侧焊接有与滑槽对应的滑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蜱虫捕捉器,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连板(16)的一端与限位板(6)的两侧转轴连接,两所述连板(16)的另一端焊接有一块压板(17)。
CN201921896926.8U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蜱虫捕捉器 Active CN2111295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6926.8U CN211129512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蜱虫捕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6926.8U CN211129512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蜱虫捕捉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29512U true CN211129512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71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96926.8U Active CN211129512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蜱虫捕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295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16965A (zh) 一种果树生态防虫装置
CN110506721A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害虫诱捕装置
CN211129512U (zh) 一种蜱虫捕捉器
CN205902686U (zh) 一种双重吸引虫子的高效率杀虫灯
CN210202826U (zh) 一种畜牧养殖用山羊粪便清理机
CN206576042U (zh) 一种快速抓猪器
CN210962423U (zh) 一种便于对猪采血的实验室内饲养装置
CN108935217B (zh) 一种散养的禽类鸭鹅快速擒拿装置
CN109497032B (zh) 一种全自动捕鼠笼
CN210329067U (zh) 一种复合式多层诱虫板
CN209983385U (zh) 一种蜱虫捕捉器
CN217419550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死鱼捕捞装置
CN206547689U (zh) 一种壁挂式灭蚊灯
CN214339600U (zh) 一种榆绿毛萤叶甲的绿色防控装置
CN217089242U (zh) 一种有机蔬菜种植用病虫害防治设备
CN220916279U (zh) 一种方便携带的杀虫装置
CN110074085B (zh) 一种易收纳防逃逸蚊蝇捕捉拍
CN216135069U (zh) 一种用于园林室外用捕蚊装置
CN216275446U (zh) 一种高寒牧区人工捡拾牛粪装置固定架
CN213283546U (zh) 一种畜牧兽医用牲畜捕捉固定装置
CN204949221U (zh) 一种诱蚊电蚊拍
CN208987587U (zh) 一种畜牧用杀虫装置
CN208755004U (zh) 一种畜牧用杀虫装置
CN215130789U (zh) 一种畜牧兽医用打针固定装置
CN218303035U (zh) 一种农业生产用除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