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25315U - 一种变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25315U
CN211125315U CN201922382234.8U CN201922382234U CN211125315U CN 211125315 U CN211125315 U CN 211125315U CN 201922382234 U CN201922382234 U CN 201922382234U CN 211125315 U CN211125315 U CN 211125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ondary winding
winding support
transformer
support assembly
primary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822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学伟
芦军
刘政
郝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 Electric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 Electric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 Electric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 Electric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822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25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25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253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和变压器磁芯组件;其中,初级绕组的线圈采用扁平铜线,线圈依次上下层叠设置,初级绕组的每层线圈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且每相邻的两层线圈的设置角度互不相同;次级绕组的线圈采用扁平铜线,线圈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套设,线圈的大小从内到外依次增大,次级绕组中相邻的线圈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变压器磁芯组件包括2N片U形磁芯组件,变压器磁芯组件中的每N片U形磁芯组件形成空心长方体,变压器磁芯组件中的两个空心长方体贴合设置且相互固定,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套设于变压器磁芯组件内;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提高变压器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和稳压等,变压器是电力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变压器可以被分为很多种,现有种类的高频变压器中,对于高频干式绕线变压器,其结构是漆包铜线或者铜箔绕组,变压器散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以解决变压器散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和变压器磁芯组件;
其中,所述初级绕组的线圈采用扁平铜线,线圈依次上下层叠设置,所述初级绕组的每层线圈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且每相邻的两层线圈的设置角度互不相同;
所述次级绕组的线圈采用扁平铜线,线圈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套设,线圈的大小从内到外依次增大,所述次级绕组中相邻的线圈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
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包括2N片U形磁芯组件,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中的每N片U形磁芯组件形成空心长方体,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中的两个空心长方体贴合设置且相互固定,所述初级绕组和所述次级绕组套设于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内。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第一初级绕组支撑组件、第二初级绕组支撑组件、第三初级绕组支撑组件和第四初级绕组支撑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初级绕组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为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长边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长边处,且所述第一固定板垂直于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和所述第四固定板为“L”形板,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短边处;
所述第一初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二初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三初级绕组支撑组件和所述第四初级绕组支撑组件的结构完全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初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二初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三初级绕组支撑组件和所述第四初级绕组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初级绕组内;
其中,所述第一初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二初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三初级绕组支撑组件和所述第四初级绕组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包住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内中柱的第一竖边、第二竖边、第三竖边和第四竖边;
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和所述初级绕组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
可选的,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第一次级绕组支撑组件、第二次级绕组支撑组件、第三次级绕组支撑组件、第四次级绕组支撑组件、第五次级绕组支撑组件、第六次级绕组支撑组件、第七次级绕组支撑组件和第八次级绕组支撑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次级绕组支撑组件包括:第一间隔板、第二间隔板、第三间隔板和第一“L”形板,所述第一间隔板、所述第二间隔板和所述第三间隔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L”形板上,所述第一间隔板、所述第二间隔板和所述第三间隔板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第一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三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四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五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六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七次级绕组支撑组件和所述第八次级绕组支撑组件的结构完全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三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四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五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六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七次级绕组支撑组件和所述第八次级绕组支撑组件位于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和所述次级绕组之间,且与所述次级绕组相互套设;
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和所述次级绕组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
所述第一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三次级绕组支撑组件和所述第四次级绕组支撑组件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的第一空心孔;
所述第五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六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七次级绕组支撑组件和所述第八次级绕组支撑组件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的第二空心孔。
可选的,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三盖板和第四盖板;
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设置有散热孔,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三盖板和所述第四盖板分别固定包围安装在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的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的空心出口的两侧为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的第五侧和第六侧。
可选的,所述初级绕组的出线方式为扁平线折弯出线,所述次级绕组的出线方式为扁平线垂直出线。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和变压器磁芯组件;其中,所述初级绕组的线圈采用扁平铜线,线圈依次上下层叠设置,由于所述初级绕组的每层线圈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且每相邻的两层线圈的设置角度互不相同;所述次级绕组的线圈采用扁平铜线,线圈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套设,线圈的大小从内到外依次增大,另外,由于所述次级绕组中相邻的线圈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包括2N片U形磁芯组件,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中的每N片U形磁芯组件形成空心长方体,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中的两个空心长方体贴合设置且相互固定,所述初级绕组和所述次级绕组套设于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内。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这样相比现有技术中变压器的结构是漆包铜线或者铜箔绕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提高变压器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初级绕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次级绕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磁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的另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初级绕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变压器中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次级绕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变压器的另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磁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 所示,包括:初级绕组1、次级绕组2和变压器磁芯组件3;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初级绕组1的线圈采用扁平铜线,线圈依次上下层叠设置,所述初级绕组1的每层线圈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且每相邻的两层线圈的设置角度互不相同;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次级绕组2的线圈采用扁平铜线,线圈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套设,线圈的大小从内到外依次增大,所述次级绕组2中相邻的线圈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3包括2N片U形磁芯组件,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3中的每N片U形磁芯组件形成空心长方体,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3中的两个空心长方体贴合设置且相互固定,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所述初级绕组1和所述次级绕组2套设于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3内。其中, N为大于1的整数。
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初级绕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次级绕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磁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方便理解变压器的内部构造,图5展示了变压器中的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中的一部分和所述初级绕组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方便理解变压器的内部构造;图6展示了变压器中的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中的另一部分和所述次级绕组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所述初级绕组1中线圈的层数不作限定,例如,所述初级绕组1中线圈的层数可以为8层或10层等等,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限定。同样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所述次级绕组2中线圈的层数不作限定,例如,所述初级绕组1中线圈的层数可以为4层或6层等等,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限定。
其中,所述初级绕组1中每相邻的两层线圈的设置角度互不相同,如图2 所示,所述初级绕组1中每相邻的两层线圈的设置角度可以相差90度,所述初级绕组1中每相邻的两层线圈的设置角度也可以相差其他角度,例如60度等等,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所述初级绕组1中的线圈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定,例如,所述初级绕组1中的线圈可以相互并联,所述初级绕组1中的线圈也可以相互串联,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限定。
同样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所述次级绕组2中的线圈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定,例如,所述次级绕组2中的线圈可以相互并联,所述次级绕组2中的线圈也可以相互串联,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相比现有技术中变压器的结构是漆包铜线或者铜箔绕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提高变压器的散热效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第一初级绕组支撑组件4-1、第二初级绕组支撑组件4-2、第三初级绕组支撑组件4-3和第四初级绕组支撑组件4-4;
其中,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初级绕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初级绕组支撑组件4-1包括:第一固定板4-1-1、第二固定板4-1-2、第三固定板4-1-3和第四固定板4-1-4,所述第一固定板4-1-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4-1-2为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板4-1-1的长边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4-1-2的长边处,且所述第一固定板4-1-1垂直于所述第二固定板4-1-2;所述第三固定板4-1-3和所述第四固定板4-1-4为“L”形板,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4-1-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4-1-2的短边处;
所述第一初级绕组支撑组件4-1、所述第二初级绕组支撑组件4-2、所述第三初级绕组支撑组件4-3和所述第四初级绕组支撑组件4-4的结构完全相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变压器中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初级绕组支撑组件 4-1、所述第二初级绕组支撑组件4-2、所述第三初级绕组支撑组件4-3和所述第四初级绕组支撑组件4-4设置于所述初级绕组1内;
如图8所示,其中,所述第一初级绕组支撑组件4-1、所述第二初级绕组支撑组件4-2、所述第三初级绕组支撑组件4-3和所述第四初级绕组支撑组件 4-4的所述第一固定板4-1-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4-1-2分别包住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3内中柱的第一竖边、第二竖边、第三竖边和第四竖边;
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3和所述初级绕组1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初级绕组支撑组件4-1、所述第二初级绕组支撑组件4-2、所述第三初级绕组支撑组件4-3和所述第四初级绕组支撑组件4-4 用来支撑与固定所述初级绕组1;
同时,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初级绕组支撑组件4-1、所述第二初级绕组支撑组件4-2、所述第三初级绕组支撑组件4-3和所述第四初级绕组支撑组件 4-4的设置,隔开了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3内中柱和所述初级绕组1,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3和所述初级绕组1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提高了变压器的散热效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第一次级绕组支撑组件、第二次级绕组支撑组件、第三次级绕组支撑组件、第四次级绕组支撑组件、第五次级绕组支撑组件、第六次级绕组支撑组件、第七次级绕组支撑组件和第八次级绕组支撑组件;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次级绕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其中,所述第一次级绕组支撑组件5包括:第一间隔板5-1、第二间隔板5-2、第三间隔板5-3和第一“L”形板5-4,所述第一间隔板5-1、所述第二间隔板5-2和所述第三间隔板5-3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L”形板5-4 上,所述第一间隔板5-1、所述第二间隔板5-2和所述第三间隔板5-3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第一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三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四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五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六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七次级绕组支撑组件和所述第八次级绕组支撑组件的结构完全相同。
该实施方式中,对所述第一次级绕组支撑组件5中包含的第一间隔板5-1、第二间隔板5-2、第三间隔板5-3的数量作如下限定:当所述次级绕组的线圈层数为M时,所述第一次级绕组支撑组件5中包含的间隔板数量为M-1。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三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四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五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六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七次级绕组支撑组件和所述第八次级绕组支撑组件位于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3和所述次级绕组2之间,且与所述次级绕组2相互套设;
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3和所述次级绕组2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
所述第一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三次级绕组支撑组件和所述第四次级绕组支撑组件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的第一空心孔;
所述第五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六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七次级绕组支撑组件和所述第八次级绕组支撑组件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的第二空心孔。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三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四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五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六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七次级绕组支撑组件和所述第八次级绕组支撑组件用来支撑与固定所述次级绕组2,同时,隔开了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3和所述次级绕组2,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3和所述初级绕组2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提高了变压器的散热效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变压器中的另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第一盖板6-1、第二盖板6-2、第三盖板6-3和第四盖板6-4;
所述第一盖板6-1和所述第二盖板6-2设置有散热孔,所述第一盖板6-1、所述第二盖板6-2、所述第三盖板6-3和所述第四盖板6-4分别固定包围安装在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3的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3的空心出口的两侧为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3的第五侧和第六侧。
该实施方式中,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和图12 所示,所述第一盖板6-1和所述第二盖板6-2设置有散热孔,提高了变压器的散热效率。
下面对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3的第五侧和第六侧作解释说明: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3的空心出口的两侧为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3的第五侧和第六侧,如图13所示,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3的第五侧为如图13中所示的3-1,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3的第五侧和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3的第六侧为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3中相对的两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初级绕组1的出线方式为扁平线折弯出线,所述次级绕组2的出线方式为扁平线垂直出线。
其中,在电力领域中的应用中,所述初级绕组1和所述次级绕组2需要与其他电力设备安装或者连接,所述初级绕组1和所述次级绕组2采用不同的出线方式,给变压器中的绕组后续的安装或连接提高了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和变压器磁芯组件;其中,所述初级绕组的线圈采用扁平铜线,线圈依次上下层叠设置,由于所述初级绕组的每层线圈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且每相邻的两层线圈的设置角度互不相同;所述次级绕组的线圈采用扁平铜线,线圈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套设,线圈的大小从内到外依次增大,另外,由于所述次级绕组中相邻的线圈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包括2N片U形磁芯组件,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中的每N片U形磁芯组件形成空心长方体,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中的两个空心长方体贴合设置且相互固定,所述初级绕组和所述次级绕组套设于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内。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这样相比现有技术中变压器的结构是漆包铜线或者铜箔绕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提高变压器的散热效率。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和变压器磁芯组件;
其中,所述初级绕组的线圈采用扁平铜线,线圈依次上下层叠设置,所述初级绕组的每层线圈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且每相邻的两层线圈的设置角度互不相同;
所述次级绕组的线圈采用扁平铜线,线圈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套设,线圈的大小从内到外依次增大,所述次级绕组中相邻的线圈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
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包括2N片U形磁芯组件,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中的每N片U形磁芯组件形成空心长方体,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中的两个空心长方体贴合设置且相互固定,所述初级绕组和所述次级绕组套设于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内;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第一初级绕组支撑组件、第二初级绕组支撑组件、第三初级绕组支撑组件和第四初级绕组支撑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初级绕组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为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长边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长边处,且所述第一固定板垂直于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和所述第四固定板为“L”形板,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短边处;
所述第一初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二初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三初级绕组支撑组件和所述第四初级绕组支撑组件的结构完全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初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二初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三初级绕组支撑组件和所述第四初级绕组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初级绕组内;
其中,所述第一初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二初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三初级绕组支撑组件和所述第四初级绕组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包住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内中柱的第一竖边、第二竖边、第三竖边和第四竖边;
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和所述初级绕组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第一次级绕组支撑组件、第二次级绕组支撑组件、第三次级绕组支撑组件、第四次级绕组支撑组件、第五次级绕组支撑组件、第六次级绕组支撑组件、第七次级绕组支撑组件和第八次级绕组支撑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次级绕组支撑组件包括:第一间隔板、第二间隔板、第三间隔板和第一“L”形板,所述第一间隔板、所述第二间隔板和所述第三间隔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L”形板上,所述第一间隔板、所述第二间隔板和所述第三间隔板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第一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三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四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五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六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七次级绕组支撑组件和所述第八次级绕组支撑组件的结构完全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三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四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五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六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七次级绕组支撑组件和所述第八次级绕组支撑组件位于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和所述次级绕组之间,且与所述次级绕组相互套设;
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和所述次级绕组之间设置有散热间隙;
所述第一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三次级绕组支撑组件和所述第四次级绕组支撑组件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的第一空心孔;
所述第五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六次级绕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七次级绕组支撑组件和所述第八次级绕组支撑组件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的第二空心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三盖板和第四盖板;
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设置有散热孔,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三盖板和所述第四盖板分别固定包围安装在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的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的空心出口的两侧为所述变压器磁芯组件的第五侧和第六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绕组的出线方式为扁平线折弯出线,所述次级绕组的出线方式为扁平线垂直出线。
CN201922382234.8U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变压器 Active CN211125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2234.8U CN211125315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变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2234.8U CN211125315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变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25315U true CN211125315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07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82234.8U Active CN211125315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变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253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00451B1 (ja) 高周波トランス
RU2374713C2 (ru) Плоский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ый трансформатор
CN201081806Y (zh) 一种平面变压器
US8629746B2 (en) High frequency transformers
CN210378713U (zh) 一种谐振式变压器
JPH0366108A (ja) 静止電磁誘導器
CN211125315U (zh) 一种变压器
CN202997949U (zh) 一种24脉波整流变压器
JP4738545B1 (ja) 高周波トランス
CN208478093U (zh) 绕组结构的变压器
CN102982979A (zh) 饼式线圈绕制三相变压器
CN207977198U (zh) 一种电子变压器
CN201750348U (zh) 一种多次级高压变压整流器
CN212411798U (zh) 一种新型线箔混搭式中频变压器
CN211294840U (zh) 电力变压器的连续式绕组及电力变压器
CN210489404U (zh) 一种圆环形封闭磁场的空心电抗器及三相空心电抗器
CN210271966U (zh) 端板粘接绝缘结构
CN218975259U (zh) 一种大电流多抽头单相变压器
CN206451584U (zh) 一种变频调速用的干式整流变压器的二次端子排布结构
CN215451128U (zh) 一种绝缘效果好的扼流线圈
CN211699970U (zh) 一种新型od式变压器结构
CN110994849A (zh) 一种基于轴向无铁心电机的新型定子绕组结构
KR20200094423A (ko) 트랜스포머
CN217035368U (zh) 一种集成式变压器
CN111489886A (zh) 变压线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