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19901U - 一种空调冷热水阀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冷热水阀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19901U
CN211119901U CN201922093298.6U CN201922093298U CN211119901U CN 211119901 U CN211119901 U CN 211119901U CN 201922093298 U CN201922093298 U CN 201922093298U CN 211119901 U CN211119901 U CN 211119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conditioner
cold
air outlet
temperatur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9329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志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anzhu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ianzhu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ianzhu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ianzhu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9329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19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19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199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冷热水阀控制装置,包括空调壳体,空调壳体内安装的蒸发器,蒸发器的出风口与鼓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的空调出风通道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元件,以及与所述控制元件连接的冷却机组和加热机组;冷却机组和加热机组的一端连接有冷暖风门;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流经出风通道的出风温度,控制元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控制冷暖风门的开合度;使得空调按照预定的保护参数进行保护,在高负荷条件下,提高压缩机的升频速度,对保护参数进行补偿,达到快速制热或快速制冷的效果,同时又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提高人体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冷热水阀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冷热水阀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其冷水流经风机管盘,起到制冷制热的作用;一般空调的内盘、外盘、排气温度传感器都是通过温度检测来间接反映空调运行压力的变化。在空调运行过程中压力的变化是非常迅速的,而温度变化具有滞后性,为了保证压力不过正常运行范围,将内、外盘和排气的温度保护值设置的偏低,以抵消温度滞后的影响。制冷模式在室外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由于外盘保护值设置的偏低,导致空调高温情况下压缩机频率低,制冷量低,甚至无法运行;制热时内盘温度保护值偏低,空调的出风温度会相应降低,影响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冷热水阀控制装置,解决了水泵不控和定压差控制下水管动态变化情况导致的出风温度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冷热水阀的控制保障了内部元器件正常运行,提升了空调的温度稳定性和节能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空调冷热水阀控制装置,包括空调壳体,所述空调壳体内安装的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出风口与鼓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的空调出风通道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元件,以及与所述控制元件连接的冷却机组和加热机组;所述冷却机组和加热机组的一端连接有冷暖风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流经所述出风通道的出风温度,控制元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控制所述冷暖风门的开合度。
优选的,所述空调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
所述鼓风机安装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
优选的,所述加热机组包括:加热器、压力表、热水出水口和膨胀筒;
所述热水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加热器连通,所述加热器与压力表固定连接;
所述膨胀筒上开设有热水送回口,所述膨胀筒的另一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冷暖风门。
进一步地,所述冷暖风门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
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均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叶片,所述叶片排列成百叶窗结构,所述叶片可旋转,以调节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的开合角度。
优选的,所述冷却机组包括:容纳腔、出风管、储液箱、压缩机和冷凝器;
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与蒸发器连接;
所述出风管连通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储液箱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机组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出风管连接,用于检测位于所述储液腔内的冷却液的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管上设有阀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调节所述出风管的出风量,以使位于所述储液腔内的冷却液的温度等于预设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箱的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上均设置有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调冷热水阀控制装置,通过冷热水阀的自动控制保障了内部元器件正常运行,使得空调按照预定的保护参数进行保护;在高负荷条件下,提高压缩机的升频速度,对保护参数进行补偿,达到快速制热或快速制冷的效果,从水力稳定性和节能两方面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提高人体的舒适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工运维的工作量,有力地保障空调设备的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调冷热水阀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其中,1-鼓风机,2-蒸发器,3-控制元件,4-第一温度传感器,5-冷暖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为了解决空调设备的除湿困境,达到更好的除湿效果和数据监控功能,本具体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空调冷热水阀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空调壳体,所述空调壳体内安装的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出风口与鼓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的空调出风通道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元件,以及与所述控制元件连接的冷却机组和加热机组;所述冷却机组和加热机组的一端连接有冷暖风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流经所述出风通道的出风温度,控制元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控制所述冷暖风门的开合度。所述冷暖风门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均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叶片,所述叶片排列成百叶窗结构,所述叶片可旋转,以调节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的开合角度。
所述空调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鼓风机安装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
所述加热机组包括:加热器、压力表、热水出水口和膨胀筒;
所述热水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加热器连通,所述加热器与压力表固定连接;
所述膨胀筒上开设有热水送回口,所述膨胀筒的另一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冷暖风门。
所述冷却机组包括:容纳腔、出风管、储液箱、压缩机和冷凝器;
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与蒸发器连接;
所述出风管连通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储液箱之间。
所述冷却机组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与出风管连接用于检测位于所述储液腔内的冷却液的温度。出风管上设有阀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调节所述出风管的出风量,以使位于所述储液腔内的冷却液的温度等于预设温度。冷凝器的散热端的热量引导至储液箱内,以给位于储液箱内的冷却液加热,以保证冷凝器不低于预设温度,保证冷凝器不停机,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冷凝器不停机,需要引入冷媒旁通阀,使一部分的功耗用于内部循环,减小冷凝器内部的冷媒循环量,从而减低冷却机的制冷量,以使使冷凝器的温度不低于预设温度的方式,结构简单;且本实施例中的冷却机组是通过将冷凝器的散热端的无效热量引入到储液腔箱内,不需要额外的功耗,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此外,储液箱的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上均设置有过滤器。
上述方案中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还包括报警单元,用于一旦监控的温度数据达到预设阈值时,可及时提示管理人员。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储液箱内的冷却液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报警器报警以起到提示的作用。
第一温度传感器包括非接触与接触式中的一种。当第二温度传感器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时,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出风通道内,出风通道的出风温度传导至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并输出出风通道内的出风温度。当第一温度传感器为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时,第一温度传感器的设置位置不受限定,如第一温度传感器可以选择设置于出风通道内,也可以选择设置于出风通道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空调冷热水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壳体,所述空调壳体内安装的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出风口与鼓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的空调出风通道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元件,以及与所述控制元件连接的冷却机组和加热机组;所述冷却机组和加热机组的一端连接有冷暖风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流经所述出风通道的出风温度,控制元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控制所述冷暖风门的开合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冷热水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
所述鼓风机安装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冷热水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组包括:加热器、压力表、热水出水口和膨胀筒;
所述热水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加热器连通,所述加热器与压力表固定连接;
所述膨胀筒上开设有热水送回口,所述膨胀筒的另一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冷暖风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冷热水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暖风门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
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均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叶片,所述叶片排列成百叶窗结构,所述叶片可旋转,以调节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的开合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冷热水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组包括:容纳腔、出风管、储液箱、压缩机和冷凝器;
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与蒸发器连接;
所述出风管连通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储液箱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冷热水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组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出风管连接,用于检测位于所述储液箱内的冷却液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冷热水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上设有阀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调节所述出风管的出风量,以使位于所述储液箱内的冷却液的温度等于预设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冷热水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的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上均设置有过滤器。
CN201922093298.6U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空调冷热水阀控制装置 Active CN211119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93298.6U CN211119901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空调冷热水阀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93298.6U CN211119901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空调冷热水阀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19901U true CN211119901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96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93298.6U Active CN211119901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空调冷热水阀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199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43305A (zh) * 2022-01-28 2022-05-2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43305A (zh) * 2022-01-28 2022-05-2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14543305B (zh) * 2022-01-28 2023-11-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6837B (zh) 应用于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全程温差控制的变频节能方法
US6449969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olant circulation system
CN108151249B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51254B (zh)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62787B (zh) 一种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的除霜控制方法
CN103047740A (zh) 一种空调系统减小水流量的方法及动态温差流量调节阀
CN108437737A (zh) 一种电动车温控节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410857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CN104883004A (zh) 电机散热结构、空调器和电机散热方法
JP2012047415A (ja) 冷凍装置の排熱利用システム
CN211119901U (zh) 一种空调冷热水阀控制装置
EP4006437B1 (en) Expansion valve control method for multi-split air-conditioning system
WO2018054178A1 (zh) 空调系统的室内机的节流阀体的检测方法
JP4885757B2 (ja)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
US481739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aving energy in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01047687Y (zh) 热气旁通回气补热除霜恒温热水系统
TW202004096A (zh) 應用溫度感應流量控制閥完成冰水回路的節能系統
CN213020401U (zh) 一种制热除霜空气源热水泵
KR100531113B1 (ko) 분리형 중간 냉각기를 적용한 2단 압축 냉온열 제조시스템
JP5768151B2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空調機およびヒートポンプ式空調機の制御方法
KR100840940B1 (ko) 공조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3864925B (zh) 空调器
JP2006046839A (ja) 冷温水搬送システム
EP3945251B1 (en) Heat exchange system comprising an outdoor unit and a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CN113551329B (zh) 变频器冷却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