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15912U - 一种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15912U
CN211115912U CN201921595466.5U CN201921595466U CN211115912U CN 211115912 U CN211115912 U CN 211115912U CN 201921595466 U CN201921595466 U CN 201921595466U CN 211115912 U CN211115912 U CN 2111159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shaft
simulation
crack
work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9546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博
孙虎
王祖文
包小红
刘国良
白明伟
兰建平
曹欣
高银锁
谢涛
刘小会
许洪星
陈飞
席仲琛
温亚魁
张宁刚
宁治军
张世军
邓小强
张波
樊炜
姚兰
杨敏
景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Changqing Downhole Operation Co of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Changqing Downhole Operation Co of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9546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159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159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159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堵漏试验装置包括模拟井筒,模拟井筒的下端部安装有可测流量的裂缝模拟模块,模拟井筒的筒顶安装试压接头,试压接头通过输液管道连接柱塞泵,柱塞泵通过管线连接储水箱;输液管道靠近试压接头的管壁安装有压力采集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搭配不同缝宽的裂缝模块实现堵漏试验,试压时向模拟井筒内注入修井暂堵压井液后启动柱塞泵,可实时采集记录试验期间模拟井筒内压力、流量、温度数据,通过对压力、流量、温度等数据分析,用于评价修井暂堵压井液暂堵剂的耐温承压能力、测试修井暂堵压井液漏失量及漏失速度、优化修井暂堵压井液配方,提高修井暂堵压井液在修井现场堵漏作业成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气井开发进入中后期之后,井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异常情况,且由于地层能量的不断衰减,最终形成洞缝型漏层,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若需开展生产,则必须对这些低压气井进行修井作业,而这些老井因长期开采地层压力已经远低于井筒液柱压力,压井液极易漏失进入地层,修井作业时必须进行堵漏压井作业。
目前应用较多的修井堵漏方法是聚合物交联技术、聚合物桥键吸附技术、暂堵颗粒桥堵技术,堵剂有聚合物冻胶、聚合物凝胶、高分子暂堵颗粒、固相颗粒、纤维等,然而冻胶存在交联时机控制难度大、破胶水化不彻底、降解不完全等问题,常用的堵漏防漏措施是高粘液与堵剂配制成暂堵压井液,暂堵压井液注入漏层后,堵剂在近井带堆集形成暂堵层,利用暂堵层将修井液与地层隔离开,防止修井液漏入地层,避免因修井液与地层水因配伍性差生成絮体、盐垢堵塞孔道,损害气层,但纯暂堵颗粒在碳酸盐岩储层中堵漏效果差、易堆积在井内封隔器等大尺寸工具处造成卡钻事故、堵后产能恢复效果差等问题。
因此,修井暂堵压井液的性能和选择尤为重要,在修井暂堵压井液投入实际生产之前,若对其进行模拟试验,获得其具体的性能,提前筛选修井暂堵压井液、评价修井暂堵压井液堵漏成功率、优化修井暂堵压井液配方、测试修井暂堵压井液漏失量及漏失速度,则可以提高修井暂堵压井液在修井现场堵漏作业的成功率,为选择合适的修井暂堵压井液提供依据,然而,目前的堵漏试验装置无法实现对修井暂堵压井液的以上筛选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其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堵漏试验装置无法评价修井暂堵压井液堵漏成功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包括模拟井筒,模拟井筒的下端部安装有可测流量的裂缝模拟模块,模拟井筒的筒顶安装试压接头,试压接头连接输液管道的一端,输液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柱塞泵的出口,柱塞泵的入口通过管线连接至储水箱的出口,储水箱与柱塞泵之间的管线上串接上水控制阀门;输液管道靠近试压接头的管壁安装有压力采集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
进一步地,输液管道的管壁连通泄压管道,泄压管道上串接泄压阀。
进一步地,裂缝模拟模块包括裂缝模块和流量采集系统,裂缝模块是由两块金属半圆柱体拼接组成的实心圆柱体,每一块半圆柱体的矩形平面沿轴向开设一道贯穿型凹槽,两道凹槽对拼后形成一道径向截面呈矩形的裂缝,裂缝模块的一端安装1号法兰盘,1号法兰盘的中心贯穿孔作为模拟射孔孔眼,裂缝的另外一端通过2号法兰盘连接输出管道,输出管道连接流量采集系统,且输出管道上串接有流量控制阀门,流量采集系统、压力采集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分别连接至计算机。
优选地,流量采集系统由流量计和流量计数据线组成,流量计串接安装于输出管道,流量计通过流量计数据线将采集的漏失速度和漏失量传输至计算机。
优选地,压力采集系统由压力传感器和压力数据线组成,压力传感器安装于输液管道,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数据线将采集的井筒压力数据传输至计算机。
优选地,温度控制系统由加热带、温控器、温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数据线组成,加热带缠绕于靠近井口的输液管道的管壁,加热带与温控器连接,温控器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数据线将采集的井筒温度数据传输至计算机。
进一步地,模拟井筒为直井井筒,直井井筒的筒底通过法兰盘连接堵头,经堵头封闭后的筒底作为模拟直井人工井底,靠近堵头的直井井筒的筒壁开设旁通口,旁通口通过法兰连接裂缝模拟模块,且裂缝模拟模块与直井井筒垂直连通。
进一步地,模拟井筒为水平井井筒,它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直井井筒段和水平井井筒段,直井井筒段的筒壁封闭、筒底通过弯头连接水平井井筒段的一端,水平井井筒段的另一端通过法兰连接裂缝模拟模块。
进一步地,模拟井筒可模拟多层合采井井筒,它为直井井筒,直井井筒具有筒底开口和筒壁旁通口,筒底开口和筒壁旁通口分别连接一个裂缝模拟模块。
本实用新型还保护了一种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S1,预设缝宽,选择与预设缝宽相同的裂缝模块;
步骤S2,依次打开试压接头、流量控制阀门,将修井暂堵液倒入模拟井筒内,连接试压接头于模拟井筒;
步骤S3,打开上水控制阀门,在计算机上先打开温度控制系统并设置井筒温度,以及柱塞泵的泵注排量和泵注压力,然后打开压力采集系统和流量采集系统,采集的修井暂堵液的承压能力、漏失速度、漏失量传输至计算机;
步骤S4,完成预设缝宽下修井暂堵液的堵漏试验,更换其他缝宽的裂缝模块,重复步骤S2和步骤S3,直至完成所有缝宽下的修井暂堵液的堵漏试验;
步骤S5,打开泄压阀,卸掉模拟井筒中的压力,然后打开模拟井筒与裂缝模块之间的法兰盘、模拟井筒与堵头之间的法兰盘,去除模拟井筒和裂缝模块内的修井暂堵液,完成试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堵漏试验装置可以真实地模拟直井、水平井、多层合采井井筒,搭配不同缝宽的裂缝模块实现堵漏试验,试压时向模拟井筒内注入修井暂堵压井液后启动柱塞泵,可实时采集记录试验期间模拟井筒内压力、流量、温度数据,通过对压力、流量、温度等数据分析,用于评价修井暂堵压井液暂堵剂的耐温承压能力、测试修井暂堵压井液漏失量及漏失速度、优化修井暂堵压井液配方,提高修井暂堵压井液在修井现场堵漏作业成功率。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堵漏试验装置模拟直井井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堵漏试验装置模拟水平井井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堵漏试验装置模拟多层合采井井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堵漏试验装置内的数据处理采集系统的电连接关系图。
图5是裂缝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1号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2号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模拟井筒;2.裂缝模块;3.堵头;4.试压接头;5.弯头;6.柱塞泵;7.储水箱;8.泄压阀;9.压力采集系统;10.温度控制系统;11.流量采集系统;12.计算机;13.流量控制阀门;14.上水控制阀门;15.输液管道;16.泄压管道;17.输出管道;
201.凹槽;202.裂缝;203.1号法兰;204.2号法兰;205.模拟射孔孔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图中的上、下、左、右即视为本说明书中所述的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的上、下、左、右。
现参考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实用新型,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第一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包括模拟井筒1,模拟井筒1的下端部安装有可测流量的裂缝模拟模块,模拟井筒1的筒顶安装试压接头4,试压接头4连接输液管道15的一端,输液管道15的另一端连接至柱塞泵6的出口,柱塞泵6的入口通过管线连接至储水箱7的出口,储水箱7与柱塞泵6之间的管线上串接上水控制阀门14;输液管道15靠近试压接头4的管壁安装有压力采集系统9和温度控制系统10。
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打开试压接头4、流量控制阀门13,将修井暂堵液倒入模拟井筒1内,连接试压接头4于模拟井筒1,打开上水控制阀门14,在计算机12上先打开温度控制系统10并设置井筒温度,以及柱塞泵6的泵注排量和泵注压力,然后打开压力采集系统9和流量采集系统11(裂缝模拟模块具有的功能),采集修井暂堵液的承压能力、漏失速度、漏失量;完成设定缝宽下修井暂堵液的堵漏试验,更换其他缝宽的裂缝模拟模块,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完成所有缝宽下的修井暂堵液的堵漏试验;打开泄压阀8,卸掉模拟井筒1中的压力,然后打开模拟井筒1与裂缝模拟模块之间的法兰盘、模拟井筒1与堵头3之间的法兰盘,去除模拟井筒1和裂缝模块2内的修井暂堵液,完成试验。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模拟井筒1可以模拟直井、水平井和多层合采井,参照图1、图2和图3,模拟井筒1井口处的温度控制系统10模拟的是地层实际温度。
在不同井深下,地层温度和地层压力均不同,因此,若要真实地模拟不同井筒,则需要堵漏试验装置可以模拟不同温度、不同压力条件下,修井暂堵液的性能,而为了真实地评价修井暂堵液,本实施方式内的温度控制系统10可以提供不同温度,柱塞泵6的泵注排量和泵注压力可以提供不同压力,进而通过压力采集系统9采集不同压力下修井暂堵液的承压能力。
此外,裂缝模拟模块可以模拟不同缝宽下,修井暂堵液通过裂缝模拟模块的漏失量和漏失速度,具体地,通过裂缝模拟模块内的可测流量装置测得。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包括模拟井筒1,模拟井筒1的下端部安装有可测流量的裂缝模拟模块,模拟井筒1的筒顶安装试压接头4,试压接头4连接输液管道15的一端,输液管道15的另一端连接至柱塞泵6的出口,柱塞泵6的入口通过管线连接至储水箱7的出口,储水箱7与柱塞泵6之间的管线上串接上水控制阀门14;输液管道15靠近试压接头4的管壁安装有压力采集系统9和温度控制系统10。
进一步地,输液管道15的管壁连通泄压管道16,泄压管道16上串接泄压阀8。
作为优选,泄压阀8为闸阀,承压35MPa;各管道之间的连接均通过法兰盘实现,更换方便,承压35MPa;柱塞泵6为电动变频泵,可实现0~600L/min不同排量注入要求,且柱塞泵6装有剪切式安全阀,超过安全压力时剪短安全销钉泄压;上水控制阀门14为蝶阀。
在堵漏试验中,柱塞泵6通过水压提供泵注压力和泵注排量,达到对修井暂堵液的施压,以使修井暂堵液通过裂缝202,而在堵漏试验完成后,需要卸掉模拟井筒1的压力,此时打开泄压阀8,即可卸掉模拟井筒1的压力。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裂缝模拟模块包括裂缝模块2和流量采集系统11,裂缝模块2是由两块金属半圆柱体拼接组成的实心圆柱体,每一块半圆柱体的矩形平面沿轴向开设一道贯穿型凹槽201,两道凹槽201对拼后形成一道径向截面呈矩形的裂缝202,裂缝模块2的一端安装1号法兰盘203,1号法兰盘203的中心贯穿孔作为模拟射孔孔眼205,裂缝202的另外一端通过2号法兰盘204连接输出管道17,输出管道17连接流量采集系统11,且输出管道17上串接有流量控制阀门13,流量采集系统11、压力采集系统9和温度控制系统10分别连接至计算机12,如图4所示。
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1号法兰盘203的中心贯穿孔作为模拟射孔孔眼205,模拟射孔孔眼205直径为10mm;2号法兰盘204中心的贯穿孔作为金属钢板裂缝的装入孔,如图7所示。
如图5所示,两道凹槽201对拼后可以形成1~20mm不同尺寸的金属钢板裂缝202,为了方便观察修井暂堵液在裂缝202中的堆积规律,裂缝模块配有透明的观察视窗,观察视窗采用PC材质,具体地,金属钢板裂缝202长度为裂缝模块2长度一半,观察视窗可以观察到修井暂堵液在金属钢板裂缝202前段的堆积规律,若要观察修井暂堵液在金属钢板裂缝202内部的堆积规律,需将金属钢板裂缝202从裂缝模块2中取出,拆开即可观察到。
由于实际地层中会形成不同宽度的裂缝,因此为了提高模拟的真实性,试验不同缝宽条件下的修井暂堵液的性能,仅需调整裂缝模块2内金属钢板裂缝202的缝宽,如需要2mm裂缝,仅需槽深1mm的两道凹槽201对拼既可,如需要4mm裂缝,仅需槽深2mm的两道凹槽201对拼既可,如需要10mm裂缝,仅需槽深5mm的两道凹槽201对拼既可。
本实施方式中,流量采集系统11、压力采集系统9和温度控制系统10组成堵漏试验装置的数据处理采集系统,温度控制系统10用于对模拟井筒1加热并模拟地层温度,柱塞泵6提供泵注压力和泵注排量,在以上模拟地层温度、压力下,流量采集系统11采集修井暂堵液的漏失量和漏失速度,压力采集系统9采集在修井暂堵液的承压能力,而承压能力、漏失量和漏失速度可以评价修井暂堵液,为了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发送至计算机12,计算机12不但可以记录数据也可以对其进行分析,参考以上评价参数,进而可以根据修井暂堵压井液堵漏成功率优化修井暂堵压井液配方,可以进一步地筛选出更合适的修井暂堵液。
第四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具体地,流量采集系统11由流量计和流量计数据线组成,流量计串接安装于输出管道17,流量计通过流量计数据线将采集的漏失速度和漏失量传输至计算机12。
修井暂堵液自圆孔进入裂缝模块2内,填充裂缝202,最终由裂缝模块2漏失进入输出管道17,流量计测量输出管道17内的修井暂堵液的漏失量和漏失速度,并将采集到的流量数据(漏失量和漏失速度)发送至计算机12,方便记录和后期的分析。
第五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具体地,压力采集系统9由压力传感器和压力数据线组成,压力传感器安装于输液管道15,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数据线将采集的井筒压力数据传输至计算机12。
柱塞泵6具有泵注压力和泵注排量,它可以将预设压力和排量的水自储水箱7抽出并泵入模拟井筒1,以此模拟地层压力,也就是说,在该地层压力下,压力传感器检测并采集修井暂堵液的承压能力(原理:裂缝模块2与模拟井筒1内为同一个压力系统,井口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可代表暂堵液的承压能力),然后传输至计算机12,方便记录和后期的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水主要是为了模拟地层压力,因此,也可以是其他不与修井暂堵液发生化学反应的液体,并不仅限于水。
第六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具体地,温度控制系统10由加热带、温控器、温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数据线组成,加热带缠绕于靠近井口的输液管道15的管壁,加热带与温控器连接,温控器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数据线将采集的井筒温度数据传输至计算机12。
加热带缠绕在井口的输液管道15的管壁,用于模拟地层温度,具体的温度通过温控器温控,温度传感器检测并采集井口温度,以使模拟井筒1的温度维持在模拟温度内,然后将温度数据传输至计算机12,方便记录和后期的分析。
第七实施方式
在以上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模拟井筒1为直井井筒,直井井筒的筒底通过法兰盘连接堵头3,经堵头3封闭后的筒底作为模拟直井人工井底,靠近堵头3的直井井筒的筒壁开设旁通口,旁通口通过法兰连接裂缝模拟模块,且裂缝模拟模块与直井井筒垂直连通。
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堵漏试验装置,对两口直井进行了堵漏试验,具体如下:
模拟直井井筒堵漏试验:
模拟井筒1侧方与裂缝模块2通过法兰盘连接模拟直井漏失层,裂缝模块2内装有缝宽为5mm的金属钢板,模拟井筒1下方与堵头3通过法兰盘连接模拟直井人工井底,模拟井筒1上方与试压接头4通过法兰盘连接,模拟施工井筒。
试验方法:打开试压接头4与模拟井筒1之间的法兰盘,打开流量控制阀门13,将配制好的修井暂堵压井液倒入模拟井筒1中,连接好试压接头4与模拟井筒1之间的法兰盘,打开柱塞泵上水控制阀门14,在计算机1系统设置界面上打开压力采集系统9与流量采集系统11,将温度控制系统10井筒温度设置为100℃,设置柱塞泵6最大泵注排量500L/min,泵注压力最高30MPa,即可测试并采集修井暂堵压井液在100℃、30MPa下5mm裂缝中的承压能力、漏失速度、漏失量。
测试结束后打开泄压阀8,卸掉模拟井筒1中的压力,打开模拟井筒1与裂缝模块2之间的法兰盘,打开模拟井筒1与堵头3之间的法兰盘,将修井暂堵压井液从模拟井筒1与裂缝模块2去除完成试验。
本实施方式中,井筒温度、泵注压力、泵注排量、裂缝202的宽度均可以调整,例如,可以将温度控制系统10井筒温度设置为70℃,设置柱塞泵6最大泵注排量500L/min,泵注压力最高25MPa,选择裂缝202缝宽为10mm的裂缝模拟模块2,即可测试并采集修井暂堵压井液在70℃、25MPa下10mm裂缝中的承压能力、漏失速度、漏失量。
第八实施方式
在以上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模拟井筒1为水平井井筒,它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直井井筒段和水平井井筒段,直井井筒段的筒壁封闭、筒底通过弯头5连接水平井井筒段的一端,水平井井筒段的另一端通过法兰连接裂缝模拟模块。
模拟水平井井筒堵漏试验:
模拟井筒1下方通过弯头5和裂缝模块2连接模拟水平井漏失层,裂缝模块2内装有缝宽为10mm的金属钢板,模拟井筒1侧方与堵头3通过法兰盘连接堵死,模拟井筒1上方与试压接头4通过法兰盘连接,模拟施工井筒,
试验方法:打开试压接头4与模拟井筒1之间的法兰盘,打开流量控制阀门13,将配制好的修井暂堵压井液倒入模拟井筒1中,连接好试压接头4与模拟井筒1之间的法兰盘,打开柱塞泵上水控制阀门14(蝶阀),在计算机1上打开压力采集系统9与堵漏试验装置2号流量采集系统11,将温度控制系统10井筒温度设置为100℃,设置柱塞泵6最大泵注排量500L/min,泵注压力最高28MPa,即可测试并采集修井暂堵压井液在100℃、28MPa下10mm裂缝中的承压能力、漏失速度、漏失量;测试结束后打开泄压阀8,卸掉模拟井筒1中的压力,打开模拟井筒1与弯头5和裂缝模块2之间的法兰盘,将修井暂堵压井液从裂缝模块2去除完成试验。
第九实施方式
在以上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模拟井筒1可模拟多层合采井井筒,它为直井井筒,直井井筒具有筒底开口和筒壁旁通口,筒底开口和筒壁旁通口分别连接一个裂缝模拟模块。
模拟多层合采井井筒堵漏试验:
模拟井筒1侧方与第一个裂缝模块2通过法兰盘连接模拟上部漏失层,第一个裂缝模块2内装有缝宽为3mm的金属钢板,模拟井筒1下方与第二个裂缝模块2通过法兰盘连接模拟下部漏失层,第二个裂缝模块2内装有缝宽为5mm的金属钢板,模拟井筒1上方与试压接头4通过法兰盘连接,模拟施工井筒,
试验方法:打开试压接头4与模拟井筒1之间的法兰盘,打开两个流量控制阀门13,将配制好的修井暂堵压井液倒入模拟井筒1中,连接好试压接头4与模拟井筒1之间的法兰盘,打开柱塞泵上水控制阀门14,在计算机1系统设置界面上打开压力采集系统9、第一个流量采集系统11与第二个流量采集系统11,将温度控制系统10井筒温度设置为95℃,设置柱塞泵6最大泵注排量500L/min,泵注压力最高30MPa,即可同时测试并采集修井暂堵压井液在95℃、30MPa时多层合采井3mm裂缝与5mm裂缝中的承压能力、漏失速度、漏失量;测试结束后打开泄压阀8,卸掉模拟井筒1中的压力,打开模拟井筒1与第一个裂缝模块2、第二个裂缝模块2之间的法兰盘,打开模拟井筒1与堵头3之间的法兰盘,将修井暂堵压井液从模拟井筒1与第一个裂缝模块2、第一个裂缝模块2去除完成试验。
第十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保护了一种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S1,预设缝宽,选择与预设缝宽相同的裂缝模块2;
步骤S2,依次打开试压接头4、流量控制阀门13,将修井暂堵液倒入模拟井筒1内,连接试压接头4于模拟井筒1;
步骤S3,打开上水控制阀门14,在计算机12上先打开温度控制系统10并设置井筒温度,以及柱塞泵6的泵注排量和泵注压力,然后打开压力采集系统9和流量采集系统11,采集的修井暂堵液的承压能力、漏失速度、漏失量传输至计算机12;
步骤S4,完成预设缝宽下修井暂堵液的堵漏试验,更换其他缝宽的裂缝模块2,重复步骤S2和步骤S3,直至完成所有缝宽下的修井暂堵液的堵漏试验;
步骤S5,打开泄压阀8,卸掉模拟井筒1中的压力,然后打开模拟井筒1与裂缝模块2之间的裂缝模块2、模拟井筒1与堵头3之间的裂缝模块2,去除模拟井筒1和裂缝模块2内的修井暂堵液,完成试验。
具体地,堵漏试验装置包括模拟井筒1,模拟井筒1的下端部安装有可测流量的裂缝模拟模块,模拟井筒1的筒顶安装试压接头4,试压接头4连接输液管道15的一端,输液管道15的另一端连接至柱塞泵6的出口,柱塞泵6的入口通过管线连接至储水箱7的出口,储水箱7与柱塞泵6之间的管线上串接上水控制阀门14;
输液管道15靠近试压接头4的管壁安装有压力采集系统9和温度控制系统10。
输液管道15的管壁连通泄压管道16,泄压管道16上串接泄压阀8。
裂缝模拟模块包括裂缝模块2和流量采集系统11,裂缝模块2是由两块金属半圆柱体拼接组成的实心圆柱体,每一块半圆柱体的矩形平面沿轴向开设一道贯穿型凹槽201,两道凹槽201对拼后形成一道径向截面呈矩形的裂缝202,裂缝202的一端具有作为模拟射孔孔眼的圆孔,裂缝202的另外一端通过输出管道17连接流量采集系统11,输出管道17上串接有流量控制阀门13,流量采集系统11、压力采集系统9和温度控制系统10分别连接至计算机12。
流量采集系统11由流量计和流量计数据线组成,流量计串接安装于输出管道17,流量计通过流量计数据线将采集的漏失速度和漏失量传输至计算机12。
压力采集系统9由压力传感器和压力数据线组成,压力传感器安装于输液管道15,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数据线将采集的井筒压力数据传输至计算机12。
温度控制系统10由加热带、温控器、温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数据线组成,加热带缠绕于靠近井口的输液管道15的管壁,加热带与温控器连接,温控器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数据线将采集的井筒温度数据传输至计算机12。
模拟井筒1为直井井筒,直井井筒的筒底通过法兰盘连接堵头3,经堵头3封闭后的筒底作为模拟直井人工井底,靠近堵头3的直井井筒的筒壁开设旁通口,旁通口通过法兰连接裂缝模拟模块,且裂缝模拟模块与直井井筒垂直连通。
模拟井筒1为水平井井筒,它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直井井筒段和水平井井筒段,直井井筒段的筒壁封闭、筒底通过弯头5连接水平井井筒段的一端,水平井井筒段的另一端通过法兰连接裂缝模拟模块。
模拟井筒1可模拟多层合采井井筒,它为直井井筒,直井井筒具有筒底开口和筒壁旁通口,筒底开口和筒壁旁通口分别连接一个裂缝模拟模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堵漏试验装置可以真实地模拟直井、水平井、多层合采井井筒,搭配不同缝宽的裂缝模块实现堵漏试验,试压时向模拟井筒内注入修井暂堵压井液后启动柱塞泵,可实时采集记录试验期间模拟井筒内压力、流量、温度数据,通过对压力、流量、温度等数据分析,用于评价修井暂堵压井液暂堵剂的耐温承压能力、测试修井暂堵压井液漏失量及漏失速度、优化修井暂堵压井液配方,提高修井暂堵压井液在修井现场堵漏作业成功率。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井筒(1),所述模拟井筒(1)的下端部安装有可测流量的裂缝模拟模块,模拟井筒(1)的筒顶安装试压接头(4),所述试压接头(4)连接输液管道(15)的一端,输液管道(15)的另一端连接至柱塞泵(6)的出口,柱塞泵(6)的入口通过管线连接至储水箱(7)的出口,所述储水箱(7)与柱塞泵(6)之间的管线上串接上水控制阀门(14);
所述输液管道(15)靠近试压接头(4)的管壁安装有压力采集系统(9)和温度控制系统(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道(15)的管壁连通泄压管道(16),所述泄压管道(16)上串接泄压阀(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模拟模块包括裂缝模块(2)和流量采集系统(11),所述裂缝模块(2)是由两块金属半圆柱体拼接组成的实心圆柱体,每一块半圆柱体的矩形平面沿轴向开设一道贯穿型凹槽(201),两道凹槽(201)对拼后形成一道径向截面呈矩形的裂缝(202),所述裂缝模块(2)的一端安装1号法兰盘(203),1号法兰盘(203)的中心贯穿孔作为模拟射孔孔眼(205),裂缝(202)的另外一端通过2号法兰盘(204)连接输出管道(17),输出管道(17)连接流量采集系统(11),且输出管道(17)上串接有流量控制阀门(13),所述流量采集系统(11)、压力采集系统(9)和温度控制系统(10)分别连接至计算机(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采集系统(11)由流量计和流量计数据线组成,所述流量计串接安装于输出管道(17),流量计通过流量计数据线将采集的漏失速度和漏失量传输至计算机(1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采集系统(9)由压力传感器和压力数据线组成,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输液管道(15),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数据线将采集的井筒压力数据传输至计算机(12)。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系统(10)由加热带、温控器、温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数据线组成,所述加热带缠绕于靠近井口的输液管道(15)的管壁,加热带与温控器连接,温控器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数据线将采集的井筒温度数据传输至计算机(12)。
7.如权利要求3或4或5或6所述的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井筒(1)为直井井筒,直井井筒的筒底通过法兰盘连接堵头(3),经堵头(3)封闭后的筒底作为模拟直井人工井底,靠近堵头(3)的直井井筒的筒壁开设旁通口,所述旁通口通过法兰连接裂缝模拟模块,且裂缝模拟模块与直井井筒垂直连通。
8.如权利要求3或4或5或6所述的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井筒(1)为水平井井筒,它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直井井筒段和水平井井筒段,所述直井井筒段的筒壁封闭、筒底通过弯头(5)连接水平井井筒段的一端,水平井井筒段的另一端通过法兰连接裂缝模拟模块。
9.如权利要求3或4或5或6所述的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井筒(1)可模拟多层合采井井筒,它为直井井筒,所述直井井筒具有筒底开口和筒壁旁通口,所述筒底开口和筒壁旁通口分别连接一个裂缝模拟模块。
CN201921595466.5U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 Active CN2111159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95466.5U CN211115912U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95466.5U CN211115912U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15912U true CN211115912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88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95466.5U Active CN211115912U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1591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4945A (zh) * 2019-09-24 2020-01-03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一种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14033334A (zh) * 2021-11-03 2022-02-11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模拟气井暂堵压井实验装置
CN114112196A (zh) * 2020-09-01 2022-03-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模拟试验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4945A (zh) * 2019-09-24 2020-01-03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一种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14112196A (zh) * 2020-09-01 2022-03-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模拟试验装置
CN114033334A (zh) * 2021-11-03 2022-02-11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模拟气井暂堵压井实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44945A (zh) 一种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211115912U (zh) 一种低压漏失气井修井用堵漏试验装置
CN204679347U (zh) 一种钻井液承压堵漏压裂试验装置
CN109001438A (zh) 一种封缝堵气实验模拟装置及测试方法
CA2993326C (en) Remote manifold valve and pump pairing technique for a multi-pump system
CN104373106A (zh) 一种井下封隔器气体密封性能的实验方法及实验系统
CN106769788B (zh) 一种岩土体压水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8519467B (zh) 一种透明平行板裂缝装置、暂憋造分支缝模拟实验装置及模拟试验方法
CN108956854B (zh) 一种评价暂堵转向液封堵性能的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11982758A (zh) 一种可视化暂堵转向性能测试的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12932219U (zh) 一种井筒模拟承压和漏失装置
CN103775023B (zh) 一种低压油气井压井作法
CN208718637U (zh) 一种油水井酸化解堵效果模拟评价装置
CN204252993U (zh) 封堵球机械封堵实验装置
CN105928829B (zh) 一种在线监测聚合物分子高速剪切稳定性的实验装置
CN104391079B (zh) 油气井工作液储层保护效果动态测试方法
CN107725028A (zh) 一种水平井aicd智能控水筛管性能试验系统
CN108196002B (zh) 一种压裂酸化用暂堵转向液性能评价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10857943A (zh) 一种可用于诱导裂缝堵漏模拟评价的实验装置
CN114658411B (zh) 一种评价高压油气井管柱堵塞后井筒完整性的装置及方法
RU2693090C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герметичности насосно-компрессорных труб в нагнетательных скважинах
CN208350745U (zh) 一种透明平行板裂缝装置和暂憋造分支缝模拟实验装置
CN206787971U (zh) 一种考虑破胶的支撑剂铺置规律可视化模拟装置
CN113758805B (zh) 模拟裂缝扩展与储层伤害评价的室内装置及方法
CN110857944A (zh) 一种固定裂缝的钻井液堵漏模拟评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2

Address after: 100007 Dongcheng District, Dongzhimen, China, North Street, No. 9 Oil Mansion, No.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atentee after: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18 Shaanxi province Xi'an Weiyang Changqing Changqing prosperous Park District Building Room 1207

Patentee before: CHANGQING DOWNHOLE TECHNOLOGY OPERATION COMPANY OF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