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97260U - 一种便于组装携带的单竿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组装携带的单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97260U
CN211097260U CN201920881433.0U CN201920881433U CN211097260U CN 211097260 U CN211097260 U CN 211097260U CN 201920881433 U CN201920881433 U CN 201920881433U CN 211097260 U CN211097260 U CN 211097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od
single pole
groov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814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8814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97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97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972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携带的单竿,包括底板、蜗轮和安装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内壁上开设有凹槽,并且凹槽的内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设置于支撑杆的外壁上,且支撑杆的内部连接有丝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安装有弹力弹簧,且弹力弹簧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和前后两侧均与弹力弹簧相连接,且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并且固定孔的内部贯穿有横杆,所述支撑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该便于组装携带的单竿,固定板和底板之间的连接方式设置为螺纹连接,这样在使用者携带时比较方便,可以对固定板和底板进行拆卸分开收纳,而且使用时也便于组装,为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组装携带的单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组装携带的单竿。
背景技术
单竿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尤其是在体育项目里,而生活中也有一些人用单竿来进行锻炼。
虽然现有的单竿种类很多,但是在使用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不便于锻炼者进行携带,比较占用空间,而且锻炼者如果身体碰到单竿,会使锻炼者身体感到疼痛,没有缓冲功能,从而为锻炼者带来不便,也降低了单竿的实用性,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组装携带的单竿,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携带的单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单竿不便于锻炼者进行携带,比较占用空间,而且锻炼者如果身体碰到单竿,会使锻炼者身体感到疼痛,没有缓冲功能,从而为锻炼者带来不便,也降低了单竿的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携带的单竿,包括底板、蜗轮和安装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内壁上开设有凹槽,并且凹槽的内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设置于支撑杆的外壁上,且支撑杆的内部连接有丝杆,所述蜗轮安装于丝杆的底部外壁上,且蜗轮的左端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安装有弹力弹簧,且弹力弹簧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和前后两侧均与弹力弹簧相连接,且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并且固定孔的内部贯穿有横杆,所述支撑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设置有两个,且固定板和底板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并且固定板和丝杆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块和支撑杆为一体式结构,且卡块通过凹槽与固定板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丝杆和蜗轮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丝杆和支撑杆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和支撑杆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且防护板设置有两组,并且每组防护板设置有两个,同时2个防护板关于安装板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横杆包括连接槽、连接块和连接杆,且连接槽设置于横杆的内部左右两端,并且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和连接杆相连接,且连接杆和连接块为一体式结构,并且连接块和连接槽为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组装携带的单竿,
(1)固定板和底板之间的连接方式设置为螺纹连接,这样在使用者携带时比较方便,可以对固定板和底板进行拆卸分开收纳,而且使用时也便于组装,为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便利;
(2)横杆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槽,且连接槽通过连接块与连接杆构成拆卸结构,这样更加方便对该单竿进行拆卸组装,而且不影响单竿使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该单竿的灵活性;
(3)安装板的底部和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弹力弹簧,当使用者在锻炼时身体与横杆发生碰撞时,可以对碰撞力度进行缓冲,同时也可以减轻使用者身体的疼痛感,也降低了安装板的受损坏几率,从而提高了该单竿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和卡块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和防护板连接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固定板;3、凹槽;4、卡块;5、支撑杆;6、丝杆;7、蜗轮;8、蜗杆;9、弹力弹簧;10、防护板;11、安装板;12、固定孔;13、横杆;1301、连接槽;1302、连接块;1303、连接杆;14、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携带的单竿,包括底板1、固定板2、凹槽3、卡块4、支撑杆5、丝杆6、蜗轮7、蜗杆8、弹力弹簧9、防护板10、安装板11、固定孔12、横杆13和刻度线14,底板1的上方连接有固定板2,且固定板2的内壁上开设有凹槽3,并且凹槽3的内部连接有卡块4,卡块4设置于支撑杆5的外壁上,且支撑杆5的内部连接有丝杆6,蜗轮7安装于丝杆6的底部外壁上,且蜗轮7的左端啮合连接有蜗杆8,支撑杆5的顶部安装有弹力弹簧9,且弹力弹簧9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板10,安装板11的底部和前后两侧均与弹力弹簧9相连接,且安装板11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12,并且固定孔12的内部贯穿有横杆13,支撑杆5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14;
固定板2设置有两个,且固定板2和底板1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并且固定板2和丝杆6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便于对固定板2和底板1进行组装,这样在不使用时易于携带,减小占用空间;
卡块4和支撑杆5为一体式结构,且卡块4通过凹槽3与固定板2构成滑动结构,当支撑杆5移动时,可以通过卡块4的滑动使支撑杆5移动的更加平稳,有效防止支撑杆5出现晃动的现象;
丝杆6和蜗轮7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丝杆6和支撑杆5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当丝杆6旋转时,可以带动支撑杆5进行升降移动,从而实现对该单竿的高度进行调节的目的;
防护板10和支撑杆5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且防护板10设置有两组,并且每组防护板10设置有两个,同时2个防护板10关于安装板11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便于对防护板10进行拆卸更换,同时在防护板10的作用下,可以有效防止安装板11受到碰撞时出现过度倾斜损坏的现象;
横杆13包括连接槽1301、连接块1302和连接杆1303,且连接槽1301设置于横杆13的内部左右两端,并且连接槽130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1302,连接块1302和连接杆1303相连接,且连接杆1303和连接块1302为一体式结构,并且连接块1302和连接槽1301为螺纹连接,便于对横杆13进行拆装操作,进一步便于使用者的携带,提高了该单竿的灵活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组装携带的单竿时,如图1-2,首先使用者将该单竿放在相应位置,然后将固定板2和底板1进行螺纹连接,接着对支撑杆5的高度进行调节,使用者可以先顺时针旋转左侧的蜗杆8,使蜗杆8带动蜗轮7和丝杆6一起旋转,因丝杆6和支撑杆5为螺纹连接,所以在丝杆6顺时针转动时,可以使支撑杆5向上移动,从而使支撑杆5左右两侧的卡块4沿着凹槽3一起上升,保证支撑杆5移动的稳定性,随着支撑杆5的上升,会带动弹力弹簧9、防护板10和安装板11一起上升,如图4,由于支撑杆5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14,因此使用者可以根据刻度线14标记的高度进行合适调节,之后使用者再用同样的方法调节右侧支撑杆5的高度;
当2个支撑杆5的高度调节好后,如图3-4,使用者将左侧的连接杆1303从安装板11的固定孔12中穿过,然后将连接杆1303右端的连接块1302和横杆13内的连接槽1301进行旋转安装,当左侧的连接杆1303和横杆13安装好后,使用者再用同样的方法使右侧的连接杆1303从安装板11的固定孔12中穿过,并且再用同样的方法使右侧的连接杆1303和横杆13进行旋转安装,这样便完成了对该单竿的组装,整个操作简单、方便,因安装板11的底部和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弹力弹簧9,所以当使用者锻炼时身体与横杆13发生碰撞时,弹力弹簧9可以对碰撞力度进行缓冲,不仅减轻使用者身体的疼痛感,也可以降低安装板11的受损坏几率,进而提高了该单竿的实用性,防护板10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安装板11受到碰撞时出现过度倾斜造成损坏的现象,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便于组装携带的单竿,包括底板(1)、蜗轮(7)和安装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连接有固定板(2),且固定板(2)的内壁上开设有凹槽(3),并且凹槽(3)的内部连接有卡块(4),所述卡块(4)设置于支撑杆(5)的外壁上,且支撑杆(5)的内部连接有丝杆(6),所述蜗轮(7)安装于丝杆(6)的底部外壁上,且蜗轮(7)的左端啮合连接有蜗杆(8),所述支撑杆(5)的顶部安装有弹力弹簧(9),且弹力弹簧(9)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板(10),所述安装板(11)的底部和前后两侧均与弹力弹簧(9)相连接,且安装板(11)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12),并且固定孔(12)的内部贯穿有横杆(13),所述支撑杆(5)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携带的单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设置有两个,且固定板(2)和底板(1)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并且固定板(2)和丝杆(6)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携带的单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4)和支撑杆(5)为一体式结构,且卡块(4)通过凹槽(3)与固定板(2)构成滑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携带的单竿,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6)和蜗轮(7)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丝杆(6)和支撑杆(5)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携带的单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0)和支撑杆(5)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且防护板(10)设置有两组,并且每组防护板(10)设置有两个,同时2个防护板(10)关于安装板(11)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携带的单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3)包括连接槽(1301)、连接块(1302)和连接杆(1303),且连接槽(1301)设置于横杆(13)的内部左右两端,并且连接槽(130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1302),所述连接块(1302)和连接杆(1303)相连接,且连接杆(1303)和连接块(1302)为一体式结构,并且连接块(1302)和连接槽(1301)为螺纹连接。
CN201920881433.0U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便于组装携带的单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97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81433.0U CN211097260U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便于组装携带的单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81433.0U CN211097260U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便于组装携带的单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97260U true CN211097260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88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8143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97260U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便于组装携带的单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97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97260U (zh) 一种便于组装携带的单竿
CN203620183U (zh) 一种仰卧起坐健身器
CN211486356U (zh) 一种多功能撑体类项目体育健身装置
CN209967535U (zh) 一种履带式保护环跑步健身器材
CN210331555U (zh) 一种体育锻炼支撑装置
CN212118985U (zh) 一种新型网球场用支架
CN210743330U (zh) 一种经济管理教学用的展板
CN210698714U (zh) 一种组合式拳击训练器
CN211486421U (zh) 一种单脚站立平衡诊断训练系统
CN220714685U (zh) 一种跳高架
CN207871415U (zh) 一种舞蹈训练用把杆装置
CN211618413U (zh) 一种体育器材收纳架
CN218686101U (zh) 一种臂力锻炼架
CN215108005U (zh) 一种便携式伸缩围栏
CN219128145U (zh) 一种可计数的引体向上锻炼设备
CN214714287U (zh) 一种折叠滑梯
CN205516379U (zh) 一种多用途体育器材
CN218540531U (zh) 一种可调整式护栏立柱
CN208018010U (zh) 一种高强度健身蹦床
CN214074916U (zh) 一种室外屈臂上提健身器材
CN211431594U (zh) 一种户外设备远程运维管控装置
CN210384720U (zh) 一种妇产科用产妇产后腿部锻炼床
CN216497236U (zh) 用于上肢的体育训练设备
CN216464416U (zh) 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用临时工作台
CN215916333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单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