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95494U - 一种医疗床翻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疗床翻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95494U
CN211095494U CN201921903720.3U CN201921903720U CN211095494U CN 211095494 U CN211095494 U CN 211095494U CN 201921903720 U CN201921903720 U CN 201921903720U CN 211095494 U CN211095494 U CN 211095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back plate
plate
bed body
wheelch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0372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磊
赵逸凡
张雪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90372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95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95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954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床翻身装置,涉及到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床体机构和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可拆卸地设置在床体机构的中部;翻转机构包括:一背板,背板可拆卸地设置在床体机构的中部;一背垫,背垫设置在背板的上侧;两升降机构,两升降机构设置在背板的上表面的两侧,且背板与背垫之间通过两升降机构连接;两第一液压缸,两第一液压缸设置在背板的上表面的中部,且每一第一液压缸分别驱动一升降机构。有助于使用者的翻身动作,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医疗床翻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医疗床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当今社会老龄化愈发严重之趋势,在未来,医院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病人等待救治和康复。由此观之,具有高度智能化、便捷性的医疗器械便显得尤为重要。轮椅式医疗床能够同时解决起居、出行、睡眠等生活要素,以此来让医院中千千万万的老人们体验舒适又便捷的生活,为老年病人们带来福音。
现有的轮椅式医疗床不具有自动翻身的功能,对老年病人进行翻身时,均是通过人力进行操作,费时费力,容易损伤老年病人脊扭,随着全球性人口老龄化以及人类生存质量的不断提高,能够帮助老年病人翻身的病床用具越来越成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床翻身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疗床翻身装置,包括床体机构和翻转机构;
所述翻转机构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床体机构的中部;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
一背板,所述背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床体机构的中部;
一背垫,所述背垫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上侧;
两升降机构,两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上表面的两侧,且所述背板与所述背垫之间通过两所述升降机构连接;
两第一液压缸,两所述第一液压缸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上表面的中部,且每一所述第一液压缸分别驱动一所述升降机构。
作为优选,每一所述升降机构均包括:
两第一连杆,两所述第一连杆平行,且两所述第一连杆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背板的上表面连接;
两第二连杆,每一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一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每一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背垫的下表面连接;
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连接两所述第一连杆和两所述第二连杆。
作为优选,所述床体机构包括床体支架和床板,所述床板设置在所述床体支架的上端,所述床板的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背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若干脚轮,所述床体支架的下端设有若干所述脚轮。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扶手,所述扶手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床体支架的两侧。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触摸式显示屏,其中一所述扶手上设有所述触摸式显示屏,所述触摸式显示屏分别与两所述第一液压缸电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轮椅机构,所述床体机构的一侧开设有开口部,所述轮椅机构嵌设于所述开口部内,且所述背板与所述轮椅机构可转动地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液压缸控制背垫的抬升,使得背垫呈倾斜状态,有助于使用者的翻身动作,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且本实用新型中,将触摸式显示屏和轮椅机构与医疗床结合,使得整体结构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为使用者带来了更佳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疗床翻身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翻转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床体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轮椅机构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轮椅机构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床体机构与轮椅机构组合后的立体图。
图中:1、床体机构;101、床体支架;102、床板;103、凹槽;104、脚轮;105、扶手;106、支撑柱;107、第一抽屉;108、第二抽屉;109、手持部;110、开口部;2、翻转机构;201、背板;202、背垫;203、第一液压缸;204、第一连杆;205、第二连杆;206、固定杆;3、触摸式显示屏;4、轮椅机构;401、底座;402、滚轮;403、支撑杆;404、底板;405、座垫;406、转动杆;407、轮椅扶手;408、腿垫;409、电控箱;410、操控杆;411、充电插头;412、排泄口;413、辅助滚轮;414、脚踏板;415、第三液压缸;5、支撑板;6、固定板;7、第二液压缸;8、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疗床翻身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翻转机构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床体机构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轮椅机构的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轮椅机构的侧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床体机构与轮椅机构组合后的立体图。请参见图1至图6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医疗床翻身装置,包括床体机构1和翻转机构2。
翻转机构2可拆卸地床体机构1的中部。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翻转机构2包括:
一背板201,背板201可拆卸地设置在床体机构1的中部。
一背垫202,背垫202设置在背板201的上侧。
两升降机构,两升降机构设置在背板201的上表面的两侧,且背板201与背垫202之间通过两升降机构连接。
两第一液压缸203,两第一液压缸203设置在背板201的上表面的中部,且每一第一液压缸203分别驱动一升降机构。本实施例中,床体机构1呈方形,两升降机构沿床体机构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两升降机构为床体机构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背板20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在使用者平躺或正常坐立的情况下,两第一液压缸203的液压杆处于伸长状态,使得背垫202呈水平状态,且背垫202的上表面与床体机构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使用者需要翻身时,其中一个第一液压缸203的液压杆处于收缩状态,另一个第一液压缸203的液压杆处于伸长状态,第一液压缸203的液压杆收缩时会带动与其连接的升降机构向上抬升,从而实现背垫202的一侧向另一侧的倾斜,辅助使用者进行翻身动作。若要回复平躺状态,处于伸长状态的第一液压缸203的液压杆会自动收缩,使得背垫202回复水平状态。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第一液压缸203具有稳定以及随动随停的特性,可以确保慢速翻身及其安全性。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每一升降机构均包括:
两第一连杆204,两第一连杆204平行,且两第一连杆204间隔设置,每一第一连杆204的一端分别与背板201的上表面连接。
两第二连杆205,每一第二连杆205的一端分别与一第一连杆204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每一第二连杆205的另一端分别与背垫202的下表面连接。
一固定杆206,固定杆206连接两第一连杆204和两第二连杆205。本实施例中,两第二连杆205的一端位于两第一连接杆204的内侧,固定杆206用于将第二连接杆205与第一连接杆204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杆206水平贯穿两第一连接杆204和两第二连接杆205。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床体机构1包括床体支架101和床板102,床板102设置在床体支架101的上端,床板102的中部开设有凹槽103,背板201可拆卸地设置在凹槽103内。本实施例中,凹槽103的形状与背板201的形状相匹配,床体支架101呈方形。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床体机构1还包括若干脚轮104,床体支架101的下端设有若干脚轮104。本实施例中设有四个脚轮104,四个脚轮104设置在床体支架101的下端的四个夹角处。本实施中在每个脚轮104的一侧还设有制动组件(图中未示出),用于制动脚轮104。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床体机构1还包括扶手105,扶手105对称地设置在床体支架101的两侧。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扶手105均是通过支撑柱106安装在床体支架101的两侧,且每一扶手105的上表面均向下凹陷呈弧形结构,且弧形结构的开口指向床体支架101的内侧。每一扶手105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第一抽屉107,每一扶手105的内侧的下端分别设有一第二抽屉108,其中,第一抽屉107可用于医护人员放置相关药物,第二抽屉108可用于使用者放置相关生活物品。其中,安装有触摸式显示屏3的扶手105,该扶手105的中部设有一手持部109,使用者起床时可手持该手持部109,方便使用者借力。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床体机构1还包括触摸式显示屏3,其中一扶手105上设有触摸式显示屏3,触摸式显示屏3分别与两第一液压缸203电连接。本实施例中,触摸式显示屏3用于控制第一液压缸203,方便使用者自己控制翻身动作。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医疗床翻身装置还包括轮椅机构4,床体机构1的一侧开设有开口部110,轮椅机构4嵌设于开口部110内,且背板201与轮椅机构4可转动地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开口部110是设置在床板102和床体支架101上。本实施例中,轮椅机构4包括底座401、滚轮402、支撑杆403、底板404、座垫405、转动杆406、轮椅扶手407、电机(图中未示出)、腿垫408、电控箱409、步进电机(图中未示出)、电源模块(图中未示出)、操控杆410、充电插头411、辅助滚轮413和脚踏板414。其中底座401内部设有中空腔体结构,底座的一端设有开口(图中未示出),开口与中空腔体结构连通,开口处设有密封门,密封门用于密封开口。底座401的一端的两侧设有两滚轮402,底座401的上端设有支撑杆403,支撑杆403的上端与底板404的下端连接,底板404的中部设有排泄口412,座垫405可拆卸的设置在排泄口412内,排泄口412与支撑杆403连通。其中支撑杆403采用中空的管状结构,且支撑杆403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支撑杆403的上端与排泄口412连通,支撑杆403的下端与底座401的内部连通。当使用者需要坐在轮椅上排泄时,可先抽出座垫405,排泄物会经过排泄口412进入到支撑杆403,然后再由支撑杆403进入到底座401内,当需要清理排泄物时,可通过打开密封门进行清理。而腿垫408的一侧与底板404的一端转动地连接,实现腿垫408的旋转,具体的如图1所示,当轮椅机构4位于开口部110内时,腿垫408的上表面与底板404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且腿垫408的上表面与底板404的上表面分别与床板102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当轮椅机构4离开开口部110内时,腿垫408向下旋转,此时腿垫408位于底板404的下侧,用于支撑使用者的腿部。电控箱409设置在底板404的下端,且步进电机和电源模块设置在电控箱409内,步进电机用于驱动两滚轮402进行转动,电源模块分别与电机和步进电机电连接。轮椅扶手407设置在底板404的两侧,且两轮椅扶手407通过两转动杆406与电控箱409的两侧连接。操控杆410设置在其中一轮椅扶手407上,操控杆410与步进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轮椅机构4的运动。充电插头411设置在底座401的另一端,且充电插头411与电源模块电连接,用于为电源模块充电。底板404的另一端与背板201可转动地连接,本实施例中,在电控箱409的一端设有第三液压缸415,第三液压缸415用于驱动背板201,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液压缸415和电机分别与触摸式显示屏3电连接。当轮椅机构4位于开口部110内时,轮椅扶手407通过转动杆406进行转动,使得轮椅扶手407与底板404处于同一平面上,当轮椅机构4离开开口部110内时,轮椅扶手407通过转动杆406自动抬升,使得轮椅扶手407所在的位置高于底板404所在的位置。电机设置在腿垫408,且电机用于驱动转动杆406。本实施例中,辅助滚轮413设有两个,且两辅助滚轮413并排设置在底座401的一端的下侧,脚踏板414设置在底座401的一端的下侧,且脚踏板414位于两辅助滚轮413之间。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进一步,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医疗床翻身装置还包括支撑板5、固定板6和第二液压缸7,其中,支撑板5设置在开口部110的内部的一侧,具体的为图1所示方向的左侧。支撑板5固定在固定板6的上端,固定板6的一端与床体支架101转动地连接,第二液压缸7设置在固定板6的下侧,且第二液压缸7的一端与床体支架101连接,第二液压缸7的另一端与固定板6的下表面连接,第二液压缸7与触摸式显示屏3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板5的上表面与床板102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板5、固定板6用于固定轮椅机构4,防止轮椅机构4自动脱离开口部110。在使用时,当轮椅机构4需要离开开口部110时,第二液压缸7驱动固定板6带动支撑板5旋转90°,固定板6与床体支架101呈垂直状态,使得轮椅机构4能够顺利离开开口部110。当轮椅机构4进入到开口部110内后,第二液压缸7驱动固定板6带动支撑板5旋转90°,固定板6与床体支架101处于平行状态,用于固定轮椅机构4。
进一步,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医疗床翻身装置还包括两滑轨8,两滑轨8平行设置,且两滑轨8之间设有间隔,两滑轨8设置在床体支架101的下侧,且两滑轨8沿床体支架10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两滑轨8位于开口部110的正下方。本实施例中,两滑轨8作为轮椅机构4滑动的轨道,当轮椅机构4进入开口部110或离开开口部110内时,两滚轮402可在两滑轨8内滑动,方便轮椅机构4进入或离开开口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医疗床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机构和翻转机构;
所述翻转机构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床体机构的中部;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
一背板,所述背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床体机构的中部;
一背垫,所述背垫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上侧;
两升降机构,两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上表面的两侧,且所述背板与所述背垫之间通过两所述升降机构连接;
两第一液压缸,两所述第一液压缸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上表面的中部,且每一所述第一液压缸分别驱动一所述升降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床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升降机构均包括:
两第一连杆,两所述第一连杆平行,且两所述第一连杆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背板的上表面连接;
两第二连杆,每一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一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每一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背垫的下表面连接;
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连接两所述第一连杆和两所述第二连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床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机构包括床体支架和床板,所述床板设置在所述床体支架的上端,所述床板的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背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床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脚轮,所述床体支架的下端设有若干所述脚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床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扶手,所述扶手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床体支架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床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摸式显示屏,其中一所述扶手上设有所述触摸式显示屏,所述触摸式显示屏分别与两所述第一液压缸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床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轮椅机构,所述床体机构的一侧开设有开口部,所述轮椅机构嵌设于所述开口部内,且所述背板与所述轮椅机构可转动地连接。
CN201921903720.3U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医疗床翻身装置 Active CN211095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03720.3U CN211095494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医疗床翻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03720.3U CN211095494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医疗床翻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95494U true CN211095494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24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03720.3U Active CN211095494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医疗床翻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954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1204A (zh) * 2021-12-19 2022-03-18 海安市人民医院 一种卧床病人多姿势辅助翻身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1204A (zh) * 2021-12-19 2022-03-18 海安市人民医院 一种卧床病人多姿势辅助翻身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16660U (ja) 座った姿勢で排泄可能な介護ベッド
CN102068352B (zh) 智能电动护理床
CN110037870B (zh) 一种组合式医用护理床
CN112603685B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及配套使用床、椅组合装置和使用方法
CN211095494U (zh) 一种医疗床翻身装置
KR102150594B1 (ko) 휠체어
CN216628950U (zh) 一种辅助腿脚不便老人的床椅一体装置
CN116370219B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床
CN210961755U (zh) 助力坐便装置
CN211095445U (zh) 一种医疗床
KR101588698B1 (ko) 전동식 샤워 트롤리
CN107811776B (zh) 一种智能轮椅
CN113995592B (zh) 一种半自动分离对接的床椅一体化机器人
CN208659121U (zh) 一种智能护理如厕椅
CN211095391U (zh) 一种组合式轮椅医疗床
CN212592762U (zh) 一种排便方便的医护轮椅
CN112603670B (zh) 一种可调角度、高度的椅面结构及其多功能轮椅
CN211658574U (zh) 一种带有扶手的医疗床
JP2001129032A (ja) 介護補助装置
TW201018450A (en) Wheelchair with shifting function and auxiliary equipment included the wheelchair
CN215385450U (zh) 一种移位机
CN1969785A (zh) 多功能座便椅
CN114431754B (zh) 一种智能助老如厕装置
CN111419556B (zh) 一种具有挪床位移功能的轮椅
CN217938561U (zh) 一种可伸缩的中位轮椅病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