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82351U - 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智能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智能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82351U
CN211082351U CN201922283549.7U CN201922283549U CN211082351U CN 211082351 U CN211082351 U CN 211082351U CN 201922283549 U CN201922283549 U CN 201922283549U CN 211082351 U CN211082351 U CN 211082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support
air inlet
air outlet
telescopic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8354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伟斌
蒙启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Zhita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Zh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Zhi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Zh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8354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82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82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82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智能风扇。所述智能风扇包括风扇主体、设置在所述风扇主体正下方通过第一折叠组件连接的伸缩杆组件,及通过第二折叠组件连接所述伸缩杆组件的底座组件,所述第二折叠组件设于所述底座组件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风扇不能进行折叠,占用空间,且不能在多种场合进行使用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智能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智能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的家用电器,主要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广泛与家庭、教室,办公室、商店、医院和宾馆等场所。传统的风扇主要由头部、叶片、网罩和控制装置等部件组成,传统风扇的头部包括电动机、前后网罩和摇头送风机构等,而目前市场上的落地风扇大多在工作时只能实现头部扇叶的转动和头部的左右摆动,功能比较单一,且每年在夏季使用完风扇后,需要把落地风扇清洗后放置在储物的地方,由于传统风扇有较大的直径和高度,在风扇不适用时占据较大的储物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智能风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风扇不能进行折叠,占用空间,且不能在多种地方进行使用的技术问题。
本次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智能风扇,所述智能风扇包括风扇主体、设置在所述风扇主体正下方通过第一折叠组件连接的伸缩杆组件,及通过第二折叠组件连接所述伸缩杆组件的底座组件,所述第二折叠组件设于所述底座组件上;
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折叠支架、第一旋转支架、连接安装架、第一折叠按键、第一自锁弹片及第一折叠弹簧,所述第一折叠支架呈“凸”字形,所述连接安装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折叠支架的底端固定在所述伸缩杆组件顶端,且设有用于穿设线缆的第一折叠支架通孔,所述第一旋转支架呈U型且设置在所述连接安装架内与所述连接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安装架的一端与所述风扇主体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按键嵌入安装在所述连接安装架一侧的内孔内且与所述第一自锁弹片连接,所述连接安装架及所述第一旋转支架与所述第一折叠支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自锁弹片及所述第一折叠弹簧设于所述第一折叠支架的内腔内,所述第一自锁弹片与所述第一折叠弹簧相抵触,所述第一自锁弹片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自锁弹片凸点,所述第一旋转支架上设有若干个配合所述第一自锁弹片凸点使用的第一旋转支架开孔,所述第一自锁弹片凸点扣合在所述第一旋转支架开孔上;
所述第二折叠组件包括第二折叠支架、折叠连接块、第二旋转支架、第二折叠按键、第二自锁弹片、第二折叠弹簧、左阻尼片及右阻尼片;所述第二折叠支架呈“凹”字形,且底端与所述底座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支架呈U型且设置在所述第二折叠支架内与所述第二折叠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折叠连接块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伸缩杆组件上,且设有用于穿设线缆的折叠连接块通孔,所述折叠连接块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旋转支架内,所述第二折叠按键嵌入安装在所述第二折叠支架一侧的内孔内且与所述第二自锁弹片连接,所述第二折叠支架及所述第二旋转支架与所述折叠连接块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自锁弹片及所述第二折叠弹簧设于所述折叠连接块的内腔内,所述第二自锁弹片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相抵触,所述第二自锁弹片上设有若干第二自锁弹片凸点,所述第二旋转支架上设有若干配合所述第二自锁弹片凸点使用的第二旋转支架开孔,所述第二自锁弹片凸点扣合在所述第二旋转支架开孔上,所述左阻尼片与所述右阻尼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折叠支架的上端两侧用于增加所述折叠连接块与所述第二折叠支架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风扇主体包括头部组件,及用于连接所述头部组件的支架组件;
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主支架、支撑架、支撑架安装位、遥控器安装位、俯仰驱动机构、俯仰驱动机构安装位、俯仰限位机构、俯仰限位机构安装位、按键安装位及按键电路板安装位,所述主支架呈圆形,所述遥控器安装位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上,所述支撑架安装位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上且与所述遥控器安装位位置相对,所述俯仰驱动机构安装位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上,所述俯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俯仰驱动机构安装位上,所述俯仰限位机构安装位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上且与所述俯仰驱动机构安装位位置相对,所述俯仰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俯仰限位机构安装位上,所述支撑架罩设在所述支撑架安装位上,所述支撑架安装位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按键电路板的按键电路板安装位及用于安装按键的按键安装位,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连接安装架的安装架固定位;
所述俯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盖及驱动盘,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盖均安装在所述俯仰驱动机构安装位上,所述驱动盘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子上,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头部组件上,所述驱动盘呈圆形,且上设有驱动盘凹槽;
所述俯仰限位机构包括转套、左摩擦环、右摩擦环、左摩擦套、右摩擦套及俯仰限位板,所述转套呈圆柱状,且上设有转套凹槽,所述转套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头部组件上,所述转套中部设有用于线缆穿过所述转套的通孔,所述左摩擦环与所述右摩擦环分别呈半环状,所述左摩擦环与所述右摩擦环组合形成完整的圆环,且所述转套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所述转套上的定位筋及设置在所述左摩擦环与所述右摩擦环上的定位筋安装槽装嵌在圆环内,所述左摩擦套与所述右摩擦套分别呈半环状,所述左摩擦套与所述右摩擦套组合形成完整的圆环,且所述左摩擦环与所述右摩擦环形成的圆环通过设置在所述左摩擦环与所述右摩擦环上的定位柱及设置在所述左摩擦套与所述右摩擦套上的定位柱安装孔装嵌在圆环内,所述左摩擦套与所述右摩擦套通过所述俯仰限位板固定在所述俯仰限位机构安装位上。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头部组件包括头部支架、进风网罩、出风网罩、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压板、扇叶及扇叶盖,所述头部支架呈圆形,所述头部支架上设置有通过三条支撑筋与走线槽固定在所述头部支架中间位置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安装位,所述头部支架的一侧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出风网罩起定位、导向与固定作用的第一出风定位凸筋、出风导向凸柱及出风锁紧螺孔,所述头部支架的另一侧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进风网罩起定位与导向作用的第一进风定位凸筋及进风导向凸柱,相对的两条所述支撑筋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进风网罩的进风锁紧螺孔,所述头部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装配所述俯仰驱动机构的俯仰驱动机构装配位,所述俯仰驱动机构装配位上设置有配合驱动盘凹槽使用的驱动盘凸块,所述头部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装配所述俯仰限位机构且与所述俯仰驱动机构装配位位置相对的俯仰限位机构装配位,所述俯仰限位机构装配位上设置有配合所述转套凹槽使用的转套凸块,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电机压板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位上,所述扇叶通过所述扇叶盖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子上,所述进风网罩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定位凸筋、所述进风导向凸柱及所述进风锁紧螺孔固定在所述头部支架上,所述出风网罩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定位凸筋、所述出风导向凸柱及所述出风锁紧螺孔固定在所述头部支架上。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进风网罩呈凸起网状结构,所述进风网罩上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进风导向凸柱使用的进风导向槽,所述进风网罩上还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第一进风定位凸筋使用的第二进风定位凸筋,所述进风网罩上还设置有直径比所述进风网罩直径小的进风周向环,所述进风导向槽设置在所述进风周向环上,所述进风网罩上还设置有用于隐藏所述伸缩杆组件的伸缩杆凹槽,所述伸缩杆凹槽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进风网罩固定在所述头部支架上且与所述进风锁紧螺孔配合使用的进风固定螺孔。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出风网罩呈网状结构,所述出风网罩上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出风导向凸柱使用的出风导向槽,所述出风网罩上还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第一出风定位凸筋配合使用的第二出风定位凸筋,所述出风网罩上还设置有直径比所述出风网罩直径小的出风周向环,所述出风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出风周向环上,所述出风周向环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出风网罩固定在所述头部支架上且与所述出风锁紧螺孔配合使用的出风固定螺孔。
进一步说明的,所述伸缩杆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及套设在所述第一伸缩杆外部且顶部带有伸缩控制功能的第二伸缩杆;
所述第一伸缩杆呈长圆柱状,其一端通过第一伸缩杆螺孔与所述第一折叠支架固定在一起,另外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内腔内,并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一伸缩杆定位套,所述第一伸缩杆定位套上设置有用于起定位作用及防止所述第一伸缩杆转动的定位套凸筋,所述第一伸缩杆定位套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伸缩杆直径且呈圆环状,所述第一伸缩杆定位套上设置有伸缩按键安装位。
进一步说明的,所述第二伸缩杆呈长圆柱状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直径,所述第二伸缩杆底端与所述折叠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顶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定位套配合使用的第二伸缩杆定位套,所述第二伸缩杆定位套的内直径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外直径相同,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内腔上设置有配合所述定位套凸筋使用且实现定位作用的滑槽,所述第二伸缩杆顶端还设置有放置于所述伸缩按键安装位内的伸缩弹簧,设置在所述伸缩弹簧上的伸缩弹块,设置在所述第二伸缩杆外与所述伸缩弹块连接的伸缩按键套,及套设在所述伸缩按键套上的伸缩按键,所述伸缩弹块呈圆柱状。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上盖、及摆动机构,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扣合在一起呈空腔结构,所述摆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一侧。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摆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摆动底板、下耐磨圈及上耐磨圈, 所述主动齿轮装设在所述第三电机的转轴上,所述摆动底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上端设置有主轴,所述下耐磨圈套设在所述主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套设在所述主轴上且与所述下耐磨圈接触,所述第二折叠支架贯穿上盖固定在所述从动齿轮上,所述上耐磨圈固定在所述上盖底端且与所述从动齿轮接触,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主轴呈圆柱状。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智能风扇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主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用于提供所需电压的电源电路板,所述主控电路板上集成有语音模块、WiFi模块及蓝牙模块,设置在所述按键电路板安装位上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用于手动发送控制信号及显示风扇运行状态的按键电路板,所述按键电路板的按键安装在所述按键安装位上,所述主控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三电机,所述按键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及所述第二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此种智能风扇在工作时能实现风扇的功能,实现风速调节、上下俯仰、左右摆动,状态显示等功能,智能风扇还可以实现上下左右多角度摆动,上下俯仰和左右摆动可根据用户需要在设定范围内上下及左右循环摆动,并在正常关机情况下恢复到中间位置,另外,此智能风扇使用低电压供电,为安全电压,且电源线从底座引出,走线简洁,且通过蓝牙、APP、语音等方式进行控制,实现了智能风扇的智能控制,并且通过第一第二折叠组件可以进行折叠收纳以及折叠使用,既可以作为落地扇使用也可以当作桌面扇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风扇主体前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风扇头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风扇头部组件的内部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头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进风网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出风网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组件的内部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安装架与支撑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俯仰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俯仰限位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折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折叠组件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杆组件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中图19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折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折叠组件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中摆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中摆动组件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伸缩调节高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演变为桌面风扇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系统的模块化框图。
附图标记:1-风扇主体 2-伸缩杆组件 3-底座组件 4-第一折叠组件 33-第二折叠组件 32-上盖 2111-第一折叠支架 2112-第一旋转支架 1241-连接安装架 2113-第一折叠按键 2114-第一自锁弹片 2115-第一折叠弹簧 2116-第一装饰键 21111-第一折叠支架通孔 21141-第一自锁弹片凸点 21142-第一旋转支架开孔 331-第二折叠支架 332-折叠连接块 333-第二旋转支架 334-第二折叠按键 335-第二自锁弹片 336-第二折叠弹簧337-第二装饰键 3321-折叠连接块通孔 3351-第二自锁弹片凸点 3331-第二旋转支架开孔 338-左阻尼片 339-右阻尼片 11-头部组件 12-支架组件 121-主支架 124-支撑架125-按键 126-按键电路板 1216-支撑架安装位 1213-遥控器安装位 127-俯仰驱动机构1214-俯仰驱动机构安装位 128-俯仰限位机构 1215-俯仰限位机构安装位 1217-按键安装位 1218-按键电路板安装位 1242-安装架固定位 122-左装饰条 123-右装饰条 1211-左装饰条安装位 1212-右装饰条安装位 1271-第二电机 1272第二电机盖 1273驱动盘12731-驱动盘凹槽 1281-转套 1282左摩擦环 1283右摩擦环 1284-左摩擦套 1285-右摩擦套 1286-俯仰限位板 1287-左摩擦盖板 1288-右摩擦盖板 12811-转套凹槽 12812-通孔 12815-定位筋 12816-定位筋安装槽 12821-定位柱 12851-定位柱安装孔 111-头部支架 112-进风网罩 113-出风网罩 114-第一电机 115-第一电机压板 116扇叶 117-扇叶盖118-支撑筋 1113-走线槽 1112-第一电机安装位 1119-第一出风定位凸筋 1118-出风导向凸柱 1110-出风锁紧螺孔 1116-第一进风定位凸筋 1115-进风导向凸柱 1117-进风锁紧螺孔 1114-俯仰驱动机构装配位 1121-俯仰限位机构装配位 1123-进风导向槽 1124-第二进风定位凸筋 1122-进风周向环 1125-伸缩杆凹槽 1126-进风固定螺孔 1133-出风导向槽 1134-第二出风定位凸筋 1132-出风周向环 1135-出风固定螺孔 212第一伸缩杆221-第二伸缩杆 2121-第一伸缩杆螺孔 213-第一伸缩杆定位套 2131-伸缩按键安装位222-第二伸缩杆定位套 223-伸缩弹簧 224-伸缩弹块 225-伸缩按键套 226-伸缩按键31-底座 34-摆动机构 341-第三电机 342-主动齿轮 343-从动齿轮 344-摆动底板 345-下耐磨圈 346-上耐磨圈 3441-主轴 35-配重块 37-主控电路板 36-电源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0,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智能风扇,所述智能风扇包括风扇主体1、设置在所述风扇主体1正下方通过第一折叠组件4连接的伸缩杆组件2,及通过第二折叠组件33连接所述伸缩杆组件2的底座组件3,所述第二折叠组件33设于所述底座组件3上;
所述第一折叠组件4包括第一折叠支架2111、第一旋转支架2112、连接安装架1241、第一折叠按键2113、第一自锁弹片2114、第一折叠弹簧2115及第一装饰键2116,所述第一折叠支架2111呈“凸”字形,所述连接安装架1241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折叠支架2111的底端固定在所述伸缩杆组件2顶端,且设有用于穿设线缆的第一折叠支架通孔21111,所述第一旋转支架2112呈U型且设置在所述连接安装架2111内与所述连接安装架211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安装架1241的一端与所述风扇主体1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按键2113嵌入安装在所述连接安装架1241一侧的内孔内且与所述第一自锁弹片2114连接,所述第一装饰键2116嵌入安装在所述连接安装架1241另一侧的内孔内,所述连接安装架1241及所述第一旋转支架2112与所述第一折叠支架211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自锁弹片2114及所述第一折叠弹簧2115设于所述第一折叠支架2111的内腔内,所述第一自锁弹片2114与所述第一折叠弹簧2115相抵触,所述第一自锁弹片2114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自锁弹片凸点21141,所述第一旋转支架2112上设有若干个配合所述第一自锁弹片凸点21141使用的第一旋转支架开孔21142,所述第一自锁弹片凸点21141扣合在所述第一旋转支架开孔21142上;在使用时按下第一折叠按键2113时,可以带动第一自锁弹片2114压缩第一折叠弹簧2115,使得第一自锁弹片2114可以向内移动,使第一自锁弹片2114上的第一自锁弹片凸点21141脱离第一旋转支架开孔21142,因此可以让第一旋转支架2112沿着第一折叠支架2111转动,第一装饰键2116起到装饰作用,并且第一装饰键2116设于第一折叠按键2113的相对端。
所述第二折叠组件33包括第二折叠支架331、折叠连接块332、第二旋转支架333、第二折叠按键334、第二自锁弹片335、第二折叠弹簧336、第二装饰键337、左阻尼片338及右阻尼片339;所述第二折叠支架331呈“凹”字形,且底端与所述底座组件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支架333呈U型且设置在所述第二折叠支架331内与所述第二折叠支架331固定连接,所述折叠连接块33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伸缩杆组件2上,且设有用于穿设线缆的折叠连接块通孔3321,所述折叠连接块332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旋转支架333内,所述第二折叠按键334嵌入安装在所述第二折叠支架331一侧的内孔内且与所述第二自锁弹片335连接,所述第二装饰键337嵌入安装在所述第二折叠支架331另一侧的内孔内,所述第二折叠支架331及所述第二旋转支架333与所述折叠连接块33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自锁弹片335及所述第二折叠弹簧336设于所述折叠连接块332的内腔内,所述第二自锁弹片335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333相抵触,所述第二自锁弹片335上设有若干第二自锁弹片凸点3351,所述第二旋转支架333上设有若干配合所述第二自锁弹片凸点3351使用的第二旋转支架开孔3331,所述第二自锁弹片凸点3351扣合在所述第二旋转支架开孔3331上,所述左阻尼片338与所述右阻尼片339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折叠支架331的上端两侧用于增加所述折叠连接块332与所述第二折叠支架331之间的摩擦力。通过第一第二折叠组件实现智能风扇的折叠功能,使风扇可以方便收纳,以及可以使风扇应用于更多的场景。在使用时按下第二折叠按键334,可以带动第二自锁弹片335压缩第二折叠弹簧336,使得第二自锁弹片335可以向内移动,使第二自锁弹片335上的第二自锁弹片凸点3351脱离第二旋转支架开孔3331,因此可以让折叠连接块332沿着第二折叠支架331转动,第二装饰键337起到装饰作用,并且第二装饰键337设于第二折叠按键334的相对端,而相应的设置左阻尼片338和右阻尼片339位于第二折叠支架331上端的两侧,起到增加折叠连接块332与第二折叠支架331之间摩擦力,防止由于装配间隙导致智能风扇晃动的作用,左阻尼片338和右阻尼片339均为硅橡胶阻尼片。
所述风扇主体1包括头部组件11,及用于连接所述头部组件11的支架组件12;
所述支架组件12包括主支架121、支撑架124、支撑架安装位1216、遥控器安装位1213、俯仰驱动机构127、俯仰驱动机构安装位1214、俯仰限位机构128、俯仰限位机构安装位1215、按键安装位1217及按键电路板安装位1218,所述主支架121呈圆形,所述遥控器安装位1213设置在所述主支架121上,所述支撑架安装位1216设置在所述主支架121上且与所述遥控器安装位1213位置相对,所述俯仰驱动机构安装位1214设置在所述主支架121上,所述俯仰驱动机构127设置在所述俯仰驱动机构安装位1214上,所述俯仰限位机构安装位1215设置在所述主支架121上且与所述俯仰驱动机构安装位1214位置相对,所述俯仰限位机构128设置在所述俯仰限位机构安装位1215上,所述支撑架124罩设在所述支撑架安装位1216上,所述支撑架安装位1216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按键电路板126的按键电路板安装位1218及用于安装按键125的按键安装位1217,所述支撑架124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连接安装架1241的安装架固定位1242;所述支架组件12还包括粘贴在所述主支架121两侧用于起装饰作用的左装饰条122与右装饰条123,且主支架121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左装饰条122与右装饰条123的左装饰条安装位1211与右装饰条安装位1212。通过设置俯仰驱动机构127与俯仰限位机构128实现头部组件上下摆动运动。
所述俯仰驱动机构127包括第二电机1271、第二电机盖1272及驱动盘1273,所述第二电机1271与所述第二电机盖1272均安装在所述俯仰驱动机构安装位1214上,所述驱动盘1273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1271的转子上,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头部组件11上,所述驱动盘1273呈圆形,且上设有驱动盘凹槽12731;驱动盘凹槽12731与头部组件11相应的筋位相嵌,使第二电机1271在转动时,可以带动驱动盘1273转动,从而带动头部组件11做摆动运动,从而实现头部组件11的上下摆动运动。
所述俯仰限位机构128包括转套1281、左摩擦环1282、右摩擦环1283、左摩擦套1284、右摩擦套1285及俯仰限位板1286,所述转套1281呈圆柱状,且上设有转套凹槽12811,所述转套1281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头部组件11上,所述转套1281中部设有用于线缆穿过所述转套1281的通孔12812,所述左摩擦环1282与所述右摩擦环1283分别呈半环状,所述左摩擦环1282与所述右摩擦环1283组合形成完整的圆环,且所述转套1281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所述转套1281上的定位筋12815及设置在所述左摩擦环1282与所述右摩擦环1283上的定位筋安装槽12816装嵌在圆环内,所述左摩擦套1284与所述右摩擦套1285分别呈半环状,所述左摩擦套1284与所述右摩擦套1285组合形成完整的圆环,且所述左摩擦环1282与所述右摩擦环1283形成的圆环通过设置在所述左摩擦环1282与所述右摩擦环1283上的定位柱12821及设置在所述左摩擦套1284与所述右摩擦套1285上的定位柱安装孔12851装嵌在圆环内,所述左摩擦套1284与所述右摩擦套1285通过所述俯仰限位板1286固定在所述俯仰限位机构安装位1215上。左摩擦套1284与右摩擦套1285通过俯仰限位板1286在通过螺钉固定装配在主支架121上,从而在转动时使到头部组件11带动转套1281,可以使转套1281沿着左摩擦环1283和右摩擦环1284形成的圆环转动,而在左摩擦套1284与右摩擦套1285上分别设置有用于盖设左摩擦套1284与右摩擦套1285的左摩擦盖板1287与右摩擦盖板1288。
所述头部组件11包括头部支架111、进风网罩112、出风网罩113、第一电机114、第一电机压板115、扇叶116及扇叶盖117,所述头部支架111呈圆形,所述头部支架111上设置有通过三条支撑筋118与走线槽1113固定在所述头部支架111中间位置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电机114的第一电机安装位1112,所述头部支架111的一侧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出风网罩113起定位、导向与固定作用的第一出风定位凸筋1119、出风导向凸柱1118及出风锁紧螺孔1110,所述头部支架111的另一侧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进风网罩112起定位与导向作用的第一进风定位凸筋1116及进风导向凸柱1115,相对的两条所述支撑筋118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进风网罩112的进风锁紧螺孔1117,所述头部支架111上还设置有用于装配所述俯仰驱动机构127的俯仰驱动机构装配位1114,所述俯仰驱动机构装配位1114上设置有配合驱动盘凹槽12731使用的驱动盘凸块,所述头部支架111上还设置有用于装配所述俯仰限位机构128且与所述俯仰驱动机构装配位1114位置相对的俯仰限位机构装配位1121,所述俯仰限位机构装配位1121上设置有配合所述转套凹槽12811使用的转套凸块,所述第一电机114通过所述第一电机压板115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位1112上,所述扇叶116通过所述扇叶盖117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机114的转子上,所述进风网罩112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定位凸筋1116、所述进风导向凸柱1115及所述进风锁紧螺孔1117固定在所述头部支架111上,所述出风网罩113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定位凸筋1119、所述出风导向凸柱1118及所述出风锁紧螺孔1110固定在所述头部支架111上。
所述进风网罩112呈凸起网状结构,所述进风网罩112上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进风导向凸柱1115使用的进风导向槽1123,所述进风网罩112上还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第一进风定位凸筋1116使用的第二进风定位凸筋1124,所述进风网罩112上还设置有直径比所述进风网罩112直径小的进风周向环1122,所述进风导向槽1123设置在所述进风周向环1122上,所述进风网罩112上还设置有用于隐藏所述伸缩杆组件2的伸缩杆凹槽1125,所述伸缩杆凹槽1125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进风网罩112固定在所述头部支架111上且与所述进风锁紧螺孔1117使用的进风固定螺孔1126。通过第一进风定位凸筋1116与第二进风定位凸筋1124的配合实现定位功能,当在安装进风网罩112时第一进风定位凸筋1116与第二进风定位凸筋1124相互碰撞则表示已经安装到位,而此时进风导向凸柱1115也卡到进风导向槽1123内实现了对进风网罩112的定位,此时用螺钉将进风网罩112进行固定即可。
所述出风网罩113呈网状结构,所述出风网罩113上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出风导向凸柱1118使用的出风导向槽1133,所述出风网罩113上还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第一出风定位凸筋1119使用的第二出风定位凸筋1134,所述出风网罩113上还设置有直径比所述出风网罩113直径小的出风周向环1132,所述出风导向槽1133设置在所述出风周向环1132上,所述出风周向环1132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出风网罩113固定在所述头部支架111上且与所述出风锁紧螺孔1110配合使用的出风固定螺孔1135。通过第一出风定位凸筋1119与第二出风定位凸筋1134的配合实现定位功能,当在安装出风网罩113时第一出风定位凸筋1119与第二出风定位凸筋1134相互碰撞则表示已经安装到位,而此时出风导向凸柱1118也卡到出风导向槽1133内实现了对出风网罩113的定位,此时用螺钉将出风网罩113进行固定即可。
所述伸缩杆组件2包括第一伸缩杆212,及套设在所述第一伸缩杆212外部且顶部带有伸缩控制功能的第二伸缩杆221;
所述第一伸缩杆212呈长圆柱状,其一端通过第一伸缩杆螺孔2121与所述第一折叠支架2111固定在一起,另外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伸缩杆221的内腔内,并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221,所述第一伸缩杆21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伸缩杆定位套213,所述第一伸缩杆定位套213上设置有用于起定位作用及防止所述第一伸缩杆212转动的定位套凸筋,所述第一伸缩杆定位套213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伸缩杆212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伸缩杆221直径且呈圆环状,所述第一伸缩杆定位套213上设置有伸缩按键安装位2131。
所述第二伸缩杆221呈长圆柱状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伸缩杆212直径,所述第二伸缩杆221底端与所述折叠连接块3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221顶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定位套213配合使用的第二伸缩杆定位套222,所述第二伸缩杆定位套222的内直径与所述第一伸缩杆212外直径相同,所述第二伸缩杆221的内腔上设置有配合所述定位套凸筋使用且实现定位作用的滑槽,所述第二伸缩杆221顶端还设置有放置于所述伸缩按键安装位225内的伸缩弹簧223,设置在所述伸缩弹簧223上的伸缩弹块,设置在所述第二伸缩杆221外与所述伸缩弹块224连接的伸缩按键套225,及套设在所述伸缩按键套225上的伸缩按键226,所述伸缩弹块224呈圆柱状。在使用时按下伸缩按键226,在伸缩弹簧223的弹簧作用力下,可以使伸缩按键226和伸缩弹块224往内按压,由于伸缩连接块224呈圆柱状,使的第一伸缩杆212很容易的脱离锁定而收入到第二伸缩杆221内,实现了伸缩功能的锁定与解锁,并且通过定位套凸筋与滑槽的配合使得第一伸缩杆212不会在第二伸缩杆221中错位,实现了定位作用。
所述底座组件3包括底座31、上盖32、及摆动机构34,所述底座31与所述上盖32扣合在一起呈空腔结构,所述摆动机构34设置在所述底座31内的一侧。
所述摆动机构34包括第三电机341、主动齿轮342、从动齿轮343、摆动底板344、下耐磨圈345及上耐磨圈346, 所述主动齿轮342装设在所述第三电机341的转轴上,所述摆动底板344固定在所述底座31上且上端设置有主轴3441,所述下耐磨圈345套设在所述主轴3441上,所述从动齿轮343套设在所述主轴3441上且与所述下耐磨圈345接触,所述第二折叠支架331贯穿上盖32固定在所述从动齿轮343上,所述上耐磨圈346固定在所述上盖31底端且与所述从动齿轮343接触,所述主动齿轮342与所述从动齿轮343啮合,所述主轴3441呈圆柱状。通过第三电机341带动主动齿轮342转动,主动齿轮342带动从动齿轮343转动,进而从动齿轮343带动第二折叠支架331转动,即实现了左右摆动,并且底座31上还设置有配重块35用于保证智能风扇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倾倒。
所述智能风扇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31上的主控电路板37,设置在所述底座31上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用于提供所需电压的电源电路板36,所述主控电路板37上集成有语音模块、WiFi模块及蓝牙模块,设置在所述按键电路板安装位1218上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37用于手动发送控制信号及显示风扇运行状态的按键电路板126,所述按键电路板126的按键125安装在所述按键安装位1217上,所述主控电路板37连接所述第三电机341,所述按键电路板126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14及所述第二电机1271。电源电路板36为电控元件,其作用是给整台智能风扇供电,上设有电源输入接口,输入电压根据主控电路板37的输入电压而定,例如5V,12V,24V等。
主控电路板37安装固定在底座31上,与电源电路板36和按键电路板126电连接,起到控制整台智能风扇运动的作用。主控电路板37是智能风扇的核心控制部件,其控制着其他电子元器件的协调运动。主控电路板37与按键电路板126之间通过线缆通讯,通过按下按键电路板126上的开机按键,风速调整按键,左右摇头按键,定时按键等,按键电路板126把所按下按键的信息传输到主控电路板37上,通过主控电路板37上的控制芯片对信息进行处理,后控制相关的元器件进行运动,同时主控电路板37可以控制按键电路板126把当前时间、气温湿度、风扇档位、定时时间等信息循环切换显示出来。主控电路板37通过按键电路板126与第一电机114之间通过线缆通讯,智能风扇工作时,主控电路板37根据设定的模式,转变为第一电机114的转速信号,输入到第一电机114内,控制第一电机114在相应的转速中转动,同时第一电机114的转速等信息通过线缆反馈到主控电路板37内进行转速监控。
主控电路板37通过按键电路板126与第二电机1271之间通过线缆连接,智能风扇工作时,主控电路板37根据设定的模式,转变为第二电机1271的转动信号,控制第二电机1271在相应的转动角度之间往复运动,实现智能风扇的头部组件俯仰的运动。
主控电路板37与第三电机341之间通过线缆连接,智能风扇工作时,主控电路板37根据设定的模式,转变为第三电机341的转动信号,控制第三电机341在相应的转动角度之间往复运动,实现智能风扇的左右摆动。
所述主控电路板37上集成有语音模块、WiFi模块及蓝牙模块,可以实现主控电路板37和外部设备的Wifi通讯、蓝牙通讯以及语音通讯。
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智能落地风扇在工作时:在电源电路板36的电源接口上插入电源线,通过按下按键125上的开关按键,智能风扇开始工作,控制第一电机114的转动,实现扇叶的高速转动。外部的空气从进风网罩112进入到头部组件11内,然后经扇叶116改变风的风向和风速,把空气从出风网罩113吹出,把空气吹到外部大气环境,实现智能风扇的功能;当需要调整智能风扇头部组件11的上下自动俯仰时,通过按下按键125上的俯仰按键,主控电路板37控制第二电机1271转动,带动头部组件11做上下俯仰运动。当需要调整智能风扇头部组件11的左右自动摆动时,通过按下按键125上的摆动按键,主控电路板37控制第三电机341转动,带动伸缩杆组件2和头部组件11做左右自动摆动运动,左右摆动的角度可根据用户需要,头部组件11在30°,60°,90°,120°,150°之间左右循环摆动,具体的角度不作限制,并在正常关机情况下头部组件11恢复到中间位置。当需要调整头部组件11离地面的高度时,按下第一伸缩杆212和第二伸缩杆221之间的伸缩按键226,即可使第一伸缩杆212沿着第二伸缩杆221往下滑动,第一伸缩杆212滑动到底部时,即可完成折叠智能风扇高度的调整。当需要把折叠智能风扇折叠收纳起来时,按下第一伸缩杆212和第二伸缩杆221之间的伸缩按键226,即可使第一伸缩杆212沿着第二伸缩杆221往下滑动,此时第一伸缩杆212和第二伸缩杆221缩回成一段较小的长度,然后按下第一折叠按2113,使头部组件11沿着第一折叠组件4转动180°,贴近伸缩杆组件2,然后再按下第二折叠按键334,使伸缩杆组件2沿着第二折叠组件33转动90°,贴近底座组件3,使头部组件11与底座组件3接触,即可完成折叠智能风扇的折叠过程,折叠后智能风扇成为一个圆柱状,大大的减少占用的空间。当智能风扇折叠收纳后,转动头部组件11,且伸缩杆组件2不动时,可以使头部组件11与底座组件3形成一定的夹角,使智能风扇变成桌面风扇使用;需要拆装进风网罩112时,只需把进风网罩112上的进风锁紧螺孔1117的螺钉拧开,把进风网罩112旋开取走,即可对进风网罩112清洗;需要拆装出风网罩113,只需把出风网罩113上的出风锁紧螺孔1110的螺钉拧开,把出风网罩113旋开取走,即可对出风网罩113清洗及头部组件11内的其他零件部进行清洗;通过按下按键上的风速按钮,可以控制第一电机114的转速,从而调节折叠智能风扇的风速。通过按下按键上的定时按钮,可以调节折叠智能风扇的开机关机时间。通过头部组件11上的按键电路板126可以显示当前时间、环境温度、风扇档位、摆动角度等信息,实现折叠智能风扇信息的实时显示。通过主控电路板37上集成的Wifi模块、蓝牙模块和语音模块,可以实现用手机或者其他设备控制或者实时监控到智能风扇当前的运行信息,实现了智能监控。
此种智能风扇在工作时能实现风扇的功能,实现风速调节、上下俯仰、左右摆动,状态显示等功能,智能风扇还可以实现上下左右多角度摆动,上下俯仰和左右摆动可根据用户需要在设定范围内上下及左右循环摆动,并在正常关机情况下恢复到中间位置,另外,此智能风扇使用低电压供电,为安全电压,且电源线从底座引出,走线简洁,且通过蓝牙、APP、语音等方式进行控制,实现了智能风扇的智能控制,并且通过第一第二折叠组件可以进行折叠收纳以及折叠使用,既可以作为落地扇使用也可以当作桌面扇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智能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风扇包括风扇主体、设置在所述风扇主体正下方通过第一折叠组件连接的伸缩杆组件,及通过第二折叠组件连接所述伸缩杆组件的底座组件,所述第二折叠组件设于所述底座组件上;
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折叠支架、第一旋转支架、连接安装架、第一折叠按键、第一自锁弹片及第一折叠弹簧,所述第一折叠支架呈“凸”字形,所述连接安装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折叠支架的底端固定在所述伸缩杆组件顶端,且设有用于穿设线缆的第一折叠支架通孔,所述第一旋转支架呈U型且设置在所述连接安装架内与所述连接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安装架的一端与所述风扇主体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按键嵌入安装在所述连接安装架一侧的内孔内且与所述第一自锁弹片连接,所述连接安装架及所述第一旋转支架与所述第一折叠支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自锁弹片及所述第一折叠弹簧设于所述第一折叠支架的内腔内,所述第一自锁弹片与所述第一折叠弹簧相抵触,所述第一自锁弹片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自锁弹片凸点,所述第一旋转支架上设有若干个配合所述第一自锁弹片凸点使用的第一旋转支架开孔,所述第一自锁弹片凸点扣合在所述第一旋转支架开孔上;
所述第二折叠组件包括第二折叠支架、折叠连接块、第二旋转支架、第二折叠按键、第二自锁弹片、第二折叠弹簧、左阻尼片及右阻尼片;所述第二折叠支架呈“凹”字形,且底端与所述底座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支架呈U型且设置在所述第二折叠支架内与所述第二折叠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折叠连接块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伸缩杆组件上,且设有用于穿设线缆的折叠连接块通孔,所述折叠连接块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旋转支架内,所述第二折叠按键嵌入安装在所述第二折叠支架一侧的内孔内且与所述第二自锁弹片连接,所述第二折叠支架及所述第二旋转支架与所述折叠连接块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自锁弹片及所述第二折叠弹簧设于所述折叠连接块的内腔内,所述第二自锁弹片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相抵触,所述第二自锁弹片上设有若干第二自锁弹片凸点,所述第二旋转支架上设有若干配合所述第二自锁弹片凸点使用的第二旋转支架开孔,所述第二自锁弹片凸点扣合在所述第二旋转支架开孔上,所述左阻尼片与所述右阻尼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折叠支架的上端两侧用于增加所述折叠连接块与所述第二折叠支架之间的摩擦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包括头部组件,及用于连接所述头部组件的支架组件;
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主支架、支撑架、支撑架安装位、遥控器安装位、俯仰驱动机构、俯仰驱动机构安装位、俯仰限位机构、俯仰限位机构安装位、按键安装位及按键电路板安装位,所述主支架呈圆形,所述遥控器安装位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上,所述支撑架安装位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上且与所述遥控器安装位位置相对,所述俯仰驱动机构安装位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上,所述俯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俯仰驱动机构安装位上,所述俯仰限位机构安装位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上且与所述俯仰驱动机构安装位位置相对,所述俯仰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俯仰限位机构安装位上,所述支撑架罩设在所述支撑架安装位上,所述支撑架安装位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按键电路板的按键电路板安装位及用于安装按键的按键安装位,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连接安装架的安装架固定位;
所述俯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盖及驱动盘,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盖均安装在所述俯仰驱动机构安装位上,所述驱动盘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子上,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头部组件上,所述驱动盘呈圆形,且上设有驱动盘凹槽;
所述俯仰限位机构包括转套、左摩擦环、右摩擦环、左摩擦套、右摩擦套及俯仰限位板,所述转套呈圆柱状,且上设有转套凹槽,所述转套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头部组件上,所述转套中部设有用于线缆穿过所述转套的通孔,所述左摩擦环与所述右摩擦环分别呈半环状,所述左摩擦环与所述右摩擦环组合形成完整的圆环,且所述转套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所述转套上的定位筋及设置在所述左摩擦环与所述右摩擦环上的定位筋安装槽装嵌在圆环内,所述左摩擦套与所述右摩擦套分别呈半环状,所述左摩擦套与所述右摩擦套组合形成完整的圆环,且所述左摩擦环与所述右摩擦环形成的圆环通过设置在所述左摩擦环与所述右摩擦环上的定位柱及设置在所述左摩擦套与所述右摩擦套上的定位柱安装孔装嵌在圆环内,所述左摩擦套与所述右摩擦套通过所述俯仰限位板固定在所述俯仰限位机构安装位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组件包括头部支架、进风网罩、出风网罩、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压板、扇叶及扇叶盖,所述头部支架呈圆形,所述头部支架上设置有通过三条支撑筋与走线槽固定在所述头部支架中间位置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安装位,所述头部支架的一侧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出风网罩起定位、导向与固定作用的第一出风定位凸筋、出风导向凸柱及出风锁紧螺孔,所述头部支架的另一侧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进风网罩起定位与导向作用的第一进风定位凸筋及进风导向凸柱,相对的两条所述支撑筋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进风网罩的进风锁紧螺孔,所述头部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装配所述俯仰驱动机构的俯仰驱动机构装配位,所述俯仰驱动机构装配位上设置有配合驱动盘凹槽使用的驱动盘凸块,所述头部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装配所述俯仰限位机构且与所述俯仰驱动机构装配位位置相对的俯仰限位机构装配位,所述俯仰限位机构装配位上设置有配合所述转套凹槽使用的转套凸块,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电机压板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位上,所述扇叶通过所述扇叶盖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子上,所述进风网罩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定位凸筋、所述进风导向凸柱及所述进风锁紧螺孔固定在所述头部支架上,所述出风网罩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定位凸筋、所述出风导向凸柱及所述出风锁紧螺孔固定在所述头部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网罩呈凸起网状结构,所述进风网罩上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进风导向凸柱使用的进风导向槽,所述进风网罩上还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第一进风定位凸筋使用的第二进风定位凸筋,所述进风网罩上还设置有直径比所述进风网罩直径小的进风周向环,所述进风导向槽设置在所述进风周向环上,所述进风网罩上还设置有用于隐藏所述伸缩杆组件的伸缩杆凹槽,所述伸缩杆凹槽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进风网罩固定在所述头部支架上且与所述进风锁紧螺孔配合使用的进风固定螺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网罩呈网状结构,所述出风网罩上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出风导向凸柱使用的出风导向槽,所述出风网罩上还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第一出风定位凸筋使用的第二出风定位凸筋,所述出风网罩上还设置有直径比所述出风网罩直径小的出风周向环,所述出风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出风周向环上,所述出风周向环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出风网罩固定在所述头部支架上且与所述出风锁紧螺孔配合使用的出风固定螺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及套设在所述第一伸缩杆外部且顶部带有伸缩控制功能的第二伸缩杆;
所述第一伸缩杆呈长圆柱状,其一端通过第一伸缩杆螺孔与所述第一折叠支架固定在一起,另外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内腔内,并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一伸缩杆定位套,所述第一伸缩杆定位套上设置有用于起定位作用及防止所述第一伸缩杆转动的定位套凸筋,所述第一伸缩杆定位套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伸缩杆直径且呈圆环状,所述第一伸缩杆定位套上设置有伸缩按键安装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呈长圆柱状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直径,所述第二伸缩杆底端与所述折叠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顶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定位套配合使用的第二伸缩杆定位套,所述第二伸缩杆定位套的内直径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外直径相同,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内腔上设置有配合所述定位套凸筋使用且实现定位作用的滑槽,所述第二伸缩杆顶端还设置有放置于所述伸缩按键安装位内的伸缩弹簧,设置在所述伸缩弹簧上的伸缩弹块,设置在所述第二伸缩杆外与所述伸缩弹块连接的伸缩按键套,及套设在所述伸缩按键套上的伸缩按键,所述伸缩弹块呈圆柱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上盖、及摆动机构,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扣合在一起呈空腔结构,所述摆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摆动底板、下耐磨圈及上耐磨圈, 所述主动齿轮装设在所述第三电机的转轴上,所述摆动底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上端设置有主轴,所述下耐磨圈套设在所述主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套设在所述主轴上且与所述下耐磨圈接触,所述第二折叠支架贯穿上盖固定在所述从动齿轮上,所述上耐磨圈固定在所述上盖底端且与所述从动齿轮接触,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主轴呈圆柱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风扇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主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用于提供所需电压的电源电路板,所述主控电路板上集成有语音模块、WiFi模块及蓝牙模块,设置在所述按键电路板安装位上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用于手动发送控制信号及显示风扇运行状态的按键电路板,所述按键电路板的按键安装在所述按键安装位上,所述主控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三电机,所述按键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及所述第二电机。
CN201922283549.7U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智能风扇 Active CN211082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3549.7U CN211082351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智能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3549.7U CN211082351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智能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82351U true CN211082351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44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83549.7U Active CN211082351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智能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823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4016A1 (zh) * 2021-03-15 2022-09-22 追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电风扇、落地扇的摇头机构、落地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4016A1 (zh) * 2021-03-15 2022-09-22 追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电风扇、落地扇的摇头机构、落地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21868A (zh) 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智能风扇
CN110374903B (zh) 一种落地折叠风扇
CN107725446B (zh) 一种双向摇头的立式风扇
CN211082351U (zh) 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智能风扇
CN112843604A (zh) 一种健身中心
CN109944821A (zh) 一种空气净化风扇
CN104533815A (zh) 一种立式循环扇
CN212155239U (zh) 一种具有俯仰功能的风扇头及智能风扇
CN210317850U (zh) 一种落地折叠风扇
CN205541718U (zh) 一种平面广告设计用展示装置
KR20100010654U (ko) 선풍기
CN116221831A (zh) 一种挂机结构
CN210799444U (zh) 一种声控电风扇
CN203161584U (zh) 风扇
KR102591455B1 (ko) 가변조작판을 갖는 선풍기
CN108119379B (zh) 送风装置
CN209089115U (zh) 一种智能电视机
CN207526728U (zh) 一种双向摇头的立式风扇
CN218407872U (zh) 一种双头风扇
CN207814010U (zh) 悬挂式空气循环扇
CN205478449U (zh) 一种折叠风扇
CN220687637U (zh) 一种便携式小风扇
CN209761808U (zh) 一种扇子机
CN213299555U (zh) 智能显示器支架驱动安装结构
CN219993959U (zh) 一种便携式挂脖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24

Address after: 528000 Room 601, building C, No.1 Chuangye Road, chendajiao industrial community,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oshan Zhita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shop 822, 8th floor, block B, Yuejin center building, No.1, Yuejin South Road, Beijiao community neighborhood committee,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shan zhier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