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80178U - 一种水利工程水面垃圾收集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利工程水面垃圾收集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80178U
CN211080178U CN201922030123.0U CN201922030123U CN211080178U CN 211080178 U CN211080178 U CN 211080178U CN 201922030123 U CN201922030123 U CN 201922030123U CN 211080178 U CN211080178 U CN 211080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ght rod
straight
processing apparatus
water
collection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301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大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0301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801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80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801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水面垃圾收集处理装置,括第一直杆,所述第一直杆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网兜,所述第一直杆的外表面靠近的位置活动连接有第二直杆,所述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均开设圆孔,两个所述圆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双向螺栓,且双向螺栓贯穿圆孔,所述双向螺栓两侧螺帽的直径大于螺杆的直径,且螺杆的直径与圆孔的内部相吻合,所述第二直杆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圆槽。本实用新型,该结构的打捞杆拆卸安装方便,可避免将捞入网兜的垃圾再次掉落水中,并且在打捞完毕后,方便将网兜收回,较为省力,同时该结构的打捞杆也便于在一定深度的水域打捞垃圾。

Description

一种水利工程水面垃圾收集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收集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水面垃圾收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水资源的污染,无论是河水中还是湖面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固定垃圾,如方便袋、塑料瓶、布料等等,人们通常是将这些水中垃圾进行打捞并统一运输进行处理,然而水面垃圾中一般会充满着大量的水,这些水无疑会增加垃圾的重量,使得垃圾很不方便打捞,对于三三两两的垃圾,使用机器打捞会增大了垃圾处理成本,且机器较大不便移动。
在实现本实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现有的打捞杆结构过于简单且固定,使得捞入网兜的垃圾再次落入水面;2.现有技术打捞杆在打捞完毕将杆体收回时,避免垃圾再次落入水中,只能将杆体抬高,便需花费很多的力气,且其对一定的深度水域的垃圾不便打捞。本申请通过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配合将垃圾打捞上来。
为此,提出一种水利工程水面垃圾收集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水面垃圾收集处理装置,该结构的打捞杆拆卸安装方便,可避免将捞入网兜的垃圾再次掉落水中,并且在打捞完毕后,方便将网兜收回,较为省力,同时该结构的打捞杆也便于在一定深度的水域打捞垃圾,较为实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水面垃圾收集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直杆,所述第一直杆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网兜,所述第一直杆的外表面靠近的位置活动连接有第二直杆,所述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均开设圆孔,两个所述圆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双向螺栓,且双向螺栓贯穿圆孔,所述双向螺栓两侧螺帽的直径大于螺杆的直径,且螺杆的直径与圆孔的内部相吻合,所述第二直杆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圆槽,且第一圆槽贯穿第二直杆的下端外表面,所述第二直杆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活动连接有滑盖机构,所述滑盖机构是由网盖、圆盘组成,且圆盘固定安装在网盖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所述圆盘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贯穿圆盘的后端外表面,所述矩形槽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平衡板,所述圆盘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之间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圆槽,且第二圆槽贯穿至矩形槽的内部,所述平衡板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也开设有第二圆槽。
打捞装置安装完成,将安装完成的打捞杆对准水中的垃圾,手握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的一端,向下压第二直杆,第二直杆在第一直杆的上端的位置,第一直杆的网兜对准水里的垃圾,向上抬举第一直杆的一端,其另一端随网兜进入水中,第二直杆有了泡沫板的浮力,漂浮在水面上,且其与网兜呈垂直,网兜捞取完垃圾后,向下压第一直杆,其另一端随网兜向上移动,且网兜的兜口与第二直杆下端的网盖相重合,盖紧网盖,垃圾在网兜中安稳的放置,再将整个装置从水中移拉回来,取出网兜里面的垃圾,可进行下一步的打捞,该结构的打捞杆拆卸安装方便,可避免将捞入网兜的垃圾再次掉落水中,并且在打捞完毕后,方便将网兜收回,较为省力,同时对于该结构的打捞杆也便于在一定深度的水域打捞垃圾,较为实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相错位,且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的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均设置有防滑纹。
该结构便于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相互活动,且可防止手滑。
优选的,所述网盖的直径与网兜的兜口的内径相同。
该结构便于网盖盖住网兜,从而防止垃圾掉出。
优选的,所述平衡板的截面小于矩形槽的槽口。
该结构便于平衡板的安装。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圆槽与第一圆槽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二圆槽与第一圆槽的大小相同。
该结构便于滑盖机构与第二直杆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圆槽与第一圆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单向螺栓。
该单向螺栓是对滑盖机构和第二直杆的限定。
优选的,所述平衡板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泡沫板。
该泡沫板便于第二直杆的漂浮,同时可方便拉回装置,较为省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网兜固定安装在第一直杆的一端外表面的位置,平衡板限定在滑盖机构中,滑盖机构限定在第二直杆的下端位置,将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限定在一起,两者可以相互活动,打捞装置安装完成,将安装完成的打捞杆对准水中的垃圾,手握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的一端,向下压第二直杆,第二直杆在第一直杆的上端的位置,第一直杆的网兜对准水里的垃圾,向上抬举第一直杆的一端,其另一端随网兜进入水中,第二直杆有了泡沫板的浮力,漂浮在水面上,且其与网兜呈垂直,网兜捞取完垃圾后,向下压第一直杆,其另一端随网兜向上移动,且网兜的兜口与第二直杆下端的网盖相重合,盖紧网盖,垃圾在网兜中安稳的放置,再将整个装置从水中移拉回来,取出网兜里面的垃圾,可进行下一步的打捞,该结构的打捞杆拆卸安装方便,可避免将捞入网兜的垃圾再次掉落水中,并且在打捞完毕后,方便将网兜收回,较为省力,同时该结构的打捞杆也便于在一定深度的水域打捞垃圾,较为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直杆与双向螺栓结合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直杆与单向螺栓结合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盖机构与平衡板结合视图。
图中:1、第一直杆;2、网兜;3、第二直杆;4、圆孔;5、双向螺栓;6、第一圆槽;7、滑盖机构;8、网盖;9、圆盘;10、矩形槽;11、平衡板;12、第二圆槽;13、单向螺栓;14、泡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工程水面垃圾收集处理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第一直杆1,所述第一直杆1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网兜2,所述第一直杆1的外表面靠近的位置活动连接有第二直杆3,所述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3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均开设圆孔4,两个所述圆孔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双向螺栓5,且双向螺栓5贯穿圆孔4,所述双向螺栓5两侧的螺帽的直径大于螺杆的直径,且螺杆的直径与圆孔4的内部相吻合,所述第二直杆3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圆槽6,且第一圆槽6贯穿第二直杆3的下端外表面,所述第二直杆3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活动连接有滑盖机构7,所述滑盖机构7是由网盖8、圆盘9组成,且圆盘9固定安装在网盖8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所述圆盘9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开设有矩形槽10,且矩形槽10贯穿圆盘9的后端外表面,所述矩形槽10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平衡板11,所述圆盘9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之间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圆槽12,且第二圆槽12贯穿至矩形槽10的内部,所述平衡板1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也开设有第二圆槽12;
如图1所示,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3相错位,且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3的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均设置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结构便于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3相互活动,且可防止手滑。
具体的,如图2和图4所示,网盖8的直径与网兜2的兜口内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结构便于网盖8盖住网兜2,从而防止垃圾掉出。
具体的,如图1和图4所示,平衡板11的截面小于矩形槽10的槽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结构便于平衡板11的安装。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两个第二圆槽12与第一圆槽6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二圆槽12与第一圆槽6的大小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结构便于滑盖机构7与第二直杆3的连接。
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二圆槽12与第一圆槽6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单向螺栓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单向螺栓13是对滑盖机构7和第二直杆3的限定。
具体的,如图4所示,平衡板11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泡沫板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泡沫板14便于第二直杆3的漂浮,同时可方便拉回装置,较为省力。
工作原理:将网兜2固定安装在第一直杆1的一端外表面的位置,平衡板11限定在滑盖机构7中,滑盖机构7限定在第二直杆3的下端位置,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3限定在一起,且两者可以相互活动,打捞装置安装完成,将安装完成的打捞杆对准水中的垃圾,手握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3的一端,向下压第二直杆3,第二直杆3在第一直杆1的上端的位置,第一直杆1的网兜2对准水里的垃圾,向上抬举第一直杆1的一端,其另一端随网兜2进入水中,第二直杆3有了泡沫板14的浮力,漂浮在水面上,且其与网兜2呈垂直,网兜2捞取完垃圾后,向下压第一直杆1,其另一端随网兜2向上移动,且网兜2的兜口与第二直杆3下端的网盖8相重合,盖紧网盖8,垃圾在网兜2中安稳的放置,再将整个装置从水中移拉回来,取出网兜2里面的垃圾,可进行下一步的打捞,该结构的打捞杆拆卸安装方便,可避免将捞入网兜2的垃圾再次掉落水中,并且在打捞完毕后,方便将网兜2收回,较为省力,同时该结构的打捞杆也便于在一定深度的水域打捞垃圾,较为实用。
使用方法:首先将网兜2固定安装在第一直杆1的一端外表面的位置,将圆盘9固定安装网盖8的上端外表面,将泡沫板14安装在平衡板11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平衡板11贯穿矩形槽10的内部,平衡板11和圆盘9的上端的第二圆槽12对准,接着将滑盖机构7放置在第一圆槽6下端外表面的位置,第二圆槽12与第一圆槽6相对应,将单向螺栓13依次旋转至第一圆槽6和第二圆槽12的内部,平衡板11限定在滑盖机构7中,滑盖机构7限定在第二直杆3的下端位置,接着将第二直杆3上的圆孔4与第一直杆1上的圆孔4相对应,拧下双向螺栓5一端的螺帽,再将其贯穿两个圆孔4,再把螺帽拧上去,且将其拧紧,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3限定在一起,且两者可以相互活动,打捞装置安装完成,将安装完成的打捞杆对准水中的垃圾,手握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3的一端,向下压第二直杆3,第二直杆3在第一直杆1的上端的位置,第一直杆1的网兜2对准水里的垃圾,向上抬举第一直杆1的一端,其另一端随网兜2进入水中,第二直杆3有了泡沫板14的浮力,漂浮在水面上,且其与网兜2呈垂直,网兜2捞取完垃圾后,向下压第一直杆1,其另一端随网兜2向上移动,且网兜2的兜口与第二直杆3下端的网盖8相重合,盖紧网盖8,垃圾在网兜2中安稳的放置,再将整个装置从水中移拉回来,取出网兜2里面的垃圾,可进行下一步的打捞,该结构的打捞杆拆卸安装方便,可避免将捞入网兜2的垃圾再次掉落水中,并且在打捞完毕后,方便将网兜2收回,较为省力,同时该结构的打捞杆也便于在一定深度的水域打捞垃圾,较为实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水利工程水面垃圾收集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直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杆(1)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网兜(2),所述第一直杆(1)的外表面靠近的位置活动连接有第二直杆(3),所述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3)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均开设圆孔(4),两个所述圆孔(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双向螺栓(5),且双向螺栓(5)贯穿圆孔(4),所述双向螺栓(5)两侧螺帽的直径大于螺杆的直径,且螺杆的直径与圆孔(4)的内部相吻合,所述第二直杆(3)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圆槽(6),且第一圆槽(6)贯穿第二直杆(3)的下端外表面,所述第二直杆(3)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活动连接有滑盖机构(7),所述滑盖机构(7)是由网盖(8)、圆盘(9)组成,且圆盘(9)固定安装在网盖(8)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所述圆盘(9)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开设有矩形槽(10),且矩形槽(10)贯穿圆盘(9)的后端外表面,所述矩形槽(10)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平衡板(11),所述圆盘(9)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之间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圆槽(12),且第二圆槽(12)贯穿至矩形槽(10)的内部,所述平衡板(1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也开设有第二圆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水面垃圾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3)相错位,且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3)的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均设置有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水面垃圾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盖(8)的直径与网兜(2)的兜口内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水面垃圾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板(11)的截面小于矩形槽(10)的槽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水面垃圾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圆槽(12)与第一圆槽(6)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二圆槽(12)与第一圆槽(6)的大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水面垃圾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槽(12)与第一圆槽(6)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单向螺栓(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水面垃圾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板(11)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泡沫板(14)。
CN201922030123.0U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水利工程水面垃圾收集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801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0123.0U CN211080178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水利工程水面垃圾收集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0123.0U CN211080178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水利工程水面垃圾收集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80178U true CN211080178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43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3012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80178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水利工程水面垃圾收集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801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2777A (zh) * 2021-01-21 2021-06-15 上海井园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的垃圾清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2777A (zh) * 2021-01-21 2021-06-15 上海井园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的垃圾清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3291B (zh) 一种深水区域底泥分层采集保存装置
CN206128034U (zh) 一种自动循环除藻装置
CN211080178U (zh) 一种水利工程水面垃圾收集处理装置
CN204370396U (zh) 河面垃圾清理机
CN206710154U (zh) 一种环境工程用淡水质量检测取样装置
CN210513786U (zh) 一种水文地质孔的多层地下水取样装置
CN20893738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质检测取样装置
CN207683728U (zh) 水面垃圾分类收集船
CN207241973U (zh) 一种水利河流湖泊水面漂浮污染物环保清理装置
CN211523153U (zh) 一种环境改善用的河面垃圾打捞装置
CN207232152U (zh) 一种用于市政污水的水质检测装置
CN206428675U (zh) 一种用于清除水坝流道垃圾的水闸
CN21326776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闸垃圾拦截装置
CN205776427U (zh) 一种方便取土的洛阳铲
CN205617316U (zh) 一种水电站水垃圾清理装置
CN213913944U (zh)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回收处理装置
CN205011574U (zh) 尿液处理系统
CN206208563U (zh) 一种小型底栖生物采样器
CN209871349U (zh) 一种生活垃圾环保处理装置
CN208585648U (zh) 一种河流垃圾全自动收集装置
CN21347682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清理装置
CN208309547U (zh) 一种水下浮藻收集装置
CN203200362U (zh) 一种从电解槽中取出电解银粉的装置
CN202642048U (zh) 清除水面垃圾船
CN216615774U (zh) 一种水资源管理用水面漂浮物打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4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