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79124U - 一种新型螺旋藻养殖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螺旋藻养殖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79124U
CN211079124U CN201921755292.4U CN201921755292U CN211079124U CN 211079124 U CN211079124 U CN 211079124U CN 201921755292 U CN201921755292 U CN 201921755292U CN 211079124 U CN211079124 U CN 211079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pirulina
culture pond
fixedly connected
threade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5529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云川
任俊
姚嘉志
左凤祥
杨雪
许瑞珂
谭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jiang Gelinsitong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jiang Gelinsitong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jiang Gelinsitong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jiang Gelinsitong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5529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79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79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79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螺旋藻养殖池,涉及螺旋藻养殖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围挡,外围挡的内部设置有格栏网,格栏网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利用螺纹杆与固定螺丝之间的螺纹连接,实现对格栏网的固定,利用加热控制器控制加热板的启闭,达到控制水温的效果,通过增氧控制器启动增氧机,利用分流管、连接管和出气管之间的配合设置,实现对养殖池增氧的效果,同时利用气流推动养殖池内部的水流逆时针转动,避免采用搅拌器转动的方式对螺旋藻造成损伤,通过转动固定螺丝,使固定螺丝与螺纹杆分离,解决了机械采集螺旋藻速率较慢,同时容易对螺旋藻造成损伤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螺旋藻养殖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螺旋藻养殖池。
背景技术
螺旋藻以其全面均衡的营养和极高的防病保健价值受到全世界众多科学家和国际组织的关注和高度评价,营养学家和医药学家称它是“地球上的营养冠军”和“药源新星”,螺旋藻的营养价值螺旋藻被近代科学视为“微型营养库”,目前,螺旋藻在全世界范围内已被广泛用作保健品。
螺旋藻的人工养殖达到极大的推广,现阶段养殖户对螺旋藻的打捞采用机械工具直接打捞的放置,不仅打捞速率慢,而且容易对螺旋藻造成损伤,影响螺旋藻的营养价值,同时在养殖的过程中,搅拌装置转动时同样容易对螺旋藻造成损伤,影响螺旋藻的生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螺旋藻养殖池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螺旋藻养殖池,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螺旋藻养殖池,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围挡,所述外围挡的内部设置有格栏网,所述格栏网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面与格栏网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顶壁固定镶嵌有增氧机,所述增氧机的出气口固定连通有分流管,所述隔板的正面和隔板的背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管,且连接管远离与隔板的一侧面固定连通有三个等距离排列的出气管,所述底座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增氧控制器;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外围挡的内底壁开设有相对称的穿插孔,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螺纹杆,每个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均贯穿穿插孔并延伸至凹槽的内部,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所述底座的正面通过合页固定铰接有密封门,所述格栏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提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增氧机进气口的上表面高于外围挡的上表面,所述增氧机进气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螺丝与外围挡之间设有相对称的密封环,且密封环套设在螺纹杆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内底壁放置有储液箱,且储液箱的水平长度值大于穿插孔与穿插孔之间的水平距离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正面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与密封门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围挡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加热板,所述底座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水温显示器,所述底座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加热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螺旋藻养殖池,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处,作出如下几点改进,利用螺纹杆与固定螺丝之间的螺纹连接,实现对格栏网的固定,利用加热控制器控制加热板的启闭,达到控制水温的效果,通过增氧控制器启动增氧机,利用分流管、连接管和出气管之间的配合设置,实现对养殖池增氧的效果,同时利用气流推动养殖池内部的水流逆时针转动,保证螺旋藻的正常生长,避免采用搅拌器转动的方式对螺旋藻造成损伤,通过转动固定螺丝,使固定螺丝与螺纹杆分离,在收集螺旋藻时,只需拉动提拉把手,通过上述方案,解决了机械采集螺旋藻速率较慢,同时容易对螺旋藻造成损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螺旋藻养殖池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旋藻养殖池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隔板侧视图的剖视图。
图中:1、底座;2、外围挡;3、格栏网;4、隔板;5、增氧机;6、过滤网;7、提拉把手;8、密封门;9、限位板;10、加热板;11、水温显示器;12、增氧控制器;13、加热控制器;14、支撑板;15、凹槽;16、螺纹杆;17、穿插孔;18、固定螺丝;19、密封环;20、储液箱;21、连接管;22、出气管;23、空腔;24、分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螺旋藻养殖池,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围挡2,外围挡2的内部设置有格栏网3,格栏网3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的侧面与格栏网3的侧面固定连接,支撑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4,隔板4的内部开设有空腔23,空腔23的内顶壁固定镶嵌有增氧机5,增氧机5的出气口固定连通有分流管24,隔板4的正面和隔板4的背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管21,且连接管21远离与隔板4的一侧面固定连通有三个等距离排列的出气管22,底座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增氧控制器12;
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5,外围挡2的内底壁开设有相对称的穿插孔17,支撑板1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螺纹杆16,每个螺纹杆16的底端均贯穿穿插孔17并延伸至凹槽15的内部,螺纹杆1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18,底座1的正面通过合页固定铰接有密封门8,格栏网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提拉把手7。
其中,增氧机5进气口的上表面高于外围挡2的上表面,增氧机5进气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6。
其中,固定螺丝18与外围挡2之间设有相对称的密封环19,且密封环19套设在螺纹杆16的外表面。通过设置有密封环19,保证穿插孔17的密封性。
其中,凹槽15的内底壁放置有储液箱20,且储液箱20的水平长度值大于穿插孔17与穿插孔17之间的水平距离值。
其中,底座1的正面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限位板9,且限位板9与密封门8相接触。
其中,外围挡2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加热板10,底座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水温显示器11,底座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加热控制器13。利用设置的加热板10,使水温具有可控性,保证螺旋藻的正常生长。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一种新型螺旋藻养殖池,养殖时,利用螺纹杆16与固定螺丝18之间的螺纹连接,实现对格栏网3的固定,利用加热控制器13控制加热板10的启闭,达到控制水温的效果,再通过增氧控制器12启动增氧机5,利用分流管24、连接管21和出气管22之间的配合设置,实现对养殖池增氧的效果,同时利用气流推动养殖池内部的水流逆时针转动,保证螺旋藻的正常生长,收集螺旋藻时,通过转动固定螺丝18,使固定螺丝18与螺纹杆16分离,格栏网3具有了可活动性,在收集螺旋藻时,只需拉动提拉把手7,将格栏网3从外围挡2的内部拉出,即可实现对螺旋藻的快速收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设”、“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安装”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螺旋藻养殖池,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围挡(2),所述外围挡(2)的内部设置有格栏网(3),所述格栏网(3)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的侧面与格栏网(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4),所述隔板(4)的内部开设有空腔(23),所述空腔(23)的内顶壁固定镶嵌有增氧机(5),所述增氧机(5)的出气口固定连通有分流管(24),所述隔板(4)的正面和隔板(4)的背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管(21),且连接管(21)远离与隔板(4)的一侧面固定连通有三个等距离排列的出气管(22),所述底座(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增氧控制器(12);
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5),所述外围挡(2)的内底壁开设有相对称的穿插孔(17),所述支撑板(1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螺纹杆(16),每个所述螺纹杆(16)的底端均贯穿穿插孔(17)并延伸至凹槽(15)的内部,所述螺纹杆(1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18),所述底座(1)的正面通过合页固定铰接有密封门(8),所述格栏网(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提拉把手(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螺旋藻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机(5)进气口的上表面高于外围挡(2)的上表面,所述增氧机(5)进气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螺旋藻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丝(18)与外围挡(2)之间设有相对称的密封环(19),且密封环(19)套设在螺纹杆(16)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螺旋藻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5)的内底壁放置有储液箱(20),且储液箱(20)的水平长度值大于穿插孔(17)与穿插孔(17)之间的水平距离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螺旋藻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正面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限位板(9),且限位板(9)与密封门(8)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螺旋藻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挡(2)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加热板(10),所述底座(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水温显示器(11),所述底座(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加热控制器(13)。
CN201921755292.4U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新型螺旋藻养殖池 Active CN211079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5292.4U CN211079124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新型螺旋藻养殖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5292.4U CN211079124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新型螺旋藻养殖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79124U true CN211079124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35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55292.4U Active CN211079124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新型螺旋藻养殖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791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4031A (zh) * 2021-08-03 2021-10-29 鄂尔多斯市琢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效利用二氧化碳的螺旋藻培养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4031A (zh) * 2021-08-03 2021-10-29 鄂尔多斯市琢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效利用二氧化碳的螺旋藻培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79124U (zh) 一种新型螺旋藻养殖池
CN104872043A (zh) 一种养鱼池
CN206979787U (zh) 一种可观察胃部情况的洗胃机
CN210419585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废水杀菌装置
CN215602693U (zh) 一种水产养殖氧气供给装置
CN111690537B (zh) 一种干细胞制备系统
CN213756320U (zh) 一种家蚕人工饲料饲养装置
CN107306862A (zh) 孵化装置及孵化方法
CN214593203U (zh) 提高培育效率的食品工程培养装置
CN213726697U (zh) 一种兽医用草药捣碎设备
CN109197681A (zh) 一种养蜂过程用便于清洁的摇蜜机
CN209527542U (zh) 一种斑马鱼受精卵收集装置
CN215130161U (zh) —种适用于手术室护理器材的分类装置
CN206783689U (zh) 一种细胞扩增培养器
CN207022923U (zh) 孵化装置及孵化系统
CN216155879U (zh) 一种生物医疗用细胞培养皿
CN216452737U (zh) 贝类养殖池换水时使用的过滤装置
CN211522209U (zh) 一种优化环境的采绒革盖菌产漆酶生化培养装置
CN216073419U (zh) 一种水产养殖去氨氮装置
CN215301297U (zh) 一种新型综合能源管理装置
CN216363219U (zh) 一种提高小龙虾幼苗成活率的虾苗培育装置
CN215736456U (zh) 一种新型高产水产增氧养殖箱
CN221179323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杀菌消毒设备
CN219744560U (zh) 一种药物试剂搅拌装置
CN217012350U (zh) 一种对虾养殖实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