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78824U - 一种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78824U
CN211078824U CN201921857271.3U CN201921857271U CN211078824U CN 211078824 U CN211078824 U CN 211078824U CN 201921857271 U CN201921857271 U CN 201921857271U CN 211078824 U CN211078824 U CN 2110788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area
filtering
filtration
discharg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572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志金
葛钢
谈祥
杨珊珊
陈向超
张佳蕊
韩国胜
李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ongbo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Shanghai Tingy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ongbo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Shanghai Tingy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ongbo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Shanghai Tingy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ongbo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572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788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788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788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由沉砂区、过滤区和生态净化区三部分组成,过滤区和生态净化区外侧设有生态过滤围隔,生态过滤围隔由生态过滤结构、浮体结构及底部配重结构构成,浮体结构设置于生态过滤结构的顶端并浮于水面上,底部配重结构设置于生态过滤结构的底端并沉至水底,生态过滤结构由三层过滤纤维层由内至外连接一体构成。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COD、BOD、SS、NH3‑N、TP,且不占用陆地面积,可根据泵站排放口周边河道调整分布,不采用化学药剂,安全环保,同时本系统景观效果好,与河道之间具有较高的流通量,便于廊道内外水体的实时循环交互,有利于改善整体河道的水质。

Description

一种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
背景技术
泵站通过放江途径进入河道的主要污染源为污泥、污水和初期雨水等三类,其主要来源及远、近期工程措施如下:
1、污泥主要来源为混接污水中的污泥和在雨水冲刷下的管道污泥。远期需建立完善的定期管道疏浚及泵站污泥清掏的工程措施及规范标准,近期可设置污泥处理系统。
2、旱流污水主要来源为雨污水管道混接错接导致的生活污水进入雨水管道、道路冲洗/路边洗车等污废水经由管道雨水收集口进入雨水管道、包括阳台洗衣机污水经建筑物雨水立管排入雨水管道的其它因素等。远期应对雨污混接管网进行摸排、管网改造,完善排水管网,近期可设置污水处理系统。
3、初期雨水主要来源为地表径流污染及对管道的冲刷污染。有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地表径流污染情况相当严重,地表径流水质主要受生活废弃物的污染,其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所占比例较大。远期需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对初期雨水进行预过滤净化,近期暂不考虑。
4、对于泵站初期雨水和泵站混接污水,采用构建大型调蓄池和本提升系统,通过将污染程度较严重的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标后外排,小型的如各种泵站的就地调蓄池,大型的如上海苏州河深隧工程。这些工程的建成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雨污混接和初期雨水的污染,但是此类工程投资大、工期长、覆盖面积有限,仍然有大量排口需要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远期工程措施能从根本上解决泵站放江污染物的问题,但由于管网改造周期长,投资巨大,运行管理麻烦,污染在短期难实施完成。因此,当前将污染物在排放口进行削减后排河,是解决污染物入河较为有效且可行的措施。
国内外对于泵站放江污染物削减的研究较少,无相关的系统性研究。一方面受资金和实施条件的限制,推广进度慢;另一方面,缺少从污染源减量至入河末端处理的系统性研究。因此,应根据我国城市水污染的成因特点,开展系统研究,构建泵站放江排放口污染物削减技术体系,设计一种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切实有效控制和削减入河污染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由沉砂区、过滤区和生态净化区三部分组成,在生态廊道的过滤区和生态净化区外侧设置可供水流流通的生态过滤围隔,构建一种高通量的生态廊道,便于生态廊道与河道之间的水体流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包括雨水泵站排放口外侧设有的生态廊道,所述的生态廊道由依次设有的沉砂区、过滤区和生态净化区构成,所述的过滤区和生态净化区外侧设有生态过滤围隔,所述的生态过滤围隔由生态过滤结构、浮体结构及底部配重结构构成,所述的浮体结构设置于生态过滤结构的顶端并浮于水面上,所述的底部配重结构设置于生态过滤结构的底端并沉至水底,从而使得所述的生态过滤结构完全覆盖于过滤区和生态净化区的外侧,所述的生态过滤结构由三层过滤纤维层由内至外连接一体构成,所述的底部配重结构包括生态石笼,生态石笼外侧设有尼龙网;在所述的沉砂区内设有格栅,所述的格栅呈U形,以使由排放口排出的雨水需流经格栅后再流入过滤区;所述的过滤区包括粗过滤区和精过滤区,且所述的粗过滤区位于所述的精过滤区的上游。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三层过滤纤维层由内至外依次为粗过滤层、中过滤层和精过滤层。
所述的沉砂区外侧设有正对雨水泵站排放口的抗冲击导流板,用于将雨水泵站排放口的排水导向过滤区。
所述的粗过滤区内布置有粗过滤模块,所述的精过滤区内布置有精过滤模块,且所述的精过滤模块的投放密度大于所述的粗过滤模块的布置密度。
所述的生态石笼内部填充有碎石或者砾石。
所述的生态净化区内生态廊道的生态净化区顶部间隔布置有若干生态浮床,生态浮床的占生态净化区总面积的30%-60%,生态净化区内的水下设有生物填料,且生态净化区内侧岸边设有若干纯氧曝气系统,用于为生态净化区供给氧气以促进污染物的降解。
所述的沉砂区呈长方形设置,长宽比为 20:1-5:1,且沉砂区的宽度不超过河道宽度的1/3。
所述的格栅的孔径为0.5-2cm。
所述的抗冲击导流板为由拉森钢板桩、预制水泥桩、木桩或钢管桩拼接制成,且所述的抗冲击导流板的入土深度不小于所述的抗冲击导流板的水上深度的2倍。
所述的生态廊道的内侧岸边设有若干纯氧曝气系统,用于为生态廊道供给氧气以促进污染物的降解。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的优点包括但不限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由沉砂区、过滤区和生态净化区三部分组成,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COD、BOD、SS、NH3-N、TP,显著提升透明度,改善河道水质,且不占用陆地面积,可根据泵站排放口周边河道调整分布,不采用化学药剂,安全环保,全自动控制,运行维护方便,同时本系统景观效果好。此外,本生态廊道系统与河道之间具有较高的流通量,便于廊道内外水体的实时循环交互,有利于改善整体河道的水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生态过滤围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廊道系统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3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廊道系统内的设施布置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格栅的平面图;
图5为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格栅的断面图;
图6为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粗过滤模块和精过滤模块的设置示意图;
图中:1.泵站 2.排放口 3.沉砂区 4.过滤区 5.生态净化区 6.纯氧曝气设备 7.格栅 8.抗冲击导流板 9.生态过滤围隔 10.粗过滤模块 11.精过滤模块 12.生态浮床13. 浮体结构 14. 生态过滤结构 15. 底部配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构建了泵站排放口水体的治理解决方案,有利于提升泵站放江水质,对于改善河道黑臭具有显著效果。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主要包括三大区:沉砂区,包括格栅、抗冲击导流板、纯氧曝气设备;过滤区,包括不同滤料、不同填充密度的模块化粗过滤区和精过滤区;生态净化区,包括高效生物填料、生态浮床、纯氧曝气设备等。在整个生态廊道内,还设置若干有拦污消浪网和生物膜反应器。所述的生态廊道的内侧岸边设有若干纯氧曝气系统,用于为生态廊道供给氧气以促进污染物的降解。纯氧曝气设备为一体式设备,氧气来源可以用变压吸附现场制氧设备,也可由安装在现场的氧气管线或液氧储罐供给。
在所述的过滤区和生态净化区外侧设有生态过滤围隔,参见图3,所述的生态过滤围隔由生态过滤结构、浮体结构及底部配重结构构成,所述的浮体结构编织连接于生态过滤结构的顶端并浮于水面上,所述的底部配重结构编织连接于生态过滤结构的底端并沉至水底,从而使得所述的生态过滤结构完全覆盖于过滤区和生态净化区的外侧。其中,所述的生态过滤结构由三层过滤纤维层由内至外连接一体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三层过滤纤维层由内至外依次为粗过滤层、中过滤层和精过滤层,粗过滤层可以由无纺布或尼龙编织而成,中过滤层可以由化纤或玻纤编织而成,精过滤层可以由PP或玻璃纤维编织而成,三层过滤层通过编织连接一体。所述的底部配重结构包括生态石笼,生态石笼外侧设有尼龙网,生态石笼内部填充有碎石或者砾石。通过生态过滤结构的设置,使得廊道系统与河道之间具有较高的流通量,便于廊道内外水体的实时循环交互,有利于改善整体河道的水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沉砂区外侧设有正对雨水泵站排放口的抗冲击导流板,用于将雨水泵站排放口的排水导向过滤区,所述的抗冲击导流板为由拉森钢板桩、预制水泥桩、木桩或钢管桩拼接制成,且所述的抗冲击导流板的入土深度不小于所述的抗冲击导流板的水上深度的2倍。所述的沉砂区呈长方形设置,长宽比为 20:1-5:1,且沉砂区的宽度不超过河道宽度的1/3。在所述的沉砂区内设有格栅,所述的格栅呈U形,所述的格栅包括若干呈U形设置的钢管桩,钢管桩之间连接有不锈钢网,从而阻挡于过滤区的周向且仅过滤区相近于排放口一侧不设置格栅,以使由排放口排出的雨水必须流经格栅后才能流入过滤区内,格栅的平面图和断面图如图4和图5所示,不锈钢网孔的大小为1-2cm。所述的过滤区包括粗过滤区和精过滤区,且所述的粗过滤区位于所述的精过滤区的上游,在所述的粗过滤区内布置有粗过滤模块,所述的精过滤区内布置有精过滤模块,且所述的精过滤模块的投放密度大于所述的粗过滤模块的布置密度。其结构如图6所示,粗过滤模块和精过滤模块均包括不锈钢框架,不锈钢框架上悬挂有不同密度和品种的生物填料以构成粗过滤模块和精过滤模块,例如粗过滤模块可采用立体弹性填料、组合填料、生物绳填料中的一种或两种,精过滤模块可采用仿水草生物填料、辫式生物绳填料中的一种或两种。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生态净化区内生态廊道的生态净化区顶部间隔布置有若干生态浮床,生态浮床的占生态净化区总面积的30%-60%,生态净化区内的水下设有生物填料,且生态净化区内侧岸边设有若干纯氧曝气系统,用于为生态净化区供给氧气以促进污染物的降解。

Claims (10)

1.一种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包括雨水泵站排放口外侧设有的生态廊道,所述的生态廊道由依次设有的沉砂区、过滤区和生态净化区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区和生态净化区外侧设有生态过滤围隔,所述的生态过滤围隔由生态过滤结构、浮体结构及底部配重结构构成,所述的浮体结构设置于生态过滤结构的顶端并浮于水面上,所述的底部配重结构设置于生态过滤结构的底端并沉至水底,从而使得所述的生态过滤结构完全覆盖于过滤区和生态净化区的外侧,所述的生态过滤结构由三层过滤纤维层由内至外连接一体构成,所述的底部配重结构包括生态石笼,生态石笼外侧设有尼龙网;在所述的沉砂区内设有格栅,所述的格栅呈U形,以使由排放口排出的雨水需流经格栅后再流入过滤区;所述的过滤区包括粗过滤区和精过滤区,且所述的粗过滤区位于所述的精过滤区的上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层过滤纤维层由内至外依次为粗过滤层、中过滤层和精过滤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沉砂区外侧设有正对雨水泵站排放口的抗冲击导流板,用于将雨水泵站排放口的排水导向过滤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过滤区内布置有粗过滤模块,所述的精过滤区内布置有精过滤模块,且所述的精过滤模块的投放密度大于所述的粗过滤模块的布置密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石笼内部填充有碎石或者砾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净化区内生态廊道的生态净化区顶部间隔布置有若干生态浮床,生态浮床的占生态净化区总面积的30%-60%,生态净化区内的水下设有生物填料,且生态净化区内侧岸边设有若干纯氧曝气系统,用于为生态净化区供给氧气以促进污染物的降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砂区呈长方形设置,长宽比为 20:1-5:1,且沉砂区的宽度不超过河道宽度的1/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格栅的孔径为0.5-2cm。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冲击导流板为由拉森钢板桩、预制水泥桩、木桩或钢管桩拼接制成,且所述的抗冲击导流板的入土深度不小于所述的抗冲击导流板的水上深度的2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廊道的内侧岸边设有若干纯氧曝气系统,用于为生态廊道供给氧气以促进污染物的降解。
CN201921857271.3U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 Active CN2110788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7271.3U CN211078824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7271.3U CN211078824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78824U true CN211078824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30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57271.3U Active CN211078824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788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51144U (zh) 改善河道水质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105084643B (zh) 一种水源地水质原位预处理方法
CN106698825A (zh) 一种河道围隔截污导流原位净化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0171917B (zh) 一种河湖淤泥就地处理的一体化滨岸带系统及其应用
CN110240363A (zh) 村镇污水高效处理装置及村镇污水治理施工方法
CN102219335B (zh) 蚯蚓土壤渗滤生活污水生态处理装置
CN105565589A (zh) 基于入内河雨水径流净化河堤内置生化-生态系统
CN110104877A (zh) 一种处理化粪池污水的人工生态湿地系统
CN107662979A (zh) 一种实用型排泥及防堵塞的水平推流人工湿地系统
CN104386876A (zh) 户用污水处理系统
CN112811726A (zh)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及其应用
CN206328295U (zh) 一种河道围隔截污导流原位净化处理系统
CN109761377B (zh) 一种回水井式农村污水回渗处理装置及方法
KR101268084B1 (ko) 정화용 습지대 및 이를 이용한 정화장치
CN211078824U (zh) 一种雨水泵站排放口的高通量生态廊道系统
CN106380042A (zh) 一种应用于湖泊的循环式水体净化系统及方法
CN207468300U (zh) 一种实用型排泥及防堵塞的水平推流人工湿地系统
CN105836891A (zh) 一种双向布流的人工湿地及其处理方法
CN105540859A (zh) 一种异位原位耦合砾石床水生态修复系统
CN108751649A (zh) 一种具有对农村污水处理剩余污泥的处理系统
CN105174472A (zh) 一种餐厨污水处理装置
CN104743674A (zh) 模块化人工湿地处理装置
CN214936806U (zh) 一种养殖尾水沉淀系统
CN210887511U (zh) 一种初期雨水的分流治污系统
CN107651751A (zh) 一种具有水体修复功能的河岸式渗滤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