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67667U - 一种智能急救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急救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67667U
CN211067667U CN201921387479.3U CN201921387479U CN211067667U CN 211067667 U CN211067667 U CN 211067667U CN 201921387479 U CN201921387479 U CN 201921387479U CN 211067667 U CN211067667 U CN 2110676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bulance
intelligent
fixing frame
display screen
mark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8747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容淑敏
李晨
杨卫泽
闫晓杰
严永友
刘禹
郑潇
容兆慧
容金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WHU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WHU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to CN20192138747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676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676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676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急救车,包括中空车体,车体的中空位置设置有抽拉治疗板以及若干抽屉;车体的左侧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抽拉治疗板、文件储藏夹以及垃圾箱;车体的右侧固定有工控机和ups电源;车体的后侧设置有按压板固定架、吸痰器固定架和氧气装置固定架;车体的上部为平面治疗台,平面治疗台上设置有打标机、输液架、显示屏和扫码器。本实用新型智能急救车功能齐全、使用方便,通过合理的设置工控机、打标机、显示屏、扫码器等智能部件,可实现药品的智能化录入、管理和有效期及存量提醒,使得药品管理工作更加简单高效。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急救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急救车设备。
背景技术
在各大医院中对于抢救物品的管理是要求做到抢救药品物品完好率100%,其中涵盖了物品及药品的定点放置,批号,有效期及质量的管理,还包括无菌物品的效期管理。需要护理人员定期对抢救药品、物品进行检查,传统的检查方法是在应用或开启急救车后把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物品逐个逐项(包括质量、有效期、批号、完好率、定点定标、药品3个月、物品1个月)的要求进行检查。因检查程序繁琐,工作量大,耗时长,容易流于形式,且急救车为护理部质控重点内容,常与护理人员绩效挂钩,导致临床护理人员工作量增加了,工作幸福感却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应对突发情况并且能够实现车内药品智能化管理抢救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一种智能急救车,包括长方体型的中空车体,所述车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车体的中空位置设置有抽拉治疗板以及若干抽屉,所述抽屉的拉手部分位于所述车体前部,所述抽拉治疗板的拉手部分位于所述车体的左侧;所述车体的左侧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抽拉治疗板、文件储藏夹以及垃圾箱;所述车体的右侧固定有工控机和ups电源;所述车体的后侧设置有按压板固定架、吸痰器固定架和氧气装置固定架;所述车体的上部为平面治疗台,所述平面治疗台上设置有打标机、输液架、显示屏和扫码器;所述显示屏、打标机和扫码器均连接所述工控机。
优选地,抽拉治疗板位于所述抽屉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按压板固定架为固定在所述车体后侧面板上L行支架。
优选地,所述吸痰器固定架与氧气装置固定架均为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垃圾箱呈扁平的长方体形,面积较大的一侧面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车体的左侧,所述垃圾箱的上部设置有翻盖式盖板。
优选地,所述平面治疗台除前端以外的三侧设置有围栏。
优选地,所述扫码器和打标机分别设置于所述围栏包围的两个角内,所述显示器和输液架均设置于所述围栏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智能急救车功能齐全、使用方便,通过合理的设置工控机、打标机、显示屏、扫码器等智能部件,使得药品管理工作更加简单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急救车的立体视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急救车的立体视图二。
图中的附图标注为:
1,平面治疗台;2,抽屉;3,万向轮;4,ups电源;5,工控机;6,打标机;7,输液架;8,显示屏;9,扫码器;10,按压板;11,按压板固定架;12,便携吸痰器;13,吸痰器固定架;14,小型氧气罐;15,氧气装置固定架;16,垃圾箱;17,文件储藏夹;18,抽拉治疗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智能急救车,包括长方体型的中空车体,车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3,万向轮3均设置有刹车装置。
车体的中空位置设置有抽拉治疗板18以及若干抽屉2,抽拉治疗板18位于抽屉2的上部,抽屉2的拉手部分位于车体前部,抽拉治疗板18的拉手部分位于车体的左侧。抽屉2的深度可根据需要设置,较深的抽屉2位于车体下部,用于存放体积较大的药品,各个抽屉2内部均设置有整齐排列且编号的药品存放格。抽拉治疗板18抽出可以增加操作台面积,便于临时放置各种救治用品。
车体的左侧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抽拉治疗板18、文件储藏夹17以及垃圾箱16,垃圾箱16呈扁平的长方体形,面积较大的一侧面可拆卸连接于车体的左侧,垃圾箱16的上部设置有翻盖式盖板。
车体的右侧固定有工控机5和ups电源4。
车体的后侧设置有L型的按压板固定架11,以及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的吸痰器固定架13和氧气装置固定架15,按压板固定架1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心肺复苏抢救的按压板10,L型结构易于随用随取。吸痰器固定架13上放置有便携吸痰器12,紧急情况下可以立即进行吸痰操作,减少准备急救物品吸痰器的时间,适用于普通病房,非抢救科室。氧气装置固定架15上放置有小型氧气罐14,用于急救时输氧。
车体的上部为平面治疗台1,平面治疗台1除前端以外的三侧设置有围栏,平面治疗台1围栏以内的两个角处设置有打标机6和扫码器9,围栏以外设置有输液架7和显示屏8,所述显示屏8为触摸显示屏8,其与打标机6、扫码器9均连接工控机5,显示屏8和打标机6同时连接ups电源4。
在日常使用时,医护人员在将急救药品放入抽屉2时,可以先通过扫码器9扫描药品二维码,通过触摸显示屏8录入药品的有效期、药量、批号、用药指导、药品存放格编号。药品录入完成后,标签机打印出该药品对应的数字编码和条形码,并粘贴到药品上。在系统内设置药品有效期及存量提醒,药品使用时,通过扫码机扫描药品条形码,显示该药品的用药指导,并录入使用量,当药品存量或有效期低于设定值时,发出提醒,再次通过扫描二维码将该药品出库,出库后不再提醒该药品有效期及存量。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动,这些改进和变动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智能急救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型的中空车体,所述车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车体的中空位置设置有抽拉治疗板以及若干抽屉,所述抽屉的拉手部分位于所述车体前部,所述抽拉治疗板的拉手部分位于所述车体的左侧;所述车体的左侧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抽拉治疗板、文件储藏夹以及垃圾箱;所述车体的右侧固定有工控机和ups电源;所述车体的后侧设置有按压板固定架、吸痰器固定架和氧气装置固定架;所述车体的上部为平面治疗台,所述平面治疗台上设置有打标机、输液架、显示屏和扫码器;所述显示屏、打标机和扫码器均连接所述工控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急救车,其特征在于,抽拉治疗板位于所述抽屉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急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板固定架为固定在所述车体后侧面板上L行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急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器固定架与氧气装置固定架均为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急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呈扁平的长方体形,面积较大的一侧面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车体的左侧,所述垃圾箱的上部设置有翻盖式盖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急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治疗台除前端以外的三侧设置有围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急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码器和打标机分别设置于所述围栏包围的两个角内,所述显示屏和输液架均设置于所述围栏的外部。
CN201921387479.3U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智能急救车 Active CN2110676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7479.3U CN211067667U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智能急救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7479.3U CN211067667U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智能急救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67667U true CN211067667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32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87479.3U Active CN211067667U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智能急救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676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67667U (zh) 一种智能急救车
CN203138987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换药车
CN201642712U (zh) 放射科医疗急救车
CN202933155U (zh) 胰岛素专用治疗车
CN215503999U (zh) 一种移动式麻醉药品精准管理装置
CN210542225U (zh) 一种多用途门诊换药护理架
CN114366504A (zh) 临床医疗用护理治疗车
CN202207267U (zh) 医用多功能抢救车
CN215689405U (zh) 一种新型的抢救车装置
CN214285671U (zh) 多功能治疗车
CN213047886U (zh) 一种生殖科用护理推车
CN219271412U (zh) 一种输液辅助护理车
CN215778623U (zh) 一种急救彩车
CN217219435U (zh) 一种临床护理小推车
CN212140839U (zh) 一种医用复合式多功能麻醉车
CN210301567U (zh) 一种急救用医疗推车
CN220175478U (zh) 一种可分离式护理治疗车
CN2817807Y (zh) 多功能护理车
CN214415134U (zh) 一种护理手推车
CN218021779U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一体式推车
CN215132224U (zh) 床边血液净化治疗车
CN215874943U (zh) 一种多功能可移动式麻醉车
CN212490590U (zh) 一种呼吸重症监护室用护理车
CN216221654U (zh) 一种医用折叠式推车
CN217854046U (zh) 多功能小儿穿刺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