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51776U - 集装箱水性漆过滤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集装箱水性漆过滤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51776U
CN211051776U CN201921822369.5U CN201921822369U CN211051776U CN 211051776 U CN211051776 U CN 211051776U CN 201921822369 U CN201921822369 U CN 201921822369U CN 211051776 U CN211051776 U CN 211051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aeration
paint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223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良
徐欣茹
张敏
姜封顺
蔡红军
孙广银
徐留江
孙波
蒋可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ANG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JIN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ANG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JIN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ANG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JIN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ANG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JIN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223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51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51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51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praying Plant Or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水性漆过滤回收系统,包括水幕墙、吸风机、溶解池、曝气池和循环水箱;水幕墙是由贴敷在喷漆房内四周和顶面墙壁的PE薄膜形成;所述溶解池布置在喷漆房内的地面上,溶解池上口铺设钢板网,溶解池的注水口通过第一水泵连接水源,溶解池的出水口与曝气池的进水口连通;吸风机为多台且均布在集装箱内、外侧,吸风机的排风口与设在曝气池内的曝气管连通;曝气池内下部设有多根相互连通的所述曝气管,在每根曝气管上设有多个排气孔;循环水箱的进水口通过第二水泵与曝气池的出水口连通,出水口通过第三水泵和过滤池与调漆房连通。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能够回收水性漆漆雾进行循环再利用,降低资源消耗。

Description

集装箱水性漆过滤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装箱水性漆过滤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鼓励发展“绿色制造”、“环境保护”的政策要求的不断出台,集装箱制造业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应用、加快绿色改造升级是当前整体行业发展的趋势,目前集装箱涂料已由原来的溶剂型涂料,改为水性涂料。
但水性漆涂装作业中产生的漆渣仍属于危废,目前水性漆施工中的环保处理方式为:通过吸风机将残余漆雾与水帘混合物引入管道,管道下方设置回收池,混合物溶液进入回收池,回收池的混合物溶液经废水处理系统分离出漆渣,漆渣进行危废处理;另一部分混合气体被引入到过滤器,混合气体在过滤器中经活性炭吸附后,废气再进行催化燃烧后排放到大气中。此方法处理过程中未对漆雾进行有效回收再利用而形成漆渣,造成水性漆宝贵资源的浪费;漆雾容易吸入车间空气循环系统并在内壁形成漆渣层,遇高温时易引发火灾等事故;行业传统的工艺方法每年每厂将有几百吨的漆渣产生乃至更多,均需要上千万资金进行危废处理、处理成本高昂;且难以满足国家的绿色制造环保要求。因此,如何将水性漆施工、回收系统进行优化并减少漆渣治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是业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回收水性漆漆雾进行循环再利用,降低资源消耗的集装箱水性漆过滤回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集装箱水性漆过滤回收系统,包括水幕墙、吸风机、溶解池、曝气池和循环水箱;
所述水幕墙是由贴敷在喷漆房内四周和顶面墙壁的PE薄膜形成,用于使附着在水幕墙上的漆雾汇聚成液滴落入溶解池;
所述溶解池布置在喷漆房内的地面上,溶解池上口铺设钢板网,溶解池的注水口通过第一水泵连接水源,溶解池的出水口与曝气池的进水口连通;
所述吸风机为多台且均布在集装箱内、外侧,吸风机的排风口与设在曝气池内的曝气管连通,用于将集装箱内、外侧的漆雾吸入曝气池内;
所述曝气池内下部设有多根相互连通的所述曝气管,在每根曝气管上设有多个排气孔,用于将吸入曝气池内的漆雾排入水中与水混合形成漆水混合物;
所述循环水箱的进水口通过第二水泵与曝气池的出水口连通,循环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第三水泵和过滤池与调漆房连通。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溶解池底面为斜面,且出水口位于溶解池底面的低端。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曝气池低于溶解池,曝气池上口设有盖板,在盖板上穿设有进气管,进气管上端连接吸风机的排风口,进气管下端与其中一根曝气管连通。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盖板上还设有排气口,用于排出曝气池内的气体。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过滤池包括一个水箱体,在水箱体上端扣设有上盖板,在上盖板一侧固定插入有与第三水泵的排水口连通的进水管;在水箱体另一侧下端设有与调漆房连通的出水口;在水箱体中部沿纵向设有多条滑道,在每条滑道内分别插入有过滤网架,在过滤网架内铺设固定有过滤网,用于过滤去除杂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系统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回收水性漆漆雾进行循环再利用,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水性漆涂装工艺中99%以上漆渣的产生;节省大量的危废处理费用,降低火灾的发生;同时能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可广泛的应用于不同的水性漆涂装污染的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曝气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过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集装箱1,吸风机2,曝气池3,出水口301,第二水泵4,调漆房5,水幕墙6,残余漆雾7,钢板网8,溶解池9,第一水泵10,水源11,循环水箱12,第三水泵13,过滤池14,盖板15,管路16,进气管17,排气口18,曝气管19,水箱体20,出水口201,进水管21,滑道22,过滤网架23,上盖板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集装箱水性漆过滤回收系统,包括水幕墙6、吸风机2、溶解池9、曝气池3和循环水箱12,所述水幕墙6是由贴敷在喷漆房内四周和顶面墙壁的PE薄膜形成,用于使附着在水幕墙6上的漆雾汇聚成液滴落入溶解池9。
所述溶解池9为二个且对称布置在喷漆房内的地面两侧,在溶解池9上口均铺设钢板网8,每个溶解池9的注水口分别通过第一水泵10连接水源11,溶解池9的出水口分别通过管路16与曝气池3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溶解池9内底面为斜面,且出水口位于溶解池9底面的低端,使溶解池9内的水流自动流入曝气池3内。
所述吸风机2为多台且均布在集装箱1内、外侧,吸风机2的排风口均与设在曝气池3内的曝气管19连通,用于将集装箱1内、外侧的漆雾吸入曝气池3内。
所述曝气池3内下部设有多根相互连通的所述曝气管19,在每根曝气管19上布设有多个排气孔,用于将吸入曝气池3内的漆雾排入水中与水混合形成漆水混合物。所述曝气池3低于溶解池9,曝气池3上口设有盖板15,在盖板15上穿设有进气管17,进气管17上端通过管路连接每个吸风机2的排风口,进气管下端与其中一根曝气管19连通。
所述曝气池3的进水口对称设在盖板15两侧,所述溶解池9的出水口分别通过管路插入曝气池3的进水口内。在盖板15上还设有排气口18,用于排出曝气池3内的气体。在曝气池3的一侧下部设有出水口301。
所述循环水箱12的进水口通过第二水泵4与曝气池3的出水口连通,循环水箱12的出水口依次通过第三水泵13和过滤池14与调漆房5连通,用于循环使用漆水混合物。
如图3所示,所述过滤池14包括一个水箱体20,在水箱体20上端固定扣设有上盖板24,在上盖板24一侧固定插入有进水管21,该进水管21与第三水泵13的排水口连通;在水箱体20另一侧下端设有出水口201,出水口201通过管路与调漆房5连通;在水箱体20中部沿纵向设有多条滑道22,本实施例以三条滑道为例,在每条滑道22内分别插入有过滤网架23,过滤网架23插入到水箱体20内底部,在过滤网架23内铺设固定有过滤网;在上盖板24上对应多条滑道22处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打开后能够提出过滤网架,以便于更换过滤网过滤去除杂质。
该回收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1、启动吸风机2将集装箱1内、外两侧的残余漆雾7吸入到爆气池的曝气管19内;
2、通过水幕墙6将附着的残余漆雾7在PE薄膜上汇聚成液滴,液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钢板网8落入溶解池9中;
3、通过第一水泵10将水源11引入溶解池中,将落入溶解池中的漆雾液滴溶解,并自动流入爆气池中;
4、残余漆雾7在爆气池中经过曝气管喷出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漆水混合物;
5、启动第二水泵4,漆水混合物通过第二水泵4注入循环水箱12中待后续使用;
6、启动第三水泵13,循环水箱中的漆水通过第三水泵13注入过滤池14,在过滤池内流动时通过多个过滤网架23进行过滤去除杂质,过滤后排出至调漆房5进行循环再利用。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5)

1.一种集装箱水性漆过滤回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水幕墙、吸风机、溶解池、曝气池和循环水箱;
所述水幕墙是由贴敷在喷漆房内四周和顶面墙壁的PE薄膜形成,用于使附着在水幕墙上的漆雾汇聚成液滴落入溶解池;
所述溶解池布置在喷漆房内的地面上,溶解池上口铺设钢板网,溶解池的注水口通过第一水泵连接水源,溶解池的出水口与曝气池的进水口连通;
所述吸风机为多台且均布在集装箱内、外侧,吸风机的排风口与设在曝气池内的曝气管连通,用于将集装箱内、外侧的漆雾吸入曝气池内;
所述曝气池内下部设有多根相互连通的所述曝气管,在每根曝气管上设有多个排气孔,用于将吸入曝气池内的漆雾排入水中与水混合形成漆水混合物;
所述循环水箱的进水口通过第二水泵与曝气池的出水口连通,循环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第三水泵和过滤池与调漆房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水性漆过滤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溶解池底面为斜面,且出水口位于溶解池底面的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水性漆过滤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曝气池低于溶解池,曝气池上口设有盖板,在盖板上穿设有进气管,进气管上端连接吸风机的排风口,进气管下端与其中一根曝气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水性漆过滤回收系统,其特征是:在盖板上还设有排气口,用于排出曝气池内的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水性漆过滤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过滤池包括一个水箱体,在水箱体上端设有上盖板,在上盖板一侧固定插入有与第三水泵的排水口连通的进水管;在水箱体另一侧下端设有与调漆房连通的出水口;在水箱体中部沿纵向设有多条滑道,在每条滑道内分别插入有过滤网架,在过滤网架内固定有过滤网,用于过滤去除杂质。
CN201921822369.5U 2019-10-28 2019-10-28 集装箱水性漆过滤回收系统 Active CN211051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2369.5U CN211051776U (zh) 2019-10-28 2019-10-28 集装箱水性漆过滤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2369.5U CN211051776U (zh) 2019-10-28 2019-10-28 集装箱水性漆过滤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51776U true CN211051776U (zh) 2020-07-21

Family

ID=71583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22369.5U Active CN211051776U (zh) 2019-10-28 2019-10-28 集装箱水性漆过滤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517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87382U (zh) 一种烟气喷淋装置
CN105689183B (zh) 一种水旋式喷漆室
CN205413474U (zh) 高油漆扑捉率的喷房系统
CN204685374U (zh) 新型双级水帘喷漆柜
CN108465349A (zh) 一种气体净化设备
CN104654409B (zh) 一种全自动除油烟设备
CN212594786U (zh) 一种用于无尘纸生产的除尘装置
CN211051776U (zh) 集装箱水性漆过滤回收系统
CN210448585U (zh) 一种复合型废气处理设备
CN205517104U (zh) 喷漆废气处理装置
CN210251860U (zh) 一种废气粉尘用循环喷淋装置
CN201324560Y (zh) 复合式滤袋
CN204448403U (zh) 一种涂装生产线尾气净化处理装置
CN106039886A (zh) 涂装废气处理设备
CN106807164A (zh) 一种高效过滤除尘器
CN204637871U (zh) 焊接烟尘净化系统
CN104289351A (zh) 内循环风改造喷漆房
CN211611974U (zh) 一种废钢冶炼用过滤装置
CN213161507U (zh) 集装箱水性漆回收系统
CN207462876U (zh) 水帘机及污水处理设备
CN208591995U (zh) 一种自动喷漆房的水池过滤再利用装置
CN201361607Y (zh) 一种全降解材料制品自动喷涂生产线上的胶雾水幕回收装置
CN207810481U (zh) 一种电子元件生产用防锈传送装置
CN205228211U (zh) 一种带溢流槽的冷却水箱
CN205913957U (zh) 带喷头的除尘干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