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50521U - 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50521U
CN211050521U CN201921354693.9U CN201921354693U CN211050521U CN 211050521 U CN211050521 U CN 211050521U CN 201921354693 U CN201921354693 U CN 201921354693U CN 211050521 U CN211050521 U CN 211050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needle
external thread
thread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5469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洪杰
王兴国
胡良苗
余步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pu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p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p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p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5469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505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50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505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包括:针座,其设有凹腔和针管固定孔;针管,固定于针座上;分流座,设置于针座的凹腔内,其设有通孔,通孔中穿入针管的上端;锥座,其设有通道,其中部设有双线外螺纹、警示凸起和自毁凸起,其底部设置于针座的凹腔内,其底部与分流座的顶部相装配且围成腔体;负压座,套装于针座外,其内设有横隔板,横隔板对针座下行限位,横隔板上设有针管通过孔;以及调节座,套装于锥座的中部和负压座的顶部,其设有中心孔且中心孔内设有双线内螺纹,双线内螺纹与锥座中部的双线外螺纹相配合。本实用新型能调节针管伸出的长度,具有自毁功能和自毁前的警示功能。整体体积小,部件间配合紧凑、配合度高,可一次性组装完成。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
背景技术
现有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中,各部件之间的结构不够稳固,无法调节针管伸出的长度,且需要对一次性使用的自毁结构重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包括:针座,其设有顶面开口的凹腔和与凹腔底面连通的针管固定孔;针管,穿设固定于针座的凹腔和针管固定孔中;分流座,设置于针座的凹腔内,其设有顶底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中穿入针管的上端;锥座,其设有顶底贯穿的通道,其中部设有双线外螺纹、警示凸起和自毁凸起,其底部设置于针座的凹腔内,其底部与分流座的顶部相装配且围成腔体,其中,所述双线外螺纹包括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警示凸起设置于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的最下圈之间且靠近第二外螺纹的下端设置,所述自毁凸起设置于双线外螺纹的下端处且沿周向延伸,自毁凸起的一端与第二外螺纹的下端连接,自毁凸起的另一端设有止位面,所述腔体与分流座的通孔和锥座的通道连通;负压座,套装于针座外,其呈顶底均开口的筒体状,其内设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对针座下行限位,横隔板上设有针管通过孔;以及调节座,套装于锥座的中部和负压座的顶部,其呈盖体状,其设有中心孔且中心孔内设有双线内螺纹,所述双线内螺纹与锥座中部的双线外螺纹相配合,双线内螺纹包括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的上端部分被一轴向设置的槽口隔断成两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双线内螺纹的第一内螺纹上端的两部分的上沿均设有波点。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包括:针座,其设有顶面开口的凹腔和与凹腔底面连通的针管固定孔;针管,穿设固定于针座的凹腔和针管固定孔中;分流座,设置于针座的凹腔内,其设有顶底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中穿入针管的上端;锥座,其设有顶底贯穿的通道,其中部设有双线外螺纹、警示凸起和自毁凸起,其底部设置于针座的凹腔内,其底部与分流座的顶部相装配且围成腔体,其中,所述双线外螺纹包括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警示凸起设置于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的最下圈之间且靠近第二外螺纹的下端设置,所述自毁凸起设置于双线外螺纹的下端处且相对于双线外螺纹的走向弯折,自毁凸起的一端与第二外螺纹的下端和第二外螺纹下端对应的螺纹槽末端连接,自毁凸起的另一端到锥座中部的表面有距离,所述腔体与分流座的通孔和锥座的通道连通;负压座,套装于针座外,其呈顶底均开口的筒体状,其内设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对针座下行限位,横隔板上设有针管通过孔;以及调节座,套装于锥座的中部和负压座的顶部,其呈盖体状,其设有中心孔且中心孔内设有双线内螺纹,所述双线内螺纹与锥座中部的双线外螺纹相配合,双线内螺纹包括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的上端部分被一轴向设置的槽口隔断成两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双线内螺纹的第一内螺纹上端的两部分的上沿均设有波点,第一内螺纹的上端设有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包括:针座,其设有顶面开口的凹腔和与凹腔底面连通的针管固定孔;针管,穿设固定于针座的凹腔和针管固定孔中;分流座,设置于针座的凹腔内,其设有顶底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中穿入针管的上端;锥座,其设有顶底贯穿的通道,其中部设有双线外螺纹、警示凸起和自毁凸起,其底部设置于针座的凹腔内,其底部与分流座的顶部相装配且围成腔体,其中,所述双线外螺纹包括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警示凸起设置于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的最下圈之间且靠近第二外螺纹的下端设置,所述自毁凸起与第一外螺纹最下圈的下沿连接,自毁凸起设置于第二外螺纹下端对应的螺纹槽末端外,自毁凸起向下凸起,所述腔体与分流座的通孔和锥座的通道连通;负压座,套装于针座外,其呈顶底均开口的筒体状,其内设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对针座下行限位,横隔板上设有针管通过孔;以及调节座,套装于锥座的中部和负压座的顶部,其呈盖体状,其设有中心孔且中心孔内设有双线内螺纹,所述双线内螺纹与锥座中部的双线外螺纹相配合,双线内螺纹包括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的上端部分被一轴向设置的槽口隔断成两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双线内螺纹的第一内螺纹上端的两部分的上沿均设有波点。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包括:针座,其设有顶面开口的凹腔和与凹腔底面连通的针管固定孔;针管,穿设固定于针座的凹腔和针管固定孔中;分流座,设置于针座的凹腔内,其设有顶底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中穿入针管的上端;锥座,其设有顶底贯穿的通道,其中部设有双线外螺纹、警示凸起和自毁凸起,其底部设置于针座的凹腔内,其底部与分流座的顶部相装配且围成腔体,其中,所述双线外螺纹包括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警示凸起设置于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的最下圈之间且靠近第二外螺纹的下端设置,所述自毁凸起与第二外螺纹的下端连接,自毁凸起为弹性悬挂,所述锥座中部的对应自毁凸起处内凹,所述腔体与分流座的通孔和锥座的通道连通;负压座,套装于针座外,其呈顶底均开口的筒体状,其内设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对针座下行限位,横隔板上设有针管通过孔;以及调节座,套装于锥座的中部和负压座的顶部,其呈盖体状,其设有中心孔且中心孔内设有双线内螺纹,所述双线内螺纹与锥座中部的双线外螺纹相配合,双线内螺纹包括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的上端部分被一轴向设置的槽口隔断成两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双线内螺纹的第一内螺纹上端的两部分的上沿均设有波点,第一内螺纹的上端设有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包括:针座,其设有顶面开口的凹腔和与凹腔底面连通的针管固定孔;针管,穿设固定于针座的凹腔和针管固定孔中;分流座,设置于针座的凹腔内,其设有顶底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中穿入针管的上端;锥座,其设有顶底贯穿的通道,其中部设有双线外螺纹、警示凸起和自毁凸起,其底部设置于针座的凹腔内,其底部与分流座的顶部相装配且围成腔体,其中,所述双线外螺纹包括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警示凸起设置于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的最下圈之间且靠近第二外螺纹的下端设置,所述自毁凸起与第一外螺纹最下圈连接,自毁凸起设置于第二外螺纹下端对应的螺纹槽末端处,自毁凸起呈倒三角形且向下凸起,所述腔体与分流座的通孔和锥座的通道连通;负压座,套装于针座外,其呈顶底均开口的筒体状,其内设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对针座下行限位,横隔板上设有针管通过孔;以及调节座,套装于锥座的中部和负压座的顶部,其呈盖体状,其设有中心孔且中心孔内设有双线内螺纹,所述双线内螺纹与锥座中部的双线外螺纹相配合,双线内螺纹包括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的上端部分被一轴向设置的槽口隔断成两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双线内螺纹的第一内螺纹上端的两部分的上沿均设有波点,第一内螺纹的上端设有斜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针座、针管、分流座、锥座、负压座和调节座组成,能调节针管伸出的长度,具有自毁前的警示功能,设计有实现自毁功能的多种结构。整个产品体积小,部件间配合紧凑、配合度高,可一次性组装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针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针座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分流座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分流座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锥座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锥座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负压座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负压座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负压座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调节座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调节座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针座、针管、分流座、锥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针座、针管、分流座、锥座、负压座和调节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在正常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从正常使用状态到自毁状态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从正常使用状态到自毁状态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调节座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从正常使用状态到自毁状态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的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从正常使用状态到自毁状态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的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从正常使用状态到自毁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部件标号如下:
1针座
101凹腔
102限位台阶
103导向筋
104第一倒锥体
105针管固定孔
2针管
3分流座
301通孔
302导流凸台
303定位台阶
304第一导向槽
4锥座
401通道
402双线外螺纹
4021第一外螺纹
4022第二外螺纹
403警示凸起
404自毁凸起
405导流凹槽
406定位孔
407定位槽
408第二导向槽
5负压座
501扣位
502横隔板
503凸台
504第二倒锥体
505针管通过孔
506抽吸连接口
6调节座
601中心孔
602双线内螺纹
6021第一内螺纹
60211斜面
6022第二内螺纹
603槽口
604波点
605固定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实用新型。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包括针座1、针管2、分流座3、锥座4、负压座5和调节座6。
参见图4和图5,所述针座1呈横截面为圆角方形的块体状,针座1内设有顶面开口的凹腔101,所述凹腔101的底面沿周向设有一圈限位台阶102,凹腔101的侧壁设有2个导向筋103,2个所述导向筋103沿凹腔101的轴线呈180°对称布置且均沿轴向延伸,针座1的底面沿中心阵列分布有9个第一倒锥体104,每个所述第一倒锥体104沿轴线设有倒锥形的针管固定孔105,所述针管固定孔105与凹腔101连通。
所述针管2的数量为3根以上,本实施例以9根针管2为例,9根针管2经过针座1的凹腔101后,分别从9个第一倒锥体104的针管固定孔105中自由下落至设计高度,再通过环保快干胶水固定。
所述分流座3设置于针座1的凹腔101内且其底面与限位台阶102配合。参见图6和图7,所述分流座3呈横截面为圆角方形的薄块状,分流座3的横截面与针座1的凹腔101的横截面相匹配,分流座3沿轴线阵列分布有9个轴向延伸的通孔301,9个通孔301分别与针座1的9个第一倒锥体104相对应,9根针管的上端分别无干涉地穿至9个通孔301中。分流座3的顶面设有8个导流凸台302,8个所述导流凸台302沿分流座3的顶面中心向四周放射分布,8个导流凸台302整体的中心和8个端部分别与9个通孔连接,分流座3的顶面沿边设有一圈定位台阶303,分流座3的侧面设有2个第一导向槽304,2个所述第一导向槽304沿分流座3的轴线呈180°对称布置,2个所述第一导向槽304分别与针座1的2个导向筋103相配合。
所述锥座4的底部设置于针座1的凹腔101内且与分流座3相装配。参见图8和图9,所述锥座4沿轴线设有通道401,锥座4的顶部和中部呈柱状,锥座4的中部外侧设有双线外螺纹402、警示凸起403和自毁凸起404,所述双线外螺纹402包括第一外螺纹4021和第二外螺纹4022,所述警示凸起403设置于第一外螺纹4021和第二外螺纹4022的最下圈之间且靠近第二外螺纹4022的下端设置,所述自毁凸起404设置于锥座4中部的双线外螺纹402的下端处且沿周向延伸设置,自毁凸起404的一端与第二外螺纹4022的下端连接,自毁凸起404的另一端设有垂直的止位面,自毁凸起404的截面与第二外螺纹4022的截面相同。锥座4的底部呈横截面为圆角方形的薄块状,锥座4底部的横截面与针座1的凹腔101的横截面相匹配,锥座4底部的底面设有8个导流凹槽405,8个所述导流凹槽405沿锥座4底部的底面中心向四周放射分布,8个导流凹槽405分别与分流座3的8个导流凸台302相对应,8个导流凹槽405的一端与通道401连通,8个导流凹槽405的另一端均设有定位孔406,锥座4底部的底面沿边设有一圈与分流座3的定位台阶303相配合的定位槽407,锥座4底部的侧面设有2个第二导向槽408,2个所述第二导向槽408沿锥座4的轴线呈180°对称布置,2个所述第二导向槽408分别与针座1的2个导向筋103相配合。
所述负压座5套于针座1外。参见图10至图12,所述负压座5呈顶部和底部均开口的筒体状,负压座5的顶部的横截面呈圆形,负压座5的顶部外壁沿周向设有一圈扣位501,负压座5的中部和底部的横截面呈圆角方形,负压座5的中部内设有横隔板502,所述横隔板502的顶面沿中心阵列分布有4个圆形的凸台503,4个所述凸台503设置于针座1的9个第一倒锥体104之间的间隙中,横隔板502的底面沿中心阵列分布有9个第二倒锥体504,9个所述第二倒锥体504分别与针座1的9个第一倒锥体104相对应,每个第二倒锥体504的下端与负压座5的底面齐平,第二倒锥体504沿轴线设有倒锥形的针管通过孔505,所述针管通过孔505容纳并支撑针座1的第一倒锥体104,同时针管2的下端从针管通过孔505穿出,负压座5的中部侧壁设有抽吸连接口506,所述抽吸连接口506与负压座5内的横隔板502下方的空间连通。
所述调节座6套于锥座4的中部和负压座5的顶部。参见图13和图14,所述调节座6呈盖体状,调节座6沿轴线设有中心孔601,所述中心孔601设有与锥座4中部的双线外螺纹402相配合的双线内螺纹602,所述双线内螺纹602包括第一内螺纹6021和第二内螺纹6022,所述第一内螺纹6021的上端部分被一轴向设置的槽口603隔断成两部分,两部分的上沿均设有波点604,波点604起到调节螺纹配合间隙的作用,主要消除上下行间隙,不影响螺纹正常旋拧且有利于加工制造尺寸控制,调节座6的内侧面沿周向均布有2个以上的固定卡扣605,2个以上的所述固定卡扣605与负压座5顶部的扣位501轴向限位配合。
装配时,参见图15,针管2通过环保快干胶水固定于针座1的针管固定孔105中,分流座3和锥座4先通过定位台阶303和定位槽407配合相装配,分流座3的顶面和锥座4的底面之间围成腔体,分流座3和锥座4再分别通过第一导向槽304和第二导向槽408与针座1的导向筋103导向配合,一起装入针座1的凹腔101,针管2的上端无干涉地穿至分流座3的通孔301中;参见图16,将装配好的针座1、针管2、分流座3、锥座4装入负压座5,将调节座6套于锥座4的中部和负压座5的顶部,调节座6的双线内螺纹602和锥座4中部的双线外螺纹402相配合,调节座6和负压座5通过固定卡扣605和扣位501轴向限位配合相装配。
正常使用时,参见图17,顺时针转动调节座6,由于调节座6的双线内螺纹602与锥座4中部的双线外螺纹402配合,调节座6推动锥座4沿轴向向下运动,锥座4带动分流座3和针管2一起向下运动,针管2从负压座5中向下伸出。
本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具有自毁的功能,为防止临床使用时不小心直接自毁掉,锥座4上的警示凸起403起到自毁前的警示作用。参见图18,逆时针转动调节座6,由于调节座6的双线内螺纹602与锥座4中部的双线外螺纹402配合,调节座6推动锥座4沿轴向向上运动,锥座4带动分流座3和针管2一起向上运动。当双线内螺纹602的第一内螺纹6021的上端滑动通过锥座4中部的自毁凸起404实现自毁前,第一内螺纹6021上的槽口603会干涉锥座4中部的警示凸起403,从而起到警示作用。当双线内螺纹602的第一内螺纹6021的上端滑动通过锥座4中部的自毁凸起404后,此时尝试顺时针转动调节座6,第一内螺纹6021的上端会被自毁凸起404的另一端挡住,双线内螺纹602无法回旋至双线外螺纹402,调节座6也就无法复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进入自毁状态,无法再使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之处主要在于锥座4中部的自毁凸起404的结构。
参见图19,所述自毁凸起404设置于锥座4中部的双线外螺纹402的下端处且相对于双线外螺纹402的走向弯折,自毁凸起404的一端与第二外螺纹4022的下端和第二外螺纹4022下端对应的螺纹槽末端连接,自毁凸起404的另一端到锥座4中部的表面有距离。
要实现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的自毁功能时,逆时针转动调节座6。参见图20,当双线内螺纹602的第一内螺纹6021的上端滑动通过锥座4中部的自毁凸起404后,此时尝试顺时针转动调节座6,第一内螺纹6021的上端会被自毁凸起404的另一端挡住,双线内螺纹602无法回旋至双线外螺纹402,调节座6也就无法复位,仅可进行顺、逆时针无螺纹旋转,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进入自毁状态,无法再使用。
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之处还在于调节座6的双线内螺纹602的结构。参见图21,所述第一内螺纹6021的上端设有斜面60211且作为导向面,适宜与第一内螺纹6021的上端接触配合,防止双线内螺纹602回旋至双线外螺纹40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锥座4中部的自毁凸起404的结构。
参见图22,所述自毁凸起404与双线外螺纹402的第一外螺纹4021最下圈的下沿连接,并设置于第二外螺纹4022下端对应的螺纹槽末端外,自毁凸起404向下凸起。
要实现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的自毁功能时,逆时针转动调节座6。参见图23,当双线内螺纹602的第一内螺纹6021的上端滑动通过双线外螺纹402的下端后,由于自毁凸起404对第一内螺纹6021向下顶,使得双线内螺纹602被顶出原有轨迹,无法回旋进入至双线外螺纹402,调节座6也就无法复位,仅可进行顺、逆时针无螺纹旋转,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进入自毁状态,无法再使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之处主要在于锥座4中部的自毁凸起404的结构。
参见图24,所述自毁凸起404与双线外螺纹402的第二外螺纹4022的下端连接,自毁凸起404为镂空的弹性悬挂,其受挤压而不产生破坏,可持续保持功能的有效性,所述锥座4中部的对应自毁凸起404处内凹。
要实现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的自毁功能时,逆时针转动调节座6。参见图25,当双线内螺纹602的第一内螺纹6021的上端滑动通过锥座4中部的自毁凸起404后,此时尝试顺时针转动调节座6,第一内螺纹6021的上端会被自毁凸起404挡住,双线内螺纹602无法回旋至双线外螺纹402,调节座6也就无法复位,仅可进行顺、逆时针无螺纹旋转,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进入自毁状态,无法再使用。
与实施例1和3的区别之处还在于调节座6的双线内螺纹602的结构,其与实施例2中的相同,请参见图21,这边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之处主要在于锥座4中部的自毁凸起404的结构。
参见图26,所述自毁凸起404与双线外螺纹402的第一外螺纹4021最下圈连接,并设置于第二外螺纹4022下端对应的螺纹槽末端处,自毁凸起404呈倒三角形且向下凸起。自毁凸起404的2个斜面均作为导向面,能避开双线内螺纹602的轨迹和挤压力,防止自毁凸起404的破损、破坏,甚至功能失效。
要实现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的自毁功能时,逆时针转动调节座6。参见图23,当双线内螺纹602的第一内螺纹6021的上端滑动通过锥座4中部的自毁凸起404后,此时尝试顺时针转动调节座6,第一内螺纹6021的上端会被自毁凸起404挡住,双线内螺纹602无法回旋至双线外螺纹402,调节座6也就无法复位,仅可进行顺、逆时针无螺纹旋转,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进入自毁状态,无法再使用。
与实施例1和3的区别之处还在于调节座6的双线内螺纹602的结构,其与实施例2和4中的相同,请参见图21,这边不再赘述。
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实用新型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

Claims (10)

1.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座,其设有顶面开口的凹腔和与凹腔底面连通的针管固定孔;
针管,穿设固定于针座的凹腔和针管固定孔中;
分流座,设置于针座的凹腔内,其设有顶底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中穿入针管的上端;
锥座,其设有顶底贯穿的通道,其中部设有双线外螺纹、警示凸起和自毁凸起,其底部设置于针座的凹腔内,其底部与分流座的顶部相装配且围成腔体,其中,所述双线外螺纹包括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警示凸起设置于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的最下圈之间且靠近第二外螺纹的下端设置,所述自毁凸起设置于双线外螺纹的下端处且沿周向延伸,自毁凸起的一端与第二外螺纹的下端连接,自毁凸起的另一端设有止位面,所述腔体与分流座的通孔和锥座的通道连通;
负压座,套装于针座外,其呈顶底均开口的筒体状,其内设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对针座下行限位,横隔板上设有针管通过孔;以及
调节座,套装于锥座的中部和负压座的顶部,其呈盖体状,其设有中心孔且中心孔内设有双线内螺纹,所述双线内螺纹与锥座中部的双线外螺纹相配合,双线内螺纹包括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的上端部分被一轴向设置的槽口隔断成两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线内螺纹的第一内螺纹上端的两部分的上沿均设有波点。
3.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座,其设有顶面开口的凹腔和与凹腔底面连通的针管固定孔;
针管,穿设固定于针座的凹腔和针管固定孔中;
分流座,设置于针座的凹腔内,其设有顶底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中穿入针管的上端;
锥座,其设有顶底贯穿的通道,其中部设有双线外螺纹、警示凸起和自毁凸起,其底部设置于针座的凹腔内,其底部与分流座的顶部相装配且围成腔体,其中,所述双线外螺纹包括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警示凸起设置于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的最下圈之间且靠近第二外螺纹的下端设置,所述自毁凸起设置于双线外螺纹的下端处且相对于双线外螺纹的走向弯折,自毁凸起的一端与第二外螺纹的下端和第二外螺纹下端对应的螺纹槽末端连接,自毁凸起的另一端到锥座中部的表面有距离,所述腔体与分流座的通孔和锥座的通道连通;
负压座,套装于针座外,其呈顶底均开口的筒体状,其内设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对针座下行限位,横隔板上设有针管通过孔;以及
调节座,套装于锥座的中部和负压座的顶部,其呈盖体状,其设有中心孔且中心孔内设有双线内螺纹,所述双线内螺纹与锥座中部的双线外螺纹相配合,双线内螺纹包括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的上端部分被一轴向设置的槽口隔断成两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线内螺纹的第一内螺纹上端的两部分的上沿均设有波点,第一内螺纹的上端设有斜面。
5.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座,其设有顶面开口的凹腔和与凹腔底面连通的针管固定孔;
针管,穿设固定于针座的凹腔和针管固定孔中;
分流座,设置于针座的凹腔内,其设有顶底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中穿入针管的上端;
锥座,其设有顶底贯穿的通道,其中部设有双线外螺纹、警示凸起和自毁凸起,其底部设置于针座的凹腔内,其底部与分流座的顶部相装配且围成腔体,其中,所述双线外螺纹包括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警示凸起设置于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的最下圈之间且靠近第二外螺纹的下端设置,所述自毁凸起与第一外螺纹最下圈的下沿连接,自毁凸起设置于第二外螺纹下端对应的螺纹槽末端外,自毁凸起向下凸起,所述腔体与分流座的通孔和锥座的通道连通;
负压座,套装于针座外,其呈顶底均开口的筒体状,其内设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对针座下行限位,横隔板上设有针管通过孔;以及
调节座,套装于锥座的中部和负压座的顶部,其呈盖体状,其设有中心孔且中心孔内设有双线内螺纹,所述双线内螺纹与锥座中部的双线外螺纹相配合,双线内螺纹包括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的上端部分被一轴向设置的槽口隔断成两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线内螺纹的第一内螺纹上端的两部分的上沿均设有波点。
7.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座,其设有顶面开口的凹腔和与凹腔底面连通的针管固定孔;
针管,穿设固定于针座的凹腔和针管固定孔中;
分流座,设置于针座的凹腔内,其设有顶底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中穿入针管的上端;
锥座,其设有顶底贯穿的通道,其中部设有双线外螺纹、警示凸起和自毁凸起,其底部设置于针座的凹腔内,其底部与分流座的顶部相装配且围成腔体,其中,所述双线外螺纹包括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警示凸起设置于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的最下圈之间且靠近第二外螺纹的下端设置,所述自毁凸起与第二外螺纹的下端连接,自毁凸起为弹性悬挂,所述锥座中部的对应自毁凸起处内凹,所述腔体与分流座的通孔和锥座的通道连通;
负压座,套装于针座外,其呈顶底均开口的筒体状,其内设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对针座下行限位,横隔板上设有针管通过孔;以及
调节座,套装于锥座的中部和负压座的顶部,其呈盖体状,其设有中心孔且中心孔内设有双线内螺纹,所述双线内螺纹与锥座中部的双线外螺纹相配合,双线内螺纹包括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的上端部分被一轴向设置的槽口隔断成两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线内螺纹的第一内螺纹上端的两部分的上沿均设有波点,第一内螺纹的上端设有斜面。
9.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座,其设有顶面开口的凹腔和与凹腔底面连通的针管固定孔;
针管,穿设固定于针座的凹腔和针管固定孔中;
分流座,设置于针座的凹腔内,其设有顶底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中穿入针管的上端;
锥座,其设有顶底贯穿的通道,其中部设有双线外螺纹、警示凸起和自毁凸起,其底部设置于针座的凹腔内,其底部与分流座的顶部相装配且围成腔体,其中,所述双线外螺纹包括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警示凸起设置于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的最下圈之间且靠近第二外螺纹的下端设置,所述自毁凸起与第一外螺纹最下圈连接,自毁凸起设置于第二外螺纹下端对应的螺纹槽末端处,自毁凸起呈倒三角形且向下凸起,所述腔体与分流座的通孔和锥座的通道连通;
负压座,套装于针座外,其呈顶底均开口的筒体状,其内设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对针座下行限位,横隔板上设有针管通过孔;以及
调节座,套装于锥座的中部和负压座的顶部,其呈盖体状,其设有中心孔且中心孔内设有双线内螺纹,所述双线内螺纹与锥座中部的双线外螺纹相配合,双线内螺纹包括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的上端部分被一轴向设置的槽口隔断成两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线内螺纹的第一内螺纹上端的两部分的上沿均设有波点,第一内螺纹的上端设有斜面。
CN201921354693.9U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 Active CN2110505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4693.9U CN211050521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4693.9U CN211050521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50521U true CN211050521U (zh) 2020-07-21

Family

ID=71581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54693.9U Active CN211050521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505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32094A1 (zh) * 2019-08-20 2021-02-25 贝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32094A1 (zh) * 2019-08-20 2021-02-25 贝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50521U (zh) 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
CN210933168U (zh) 一种多头式注射针
WO2021032098A1 (zh) 一种多头式注射针
CN211050522U (zh) 一种可视刻度的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
US7543763B1 (en) Water volume control device for shower head
CN110604852A (zh) 一种可视刻度的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
CN112024140A (zh) 一种出水器
WO2021032094A1 (zh) 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
CN216985100U (zh) 可变角度的万向螺钉
US1961408A (en) Spray head
US9387364B2 (en) Interchangeable bowling finger insert apparatus
CN209613441U (zh) 稳压回流组件及涂胶设备
CN216857066U (zh) 一种远射程的喷嘴及喷枪
CN205889075U (zh) 安全防脱夹头
CN110846823A (zh) 一种梭套
CN216742291U (zh) 一种组合型稳定紧固件
CN213764916U (zh) 一种调整螺塞的夹具
CN219251238U (zh) 一种多针注射组件
CN217187295U (zh) 一种多针注射针头
RU2018113933A (ru) Форсунка с сетчатым распылителем
CN211570998U (zh) 一种梭套
CN220151712U (zh) 一种组装式螺母
CN214221704U (zh) 一种膨胀式家具板材连接组件
CN209856200U (zh) 一种防松动的十字b头机螺钉四方平垫组合结构
CN218944062U (zh) 一种多针注射针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4, Xingji Road, Yongxing street, Longwan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eipu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4, Xingji Road, Yongxing street, Longwan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eipu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